高三語文高效聽課的方法
聽課的方法一般有:聽視并用法、聽思并用法、五到聽課法、符號助記法、要點聽課法、主動參與法、目標聽課法、質疑聽課法、存疑聽課法等。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高三語文高效聽課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三語文高效聽課的方法
1、聽視并用法。大多數(shù)學生聽課是一邊聽,一邊看。聽覺和視覺并用,比只聽不抬頭看的聽課效果要好。聽什么,聽老師對課文的分析,聽老師的提問,聽老師的總結等;看什么,看老師的板書,看老師的掛圖,看老師的演示等。老師的板書是整堂課的要點,它用簡潔明了的詞語或短句將知識要點寫在板書上,這些能幫助你整理歸納知識,也便于你日后復習。聽和看的內(nèi)容應保持同一性,不能聽此視彼,分散聽課的注意力。聽是接受聲音信息,看是接受圖象信息。又聽又看,在通過聲音傳遞來記憶抽象的概念的同時,又可結合圖象直觀,來強化具體的知識印象。這種方法,以聽為主,以看促聽,效果很好。
2、聽思并用法。孔子說“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彼伎际秦灤┯谡麄€學習過程中的,在聽課中,邊聽邊思考也是一種有效的聽課方法。邊聽邊思,可以在由被動轉化為主動的過程中,逐步加深對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只聽不思考,錄音機式的聽課,囫圇吞棗,談不上真正掌握知識,更談不上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一般可從這些方面思考:教材的重、難點在什么地方,老師為什么這樣處理教材,老師講的自己是否真正懂了,老師講的與自己想的有什么不同,這篇課文與其他課文有何異同……以思促聽,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
3、五到聽課法。“五到”就是指耳、眼、口、手、腦都要動起來,多種感覺器官并用,多種身體部位全部參與聽課活動。同時調動這些感官所獲得的感受是一種綜合的、立體的感受。耳到是指聽老師講,聽同學發(fā)言、提問,不漏聽、不錯聽。眼到是指看課本、看老師的表情、看板書、看優(yōu)秀同學的反應??诘绞侵缚谡f,包括復述、朗讀、回答問題。手到是指做筆記、圈重點、批感想、做練習。腦到是指動腦筋,心力集中、積極思維。“五到聽課法”要求聽課者全神貫注,靈活地根據(jù)課堂情境和老師要求,適時調整聽課方法。這種聽課方法,是效率最高的聽課方法之一。
4、符號助記法。無論記憶力多么強的人,不可能把老師所講的話全部記住,聽課必須記筆記。無論書寫速度多么快的人,也不可能把老師所講的話全部記錄下來,這就必須借助符號幫助自己記錄,以利長期記憶。如重點語句可打著重號、波浪線或加三角號,疑難問題可打問號,只要自己懂得、自己習慣用的各種有利于記憶的符號都可運用。書中或筆記中的符號便于復習時查找,而且簡明的符號比文字更容易在腦中留下印象。
5、要點記取法。有些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聽課,覺得有必要聽的就認真聽;覺得對自己益處不大或自己早已懂了的,就不怎么用心聽,而做自己的練習。老師講課,傳遞給學生的信息是多方面的、多層次的,有時候是與教材無關的。作為學生不可能也沒必要全盤接收。只記重點,只記難點,去掉無用信息是應該的、必要的。抓住要點聽和記,比毫無重點地全部聽和記,效果要好得多。有人曾做過實驗,分三組學生同時收聽同一內(nèi)容的錄音帶,規(guī)定A組全部記錄,B組只聽不記,C組只記講授要點。結果A、B兩組的學生只記住全部內(nèi)容的37%,C組學生卻記住了58%,可見抓要點,適當做筆記,效果最好。
6、主動參與法。實踐證明,凡積極舉手發(fā)言的學生,學習進步特別快、成績好。課堂積極舉手發(fā)言有哪些好處呢?一是有利于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二是有利于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記憶。課堂聽課,一定要積極參與,主動地學,隨老師的教學思路轉,這樣也可以保證注意力高度集中,聽課效果好。
7、目標聽課法。上新課前預習時,發(fā)現(xiàn)不懂的問題記錄下來,上課時帶著這些問題聽課,目標明確,針對性強。預習時弄懂了的,聽一遍等于復習了一遍,加深了印象。預習時不懂的就應特別認真地聽、仔細地聽。如果老師講了還是沒弄懂,你還可以在課堂上及時提問讓老師再講。有一定目標的聽課,往往比漫無目的聽課效果好,能幫助你解決大問題。
8、質疑聽課法?!百|疑”即提出疑問。古人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人們知識的獲得,能力的發(fā)展,都是在不斷的質疑中實現(xiàn)的。聽課時,對經(jīng)過自己思考過,但未聽懂的問題可以及時舉手請教,對老師的講解,同學的回答,有不同看法的,也可以提出疑問。這種方法,也可保證聽課者始終集中注意力。會提出問題的學生往往也是會學習的學生。
9、存疑聽課法。聽課時,對疑難問題,不一定馬上打斷老師講課,可以暫時記下來,待下課后再思考或再請教同學、老師。這樣做,一是不影響老師的教學計劃,也不會因個人糾纏某個問題而耽誤大家的時間,還可以促使自己深入鉆研問題,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
高考語文復習的注意事項
一、研讀考綱,有的放矢
語文知識比較零散,語文課本中的知識點不像數(shù)理化那樣系統(tǒng),所以考生單純地通過復習課本是難以全面涵蓋高考考點的。因而,在第二輪復習中研讀高考《考試大綱》就顯得十分重要了。考生只有認真細致地研讀考綱,了解高考試題考查的內(nèi)容及能力層級,才能在第二輪復習中做到有的放矢,也才能在最短的時間里獲得最大的回報。
不過,進入第二輪復習時,新的考綱還沒有公布。但高考試題一般都遵循“穩(wěn)中求變”的原則,即今年的高考試題與去年的相比,變化不是很大,難易程度也不會相差太多。所以借用2009年的高考《考試大綱》來分析2010年高考試題的題型和知識范圍是可行的??忌稍诘诙啅土暻把凶x2009年的考綱,待2010年3月新考綱公布后,找出其發(fā)生變化的部分,在第三輪復習中集中解決。
研讀考綱,首先要畫出高考所考的知識點。整個高中階段各考生學過的語文知識點不少,有些是高考考查的范圍,有些不是。在研讀考綱時,考生就要把高考要考查的知識點畫出來,作為重點內(nèi)容來復習。如考生學過的修辭類型很多,但考綱中只列出了9種修辭,那么考生只需把這9種修辭熟練掌握,其他的了解一下就行了。其次,要分析命題規(guī)律。同一個知識點,在命題方式上是不同的,這種不同體現(xiàn)出了知識點的主次關系。分析命題規(guī)律,可以幫助考生搞懂知識點上的主次關系,那么復習時就能抓住重點,有針對性地復習鞏固了。如考綱對語言文字運用中識記的第一點規(guī)定為:“識記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中常用字的字音”,現(xiàn)代漢語中的常用字是很多的,但通過分析命題規(guī)律可發(fā)現(xiàn),命題重點是“多音字和形聲字”,那么考生在復習時應該把“多音字和形聲字”的字音作為重點復習。
二、步步為營,夯實基礎
在進行第二輪復習前,考生首先要選擇一本和高考《考試大綱》結合比較緊密的專題復習參考書。書不在多,而在精??忌鷳撎暨x適合自己的復習資料,然后詳細、系統(tǒng)地學習、練習。
選好資料后,考生就應根據(jù)高考《考試大綱》中所規(guī)定的內(nèi)容,一個專題一個專題地進行復習了。這里的復習包括兩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看,二是做??矗强磳Ω呖伎键c的講解??季V上的規(guī)定和要求是大概的、籠統(tǒng)的,而在復習時考生要將考點細化。如考綱對“辨析并修改病句”規(guī)定了6種類型,就“成分殘缺或贅余”而言,又可分為好多小類??忌诘诙啅土晻r就要把這些小類一一復習到,對這些小類要在頭腦中留有印象,做到具體做題時碰到病句能分析出其屬于哪種病因,那么這類題就能攻克啦。做,是指做和高考考點有關的習題。做的目的是為了鞏固看的內(nèi)容,所以看是根本,是基礎;做是手段,是方式??词堑谝恍缘?,做是第二性的。而對一些難掌握的內(nèi)容,則要畫出來反復看,做題時要善于總結,要注意方法。
專題復習是第二階段的關鍵,這也是整個高三復習中用時最長的一個階段。而這一階段的復習內(nèi)容有的考生覺得單調,枯燥,乏味,有的考生在進行復習時只喜歡看某一專題而不喜歡看其他專題,甚至有的考生在專題復習還沒結束時就急不可待地進行第三輪復習等,這些做法都是應該規(guī)避的,因為這樣做不利于全面夯實地掌握考點,在實際考試中會因為有所偏頗而導致失分的。因此,考生要學會在枯燥乏味中尋找樂趣。要相信,只有通過這么步步為營,才能夯實自己的基礎,只有基礎夯實了,到第三階段做起綜合試題來才能游刃有余。
三、溫故知新,總結方法
由于一個專題和另一個專題間聯(lián)系不是很緊密,所以考生在復習新的專題時,要對過去復習過的內(nèi)容不斷鞏固,以免遺忘。如有的考生在復習現(xiàn)代文閱讀時,對前面復習過有關病句的內(nèi)容已經(jīng)忘記了,關于考綱中要求熟練掌握的6種病句類型有哪些,已模糊了。同樣的現(xiàn)象也出現(xiàn)在對字音、字形和成語的考查中。針對這種現(xiàn)象,提醒考生一定要每天擠出一部分時間來鞏固自己過去復習的內(nèi)容,只有不斷鞏固,才能加深印象,加深理解,前面所做的努力才不會白費。
另外,在復習完一個專題后一定要注意對方法的總結。每復習完一個專題,考生最好能在心里想想,在高考時遇到這一專題的題自己該怎么辦。如有的考生覺得“辨析和修改病句”這一專題難,在復習完后他就總結這樣的做題方法:1.面對試題,先快速回憶考綱中規(guī)定的6種病句類型。2.分析題干,看清要求。3.細讀選項,從6種語病的角度來判斷正誤。還有的考生在復習完現(xiàn)代文閱讀中“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總結的做題方法是:1.首先詳細分析畫線句子,分清分句間的關系,搞懂字面意思。2.在原文中找到該句,根據(jù)上下文內(nèi)容再次理解該句句意。3.根據(jù)意思和分句間的關系來組織答案要點。以上這些方法,各位考生也可借鑒。其實方法都是人想出來的,不同的知識點,不同的考生,可能總結出來的方法是不同的。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善于總結方法的考生,專題復習后的效果比不善于總結方法的考生要好得多。
高考語文提升成績的方法
一、 觀念問題:語文不是背一背
許多家長和學生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偏見:那就是語文差一點沒關系,因為語文不需要腦子,臨考試的時候,背一背,記一記,也就行了。當然,大家之所以這樣講,與語文課堂的某些現(xiàn)狀有關,有的老師就是把語文當成知識課來上的。考試就是知識搬家,將記在筆記本上的內(nèi)容原封不動地搬到了試卷上。語文考試就變成了關于記憶力的檢測。記憶力當然是人很重要的一項能力,一個人失去了應有的記憶力,那會完全變成白癡了。但是現(xiàn)代人才,絕非僅僅有記憶力就行的。思維力、想象力、反思力、推斷力、創(chuàng)造力,這些能力的要求對一個現(xiàn)代人來說是更為重要的能力。語文課與這些能力原本相關,但為大家所忽略。將語文的學習視為只要背一背,記一記,這是造成語文低分的重要的主觀原因。
二、方式問題:從不關注或一曝十寒
這里我們從語文學習的方式上找一找語文低分的原因。一部分同學低分的原因是除了在課堂上有一搭沒一搭地聽幾句之外,課下從未關注過語文,基本沒有課外閱讀,只寫老師布置的作文。這一類同學還有一個最為顯著的特征,那就是他們從來不朗讀,讀書只要一出聲,必定是磕磕絆絆,念什么文章,都是一個勁,沒有輕重緩急,也無抑揚頓挫。這一招當然也是家長朋友檢測孩子語文程度的一個簡便易行的有效方式。您不妨讓孩子讀一段報紙,讀一篇文章,如果孩子是這樣的話,那就證明他的語文學習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問題。還有的同學,倒是關注了語文學習,不過是一曝十寒式的。猛干一晚,十天不看。其實,語文的學習最是不能這樣。它需要的是少量多次,循序漸進,邊讀邊悟。
三、 內(nèi)容問題:識記之后還干什么
語文低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同學備考復習的時候,將語文豐富的內(nèi)涵與思考內(nèi)容經(jīng)常簡化為字音、字形和文學文化常識、背誦的課文這幾項內(nèi)容。假如我們新近學了賀知章的一首古詩《回鄉(xiāng)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币话阃瑢W復習備考的內(nèi)容是:復習字形“鬢毛”的“鬢”,寫幾遍,保證會寫;然后再掌握字音“衰”讀作“cuī”;再后,記住這首詩的的作者是唐代的詩人賀知章,號四明狂客,還曾寫過的一首詩叫《詠柳》。這個復習夠充分的吧。都這么復習了,那還能干什么呢,剩下的就是去考場發(fā)揮了。其實這個同學語文復習得的確不錯,但他把最應該復習的內(nèi)容卻丟掉了。那就是面對“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的那群天真爛漫的孩子,白發(fā)蒼蒼的87歲致仕歸鄉(xiāng)的賀知章此時的心境到底是怎樣的,他有何樣的人生感慨?你可以將賀知章此時心潮起伏的心情用你的筆描繪記錄下來嗎?體悟人生,感動生命,增加人生豐厚的體驗,將復雜的內(nèi)心世界用自己的筆能夠準確細膩的記錄下來,這些才是語文學習的應有之義。
四、 60天提升之法
1. 轉化觀念,從今天做起。改變對語文不重視的觀念,改變語文學習方法。堅持每天學習語文40分鐘。
2. 提前預習,認真面對課文,將容易寫錯和不理解的詞語首先劃出來。能查字典弄清楚的,就自己查字典。查完后,仍然難解其意的,準備好,第二天問老師。一邊讀,一邊想,將自己的想法可以用鉛筆寫在書頁空白的地方。大膽地去寫,不要害怕自己的幼稚與錯誤。
3.帶著這樣的問題,第二天上課的時候,與老師碰撞??匆豢?,自己哪些地方與老師英雄所見略同,哪些地方還有差距,哪些地方自己理解錯了,想一想為什么會有這樣的錯誤。
4. 課下整理基礎知識后,能夠堅持寫聽課感悟,感悟中可以寫:在課堂上,自己領悟了哪些,在哪些地方收到了啟發(fā),轉變了什么,老師與其他同學的精彩在哪里?
5. 帶著自己這些感受,與老師坦誠交流。認真聽取老師肯定了你什么,對哪些內(nèi)容指出了問題。
6. 增加閱讀量,帶著從老師那里領悟而來的方法,運用到自我閱讀中。
7. 期末考試早下手,提前二周,自我先做模擬考。依據(jù)自己的成績與不足,再行改變。
高三語文高效聽課的方法相關文章:
★ 高三語文聽課方法
★ 高三語文聽課記錄
高三語文高效聽課的方法





上一篇:高考語文閱讀理解技巧
下一篇:高三語文復習方法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