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說明文方法技巧有哪些
教師的說明文教學,不能把教學關注的重點放在了文章所介紹的知識上,不能把語文課的說明文教學上成了科學課,要立足語文本體性目標,把說明文也教出濃濃的語文味。那么,今天小編分享一些小學語文說明文方法技巧給大家參考!
1小學語文說明文方法技巧
教師的說明文教學,不能把教學關注的重點放在了文章所介紹的知識上,不能把語文課的說明文教學上成了科學課,要立足語文本體性目標,把說明文也教出濃濃的語文味。那么,今天小編分享一些小學語文說明文方法技巧給大家參考!
1. 理解——體會說明方法的作用
為了清楚明白地說明事物的特點,作者會采用不同的說明方法,而說明文教學時,教師應致力于引導學生理解作者是怎樣把事物的特點說清楚的。
如《鯨》的第一自然段作者集中筆力說明鯨很大,為了說明這一特點,作者綜合運用多種說明方法。在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作者為什么要用這么多的方法來說明鯨很大這一個特點。如果把文中“我國發(fā)現(xiàn)過一頭近四萬公斤重的鯨,約十七米長,一條舌頭就有十幾頭大肥豬那么重。
它要是張開嘴,人站在它嘴里,舉起手來還摸不到它的上顎,四個人圍著桌子做在它的嘴里看書還顯得寬敞?!比サ?,與原文表達效果有什么區(qū)別。學生在對比中明白,作者著力于此的目的不僅僅是要告訴讀者“鯨很大”,更是通過一次次的強調,讓這個特點一次次撞擊讀者的內心,從而明白說明方法在說明事物特點時的獨特作用。
2. 內化——體會語言的嚴密準確
說明文是一種實用性很強的文體,不像文學作品那樣可以任由思想馳騁,恣意夸張,說明文的語言必須嚴密準確。如何帶領學生去體會說明性語言的這種特色,是屬于語文本體性的內容,是說明文教學課堂的重頭戲。
說明文語言的準確無誤首先體現(xiàn)在那些列舉的數(shù)字之中,而更能體現(xiàn)說明文語言嚴密的是文中的一些起修飾或限制作用的副詞或形容詞。如《只有一個地球》中,“科學家已經(jīng)證明,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千米的范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
句中“至少”一詞,本身極其普通,可是在這里卻對于句子表達的準確性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學時,教師可讓學生去掉“至少”,對比朗讀,體會表達效果,從而明白,作者用它強調了人類不能指望在破壞了地球過后再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強調了地球對于人類的性,照應了課題“只有一個”。
3. 提升——獲得提取信息的方法
前面已經(jīng)講過,說明文文本信息含量大,怎樣迅速地從中獲得準確的信息,這是讀懂說明文的當務之急。但是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之中,很容易把這個環(huán)節(jié)變成純知識的了解,而忽略了交給學生提取信息的方法。
如《新型玻璃》一課,有這么一道課后練習: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介紹了幾種新型玻璃,它們有什么特點和作用。小組設計一個表格,把它們的特點和作用填在表格里。上課的時候教師花大量的時間讓學生填表,反饋答案。這樣,這節(jié)課無疑變成了一節(jié)討論新型玻璃的科學課。
其實教師可以這樣調整——因為面對的是五年級學生,完全可以布置學生在課外自制表格完成練習。教師根據(jù)學生完成的情況確定教學的重點。通過交流,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在每種玻璃的作用和特點上有混淆。面對這些情況,在學生交流答案的時候,教師質疑,你是怎么找到這些答案的。于是學生會把自己思考的過程說出來。
如文章介紹了哪幾種新型玻璃,學生是抓住了每自然段段首的短語“另一種”“還有一種”等,這些提示性的詞語來理解的,教會學生瀏覽課文時抓關鍵詞的方法。而對于怎樣區(qū)分特點和作用,相信有學生會在練習中發(fā)現(xiàn),作用是著重講這種玻璃用在什么地方,培養(yǎng)學生對比思考的習慣。
教師的課堂應該致力于學生的閱讀障礙處,及時交給他們方法,生生互動,取長補短,相互影響。長此以往,學生能夠獲得閱讀的方法,提升閱讀說明文的能力。
4. 遷移——領悟布局謀篇的技巧
說明文以條理清楚、思路清晰見長,而我們小學課本中收入的說明文,為了更好的吸引學生,作者不僅僅在語言上下足了功夫,其巧妙的布局謀篇更是讓人心悅誠服,是學生習作的好藍本。
如《鯨》,作者從大小、進化、分類、吃、呼吸、睡覺、繁殖等方面介紹鯨,文章結構清晰,可引導學生領悟介紹動物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從而遷移運用。
又如《假如沒有灰塵》,為了吸引讀者,作者欲揚先抑,先寫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對灰塵的討厭,繼而筆鋒一轉出新意,用假設法寫出灰塵的作用,讓學生一下子明白,原來討人討厭的灰塵竟然是我們生活的大功臣。
同時學生也明白看待事物要用辯證的思想,一分為二來看,學會從多個角度看世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體會到這種布局謀篇的妙處后,引導學生在平時的習作中運用。
當然,除此以外,在說明文教學的過程中還有許多策略和方法值得老師們去探討,如引導學生明白介紹知識類的文章,不僅僅可以用說明文的形式呈現(xiàn),還可以用童話的形式,詩歌的形式,對話的形式等,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
說明文教學不僅要承擔一般文體所共有的共性的任務,也應該承擔自身的獨特任務,教師要致力于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科普書籍的興趣,激發(fā)他們探求知識的欲望,為他們打開一扇通向科學殿堂的大門,為他們的終身發(fā)展服務。
2小學語文閱讀理解方法技巧
閱讀能力是小學生必須培養(yǎng)的重要能力之一,為此閱讀理解也是小學語文必考的部分。有些小學生經(jīng)常在這部分丟分,讓父母非常著急,甚至報班進行專門的閱讀補習。實際上,閱讀理解并沒有想像中的那么難,只要掌握了方法,不上補習班照樣拿高分。
語文閱讀理解“五步解題法”:
第一步:先看文章后面的題目,記住需要回答的問題。第二步:帶著問題快讀文章,了解文章大意。第三步:在文章中對問題進行定位,作出標記。第四步:迅速答題。第五步:若遇難題,再回到相應標記位置,精讀后答題。
閱讀文章的要點:
“讀兩遍”:
第一遍(上面第二步),要快,整體把握,節(jié)約時間;
第二遍(上面第五步),要準,深入理解,解決問題。
回答問題的要點:
能用文中原話的,用原話回答。不能用原話回答的,要善于歸納總結。原文看不出答案的,要根據(jù)原文展開聯(lián)想。
3小學語文短文閱讀方法技巧
一、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閱讀教學中學生對閱讀對象是否感興趣,直接決定著學生的閱讀動機與學習,直接關系到學生閱讀活動的開展,關系到閱讀教學的成敗。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導入課文時,可采用故事導入、歌曲導入、影片導入、圖畫導入等方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如在學習《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一課時,我采取影片導入的方式,給學生們觀看動畫《神筆馬良》,既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又為學生學習這篇課文做了鋪墊。另外,在教學中插入圖片也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如在學習《廬山的云霧》時,我插入了千姿百態(tài)的廬山云霧圖,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欲望。
二、培養(yǎng)閱讀好習慣
第一、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自主預習,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以此提高課堂質量和效率。
首先,預習時要做到熟讀課文,對課文內容有大致了解;然后,認真思考課后練習;最后,對較難詞句要深度理解。教師應用這三步教學方法讓學生加強練習,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
第二、在閱讀課中應采取范讀與精讀結合的方式。
例如在教學《廬山的云霧》時,我先讓學生初讀課文,想一想廬山的云霧給自己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接著我?guī)е鴮W生精讀二三自然段,分析廬山云霧的兩大特點“千姿百態(tài),變化萬千”。通過這樣形式的朗讀,學生能對課文有更全面的了解。
第三、學生應養(yǎng)成邊讀邊做筆記的習慣。
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養(yǎng)成邊讀邊做筆記的習慣對提高閱讀能力十分重要。如在教學《猴子種樹》一文中,我讓學生讀課文,邊讀邊找出猴子共種過哪幾種果樹?用△標注出來。這樣學生就不會出現(xiàn)漏回答的情況,提高了閱讀效率。
三、閱讀方法與寫作實踐結合起來
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形象地體現(xiàn)了閱讀與寫作的關系?!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收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
閱讀與寫作既有相對獨立性,又有密切聯(lián)系。沒有閱讀就沒有寫作,閱讀是寫作的基礎,而寫作的素材往往又來源于閱讀中的間接感受。通過閱讀,學生能積累許多好詞好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如在教學《能干的鐘點工》一文中,學生積累了許多成語,如:平平整整、一塵不染、井井有條等等,當學生在寫干家務活類似的作文時就能靈活地運用這些成語。從閱讀中學習寫作,是習作的一條重要途徑。
同樣,習作教學也會對閱讀教學起到促進作用。在寫作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去觀察、去思索、去表達,其結果就會比在閱讀中得到的認識又提高一步,再去閱讀,他所關注的不僅是文章表達了什么,還要關注文章是怎樣表達的;了解這樣的內容為什么要用這樣的形式來體現(xiàn),就會把理解文章內容和理解表現(xiàn)形式變?yōu)樽杂X的閱讀行為。因此,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把閱讀方法和寫作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
總之,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只有努力探索閱讀指導的有效途徑,有意識地把閱讀指導和學習品質的培養(yǎng)作為重要教學目標同時進行,才能使學生掌握獲取知識的本領,才能逐步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理想境界。
4小學語文句子排序方法技巧
1、時間順序
有的幾個句子雖然打亂了,但是可以明顯找到關于時間的詞語:如早上、中午、下午;幾天前、昨天、今天、到了晚上等,這些詞語就是明顯告訴了我們句子排列的順序,只要結合這幾個時間詞語既可以正確排列句子。
2、方位順序
如果是介紹一個地方、一個空間或者一個物件時,有時會出現(xiàn)上面、下面、左邊、右邊、中間等之類的方位詞語,那么這些方位詞就是我們排列句子的依據(jù),我們可以根據(jù)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中間后兩邊,從里到外等順序排列句子。
3、事情發(fā)展順序
如果是寫事的,就會有描寫事情起因的詞語,如開始、后來、最后等提示,也許會先介紹事情的起因,然后是事情是怎么發(fā)展的,最后的結果等,自然我們就可以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利來排列了。
4、參觀順序或地點轉換順序
如果是游記、參觀之類的文章,就會有一個參觀的順序,先看到了什么,接著是什么,有時是過渡句中有意暗示我們,諸如“看完了某某,我們又來到了某處”之類的話語,這又是我們排列的順序方法。
以上是一般的方法,但是不是孤立運用的,要結合起來,有時會同時出現(xiàn)幾種提示,有時所給的提示不是很明顯,只要我們認真閱讀 ,讀懂了,自然就會找到排列的順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