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學期數(shù)學第三單元知識點
知識點可以理解為重要的內(nèi)容。掌握知識點是我們提高成績的關鍵!那么三年級上學期數(shù)學第三單元知識點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準備的一些三年級上學期數(shù)學第三單元知識點,僅供參考。
三年級上學期數(shù)學第三單元知識點
1、四邊形:
(1)通過觀察、比較,直觀認識四邊形的特征,能利用特征辨別哪些圖形是四邊形。
(2)能在點子圖或方格紙中畫四邊形,能在釘子板上圍四邊形。
2、平行四邊形:
(1)結合生活情境,初步感知平行四邊形的特征,能辨別哪些圖形是平行四邊形。
(2)能在點子圖或方格紙中畫平行四邊形,能在釘子板上圍平行四邊形。
(3)滲透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3、周長:
(1)結合具體實物和圖形理解并準確掌握周長的概念,并能用數(shù)學語言描述給定圖形的周長。
(2)能用不同的方法測量或計算給定圖形的周長,能比較兩個圖形周長的大小。
4、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感受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2)能選擇恰當?shù)姆椒ㄊ炀氂嬎汩L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并能在具體情境中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5、估計:
(1)在準確掌握長度單位的前提下,能合理、恰當?shù)墓罍y某線段或物體的長度(包括周長)。
(2)能利用估測的相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三單元測試卷
一、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單位。
1.一只螞蟻身長約5( )。
2.一根黃瓜長約2( )。
3.一輛貨車的載質量是5( )。
4.地球繞太陽每秒運行30( )。
5.小學生一步長約4( )。
二、在○里填上“>”“<”或“=”。
5噸○5200千克 60千米○9千米
3200分米○2300米 2300克○3千克
60毫米○6厘米 5分米○5米
三、辨一辨。(正確的畫“√”,錯誤的畫“?”)
1.一根跳繩長5分米。 ( )
2.3噸石頭比3噸棉花重。 ( )
3.4噸比4100千克少100千克。 ( )
4.北京到廣州的鐵路線長2313米。 ( )
5.量比較短的物體或者要求結果較精確時,可以用毫米作單位。 ( )
四、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
2分米=( )厘米 1米=( )分米
2厘米=( )毫米 6000米=( )千米
3千米=( )米 80毫米=( )厘米
五、解決問題。
1.一輛農(nóng)用三輪車的載質量是3噸,要一次運走1100千克的蘋果和2000千克的梨,在不超載的情況下,可以嗎?
2.把下圖中兩地相距1千米的路線畫出來。
3.張奶奶編中國結,每個中國結需要4分米彩繩。
(1)張奶奶有32分米的彩繩,能編幾個中國結?
(2)小麗要編6個中國結,需要多少分米彩繩?
4.昆侖超市要進貨,用載質量是2噸的卡車運送。如果派兩輛這樣的.車,怎樣裝才能一次運完,而且不超載?
5.一根4米長的木頭,現(xiàn)在要把它鋸成5分米的木樁,可以鋸成多少段?需要鋸幾次?
第三單元測試卷參考答案
一、1.毫米 2.分米 3.噸 4.千米 5.分米
二、< > < < = <
三、1.? 2.? 3.√ 4.? 5.√
四、20 10 20 6 3000 8
五、1.1100+2000=3100(千克) 3噸=3000千克 3100千克>3000千克 不可以。
2.小明家→少年宮→體育館
3.(1)32÷4=8(個)
(2)4×6=24(分米)
4.一輛車裝1000千克的大米和900千克的油,另一輛車裝400千克的水果、800千克的蔬菜和700千克的飲料;也可以一輛車裝1000千克的大米和800千克的蔬菜,另一輛車裝400千克的水果、900千克的油和700千克的飲料。
5.4米=40分米 40÷5=8(段) 8-1=7(次) 可以鋸成8段,需要鋸7次。
小學數(shù)學最小的數(shù)是什么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看一下“幾位數(shù)”的概念:在一個數(shù)中數(shù)字的個數(shù)是幾(其最左端的數(shù)字不為0),這個數(shù)就是幾位數(shù)。關于幾位數(shù)的定義中,最左端的數(shù)字不為0是關鍵條件。就像我們分數(shù)定義中,明確規(guī)定分母不為0一樣,否則沒意義。
在整數(shù)中,最小的計數(shù)單位是1(個),當0單獨存在時,它不占有數(shù)位。當0出現(xiàn)在一個幾位數(shù)的末尾或中間時,它起到的只是“占位”的作用,表示該位上沒有計數(shù)單位。
假設0也算一位數(shù)的話,那么最小的兩位數(shù)是“10”還是“00”呢?00是沒有兩位數(shù)的意義的。
所以,一位數(shù)是由一個不是0這個數(shù)字寫出的數(shù),只要幾位數(shù)的意義不變,最小的一位數(shù)仍然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