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杰出的政治家高傒
齊國杰出的政治家高傒
高傒,又稱高子,號白兔,謚號敬仲。高傒是齊太公的后裔,是齊國的貴族,他的另外的一個身份是周天子賜封的齊國上卿,相當于宰相。高傒是春秋時期齊國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軍事家。小編在這里整理了相關(guān)資料,希望能幫助到您。
一、擁立齊桓公
齊襄公時,高傒與襄公的弟弟小白交好。管仲看到襄公無道、言行無常,就協(xié)同公子糾去了魯國,而鮑叔牙侍公子小白去了莒國。公元前686年冬,齊襄公被公孫無知殺害。公孫無知于公元前685年也被人殺死。這時,齊國處于無君狀態(tài)。眾臣商議擁君之事,高傒搶先暗中從莒國召回小白,魯國聽說齊國無君,也派兵護送公子糾返齊,管仲在路上暗射小白一箭,射中衣帶鉤,小白假裝死去,以蒙魯軍,并且很快就和前來接應(yīng)的高傒會合。管仲以為小白被射死,派人飛報魯國,魯國護送公子糾的隊伍聽說小白已死,前進的速度就放慢了,六天才到齊國,而小白已先入齊都,高傒就和國子立小白做了齊君,就是齊桓公。這時,魯國護送公子糾的軍隊才剛剛到達齊國邊境,就被高傒毫不客氣的給攔了回去。憤怒的魯莊公和公子糾并不甘心失敗,就組織了大軍向齊國殺來。在這緊急關(guān)頭,齊國上下也是意見不一,有的要迎戰(zhàn),有的要遷都,危難時刻,高傒挺身而出,力主迎戰(zhàn),并親自指揮大軍,在干時(今臨沂沂水)將魯國大軍打的潰不成軍,并從側(cè)翼迂回,截斷魯軍歸路,使近萬魯軍成了甕中之鱉,迫使魯莊公向齊國作出妥協(xié),并滿足了齊桓公提出的所有條件,包括處死公子糾,交出管仲等。如果沒有高傒和國子等大臣作內(nèi)應(yīng)同意立小白,齊桓公是難以繼位的,這里面高傒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輔佐齊桓公和管仲改革
《史記·齊太公世家》中記載:鮑叔牙對齊桓公曰:“臣幸得從君,君竟以立。君之尊,臣無以增君。君將治齊,即高傒與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國國重,不可失也。”齊桓公要實現(xiàn)富民強國、稱霸諸侯的宏圖大業(yè),任用了一批人才,高傒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管子·大匡》中記載“桓公使鮑叔識君臣之有善者,晏子識不仕與耕者之有善者;高子識工賈之有善者,國子為李,隰朋為東國,賓胥無為西土,弗鄭為宅。凡仕者近宮,不仕與耕者近門,工賈近市?!饼R桓公對高傒委以重任,讓他考察工匠和商人當中表現(xiàn)好的人?!妒酚?middot;齊太公世家》還記載:“桓公即得管仲,與鮑叔牙、隰朋、高傒修齊國政,連五家之兵、設(shè)輕重漁鹽之利,以贍貧窮,祿賢能,齊人皆說。”桓公得到管仲后,與高傒、鮑叔、隰朋共同修治齊國政事,組織基層五家連兵之制,開發(fā)商業(yè)流通、漁業(yè)鹽業(yè)優(yōu)勢,用以給贍貧民,獎勵賢能之士,齊國人人歡欣鼓舞。
從這里可以看出,高傒不僅是扶立齊桓公繼位的關(guān)鍵人物,還是輔助齊桓公和管仲進行改革治齊的重要人物之一?!豆茏?middot;小匡》中記載,管仲治理齊國的一項重大改革就是“三其國五其鄙”,即“制國以為二三分國都,五分鄙野”。“制國以為二十一鄉(xiāng),工商之鄉(xiāng)六,士鄉(xiāng)十五。公帥十五鄉(xiāng),國子帥五鄉(xiāng),高子帥五鄉(xiāng)。”從這里就可看出高傒的重要地位。高傒是掌管齊國軍政大權(quán)的上卿,在齊國軍政改革,建立完整的軍事體制中起了重要作用。
三、外交:安魯定盟
高傒不僅在政治軍事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他還是齊國卓越的外事大臣。齊桓公二十四年(公元前662年),魯莊公死,魯國發(fā)生爭奪君位的內(nèi)戰(zhàn)。莊公庶兄慶父殺魯君公子般,立公子啟為君,這就是魯閔公。齊桓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60年),慶父欲自立為君,派大夫殺閔公,魯國大亂。齊國派大夫仲孫湫到魯國慰問,齊使報告齊桓公說:“不去慶父,魯難未已。”不久,魯國國內(nèi)要誅殺慶父,慶父逃往到莒。慶父誅殺二位國君,罪惡昭彰,魯國要求將他們引渡回國,迫使他畏罪自殺,參與叛逆弒君的魯莊公夫人哀姜逃到邾國,齊國派人取而殺之。齊桓公二十七年(即公元前659年)冬,派上卿高傒與魯國訂盟。高傒率領(lǐng)南陽甲兵,幫助確立了魯僖公的君位,修復(fù)了魯國都城從鹿門到爭門的城防。高傒率軍安魯定盟,在歷史成為美談。魯國人“猶望高子”即出典于此,表示魯國人民對齊國高傒安魯?shù)闹孕母写鳌?/p>
四、危急時刻拯救齊國
齊桓公43年(公元前643年)這時,上卿高傒已經(jīng)85歲了,本來應(yīng)該在家頤養(yǎng)天年的時候,偏偏齊國又出現(xiàn)動蕩,歷史再一次將這個老人推到前臺。
這年,做了43年齊國國君的73歲的齊桓公病得起不了床了,豎刁和易牙就先下手為強,突然派兵把守住宮門,把齊桓公軟禁起來,不準任何人進宮問安,致使這個稱霸春秋多年的霸主活活餓死。他們得知齊桓公已死的消息后,馬上和齊桓公的長子公子無虧勾結(jié)起來,不顧齊桓公生前選定的繼承人三子公子昭,而偽稱齊桓公遺旨改立公子無虧。
對于奸臣們的所作所為,高傒極力反對,由于高傒帶頭反對,朝中的國氏,管氏,鮑氏,隰氏等大臣也都響應(yīng),集體抵制易牙,豎刁另立的公子無虧。豎刁和易牙惱羞成怒,干脆就實行兵變,直接在朝上就指揮侍衛(wèi)對大臣們進行攻擊,當時叫武士們殺了十幾個不服氣的大臣。還有不少人受傷。而高傒由于威望太高,叛軍怕引起眾怒而有所顧忌,因此沒有遭到毒手。
這時,高傒見大勢已去,只得另做打算。原來齊桓公雖然寵信奸佞,但是在齊國他最相信的還是當年把他扶上國君位子的上卿高傒,于是他就將自己選定的繼承人托付給了高傒。而當年在葵丘會盟的時候,齊桓公就和當時的宋襄公有過協(xié)議,既將來雙方國內(nèi)有叛亂發(fā)生是可相互幫助鎮(zhèn)壓。而公子昭又是當時會盟的時候已經(jīng)定好的繼承人。所以現(xiàn)在公子昭不能順利繼承國君的位子,宋襄公就有義務(wù)幫助公子昭既國君位。于是高傒就安排了公子昭出城向宋國求助。而自己則在齊國做內(nèi)應(yīng)。送走公子昭以后,齊國并沒有平靜下來,由于齊桓公的其他的三個兒子見公子無虧不遵守王命而要自己做國君都不服氣,哥兒四個你打我,我打他,他打你,亂哄哄地一齊開了仗,一直打了六十七天。齊桓公的尸身在那個象燜罐兒似的屋子里發(fā)了臭,生了蛆,蛆從墻里爬到墻外,也沒有哪個兒子去搭理他。這個時候,高傒實在是忍不住了,他不顧人們的勸阻,冒著生命的危險,前去痛罵這四個只知道爭國君而不管父親尸首的混帳兒子,罵他們不配做人子,這才把兒子們罵醒,于是都有去搶著去給父親發(fā)喪。結(jié)果又變成搶尸首了,最后還是公子無虧搶到的,就在他剛草草的把齊桓公埋葬以后,公子昭就搬來了宋國大軍。這時齊國的兄弟四個這才罷兵言和,決定先打退公子昭和宋軍之后在來解決內(nèi)部問題。高傒聽到公子昭搬來救兵的消息后非常高興,于是就設(shè)計了鴻門宴殺了豎刁,然后召集國氏,管氏,鮑氏,隰氏等大臣,聯(lián)合起來帶兵攻打王宮,里應(yīng)外合,把公子昭迎進城,最后,易牙逃亡魯國,由于他們作惡太多,人們就將怒火燒向公子無虧,公子無虧成了替罪羊戰(zhàn)死,其他人都投降。公子昭在高傒的幫助下坐上了齊國國君,這就是齊孝公。這也是高傒最后一次在齊國發(fā)揮他的影響,這年他已經(jīng)86歲了。
五、萬民敬仰
齊孝公6年,(公元前637年),高傒逝世,謚號敬仲,葬于齊都城北十三公里的淄河西岸,由于高傒的一生對齊國以及整個周朝都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特別是在他的幫助下,不光立了兩個齊國國君,還幫助魯國立過國君,所以整個社會對他的評價都非常高,他幫助齊國率先成為春秋霸主國,讓齊國國民享受高等國民待遇,深受百姓愛戴。高傒去世后,被安葬在國都北10公里的高丘之上。據(jù)說,他的墓就是當年老百姓自發(fā)的用衣服兜土堆起來的,可見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高傒墓東臨淄河,西傍齊燕大道,高大巍峨,氣勢雄偉,后人在墓頂建造了魁星樓,在墓西建立了關(guān)帝廟。日冦侵華期間,日偽將墓上的建筑拆除,安上據(jù)點。之后,“一眼六”王硯田的“保安團”三團,又在墓上建大樓(解放后毀掉),使高傒墓屢遭破壞,面目全非:墓碑丟失,墓墻被拆,墓磚散失殆盡。
新中國成立后,政府和人民對高傒墓做了有效的保護。1970年,曾在高傒墓附近出土“高子戈”及石磬等文物,現(xiàn)收藏于齊國歷史博物館。
為搶救保護高傒墓,敬仲鎮(zhèn)黨委、政府協(xié)同高傒后裔及社會團體組織啟動了著名的“文化工程”——高傒墓維護和高傒文化園建設(shè)。該工程對高傒墓進行了補土夯實,把墓基用磚石砌體、大理石裝修立面等進行了永久性加固。經(jīng)海內(nèi)外高傒后裔及組織積極捐助和參與,現(xiàn)墓冢前后已立有大型大理石墓碑26塊,墓前立起了8米多高的漢白玉高傒雕像,墓基周圍全部鑲上了雕龍漢白玉欄桿,地面也進行了鋪砌。高傒文化園一、二期建設(shè)工程于2010年9月13日竣工。高傒墓現(xiàn)以嶄新的面貌,讓眾多的海內(nèi)外高傒后裔及歷史學(xué)者、齊文化研究者慕名前來憑吊和祭拜。高傒墓是1977年12月23日山東省革命委員會公布的山東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臨淄墓群中的重要墓葬之一。
齊國杰出的政治家高傒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