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歷史下知識點
學會生存能力,要求我們擁有樂觀的心態(tài)。李白曾吟:“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毕旅娼o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人教版九年級歷史下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教版九年級歷史下知識1
第1課俄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1.時間:1917年3月
2.結果: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
3.性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4.革命后形勢: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兩個政權并存。
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
1.背景:臨時政府對內鎮(zhèn)壓革命,對外繼續(xù)進行一戰(zhàn)。
2.領導人及地點:列寧,彼得格勒。
3.經過:彼得格勒起義勝利,建立工人士兵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蘇維埃政權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起來。
4.性質: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
5.政權鞏固:粉碎了外國武裝干涉、國內反革命叛亂,取得了國內戰(zhàn)爭的勝利。
6.意義:
⑴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由此誕生。
⑵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
⑶推動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發(fā)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
7.鞏固政權:經過三年國內戰(zhàn)爭,1920年蘇俄粉碎了外國的武裝干涉和國內的反革命叛亂,取得了國內戰(zhàn)爭的勝利,鞏固了世界上第一個獲勝的無產階級政權。此后,蘇俄進入和平建設時期。
8.對中國的影響:十月革命后,中國的新文化運動開始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促進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
人教版九年級歷史下知識2
第2課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一、新經濟政策
1.背景:
⑴國內戰(zhàn)爭結束,蘇維埃政權面臨的首要任務是恢復經濟。
⑵農民對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強烈不滿。
2.時間:1921年
3.領導人:列寧
4.內容:允許多種經濟并存,大力發(fā)展商品經濟。
5.作用:促進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鞏固了政權。
6.評價:是列寧從俄國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典范。
二、蘇聯成立
1.時間:1922年底
2.全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3.最初的四個加盟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外高加索聯邦、烏克蘭和白俄羅斯。
4.擴大:后來擴大到15個加盟共和國。
5.解體:1991年底。
三、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
1.領導人:斯大林
2.1928-1937年實施兩個五年計劃,使蘇聯由傳統的農業(yè)國變成強盛的工業(yè)國,國防力量也大為加強。
3.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和農業(yè)集體化的基本實現。
4.斯大林模式(又叫蘇聯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
(1)形成標志:1936年蘇聯新憲法頒布(蘇聯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標志)
(2)評價:在一定歷史階段里發(fā)揮過積極作用,但具有嚴重弊端,對蘇聯及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人教版九年級歷史下知識3
第3課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一、巴黎和會
1.時間:1919年1月到6月
2.目的:締結和約,建立戰(zhàn)后世界新秩序。
3.操縱會議的三巨頭:法國總理克里孟梭、英國首相勞合?喬治、美國總統威爾遜。
4.結果:簽訂《凡爾賽和約》(對德條約)
⑴時間:1919年6月
⑵內容:對德國的領土、軍事、政治、賠款、殖民地等問題做出了規(guī)定。
5.意義:《凡爾賽和約》與對奧、匈、土、保和約一起構成凡爾賽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統治的新秩序。
6.實質:帝國主義國家的分贓會議(或戰(zhàn)勝的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會議)。
二、華盛頓會議
1.時間:1921--1922年
2.背景:巴黎和會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國家在西方的關系,他們在東亞、太平洋地區(qū)的矛盾依然尖銳,日美矛盾尤為激烈。
3.主導國:美、英、日
4.簽訂的主要條約——《九國公約》
⑴時間:1922年
⑵內容:宣稱尊重中國的主權、獨立與領土的完整,遵守各國在中國的“門戶開放”、“機會均等”的原則。
(3)影響:為美國在中國的擴張?zhí)峁┝藯l件。使中國重新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三、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1.形成: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建立
2.實質:一戰(zhàn)后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體系
3.評價:凡爾賽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國家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統治的新秩序;華盛頓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東亞、太平洋地區(qū)的統治秩序。它暫時緩和了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但不可能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長期維持下去。
人教版九年級歷史下知識4
第4課經濟大危機
一、經濟大危機爆發(fā)
1.相對穩(wěn)定時期:1924—1929年。
2.根本原因:資本主義社會固有的基本矛盾。
3.時間:1929--1933年。
4.開始國:美國
5.特點:涉及范圍廣;持續(xù)時間長;破壞性大。
6.影響:
⑴生產受到嚴重破壞。社會矛盾加深。
⑵經濟危機引起了政治危機,資本主義各國社會矛盾尖銳,政局動蕩。
二、羅斯福新政
1.原因:1929-1933年嚴重的經濟危機,美國社會矛盾尖銳,政局動蕩。
2.目的:是在資本主義制度內部進行調整,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以消除經濟危機。(根本目的:鞏固維護資本主義制度)
3.特點: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
4.時間:1933年(羅斯福就任總統)
5.中心措施:調整工業(yè),通過《國家工業(yè)復興法》,加強政府對資本主義生產的調控。
6.評價:
(1)取得了顯著成效,美國經濟恢復,人民生活改善。資本主義制度得到調整、鞏固與發(fā)展。
(2)資本主義國家對經濟的宏觀控制與管理得到加強;美國聯邦政府的權力明顯增強。新政在美國和世界資本主義發(fā)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3)新政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經濟危機。
7.啟示:羅斯福新政為資本主義國家干預經濟生活提供了先例,成為今天許多發(fā)達國家、發(fā)展中國家制定政策法規(guī)的依據,說明現代資本主義制度具有自我調節(jié)和改良的功能。
人教版九年級歷史下知識5
第5課法西斯勢力的猖獗
一、德國法西斯政權建立
1.背景:
(1)1929-1933年經濟危機激化了德國社會階級矛盾。
(2)以希特勒為首的納粹黨展開欺騙宣傳活動,贏得了中下層人民的信任和統治階級及大壟斷資本家的大力支持。
2.標志:1933年,希特勒上臺,集總理和總統大權于一身。
3.影響:標志著世界大戰(zhàn)在歐洲策源地形成。
4.內外政策:對內:實行專制、獨裁統治;對外:進行侵略擴張。
二、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的暴行
1.意大利建立法西斯專政
(1)時間:1922年
(2)頭目:墨索里尼
(3)標志:向羅馬進軍
2.日本法西斯專政建立
(1)時間:1936年2月
(2)標志:日本軍部的少壯派軍官發(fā)動兵變,主張擴張的一派控制了政府
(3)影響:標志著世界大戰(zhàn)的亞洲策源地形成
人教版九年級歷史下知識點相關文章:
人教版九年級歷史下知識點
上一篇:九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總結2020
下一篇:人教版九年級歷史下冊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