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必修一明清君主核心知識點
高一歷史必修一明清君主核心知識點
明朝閣臣升降由皇帝決定,職權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擬是否被采納還取決于皇帝的批紅。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高一歷史學習的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高一歷史必修一明清君主核心知識點
一、宰相制度的廢除
1.原因
根本——宰相制度妨礙皇權的高度集中
直接——胡惟庸案
2.措施
裁撤中書省和丞相,權分六部,以后不許再立丞相
3.影響
加強了君主專制
有利于防止權臣專政,鞏固統(tǒng)治
缺少制約君權的機制
二、內閣的創(chuàng)立
1.原因
減輕皇帝沉重政務,協(xié)助皇帝處理政事
2.形成與發(fā)展
明太祖——設置殿閣大學士作為侍從顧問 (奠基)
明成祖——選拔翰林院官員入職文淵閣,參與機密事務的決策 (正式形成)
明宣宗——票擬 批紅 (發(fā)展)
明英宗——票擬制度化 (發(fā)展)
明神宗——張居正任內閣首輔時,大權盡歸內閣 (頂峰)
3.性質
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的行政機構或決策機構,只是內侍機構。
內閣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不能對皇權起制約作用。
4.權力
閣臣升降由皇帝決定,職權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擬是否被采納還取決于皇帝的批紅。
三、軍機處的設立
1.過程
(1)清初(皇太極): 仿明制,設內閣,置六部(奏章票擬)
議政王大臣會議(定奪軍國機要), 皇權受到很大限制
(2)康熙:設南書房(參與機務,起草諭旨)
中樞機構一分為三:內閣、議政王大臣、南書房
(3)雍正:為辦理西北軍務,設軍機處(上傳下達)
2.特點
簡 速 密
3.職能
軍機大臣品級不高,但都由皇帝欽定,不得私自與官員交往
皇帝召見,只能跪受筆錄,軍國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決
軍機大臣按皇帝旨意將詔令擬寫成文,經皇帝審批后,傳達執(zhí)行
4.影響
提高了行政效率,能快速處理各種文書
全國軍政大權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專制加強,中央集權進一步得到鞏固。
歷史考前復習應該放在基礎知識上
對于歷史科的復習,由于個人情況不同,側重點也會有差異。我個人認為考前應注重練習上的基礎知識,因為35題選擇題占據半壁江山,而選擇題往往是一些基礎知識。對于材料題,是需要靠平時積累的,如老師要求我們做練習,就算真的不想做,也應該把材料閱讀后,對照一下答案,對材料有一個大概印象,因為材料題往往會涉及到我們沒有接觸過或書本沒有詳細說明的問題,做材料題可以擴大我們的知識面。
大家都知道,歷史是一個不需要很高思維能力的科目,但注重思維的嚴謹。路就在腳下,我們一定可以走好;只要我們把握了學習的方法,我們要過的就不會是令人害怕的獨木橋,而是暢通無阻的大橋了。
事件由時地人三項元素構成。明白了上述的時間地點和人物,自能對重要史事了如指掌。事件的原因和結果可分為: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其它方面??傊颜?、經濟、社會、文化和其它等五方面的公式套在任何歷史事件中,即可事半功倍。事件的經過只須記重大事件。
歷史和其它科目一樣,只要平日課前預習、上課留心聽講、課后溫習,堅持整理筆記,把重點記熟;多讀、多思、多寫、多做試題;考試前重溫重點;考試時冷靜選題和作答——能夠做到上述各點,自可獲得好成績。
高一歷史必修一明清君主核心知識點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