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宇宙的邊疆》教案范文
《宇宙的邊疆》是一部電視記錄片的解說詞,它節(jié) 選自卡爾·薩根的作品《宇宙》。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宇宙的邊疆》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喜歡!
語文《宇宙的邊疆》教案范文一
教學目標:
1.了解解說詞的特點
2.把握說明的順序,品味說明文的的語言
3.體會本文議論和抒情的好處
4.引導學生了解一些有關宇宙的基礎知識。
教學要點:
1.了解解說詞的特點
2.把我說明的順序,品味說明文的的語言
3.體會本文議論和抒情的好處
4.引導學生了解一些有關宇宙的基礎知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十九世紀法國偉大的浪漫主義作家維克多?雨果有句名言:世界上最寬廣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廣的是人的胸懷。
人的胸懷到底有多么寬廣?請讓我們先來了解天空——宇宙的寬廣。
要有最寬廣的胸懷,請先了解天空——宇宙的寬廣!
今天我們學習卡爾?薩根的科普名篇《宇宙的邊疆》
宇宙到底有沒有邊疆?
有,是暫時的;人們每探索一步,邊疆就擴大一步;
沒有,是擴張的;隨著人類的認識發(fā)展而不斷地擴張
所以面對未知的宇宙,主動權在人類手中。人類是勇敢、光榮的,我們以我們渺小的身軀,學習科學精神,探索廣闊的宇宙的未來……
二、作者介紹:
卡爾?薩根,美國人,曾任美國康奈爾大學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稱為“公眾天文科學家”。他引導了美國幾代年輕人,探索行星科學、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
他解說的電視片《宇宙》在世界上引起強烈反響。同名科普書籍《宇宙》與電視片《宇宙》配套,八十多個國家出版,是歷史上英語科普書籍中發(fā)行量最大的暢銷書。
主要作品還有《伊甸園的飛龍》《宇宙聯(lián)結》《布盧卡的腦》《被遺忘前輩的陰影》《暗淡藍點》《數(shù)以十億計的星球》等, 其《伊甸園的飛龍》曾獲得普里策獎。
三、速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文是一部電視片的解說詞,具有以下幾個特點:(明確的對象、 清晰的順序、優(yōu)美的語言)
(解說詞是對展覽、實物、影視、圖片、名勝古跡和歷史文物進行解釋說明的一種文體。它通過對事物的準確描敘,詞語的渲染,來感染觀眾或聽眾,使其了解事物的來龍去脈和意義,收到很好的宣傳效果。所以,解說詞注重文藝性。是說明和描寫的結合,具有文學的一些特點,好的解說詞是一支感人的歌,一首動人的詩。解說詞是一種配合圖畫或實物等的文字說明,使觀眾借助一定的文字介紹,獲得深刻的認識。經常出現(xiàn)在運動會、晚會等場合)
(1)解說詞要根據(jù)解說對象的特點,有明確的主題和說明重點,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關鍵,即使是拓展性內容,也不能游離解說的主題。如課文解說的對象是宇宙,那么就要緊扣宇宙的組成來介紹,不能隨意生發(fā)其他問題。
(2)解說詞補充和增加解說對象的相關信息,主要是知識和情理的擴展,使讀者接受到畫面和實物本身無法傳遞和難以表達的涵義。如課文中對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紹(知識擴展),將宇宙比做大海,激發(fā)讀者對宇宙的想像(情理擴展)。
(3)解說詞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但各個部分又有相對的獨立性。課文從宇宙整體到星系的組成再到太陽系,雖然每個部分緊密相聯(lián),但又各有側重,各有中心。
解說詞的寫作應注意什么?
解說詞要緊扣解說對象的特點,有明確的主題和說明重點,不能面面俱到,不能游離解說的主題,不能隨意生發(fā)其他問題。解說詞要使讀者接受到畫面和實物本身無法傳遞和難以表達的涵義。要用好知識和情理的擴展。
2.速讀全文,用圈圈出各段的說明對象。。
3.如何理解本文的說明順序。(回答:這樣的說明順序好還是不好?或者回答:為什么用這樣的說明順序?)
采取的是空間順序:
宇宙(1-6)——星系(星系群、子星系7-11)——恒星(12-14)——太陽系(15-16)——行星(17-18)
由大到小,由遠到近,先整體后局部,符合讀者的思維習慣。
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符合宇宙演化規(guī)律。
電視解說詞,解說隨著攝影鏡頭緩緩推進,解說與畫面同步協(xié)調,表述清晰。
跳出宇宙之外,能夠更清晰、直觀地介紹。
思維習慣宇宙演,鏡頭推進又轉換
跳出宇宙好解說,更清晰也更直觀
空間說明的好處:
(1)雖然我們生活在宇宙中,但是我們跳出宇宙之外,將它作為純客觀的說明對象來解說,這樣能夠更清晰、直觀地介紹。
(2)空間尺度由大到小,讓讀者從整體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細微,這樣順序清楚,層次分明,符合讀者的思維習慣。
(3)由廣闊的宇宙,穿過無盡的空間,最終回到人類的家園,這是探索和發(fā)現(xiàn)的過程,表現(xiàn)了人類對宇宙的敬仰和“掌握我們自己的命運”的熱情?!叭祟惖奈磥砣Q于我們對這個宇宙的了解程度”,由宇宙再反觀地球,就是人類的未來之路,說明的順序和作者的思想達到某種契合。
四、合作探究
1.用曲線畫出文中你認為比較重要的議論與抒情的句子。
2.議論與抒情表達了作者怎么的觀點?(議論對象+作者觀點)
3.如何理解這些議論與抒情句子的作用?
議論與抒情句子摘要:
1只要一想起宇宙,我們就心情激動。
2大多數(shù)人類所關心的問題都可以說是無關緊要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我們人類朝氣蓬勃、勇敢好學、前途無量。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活動提醒我們:好奇是人類的習性,理解是一種樂趣,知識是生存的先決條件。我們在這個宇宙中只不過是晨空中飛揚的一粒塵埃,人類的未來取決于我們對這個宇宙的了解程度。
3我們探索宇宙的時候,既要勇于懷疑,又要富于想象。
4海水才剛剛沒及我們的腳趾,充其量也只不過濺濕我們的踝節(jié)。海水是迷人的。大海在向我們召喚。我們是在這個大海里誕生的。我們還鄉(xiāng)心切。
6任何行星、恒星或星系都不可能是典型的,唯一典型的地方在廣袤、寒冷的宇宙真空之中,在星際空間永恒的黑夜里。那是一個奇特而荒蕪的地方。行星、恒星和星系特別稀罕而珍貴。
8在星系里也可能有生物、智能生命和宇宙間的文明。
9宇宙里很可能到處都充滿著生命。
10整個宇畝中的自然法則都是一樣的。
13我們對宇宙的正確認識是逐漸形成的。
14在一些行星上可能已經有高級動物。
17地球的存在可能僅僅對我們有意義。
18人類有幸來到地球這個行星上。我們有人類百萬年來用巨大的代價積累起來的豐富知識。我們這個世界人才濟濟,人們勤學好問。我們的時代以知識為榮。人類是宇宙的產物,現(xiàn)在暫時居住在叫做“地球”的星球上。人類返回家園的長途旅行已經開始。
議論與抒情句子要點歸納:
(1).本文運用了大量的議論與抒情,有什么作用?
【明確】課文補充了許多相關知識,但是更突出的,是作者抒發(fā)自己的思想感情,其中有大段的議論和抒情。如開始的三段文字和結尾的兩段文字,強烈的議論和抒情色彩,融說理和抒情為一體,而且和說明性的文字配合自然,傳達了作者對宇宙和人類的認識。語段中的議論和抒情也是隨處可見的,如“假如我們被隨意擱置在宇宙之中,我們附著或旁落在一個行星上的機會只有1033分之一。在日常生活當中,這樣的機會是‘令人羨慕的’??梢娞祗w是多么寶貴”等。
1.表達了作者對人類和宇宙,以及人類探索宇宙意義的認識。
2.可以更好的感染觀眾,激發(fā)觀眾對宇宙的興趣。
語文《宇宙的邊疆》教案范文二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目標
1、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了解解說詞的特點
2、引導學生了解一些有關宇宙的基礎知識
二、能力培養(yǎng)目標
初步學會寫作解說詞
三、德育滲透目標
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1、了解解說詞的特點
2、初步學會寫作解說詞
【學生活動設計】
1、閱讀梳理全文結構
2、分組合作,品析課文經典語段
3、自己寫一段解說詞并演示。
【教學創(chuàng)意】
本文位于第三模塊第四單元,屬于科普文章。這類文章理論性強,概念抽象難懂,學生不愛聽,老師也不愛講,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而且本課涉及大量的地理、物理等跨學科知識,若只就其知識而學,一來不能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完
成任務,二來也不能體現(xiàn)語文的學科特點,所以我選擇了“解說詞”這個切入點。“解說詞”是新教材中新增的內容,我希望以本課為載體,通過合作探究,使學生了解解說詞的特點,并能初步學會寫作解說詞。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出示課件1)
您可能以為,這是大海,是汪洋吧?不,這是崇明島外的長江!
您可能會聯(lián)想到長長的飄帶、潔白的哈達。是啊!多么美麗,這也是長江!
如果說是三級跳遠的話,我們剛才從長江的入海的地方起跳,中間在三峽落了一腳,現(xiàn)在已經跳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了。長江,就是從這里起步,昂首高歌,飄逸豪放地奔向太平洋。
長江在這個世界上已經生活了千千萬萬個春秋了,可他還是這樣年輕,這樣清秀!他總是像初生的牛犢一樣不知疲倦,永遠充滿著青春的活力。
明確:這是中央電視臺大型電視紀錄片《話說長江》第一回《源遠流長》的解說詞片段。解說詞有什么特點?我們能否也寫出一篇漂亮的解說詞呢?今天我們就來通過美國的天文學家、科普作家卡爾·薩根的《宇宙的邊疆》一文來了解解說詞吧!
首先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本課的學習目標:(出示課件2)
二、整體梳理
1、昨天的交流課上大家已經預習了課文,現(xiàn)在我們請同學來說說,作者介紹了宇宙中哪些對象?這些對象是按什么順序解說的?(出示課件3)
明確:
宇宙——星系(星系群、子星系)——恒星——太陽系——行星(地球)
本文遵照的是從大尺度到小尺度的空間順序。由廣袤的宇宙到具體的星系再到我們熟悉的恒星,最后回到地球。這樣既便于知識的梳理,又照顧了視覺畫面,容易把握。
三、合作探究
全文通過對眾多宇宙畫面的說明,向我們展示了宇宙空間的奧秘,引發(fā)世人對宇宙探索的興趣,激發(fā)獻身科學、造福人類的勇氣和斗志。作者是怎樣將這些信息傳遞給我們的?請大家閱讀屏幕上的文字,進行組內交流,三分鐘后由小組代表發(fā)言。(出示課件4)
1、我們所見到的星云離地球80億光年,處在已知宇宙的中心?!狿63第7段(提示:你從“已知”這個詞里讀出了什么?)
明確:“已知”說明了我們對宇宙的認識是發(fā)展的、動態(tài)的,同時也是有限的,這個詞體現(xiàn)了作者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
語文《宇宙的邊疆》教案范文三
《宇宙的邊疆》教學設計
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宇宙星空影像)
你知道太空有多少星系、行星和恒星嗎?你知道恒星為什么會散發(fā)出不同的光芒?你知道是否有外星人的存在嗎?
天文奇觀使人類睜大了好奇的眼睛,宇宙的奧秘等待我們人類用智慧去不懈探索。今天就讓我們隨卡爾·薩根一起去領略宇宙的魅力。
二、作者簡介,知識回顧
1.作者簡介(多媒體展示)
卡爾·薩根(Carl Sagan,1934—1996),美國人,曾任美國康奈爾大學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稱為“大眾天文學家”和“公眾科學家”。他以對科學的熱忱和個人巨大的影響力,引導幾代年輕人走上探索科學之路。他對人類將無人航天器發(fā)送到太空起過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學、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諸多成就。他主持過電視科學節(jié)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書籍,其《伊甸園的飛龍》曾獲得普里策獎,電視系列節(jié)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熱烈反響。
本文內容簡介(多媒體展示)
本文選自薩根最著名的作品《宇宙》,是一篇講述關于宇宙的探索問題的科普說明文,亦是一部大型電視片的解說詞。本文主要向我們介紹有關宇宙的知識,作者以形象精美的語言向人們展示了宇宙的浩瀚無垠和神秘莫測,激發(fā)人們探索宇宙的強烈欲望。
解說詞:是對展覽、實物、影視等進行解釋說明的一種文體。它依靠對事物的準確敘述,語言的渲染來感染聽眾,使其了解事物的來龍去脈,起到了宣傳的效果。
4.知識回顧
說明文的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說明文的說明方法:舉例子、下定義、作詮釋、分類別、打比方、列數(shù)字、作比較、摹狀貌、畫表格、引用
三、整體感知
提問:作者卡爾·薩根如同一位導游,帶我們在廣袤的宇宙中遨游。邊讀課文邊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介紹宇宙的?這樣的說明順序,有什么好處?
答案:空間順序。即由遠及近、由大尺度到小尺度、由整體到局部
宇宙 星系(星系群.子星系) 恒星 太陽系 行星(板書)
好處:①雖然我們生活在宇宙中,但是我們跳出宇宙之外,將它作為純客觀的說明對象來解說,這樣能夠更清晰.直觀地介紹。②空間尺度由大到小,讓讀者從整體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細微,這樣順序清楚,層次分明,符合讀者的思維習慣。③由廣闊的宇宙,穿過無盡的空間,最終回到人類的家園,這是探索和發(fā)現(xiàn)的過程,表現(xiàn)了人類對宇宙的敬仰和“掌握我們自己的命運”的熱情?!叭祟惖奈磥砣Q于我們對這個宇宙的了解程度”,由宇宙再反觀地球,就是人類的未來之路,說明的順序和作者的思想達到某種契合。
四、細讀文本
問題:哪一句話路過了你的心上?任選你喜歡的一段或者幾句話,說出你喜歡的理由或者感悟。
教師舉例:
(1)因為我們在這個宇宙中只不過是晨空中飛揚的一粒塵埃。
語文《宇宙的邊疆》教案范文相關文章:
3.學習啦在線學習網
10.高考作文記敘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