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沁園春長沙》教案設計
《沁園春·長沙》是近代詩人毛澤東所寫的一首詞。該詞通過對長沙秋景的描繪和對青年時代革命斗爭生活的回憶,抒寫出革命青年對國家命運的感慨和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tǒng)治者,改造舊中國的豪情壯志。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語文《沁園春 長沙》教案設計,希望大家喜歡!
高中語文《沁園春 長沙》教案設計一
課題 ? 《沁園春.長沙》 提交者 單 位 ? 課時 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三冊第一單元第一課 授課對象 高二學生 教學對象分析 我的教學對象是剛剛進入高二的學生,對文學作品的認知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水平,但是在主動鑒賞、探究方面還是有很大的不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的熱情,力求層層設問,或者由淺入深,化抽象為具體的探究文章的主題和細節(jié)。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學習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簡單掌握詩歌作者及寫作背景?
2、領會詩歌抒情性的特點,把握詩歌的情感走向?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仔細探討品味詩歌語言,把握其精練、準確的特點?
2、反復朗讀課文,直至熟練背誦?
三、情感態(tài)度及價值觀目標:?
理解、體會詩人崇高的情懷及豪情壯志 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1、教法:講讀法、引導法、拓展課堂內容
2、學法:閱讀法、討論法、感悟法、寫作強化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理解毛澤東這首詞在意象選擇上的特點及意義,從而把握詞人的寬廣胸懷和深沉的思緒?!?以語言為依托,抓住關鍵詞語,引導學生深入挖掘出這些詞語的豐富含義
2、難點:上下闕的景、情、志如何和諧地統(tǒng)一。 教學準備 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與教學步驟
一 導入新課
溫故知新《沁園春·雪》的內容, 教師 有感情的朗讀,學生朗讀。師問:你今天重讀這首詞感受如何,以一句話表述。
二 整體感知
1.明確本節(jié)課學習內容及學習目標
板書課題
板書:誦讀、領會;品味、 鑒賞
1.? 誦讀
生自讀、生齊讀,大家對某生的朗讀作評析,看該如何準確把握節(jié)奏和感情。
老師范讀或朗讀較好的學生范讀。
2.視 教師 和學生情況,可采用就本詞的內容、寫法或理解有困難之處質疑,根據(jù)質疑,迅速梳理,組織學生討論作答。或直接以任務驅動的方式,直接組織學生學習。
?、? 詩歌 語言的跳躍性很大,為了表達的需要,語序往往倒裝,而且常省略一些成分,就需要我們借助想象把詩意組合起來。看看開頭三句“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怎樣調整就更順暢一些,請具體表述出來。(深秋時節(jié),我獨自站立在橘子洲頭,望著湘江水向北滾滾流去。)
② “看”這一領字,一直控制到哪里?這幾句視角和寫景順序極有特色,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討論特色何在?(遠眺,近觀,仰視,俯察;先勾勒出群山、層林、江水、船只、雄鷹、游魚……,然后染色“盡染”“碧透”色彩鮮艷豐富美麗,最后賦予動態(tài)“擊”“翔”“競”……)動詞用得好,為什么好?作者筆下的秋景給我們的總體感覺是什么?(絢麗多彩、充滿生機)
?、?聯(lián)系我們曾經(jīng)學過的馬致遠的小令《天凈沙·秋思》、郁達夫的 散文 《故都的秋》筆下秋景,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差異?(作者對景物的選取,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于立益,同時也與作者的身份、性格、胸襟、氣度、經(jīng)歷關系密切。毛澤東是叱咤風云的一代偉人,是胸懷大志的杰出 政治 家。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風范,奮發(fā)向上永不消沉的樂觀性格,所以他的 詩詞 也不同凡響,充滿豪情壯志。)
④ 有同學說“上闕就是純寫景”,你也這樣看嗎?請結合課文具體分析?(宇宙萬物給在秋天里生氣勃勃地自由舒展、蓬勃生長,給人以積極向上的感覺。面對此景,詩人不由發(fā)出“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通過詢問大自然的盛衰榮枯應由誰來主宰的問題,自然聯(lián)想到人類社會。形象地寫出了詞人關注國家命運,寫出了詞人對當時革命形勢的深切感受。寫景中融入抒情,景中寓情。)
?、?上闕提出“誰主沉浮”,下闕怎樣回答的?(小組討論明確)
(“攜來”兩句,寫出就在這橘子洲頭,詞人曾與許多戰(zhàn)友聚會、游覽,度過了許多不平凡的歲月。自然從上闕的舊地獨自重游,自然引起對往昔生活的回憶。“恰”統(tǒng)領中間7句,形象地概括出早期革命者雄姿英發(fā)的戰(zhàn)斗風貌和豪邁氣概。最后三句,以設問作結,形象含蓄的回答了“誰主沉浮”。主宰國家命運的,應是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tǒng)治者、改造舊世界的革命青年。蘊含著意氣風發(fā)的豪邁之情,抒情中顯露出主宰沉浮的凌云壯志。)
?、?聯(lián)系“時代背景資料”,突破難點,體會本詞景、情、志如何和諧統(tǒng)一的。
齊聲誦讀全詞。
所謂“意”是指詩人(創(chuàng)作主體)的思想感情,所謂“象”是指所寫的客觀物象(創(chuàng)作客體)。 詩歌 的意象就是把情感化為可以感知的形象符號,就是詩人的思想感情和客觀景物的融合。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高中語文《沁園春 長沙》教案設計二
教學目標
知識:
1、了解詞的一些體裁知識。
2、品味關鍵詞語,體悟詞中描繪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顯志的特點。
3、把握詞作的情感脈絡,感受毛澤東博大的情懷和革命的壯志。
能力:培養(yǎng)學生讀詩品詩的能力,進而能對詩歌做出正確的評價。
情感:教育學生珍惜幸福,并樹立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情懷和高尚的愛國精神。
教學重點:
1、讓學生通過品味意象,進一步感悟詞中闊大的意境。
2、領會毛澤東主宰大地浮沉的寬廣胸襟和無所畏懼的革命樂觀精神。
教學難點
從意象角度了解《長沙》中湘江秋景的描寫,把握詞作形象性和抒情性,深刻體會“浪遏飛舟”的含義。
教學步驟
導語設計:
古來有才學、有抱負之士,一旦登臨送目,憑高覽勝,必生萬端感慨。日月的變遷,家園的憂患,人生的苦辛一齊涌上心頭,奔赴筆端。曹操橫槊賦詩“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以顯英雄氣概。杜甫吟唱“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以嘆時運不濟?!敖酱胁湃顺?,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倍兰o的中國又造就了一個“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獨領一代風騷的大詩人——毛澤東。
作者青年時代與朋友詩詞唱和,有對親友的悼亡、送別之作。如:“孩兒立志出鄉(xiāng)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备锩鼞?zhàn)爭年代和建設時期,雖戎馬倥傯,日理萬機,仍堅持寫作,樂此不疲。其詩詞繼承并發(fā)揚了我國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內容博大精深,藝術造詣極高,家喻戶曉,廣為流傳,影響很大。他的《沁園春 長沙》一詞便以其境界的開闊、氣勢的恢弘令吟賞者嘆為觀止。讓我們充滿激情地追尋偉人的閃光足跡,走進偉人的崇高心靈。
評論:“詩詞外,經(jīng)綸余事,泰山北斗?!?郭沫若)“才華信美多嬌,看千古詞人共折腰。算黃州太守,猶輸氣概;稼軒居士,只解牢騷。更笑胡兒,納蘭容若,艷想濃情著意雕。君與我,要上天入地,把握今朝?!?柳亞子)
二、解題
1、寫作背景:1911年,十八歲的毛澤東同志來到湖南省會長沙,開始了他在此地長達十三年之久的求學和革命斗爭生活。自1913年至1918年,他在省立第一師范學校讀書。1918年4月,與何叔衡等同志創(chuàng)立了以改造中國和世界為奮斗目標的新民學會。1919年起,他先后在長沙修業(yè)小學、第一師范附屬小學等校任教。“五四”時期,他組織領導了長沙學生和市民的愛國運動,主編《湘江評論》,發(fā)表了一系列重要論文,引起了全國進步思想界的重視。隨后,又領導了驅逐湖南督軍兼省長、皖系軍閥張敬堯的斗爭。1920年9月,他與何叔衡等同志建立了湖南共產(chǎn)主義小組。1921年7月中國共產(chǎn)黨誕生后,又組建了中共湘區(qū)委并任書記。1923年4月,他離開長沙,赴上海、廣州等地繼續(xù)從事革命工作。1925年春,他回湖南老家指導農民運動。同年秋,自韶山赴廣州接辦農民運動講習所,途經(jīng)長沙,游橘子洲、岳麓山,追懷1911至1923年間在長沙的求學生活和革命斗爭經(jīng)歷,因有此作。本篇首次公開發(fā)表于《詩刊》1957年1月號。
2、講解詞的基本常識。
詞,是我國傳統(tǒng)詩歌中的一種特殊體裁,起源于隋唐之際,大盛于宋,以后作者仍代不乏人。它原本是配合燕樂(興起于隋唐,由漢族音樂、少數(shù)民族音樂與外來音樂融合而成,隨著金元北曲的盛行而衰亡。燕,同“宴”,因常用于會,故名)曲調的歌辭,在發(fā)展過程中漸與音樂分離,成為純粹的文學樣式。詞牌,最初是特定的詞樂曲調的名稱,后來成為特定的詞體格式的標目。某些詞牌的命名,與創(chuàng)始之作的內容有關聯(lián),但后人倚聲或依譜繼作,則不一定受此限制,可以賦詞牌本意,也可以撇開詞牌本意自由發(fā)揮(為了說明詞作的主題或內容,有時作者在詞牌下自擬標題或加寫小序)。毛澤東同志的詞,皆屬后者。
教師補充:《沁園春》(詞牌名。沁園,東漢明帝女沁水公主的園林。竇憲仗勢奪取沁水公主的園林,后人作詩以詠其事,此調因此而得名。又名《壽星明》、《洞庭春色》等。雙調,平韻114字,上闋13句,四平韻,下闋12句)。本篇押用一部平韻,韻腳分別為“秋”、“頭”、“流”、“由”、“浮”、“游”、“稠”、“遒”、“侯”、“舟”。按律,首句不必入韻,“秋”字蓋添葉。
介紹幾個詞牌名:蝶戀花(因梁簡文帝詩有“翻階蛺蝶戀花情”句,故名。初名《鵲踏枝》,又名《鳳棲梧》、《一籮金》、《黃金縷》、《卷珠簾》等。雙調六十字),如夢令(原名《憶仙姿》,相傳為后唐莊宗自制曲,中有“如夢,如夢,和淚出門相送”句,蘇軾改今名。又名《宴桃源》等。單調33字,仄韻。其復加一疊為雙調者名《如意令》),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一作《浣溪紗》,又名《小庭花》等。雙調42字,平韻。南唐李煜有仄韻之作。又宋周邦彥曾作《浣溪沙慢》,雙調,仄韻)。
3、簡單介紹意象、意境名詞概念。
“意象”是我國古典美學中的一個術語,它包括“意”和“象”兩方面的內容?!耙狻敝傅氖莿?chuàng)作主體的思想感情,“象”指的是作為創(chuàng)作客體的客觀物象。詩歌的意象就是詩人的思想感情與客觀物象的融合。而意境則是詩人通過種.種意象的創(chuàng)造和組合所構成的一種充滿詩意的藝術境界。(“折柳”“折梅”表示送別、離愁別緒;“斜陽”表日暮,含凄慘之感;“殘月”表示不圓滿,孤獨憂愁的心情;“落葉”表示悲秋,含有悲苦之意;“秋風”表示蕭瑟冷落;“蘭草”表高潔、友誼;“歸雁”表思鄉(xiāng)之情,游子思念故鄉(xiāng);“短笛”表送別思鄉(xiāng),寄寓思念之情;梅花表凌雪傲霜,堅強之意)詩離不開意象構成的意境,有的詩由有一個主題意象展開聯(lián)想。有的詩圍繞一個中心由多個意象展開聯(lián)想,比如《沁園春·長沙》。本詩不僅內容豐富,而且氣勢磅礴,畫面壯闊,意象壯美,意境高遠。
三、整體感知,誦讀鑒賞
1.圈出塑造了主人公“我”的形象的關鍵詞。
明確:立、看、悵、問、憶、記。領字:看、憶。
2.在內容上,上片和下片各有什么側重?
明確:上片側重寫眼前之景,下片側重法追憶往事,表現(xiàn)作者青年時代的精神和理想。
3.通過哪些典型意象的創(chuàng)造和組合,構成了哪些詩意的境界或哪幾幅畫面?
明確:獨立寒秋圖、湘江秋景圖、崢嶸歲月圖、中流擊水圖。
四、分析課文
1.上闋重在描景:
著重引導學生分析其中的感情:景是熱烈的,情是低沉的豪情,胸懷是廣闊的。(以樂景寫豪情)具體分析如下:
獨立寒秋圖 獨立寒秋 橘子洲頭
遠眺:萬山紅遍
層林盡染 靜 問:
湘江秋景圖 近景:漫江碧透 誰主沉浮
百舸爭流 景中寓情
仰視:鷹擊長空 動 情中顯志
俯瞰:魚翔淺底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秉c明了時間、地點和特定環(huán)境。抒情主人公在深秋時節(jié),獨自一人佇立在橘子洲頭,望著湘江水向北奔流不息。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一個“看”字,總領七句。遠望群山,重重疊疊的樹木遍染紅色。近看湘江,滿江秋水碧綠澄澈,船只爭相行駛。仰望天空,雄鷹有力地翱翔。俯視水中,魚兒歡快地暢游。宇宙萬物都在這秋天里生氣勃勃地自由舒展。一個“競”字寫出了秋天里自由舒展,蓬勃生長的宇宙萬物的熱烈和活潑,賦予秋景以旺盛的生命力。這幾句,詩人從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選擇了幾種典型的景物,描繪了在橘子洲頭所見到的一幅色彩絢麗的秋景圖,遠近相間、動靜結合、對照鮮明,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氣氛。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面對這一派生機勃勃的大千世界,詩人怎么會不思緒萬千?不禁發(fā)問:廣闊無垠的大地呀,誰才是主宰你消長興衰命運的真正主人呢?這一問道出了詩人的雄心壯志,表現(xiàn)了他的博大胸懷。
2.下闋重在抒情:
書生意氣 揮斥方遒 答:
崢嶸歲月圖 指點江山 激揚文字 同學
中流擊水圖 中流擊水 浪遏飛舟 少年
意象——同學少年(1911年到25年,長沙學習,工作,革命活動)怎樣的少年?概括:風華正茂,意氣風發(fā),才華橫溢,激情奔放,慷慨激昂,敢說敢做(從三方面寫中心意象:精神風貌,活動,志趣)。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遍僮又拊窃娙伺c眾多革命同志聚會的地方,它見證了許多不平凡的歲月。舊地重游,自然引起詩人對往昔生活的回憶。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币粋€“恰”字,總領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發(fā)的戰(zhàn)斗風貌和豪邁氣概。正值青春年少的同學們,意氣風發(fā),才華橫溢,激情奔放,敢說敢做,革命斗志十分旺盛。面對祖國大好河山,指點評論,經(jīng)常在一起討論國家大事,寫出激濁揚清的文章,把主宰一方的軍閥統(tǒng)治者看得如糞土一般。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還記得嗎?當年我們一同到江心游泳,盡管風高浪急,連船只行進也很困難,但我們這些人卻以同洶涌的急流拼搏為樂。這里采用象征手法,以設問結尾,實際上是對“誰主沉浮”的巧妙回答。誰?我們,我們這些“糞土當年萬戶侯”的少年?!吧倌旮粍t國富,少年強則國強”,詩人不僅限于抒發(fā)同學少年的無畏激情,還賦予他們以高度的愛國愛民的熱忱,使人讀后仿佛聽到一顆赤子之心在怦怦跳動,從而感受到一種偉大胸懷所反映出的崇高美。下闕寫活了一群視天下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tǒng)治者,乘風破浪,鼓帆前進,立誓改造舊世界、振興中華的革命青年。(朗誦注意豪邁之情,凌云之志的抒發(fā))
補充注釋:
A、百舸:泛指眾多的船只。漢·揚雄《方言》卷九:“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謂之舸。”爭流:三國·魏·嵇康《琴賦》:“爾乃顛波奔突,狂赴爭流?!蹦铣巍⒘x慶《世說新語》卷上《言語》載晉顧愷之贊會稽山川之美曰:“千巖競秀,萬壑爭流。”本為群波競逐而涌流,此處轉以形容群舟爭相行駛。
B、鷹擊長空:謂雄鷹展翅搏擊長天,迅猛矯健。鷹擊:宋·李昉等《太平御覽》卷一四《天部》一四《霜》引《春秋感精符》:“季秋霜始降,鷹隼擊?!薄稘h書》卷二七《五行志》:“故立秋而鷹隼擊?!苯灾^搏殺凡鳥。
C、翔:本指鳥兒不扇動翅膀的飛行,此謂魚兒悠然自得地輕緩游動。以上二句,可參看《詩·大雅·旱麓》:“鳶飛戾天,魚躍于淵。”?三國魏曹植《情詩》:“游魚潛淥水,翔鳥薄天飛?!?/p>
D、崢嶸歲月:南朝·宋·鮑照《舞鶴賦》:“歲崢嶸而愁暮?!彼巍り懹巍妒露湃找拱胗暄┳髋缕鹇牎吩姡骸皻q月驚崢嶸?!苯詾楦袊@流年之辭,毛澤東同志轉用以指不平常的斗爭歲月。崢嶸,本形容山勢高峻,引申則有特殊義。
E、中流:此指湘江江心。江河中央往往水深流急。擊水:毛澤東批注道:“擊水:游泳。那時初學,盛夏水漲,幾死者數(shù)。一群人終于堅持,直到隆冬,猶在江中。當時有一篇詩,都忘記了,只記得兩句: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薄肚f子·逍遙游》:“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
高中語文《沁園春 長沙》教案設計三
《沁園春 長沙》教案
師:上課!
生:老師好!
師:同學們好!請坐!我叫唐浩,和你們學校的一位老師同姓、同名、同字,很好記,這節(jié)課由我和大家一起學習,希望能學得愉快。
我們今天學習的是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板書)這是高中語文開篇第一課,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希望我們能以良好的狀態(tài),學的良好。今天這節(jié)課,我主要用追問式讀書法,教會大家如何讀這篇文字,就是在追問中學習知識,在朗讀中體會感情,最終在理解的基礎上會讀這篇文字,下面我先追問——)
《沁園春 長沙》的體裁是什么?
——詞!(板書)
大家了解詞的相關知識嗎?初中是我們都學過,回憶一下,待會我找同學起來給大家溫習溫習,可以從概念、名稱、特點、分類(板書)四個方面說一說,哪位同學先說一說“概念”?
——學生回答,教師補充:
剛才這幾位同學們講的很好,很全面,也很準確,
(1)釋義:詞是我國傳統(tǒng)詩歌當中的一種特殊體裁,它原本是配樂的歌詞,后來在發(fā)展的過程當中逐漸和音樂相分離,成為一種純粹的文學樣式。起源于隋唐之際,盛行于宋朝,隨著金元北曲的盛行而衰亡。
(2)名稱:初起,人們稱它為“曲子”“雜曲子”“曲子詞”,后來也稱作“樂府”(如《東坡樂府》)“長短句”(如《稼軒長短句》),“詩余”(如南宋何士信編的《草堂詩余》)等。這些稱謂都是根據(jù)它的特點給他命名的,你比如“長短句”啊,“詩余”啊。
(3)特點:每一首詞都有一個詞牌名,這個詞牌名是這首詞的曲調名稱,起初的詞牌,與詞的內容有關系,后來樂曲失傳,詞牌和詞的內容就并沒有必然聯(lián)系了。詞牌就成了詞的形式格律的標志。只起到規(guī)定了這首詞的字數(shù)、句數(shù)和平仄聲韻的作用了。(規(guī)定你填詞必須按固定的詞牌來填,一個詞牌之下的所有的詞都有固定的句數(shù),每個句子的字數(shù)也是確定的,就是在押韻上也有固定的要求!)這首詞的詞牌就是“沁園春”,沁園相傳是東漢明帝女兒沁水公主的園林,后來被外戚竇憲所奪,有人就作詩詠懷這個事,這個詞牌就由此得名。但是,我們今天學習的這首詞就與詞牌的本意沒什么關系了。
當然也有個別的詞人依附于詞牌的本意填詞的。
有的詞在詞牌的下面還有詞題和小序,它與詞的內容就關系密切,你像毛澤東的《卜算子》下有標題“詠梅”,又有“小序”,“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用來進一步說明寫作意圖。還有我們這首詞的詞題是“長沙”,就表明這首詞所寫的內容就是詞人在長沙時的所見所感。
分類:①詞根據(jù)它的長短字數(shù)可分為小令、中調和長調,一般認為:58字以內為小令,59—90字為中調,91字以上為長調;
?、谠~從片數(shù)也有單調、雙調、三疊、四疊之分;
②詞從風格上也有婉約和豪放之別:婉約派的代表作家有李清照、晏殊、李煜,今后我們還將學到柳永、姜夔、周邦彥等,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有蘇軾、辛棄疾等。
——我們這首詞從長短來看是小令,中調,還是長調?
(上闕13句56字,押四平韻(頭、流、由、浮)
下闕12句58字,押五平韻(游、稠、遒、侯、舟)
屬長調
——從片數(shù)上看是雙調,上下兩片
——從風格來看,是婉約還是豪放的呢?學習之后才能知道。雖然有的同學已經(jīng)知道呵呵。
師:好,下面我們就正式來學習這首詞。剛才已經(jīng)講了:今天這節(jié)課,主要用追問式讀書法,教會大家會讀這首詞。那么下面開始讀詩,第一遍:
一讀 讀準音 知節(jié)奏(板書)
我們都知道詞最初是配樂朗誦的,所以學習詞絕對不可以不朗讀,我們千萬不要以為我們只能夠通過逐字逐句的分析才能夠理解一首詞的內涵,實際上很多時候我們都可以用我們的聲音把我們所理解到的內容傳達出來,所以我說,我聽大家讀詩讀詞就知道大家對這首詞理解的怎么樣。
因為這首詞同學們已熟悉了,借助工具書先自由讀,再私下交流的這個環(huán)節(jié)就簡略過去了,我現(xiàn)在直接請一位同朗讀,根據(jù)他讀的具體情況,再針對性的做以處理和強調。
哪位同學愿意給大家讀一讀?其他同學注意他的讀音和節(jié)奏。
生:讀課文。。。。。。
師:音讀的準吧?有沒有讀的不當?shù)牡胤?不過有兩個個字音我還要強調一下:
(1)沁園春( )
(2)百舸爭流
(3 崢嶸歲月( )
(4)悵寥廓( )
(5)揮斥方遒( )
(6)浪遏飛舟(
節(jié)奏把握的也還算準確,
講到節(jié)奏,在這里強調兩個注意事項,第一個要注意語法上的停頓,不能把詞讀破了。古人讀書是吟誦,,有腔有調,不管意義結構,只按音節(jié)自然去讀;而今人讀書要求注意語法上的停頓,不能把詞讀破了。
師:如“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應該這樣讀“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我們不能讀成“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因為“問蒼茫大地”是動賓結構,“誰主沉浮?”是主謂結構的,動賓結構的要先把動詞和賓語劃開讀,主謂要先把主語和謂語本劃開讀,如果你覺得后面部分很長,不好表達感情的話,也可以根據(jù)語法結構再化成若干小節(jié)來讀,如“誰主沉浮?”的謂語部分是動賓結構,也可以讀成“誰/主/沉浮?”
再比如:“鷹擊長空,魚翔淺底”這兩句,不能讀成“鷹擊/長空,魚翔/淺底”。這是純音節(jié)的讀法,因為他是個主謂句,首先應該主謂分開來讀“鷹/擊長空,魚/翔淺底”,如果覺得謂語部分不容易表達感情,你可以再分,把謂語的動賓結構再劃開:“鷹/擊/長空,魚/翔/淺底”
這是第一個注意事項。
第二個注意事項是注意領字的停頓。比如上片的“看”和下片的“恰”都要稍作停頓,以突出領字的作用。
知道了嗎?有沒有不太明確的地方,提出來,我們一起解決?
生:自己感受,提問,先找學生試讀一闋,再統(tǒng)一訂正。
師:只是讀準音,通節(jié)奏,不算會讀詩詞,我們接下來還要繼續(xù)讀——
二讀 通文意,悟感情(板書)。就是在研讀課文基礎上,深悟感情,然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才能把文章讀的更準確一些。
下面我又要追問了。
——這首詞分上下兩闕,上闋寫景,下闋寫人,上闋寫的是什么時候的景啊?(書中的原詞是哪個?)
秋景(寒秋之景)
——“寒秋”是秋天的哪個階段?
最后的階段,已近寒冬
——在同學們的心中“寒秋之景”一般都是什么樣的?用一些詞語來概括一下。
蕭瑟、肅殺、破敗。。。。(可描述)
——能想起描寫秋景的相關詩句嗎?
生描述:
?、倏萏倮蠘浠桫f,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
?、谇镲L蕭瑟,洪波涌起。(曹操《觀滄?!?
?、墼侣錇跆渌獫M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
④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忘記天涯路。(晏殊《蝶戀花》)
還有:“風急天高猿嘯哀”“秋風秋雨愁煞人”等等。
——這些詞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充滿哀傷的悲秋情調。
我們這首詞也是描寫秋景的詞,而且還是寒秋之景,我們剛才讀過了,你覺得這首詞有哀傷的悲秋情調了嗎?
——生讀:沒有!
師:沒有,那它是什么情調呢?
一起看看這“寒秋之景”的七句。
——這七句寫了哪些景物?(山、林、江、舸、鷹、魚、萬類霜天)
這些景物有靜景,有動景,我們區(qū)分來看,哪幾句是靜景,哪幾句是動景啊?
靜景:萬山紅遍
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
動景: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
魚翔淺底
萬類霜天競自由
靜景我們分析的時候,重點分析句子當中形容詞、副詞、數(shù)詞等修飾的成分的詞
動景中重點分析動詞,
先看靜景——
形容詞:萬、層、漫——范圍廣
紅、碧、白——色彩絢
副 詞:遍、盡、透——程度深
根據(jù)我們簡單的分析,靜景給我們什么感受?
——賞心悅目,充滿勃勃生機的!
再看動景——主要是看動詞(有哪幾個動詞?)
動 詞:爭(千帆競發(fā)的熱鬧場面)、
擊(展翅奮發(fā)、強勁有力之狀) 、
高中語文《沁園春 長沙》教案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