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考語文重點知識梳理
關于高考語文重點知識梳理歸納
語文的學習重在積累,而文學常識也是考生語文知識積累的重要體現(xiàn),是語文拿高分的保障。以下是小編準備的關于高考語文重點知識梳理,歡迎借鑒參考。
高考語文文學常識匯總
1,《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305首,分風、雅、頌三部分,其表現(xiàn)手法是賦、比、興。
2,“四書”是《論語》、《中庸》、《大學》、《孟子》的合稱。
3,“五經”是儒家經典的合稱,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簡稱《詩》、《書》、《禮》、《易》、《春秋》 。
4,《楚辭》是戰(zhàn)國末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的藝術形式創(chuàng)作出來的新體詩。
屈原,名平,字原,代表作《離騷》是一首長篇政治抒情詩,其中名句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5,《春秋》相傳為孔子所編撰,后由魯國史官左丘明為之作傳,全名叫《左氏春秋傳》,簡稱《左傳》。《春秋》記錄了魯隱公元年至魯哀公27年的歷史大事,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
6,《國語》是第一部依照國別記敘各國史實的國別體史書;西漢編定的《戰(zhàn)國策》是另一部重要的國別體史書,共十二國策33篇。
7,《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皇帝到漢武帝太初年間三千多年的歷史,體例分為本紀、世家、列傳、書、表五個部分,魯迅先生評價《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8,《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體例上比《史記》少了“世家”,共四個部分組成?!妒酚洝?、《漢書》、《后漢書》、《三國志》并稱“前四史”。
9,《漢書》作者班固(東漢),《后漢書》作者范曄(南宋),《三國志》作者陳壽(西晉)。
10,《水經注》是北魏酈道元據《水經》作注,是我國第一部記述河道水系的專著。
11,南朝徐陵編選的《玉臺新詠》,共編選漢魏以來有關男女閨情769首,高中課文《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便選自該集。
12,《文心雕龍》是我國第一部系統(tǒng)地闡述文學理論的專著,是南朝人劉勰著成。
13,《資治通鑒》由北宋時期司馬光編撰,所記史事上起東周,下迄五代,共1362年,按年敘事,是我國古代最長的一部編年體通史。宋神宗認為該書“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 欽賜書名。
14,《四庫全書》由清代永容、紀昀等編寫,是清代官修的一部規(guī)模龐大的叢書。內容分經、史、子、集四部。
15,我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為《水滸傳》(元末明初施耐庵)、《三國演義》
元末明初羅貫中)、《西游記》(明吳承恩)、《紅樓夢》(清曹雪芹)。
16,賈誼,西漢時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學家,世稱賈長沙。高中課文所選篇目有《過秦論》。
17,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初中學過他的《出師表》,是伐魏臨行前呈遞劉禪的奏章。杜甫的七律《蜀相》以他為題材,內容是“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18,陶淵明,字元亮,一說名潛。號五柳先生,謚號靖節(jié)先生。東晉時期著名詩人,散文《桃花源記》是他的代表作。高中課文學過的詩歌有《飲酒》。
19,“初唐四杰”是指詩人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20,盛唐的山水田園詩人主要有王維、孟浩然;邊塞派詩人主要有岑參、高適;被后世稱為“七絕圣手”的王昌齡也是邊塞詩人。
高考語文常備知識點
年齡稱謂
1.孩提:指2—3歲的兒童。
2.垂髫:三四歲至九歲的兒童。(髫指古代兒童頭上下垂的.短發(fā))
3.總角: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發(fā)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扎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
4.黃口:十歲以下。
5.豆蔻:指女子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
6.束發(fā):男子十五歲。(十五歲,男子要把原先的總角解散,扎成一束)
7.及笄:指女子15歲。(笄,謂結發(fā)而用笄貫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歲)
8.弱冠:男子二十歲。(古人二十歲行冠禮,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故稱)
9.而立:男子三十歲。(立,即“立身、立志”)
10.不惑:男子四十歲。(不惑,即“不迷惑、不糊涂”)
11.知天命:男子五十歲。
12.花甲:六十歲。
13.古稀:七十歲。
14.耄耋:八十歲。
15.鮐背之年:九十歲。
16.期頤:一百歲。
地理常識
1.九州,中國的代稱。一般指冀州、徐州、兗州、青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2.中原,廣義上是指黃河中下游地區(qū)。狹義上的中原指今河南省。
3.海內,古代傳說我國疆土四面環(huán)海,故稱國境之內為海內。
4.四海,指天下、全國。
5.江河,古代許多文章中專指長江、黃河。
6.江東,指長江以東地區(qū),古人以東為左,故又稱江左。
7.江表,長江以南地區(qū),從中原看,地處長江之外,故稱。
8.五岳,分別是東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華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9.南京,又稱建康、金陵、江寧、白下等。
10.揚州,又稱廣陵、維揚。
11.杭州,又稱臨安、武林等。
12.蘇州,又稱姑蘇、平江等。
關于古代文學常識
襁 褓:未滿周歲的嬰兒
孩 提:指2——3歲的兒童
垂 髫:指幼年兒童(又叫“總角”)
豆 蔻:指女子十三歲
及 笄:指女子十五歲
加 冠:指男子二十歲(又“弱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歲
不惑之年:指四十歲
知命之年:指五十歲(又“知天命”、“半百”)
花甲之年:指六十歲
古稀之年:指七十歲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歲
期頤之年:一百歲
【古代主要節(jié)日】
元日:正月初一,一年開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張燈為戲,又叫“燈節(jié)”
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禱農事。
寒食:清明前兩日,禁火三日(吳子胥)
清明:四月初,掃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劃龍(屈原)
七夕:七月初七,婦女乞巧(牛郎織女)
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節(jié)”
中秋:八月十五,賞月,思鄉(xiāng)
重陽: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災
冬至:又叫“至日”,節(jié)氣的起點。
臘日:臘月初八,喝“臘八粥”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除舊迎新
【四書】
《論語》、《中庸》、《大學》、《孟子》
【五經】
《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
【八股文】
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六子全書】
《老子》、《莊子》、《列子》、《荀子》、《揚子法言》、《文中子中說》
【漢字六書】
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注、假借
【書法九勢】
落筆、轉筆、藏峰、藏頭、護尾、疾勢、掠筆、澀勢、橫鱗豎勒
【竹林七賢】
嵇康、劉伶、阮籍、山濤、阮咸、向秀、王戎
【飲中八仙】
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李琎、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
【蜀之八仙】
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張道陵、嚴君平、李八百、范長生、爾朱先生
【揚州八怪】
鄭板橋、汪士慎、李鱓、黃慎、金農、高翔、李方鷹、羅聘
【北宋四大家】
黃庭堅、歐陽修、蘇軾、王安石
【唐宋古文八大家】
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十三經】
《易經》、《詩經》、《尚書》、《禮記》、《儀禮》、《公羊傳》、《榖梁傳》、《左傳》、
《孝經》、《論語》、《爾雅》、《孟子》
【四大民間傳說】
《牛郎織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與許仙》
【四大文化遺產】
《明清檔案》、《殷墟甲骨》、《居延漢簡》、《敦煌經卷》
【元代四大戲劇】
關漢卿《竇娥冤》、王實甫《西廂記》、湯顯祖《牡丹亭》、洪升《長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