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手抄報內容六年級
我們使一張手抄報在有限的空間內,既容納一定的知識內容,版面設計又精彩又美觀是很難的。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數學手抄報內容分享,接下來隨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數學手抄報內容1
謎一般的0.618
0.618是一個在經濟生活、科學研究中都很有用的數,由它決定了一種最優(yōu)化方法。使用它,人們節(jié)約了大量的時間、財力和物力,當人們探討它的來歷時才發(fā)現它竟是一種純數學思考的產物!純數學思考的產物怎么會那么符合實際?這就是這個數中所包含的一個美麗的謎語。
歐多克斯的 “中外比”
歐多克斯是公元前4世紀的希臘數學家,他曾研究過大量的比例問題,并創(chuàng)造了比例論。在研究比例的過程中,有一次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能否將一條線段分為不相等的兩部分,使較長部分為原線段和較短部分的比例中項?
他通過研究發(fā)現,可以將一已知線段分為兩段,使之滿足長線段與短線段之比等于全線段與長線段之比,即長線段為全線段與短線段的比例中項。若設已知線段為AB,點C將AB分割成AC、BC,AC>BC,且AC^2=AB·CB,那么分點C就是線段AB的黃金分割點。
于是,歐多克斯將這種比專稱為“中外比”。在數學史上,是歐多克斯首先提出的中外比,不過希臘人發(fā)現中外比要更早一些。神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曾以五角星形為其標志,五角星形的作圖中就包含著中外比。雅典的巴特農神殿是古希臘的一大杰作,這座建造于公元前5世紀的神殿的寬與高之比就恰恰符合中外比。
數學手抄報內容2
數學是一門同人民大眾貼得很近的學科,它所討論的宇宙,遠比現實的所謂宇宙宏偉雄大。通常所說的宇宙只是三維空間,而數學則建立起了四維、五維乃至n維空間,并且集合論的超限數的空間,遠遠超過了通常無窮大的空間,它們都遠比我們現實的宇宙更具有莊嚴美、雄偉美。數學是一座遠遠地超越了我們想象的華麗宮殿,站在這個無比莊嚴、宏偉的宇宙中的數學家們,以崇敬贊嘆的目光遠眺著它的壯觀、美妙,那些能夠感受到這種數學美、宇宙美的人,是可以被稱為愛因斯坦所謂的有宇宙宗教性的人。
有一些數字,往往要通過計算,通過不同數字的組合,可以得到一些非常奇妙的排列,令人看后叫絕,回味無窮。(其中“·”,是乘號的意思,以下都是如此)
數字組合
數學手抄報內容3
數學與愛情
數學離我們很近,愛情離我們很近,愛情和數學其實是親密的鄰居。
愛情有時是一些常規(guī)的計算。在相戀的過程中,付出的真情和努力,是不斷累計的加數。一次次的爭吵和不快,則是愛情中令人沮喪的減法。給愛人一件有意義的禮物,使其喜出望外,激動無限,很可能就是升華愛情的一次跳躍式的乘法。而見異思遷,移情別戀,則會成為熄滅愛情之火的致命除法。
愛情有時是一個奇妙的變數。愛人的心,就好比那行蹤飄忽的蝶形拋物線,撲朔迷離,沒有很好的數學功底,很難辨別心靈的運動軌跡,預測下一個落點在哪里。剛剛還是風和日麗,轉眼已淚飛頓作傾盆雨。昨晚才經歷一番令人心痛欲絕的告別,以為愛情的道路崎嶇艱險,山窮水盡,今天已是峰回路轉,一馬平川。
愛情有時是一道復雜的方程式。暗戀一個人,能否成為最佳人選,是一個未知數,需要小心地列式,仔細地求證,反復地演算。愛情從來就是一個謎,謎底總是讓人無法輕易地找到,在解出無數道題之后,你才會知道,心有千千結,剪不斷,理還亂,與你同甘共苦、執(zhí)手而行的人,才是那惟一的解。
愛情有時是一道趣味應用題。和心上人相隔千里或近在咫尺,但“路漫漫其修遠兮”,心靈的接近和愛的歷程需要假以時日,一道應用題就是很好的例證:假使甲乙兩顆心相距一萬米,已知甲心以每天十米、乙心以每天五米的速度相互接近,兩心相會需要多長時間?
愛情有時是一道簡單的幾何題?!坝形患讶?,在水一方”,喜歡上一個人,你會心甘情愿地追隨著他(她)一路同行。你就是那條直線外遠遠的一個點,你必須通過那一點,作出一條直線,與他(她)保持平行。否則,即使有短暫的相接,你仍然會與之失之交臂,愈行愈遠。而愛情的最高境界,就好比兩條永遠相依相伴的平行線,風雨兼程,一生守候。
當負數變成了正數,當奇數變成了偶數,當你從計算約會的時間發(fā)展到計算油鹽醬醋的價格,當你明白愛情其實是婚姻中不可缺少的一次數學集訓時,你會更加認真、更加精確地計算愛情的歡樂,幸福的真諦……
數學手抄報內容4
祖沖之(429~500)-中國南北朝時代南朝數學家、天文學家、物理學家,范陽遒(今河北淶水)人。
祖沖之的祖父名叫祖昌,在宋朝做了一個管理朝廷建筑的長官。祖沖之長在這樣的家庭里,從小就讀了不少書,人家都稱贊他是個博學的青年。他特別愛好研究數學,也喜歡研究天文歷法,經常觀測太陽和星球運行的情況,并且做了詳細記錄。
宋孝武帝聽到他的名氣,派他到一個專門研究學術的官署“華林學省”工作。他對做官并沒有興趣,但是在那里,可以更加專心研究數學、天文了。
我國歷代都有研究天文的官,并且根據研究天文的結果來制定歷法。到了宋朝的時候,歷法已經有很大進步,但是祖沖之認為還不夠精確。他根據他長期觀察的結果,創(chuàng)制出一部新的歷法,叫做“大明歷”(“大明”是宋孝武帝的年號)。這種歷法測定的每一回歸年(也就是兩年冬至點之間的時間)的天數,跟現代科學測定的相差只有五十秒;測定月亮環(huán)行一周的天數,跟現代科學測定的相差不到一秒,可見它的精確程度了。
公元462年,祖沖之請求宋孝武帝頒布新歷,孝武帝召集大臣商議。那時候,有一個皇帝寵幸的大臣戴法興出來反對,認為祖沖之擅自改變古歷,是離經叛道的行為。祖沖之當場用他研究的數據回駁了戴法興。戴法興依仗皇帝寵幸他,蠻橫地說:“歷法是古人制定的,后代的人不應該改動?!弊鏇_之一點也不害怕。他嚴肅地說:“你如果有事實根據,就只管拿出來辯論。不要拿空話嚇唬人嘛。”宋孝武帝想幫助戴法興,找了一些懂得歷法的人跟祖沖之辯論,也一個個被祖沖之駁倒了。但是宋孝武帝還是不肯頒布新歷。直到祖沖之死了十年之后,他創(chuàng)制的大明歷才得到推行。
盡管當時社會十分動亂不安,但是祖沖之還是孜孜不倦地研究科學。他更大的成就是在數學方面。他曾經對古代數學著作《九章算術》作了注釋,又編寫一本《綴術》。他的最杰出貢獻是求得相當精確的圓周率。經過長期的艱苦研究,他計算出圓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成為世界上最早把圓周率數值推算到七位數字以上的科學家。
祖沖之在科學發(fā)明上是個多面手,他造過一種指南車,隨便車子怎樣轉彎,車上的銅人總是指著南方;他又造過“千里船”,在新亭江(在今南京市西南)上試航過,一天可以航行一百多里。他還利用水力轉動石磨,舂米碾谷子,叫做“水碓磨”。
數學手抄報內容5
中國近代數學歷史
1919年五四運動以后,中國近代數學的研究才真正開始。近現代數學發(fā)展時期這一時期是從20世紀初至今的一段時間,常以1949年新中國成立為標志劃分為兩個階段。
中國近3年留日的馮祖荀,1908年留美的鄭之蕃,1910年留美的胡明復和趙元任,1911年留美的姜立夫,1912年留法的何魯,1913年留日的陳建功和留比利時的熊慶來(1915年轉留法),1919年留日的蘇步青等人。他們中的多數回國后成為著名數學家和數學教育家,為中國近現代數學發(fā)展做出重要貢獻。其中胡明復1917年取得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學位,成為第一位獲得博士學位的中國數學家。隨著留學人員的回國,各地大學的數學教育有了起色。
最初只有北京大學1912年成立時建立的數學系,1920年姜立夫在天津南開大學創(chuàng)建數學系,1921年和1926年熊慶來分別在東南大學(今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建立數學系,不久武漢大學、齊魯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陸續(xù)設立了數學系,到1932年各地已有32所大學設立了數學系或數理系。
1930年熊慶來在清華大學首創(chuàng)數學研究部,開始招收研究生,陳省身、吳大任成為國內最早的數學研究生。
三十年代出國學習數學的還有江澤涵(1927)、陳省身(1934)、華羅庚(1936)、許寶騄(1936)等人,他們都成為中國現代數學發(fā)展的骨干力量。同時外國數學家也有來華講學的,例如英國的羅素(1920),美國的伯克霍夫(1934)、奧斯古德(1934)、維納(1935),法國的阿達馬(1936)等人。
1935年中國數學會成立大會在上海召開,共有33名代表出席。
1936年《中國數學會學報》和《數學雜志》相繼問世,這些標志著中國現代數學研究的進一步發(fā)展。
解放以前的數學研究集中在純數學領域,在國內外共發(fā)表論著600余種。
在分析學方面,陳建功的三角級數論,熊慶來的亞純函數與整函數論研究是代表作,另外還有泛函分析、變分法、微分方程與積分方程的成果;
在數論與代數方面,華羅庚等人的解析數論、幾何數論和代數數論以及近世代數研究取得令世人矚目的成果;
在幾何與拓撲學方面,蘇步青的微分幾何學,江澤涵的代數拓撲學,陳省身的纖維叢理論和示性類理論等研究做了開創(chuàng)性的工作:
在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方面,許寶騄在一元和多元分析方面得到許多基本定理及嚴密證明。
此外,李儼和錢寶琮開創(chuàng)了中國數學史的研究,他們在古算史料的注釋整理和考證分析方面做了許多奠基性的工作,使我國的民族文化遺產重放光彩。
1949年11月即成立中國科學院。
1951年3月《中國數學學報》復刊(1952年改為《數學學報》)
1951年10月《中國數學雜志》復刊(1953年改為《數學通報》)。
1951年8月中國數學會召開建國后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討論了數學發(fā)展方向和各類學校數學教學改革問題。50年代初期就出版了華羅庚的《堆棧素數論》(1953)、蘇步青的《射影曲線概論》(1954)、陳建功的《直角函數級數的和》(1954)和李儼的《中算史論叢》(5輯,1954-1955)等專著,到1966年,共發(fā)表各種數學論文約2萬余篇。除了在數論、代數、幾何、拓撲、函數論、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數學史等學科繼續(xù)取得新成果外,還在微分方程、計算技術、運籌學、數理邏輯與數學基礎等分支有所突破,有許多論著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同時培養(yǎng)和成長起一大批優(yōu)秀數學家。
60年代后期,中國的數學研究基本停止,教育癱瘓、人員喪失、對外交流中斷,后經多方努力狀況略有改變。
1970年《數學學報》恢復出版,并創(chuàng)刊《數學的實踐與認識》。
數學手抄報圖片欣賞
數學手抄報內容六年級相關文章:
數學手抄報內容六年級
上一篇:數學手抄報內容四年級
下一篇:來源于歷史故事的成語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