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高考是哪一年
表面上看,高考不過是高等學校招生考試,但是,它的社會作用卻遠遠超出考試、招生、教育。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恢復高考是哪一年資料,接下來隨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恢復高考是哪一年
1977年中國恢復高考之后,一些工人、農(nóng)民、上山下鄉(xiāng)和知青、復原軍人等都可以參加高考,并且還規(guī)定重點院校、師范類院校、農(nóng)業(yè)院校的學生在畢業(yè)之后,工作由國家統(tǒng)一進行分配。
1977年的高考是在冬天舉行,一共有570多萬的人參加了高考,因為但是錄取的人數(shù)很少,只有不到30萬人,雖然錄取的人數(shù)很少,但是它激勵很多人重新拿起書本學習。
恢復高考制度,對中國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它不僅改變了幾代人的命運,也為我國在新時期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同時這次高考也是非常倉促的,在1977年10月21日登報后,離考試的日期只有一個多月了,時間非常的緊迫。
在恢復高考的那一年,數(shù)百萬知識青年沉寂已久的心田被激活了,而這些知識青年有學習好的,也有學不好的,甚至有人可能連初中都沒有念過。
在恢復高考后的20年多年里,我國有很多本??飘厴I(yè)生走入工作崗位,有些人還取得了不錯的成就。
拓展資料:
中國高考制度得以恢復后,擴大了高等教育的入學門檻(1966-1976年是由工、農(nóng)、兵推薦上大學)
1977年9月,中國教育部在北京召開全國高等學校招生工作會議,決定恢復已經(jīng)停止了10年的全國高等院校招生考試,以統(tǒng)一考試、擇優(yōu)錄取的方式選拔人才上大學。
這是具有轉(zhuǎn)折意義的全國高校招生工作會議決定,恢復高考的招生對象是:工人農(nóng)民、上山下鄉(xiāng)和回鄉(xiāng)知識青年、復員軍人、干部和應屆高中畢業(yè)生。
會議還決定,錄取學生時,將優(yōu)先保證重點院校、醫(yī)學院校、師范院校和農(nóng)業(yè)院校,學生畢業(yè)后由國家統(tǒng)一分配。
恢復高考是誰提出的
是鄧小平提出的。
恢復高考的教育意義與深遠影響
作為中國當代最重要的歷史事件之一,恢復高考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高考是國家教育考試,恢復高考在教育方面的意義和影響更為直接。
一是促進學習積極性。高考制度的好處之一是成功與否主要靠自己的努力,而不必求別人,因此高考能夠促人向?qū)W、催人奮進。1977年8月6日,在鄧小平召開的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上,有人建議將原來“自愿報名,群眾推薦,領導批準,學校復審”的招生“十六字方針”,改為“自愿報考,單位同意,統(tǒng)一考試,擇優(yōu)錄取”。應該說這十六個字這已經(jīng)比原來的好多了,采用統(tǒng)一考試,而且既不用群眾推薦,也沒有“領導批準”的字樣,實際上是改變了以往推薦工農(nóng)兵上大學的辦法。但是,鄧小平在座談會上插話,主張將擬定的招生辦法中“單位同意”一條去掉,他說:“比如考生很好,要報考,隊里不同意,或者領導脾氣壞一些,不同意報考怎么辦?我取四分之三,不要這一句?!比サ簟皢挝煌狻边@一條至關重要,因為沒有這道隱形報考門檻,高考才算是真正的自由報考。高考則是不靠天地不求人,就看自身的水平和實力,自然可以調(diào)動廣大青少年的學習積極性。恢復高考使絕處逢生的廣大知識青年好似久旱逢甘雨,學習積極性空前高漲。
二是提升教育水平。恢復高考迅速提升了教育水平,進而保障高校生源的水平和高等教育質(zhì)量。20世紀70年代末的高考跟現(xiàn)在的高考相比,差異非常大。1977年百廢待興,從10月20號前后恢復高考的決定到12月中旬正式高考,不到兩個月時間,時間很緊。當時是各個省分省命題、分省考試,經(jīng)過十年的中斷,很多人都不知道高考是怎么回事了,而且在“這十年中,“知識越多越反動”“讀書無用論”盛行的年代,多數(shù)青少年都不讀書,考生總體文化水平相當?shù)?,當時有的考題在現(xiàn)在來看非常簡單??墒?,在當時,很簡單的試卷就足以拉開區(qū)分度。1977年高考一般沒有外語科目,只有報考外語系的人才加試外語。而經(jīng)過40多年到現(xiàn)在,高考難度跟當年完全不可同日而語,難度提升很多,說明中學的教育水平提升很多。
三是為改革開放準備了人才?;謴透呖妓謴偷牟粌H是參加了那場考試的570萬考生的信心與希望,它還使數(shù)千萬知識青年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性、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恢復高考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是一場“教育復興運動”?;謴透呖歼x拔培養(yǎng)了一大批刻苦鉆研、富有創(chuàng)造力和求學精神的人才,造就了77、78、79級這三屆被后來稱作“新三級學人”的近百萬大學畢業(yè)生,這些學子在大學畢業(yè)投身社會建設后,迅速成長為支持改革開放、經(jīng)濟起飛、社會進步的中堅力量,其中有不少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后來20世紀80年代陸續(xù)通過高考進入高等學校深造畢業(yè)的大學生,許多都是有理想、有抱負,具有使命感和英雄主義的青年人才,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經(jīng)濟建設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恢復高考打破了思想堅冰,給廣大知識青年和全社會帶來巨大的正能量,為中國撥亂反正、走向改革開放注入了無比強大的動力。恢復高考釋放了巨大的精神力量,當時百色縣有群眾形容,恢復高考的消息“像爆炸了一顆原子彈,震撼了整個中國大地”。1997年,《人民日報》曾舉辦紀念恢復高考二十周年征文,仿佛將千百萬人記憶的閘門一下子打開了,來稿像潮水一般涌進了編輯部:“做夢都沒有想到”“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真是絕處逢生”“整整一代人得救了”。是什么使人們對恢復高考記憶猶新?無論是當時考上的,還是落榜的,都對恢復高考唱出發(fā)自肺腑的贊歌?;謴透呖迹粌H僅是恢復了一種考試制度,它是對撥亂反正的一個開端,是中國走向改革開放的偉大起點。因此,該報用《偉大的轉(zhuǎn)折》為題綜述這次活動,并引用一位教育家的話概括說:“任何有希望的民族都高度重視教育,恢復高考,挽救了我們的民族和國家。”
高考是一個億萬家庭共同關注的熱門話題,也是一項事關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制度設計。正如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所說的:“高考是教育領域具有政治意義與全局意義的重要工作,關系國家發(fā)展大計,關系千萬學子前途命運,關系社會和諧穩(wěn)定?!备呖嫉恼我饬x與全局意義在1977年體現(xiàn)得特別明顯,從恢復高考的歷程便可以看出高考事關重大、影響深遠?;謴透呖嫉闹匾栽趺丛u價都不會太高,其深遠的歷史意義到今天還在顯現(xiàn)。
溫故可以知新,紀念是為了更好的未來。高考制度有其局限,但它仍是目前相對最公平的考試。對中國而言,高考制度不可少。高考不改不行,但急于求成也不行。由于高考改革是一個“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系統(tǒng)工程,對其改革既要積極推進,又要謹慎穩(wěn)妥,這樣,才能使高考為中國教育的水平提升、社會的穩(wěn)定和諧、國家的長治久安,繼續(xù)發(fā)揮出強大的作用。
恢復高考是哪一年相關文章:
恢復高考是哪一年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上一篇:高考優(yōu)秀作文匯總
下一篇:成人高考和自考的區(qū)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