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文言文知識點
2021年高中文言文知識點有哪些你知道嗎?語文學習確實存在著不少障礙,盡管在不同地區(qū),不同學生群體中其表現(xiàn)形式與程度或許差異很大,一起來看看2021年高中文言文知識點,歡迎查閱!
語文文言文知識點
《鴻門宴》知識點
一、通假字
1、距關,毋內諸侯:
距——拒,抵御,抵抗; 內——納,接納;
2、張良出,要項伯:
要——邀,邀請;
3、臣之不敢倍德:
倍——背,背叛;
4、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蚤——早;
5、令將軍與臣有郤:
郤——隙,隔閡,嫌隙;
6、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
參乘——驂乘:坐在車右擔任侍衛(wèi)的人;
二、詞類活用
1、沛公欲王關中:
王:大王——稱王;
2、范增數(shù)目:
目:眼睛——使眼色;
3、道芷陽間行:
道:道路——取道;
4、夜馳之沛公軍;復夜去:
夜:夜晚——連夜;
5、吾得兄事之:
兄:兄長——向對待兄長一樣;
6、常以身翼蔽:
翼:翅膀——像翅膀一樣;
7、頭發(fā)上指:
上:上面——向上;
8、日夜望將軍至:
日夜:白天和黑夜;日日夜夜;
9、臣活之:
活:使……活;
10、沛公旦日從百余騎:
從:使……從;
11、素善留侯張良:
善:善良——交好、友好;
12、秋毫不敢有所近:
近:與“遠”相對——沾染、接觸;
三、一詞多義
(一)虛詞“為”
1、用作動詞
音wéi
表動作:做、作為、充當、變成、成為
使子嬰為相
表觀點:認為
竊為大王不取也
表判斷;是
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2、用作介詞
表被動;為所/為……所 音wéi
若屬皆且為所虜
表原因、涉及對象 音wèi
慎毋為婦死,貴賤情何薄/誰為大王為此計者;
3、用作助詞
句末語氣,表疑問或反問 音wéi
何辭為?
(二)虛詞“因”
1、動詞:沿襲、繼續(xù)
蒙故業(yè),因遺策
2、名詞:原因、緣由
于今無會因(到現(xiàn)在沒有相會的機緣了)
3、連詞:表順承,于是,就
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
表原因,因為,由于
鼠,子神也,因愛鼠,不蓄貓犬(鼠,是子神啊,因為喜歡老鼠,所以不蓄養(yǎng)貓狗)
4、介詞:
憑借、條件
因利趁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趁著、趁機
因計沛公于坐/因招沛公出/因言曰
因為、由于
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
(三)虛詞“而”
1、表目的:來,用來
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
2、表轉折:但,卻
今人有大功而擊之
3、表修飾:(地,著)
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
4、表修飾:(地,著)
項王按劍而跽曰
5、表遞進:并且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6、表并列:而且,或不譯
勞苦而功高如此
7、表順承:然后,接下來
撥劍切而啖之
(四)實詞
1、舉
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動詞,舉起、抬起;
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
動詞,舉薦,推薦
范進中舉:
名詞,科舉考試制度
戍卒叫,函谷舉:
動詞,攻克,占領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
動詞,發(fā)動
殺人如不能舉:
副詞,全、盡
2、謝
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謝曰
動詞,謝罪、道歉
噲拜謝,起,立而飲之
動詞,感謝
乃令張良留謝
動詞,辭別
張良入謝,曰“沛公不勝杯杓”
動詞,道歉
往昔初陽歲,謝家事夫婿
動詞,辭別
阿母謝媒人
動詞,推辭
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動詞,勸誡
四、重點句式
(一)賓語前置
1、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則賓語前置
1)籍何以至此;
2)沛公安在?
3)大王來何操?
4)客何為者?
(常見疑問代詞:誰、何、安、奚、孰、胡)
2、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則賓語前置
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之作為動詞有的賓語,在否定句中前置)
2)古之人不余欺也。
(以前的人沒有欺騙我啊;代詞余作為動詞欺的賓語,在否定句中前置)
3、“是”、“之”作為賓語前置的標志,以強調突出賓語
1)何陋之有?/姜氏何厭之有?
(之作為賓語前置的標志)
2) 無乃爾是過與?
(是作為賓語前置的標志)
(二)狀語后置(介賓短語后置/介詞結構后置)
1、貪于財貨;
2、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
3、具告以事;
4、長于臣;
5、得復見將軍于此;
6、因擊沛公于坐;
7、樊噲覆其盾于地
(三)判斷句
1、此天子氣也;
2、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
3、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4、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
5、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
6、此亡秦之續(xù)耳;
(四)固定句式
1、孰與:同……相比,哪一個更;
2、軍中無以為樂:無以:沒有用來……的;
3、項王未有以應:有用來……的;
4、何……為:表疑問或反詰,干什么,為什么?
高中文言文考點知識參考
文言句式包括:判斷句、被動句、疑問句、否定句、詞序(倒裝句)、成份省略(省略句)和固定結構(習慣句式)。除了“疑問句、否定句”之外,其他叫特殊句式(指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
一、判斷句判斷句是對人或事物表示斷定,斷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屬于什么的句式。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者,……也)
2、此帝王之資也。(……也)
3、柳敬亭者,揚之泰州人。(……者,……)
4、劉備天下梟雄。(……,……)
(這四種是由“者、也”表判斷的類型)
5、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者也)
6、當立者乃公子扶蘇。(乃)
7、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操后患。(為)
8、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則)
9、即今之縲然在墓者也。(即)
10、巨是凡人。(是)(是在先秦以前只做代詞用,不表判斷)
二、被動句
1、而君幸于趙王。(……于……)
2、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見……)
3、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見……于……)
4、受制于人。(……受……于……)
5、為天下笑,何也?(為)
6、羸兵為人馬所蹈藉。(為……所……)(典型的被動句)
7、若屬皆為所虜。(……為所……)
8、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被)
9、洎牧以讒誅。(無標志??縿釉~本身在意念上的一種表現(xiàn)。)
三、疑問句(不是特殊句式)
借疑問詞或否定詞而能發(fā)出疑問的句子叫疑問句。疑問詞包括疑問代詞(誰、孰、何、曷、胡、安、焉)和疑問語氣詞(乎、諸、、與或歟、邪或耶)等。二者有時全用,有時不全用。
(1)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頗藺相如列傳》)
(借否定詞“不”)
(2)且行千里,其誰不知?(《崤之戰(zhàn)》)
(借疑問詞“誰”)
四、否定句(不是特殊句式)
文言的否定句,必須用否定詞(不、毋、弗、勿、未、否、非、無、莫等)
五、詞序(倒裝句)(主要有四種情況)
1、賓語前置(動賓倒裝句)
在一般情況下,動詞在前,賓語在后,這是漢語的語法規(guī)律。可是,有時候動詞和賓語也可以倒裝,讓賓語處在到動詞前面。在文言文當中,動賓倒裝句是很有規(guī)律的,大約有四種情況。
①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
例:A、莫我肯顧B、古之人不余欺也
②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
有兩種類型:(1)動賓結構(2)介賓結構。包括:代詞+介詞;賓語+介詞;方位名詞+介詞;是以結構(固定結構)。
例:A、豫州今欲何至?(動賓)B、沛公安在?(動賓)
C、國胡以相恤?(介賓:代+介)D、子何侍而往?(介賓:代+介)
E、楚戰(zhàn)士無不一以當十。(介賓:賓+介)F、一言以蔽之。(介賓:賓+介)
G、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介賓:方位名詞+介詞)
H、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固定結構)
③用“之”“是”作提賓的標志
例:A、何功之有哉?B、唯馬首是瞻。
④不規(guī)則類(為了表達上的需要,把賓語前置了)
例:A、英雄無覓孫仲謀處。B、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
C、四十三年,望中猶記。
再看下面幾個句子(也是屬于不規(guī)則的):
A、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不合否定句中的情況)
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不屬于疑問句中的情況)
C、厚賞不行,重罰不用,而民自治。(不屬于否定句中的情況)
2、定語后置(定中倒裝句)(定語是用來修飾中心詞的)
在一般情況下,定語應該放在中心詞前面,如“彼童子之師”,“師”是中心詞,定語“彼童子”處在中心詞前面。但是,定語也可以處在中心詞后面,形成中心詞在前,定語在后的句式,這就是定中倒裝句。
有四種情況:
①中心詞+之+后置定語
例如:A、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高高的廟堂)(偏遠的江湖)
B、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②中心詞+之+后置定語+者
例如:A、賦稅之繁重者。B、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③中心詞+后置定語+者
例如:A、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B、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文武備具者二十人偕。
④中心詞+數(shù)量詞
例如:A、嘗貽余核舟一。B、沛公兵十萬軍霸上。
3.介賓短語后置(狀語后置)
介詞短語后置句的特點是,應該在動詞前面的介詞短語,卻放在了動詞后面?!霸囈载i鬣撩撥蟲須,仍不動。(《促織》)”介詞短語“以豬鬣”放在動詞“撩撥”的前面,這是正常的次序。如果介詞短語放在動詞的前面,說成“試撩撥蟲須以豬鬣”,就成了介詞短語倒裝句。
例如:A、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B、王嘗語暴以好樂。
4.謂語前置(主謂倒裝)
這種句式常見于古漢語的感嘆句和疑問句中
例如:A、甚矣,汝之不惠!B、悲哉,世也!(這個社會多可悲啊!)
練習:
六、省略句
文言是最精練的語言,最講究省略,省略句非常多,主要有主語的省略、謂語的省略、賓語的省略、介詞的省略。
1、省略主語(①承前?、诿珊笫、鄄灰?guī)則省略)
例如:①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承前省)
②()度我至軍中,公乃入。(蒙后省)
③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不規(guī)則省略)
2、省略謂語(包括承前省和蒙后省)
例如:①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承前省)
②因跪請秦王()。秦王不肯擊缶。(蒙后省)
3、省略賓語(①省略動詞后的賓語②省略介詞后的賓語③省略兼語)
例如:①可燒()而走()也。(動賓)
②豎子,不足與()謀!(介賓)
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省兼語)
4、省略介詞
例如:故久立公子()車騎中。又試之()雞,果如成言。
七、固定結構
1、不亦……乎?
表示反問,“亦”沒有實在意義,加強語氣。翻譯為“不是……嗎?”
2、是以……
“以是”的倒裝句。翻譯為“因此……”
3、奈……何,如……何,若……何。
表示疑問(詢問辦法)。翻譯為“對……怎么辦”或“把……怎么樣”
4、得無……乎(耶)?
表示推測性的疑問語氣,翻譯為“該不會”“莫非”“恐怕”。
5、無乃……乎?
表示委婉商榷語氣。翻譯為“恐怕……吧?”
6、得無……乎?
表示某種情況的推測。翻譯為“莫非……吧?”
7、其……其……
表示選擇關系。翻譯為“是……還是……”。
8、……孰與……
表示比較選擇。翻譯為“與……相比”
9、何……為?
表示詢問或反問。翻譯為“為什么……呢?”“怎么……呢?”
10、然則
表示連貫關系。翻譯為“既然這樣,那么”
11、“何其”“一何”
表示感嘆。翻譯為:“何其”(多么)、“一何”(這么)。
七、固定格式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2)可以調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汉温?(《陋室銘》)
(3)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4)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岳陽樓》)
(5)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崤之戰(zhàn)》)
(6)先軫曰:“秦不哀吾喪而伐吾同姓,秦則無禮,何施之為?”(《崤之戰(zhàn)》)
(7)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石壕吏》)
語文文言文知識點
《陳情表》知識點
一、通假字
1、夙遭閔兇。
閔, 通“憫”,所憂愁的事
2、零丁孤苦。
零丁,通“伶仃”,孤獨的樣子
3、臣密今年四十有六
有, 通“又”, 多
二、詞類活用
1、非臣隕首所能上報。
上:名詞作狀語,向上。
2、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
犬馬:名詞作狀語,像犬馬。
3、外無期功強近之親。
外:名詞作狀語,在家外。
3、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內,名詞作狀語,在家內。
4、則劉病日篤。
日:名詞作狀語,一天天。篤:形容詞用作動詞,加重。
5、夙遭閔兇。
閔兇:形容詞用作名詞,憂患不幸的事。
6、猥以微賤。
微賤:形容詞用作名詞,卑微低賤的人。
7、臣少多疾病。
疾?。好~用作動詞,生病。
8、①具以表聞。
②拜表以聞
聞:使動用法,使……聞,使……知道。
三、一詞多義
(一)虛詞“以”
1、用作介詞
1)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借的工具、方法??勺g為“用”、“拿”、“憑借”、“依據(jù)”、“按照”、“用(憑借)……身份”。
猥以微賤。
憑,介詞。
臣具以表聞。
用,拿,介詞。
汾陽王以副元帥
憑借……身份
2)表示原因,介詞。
臣以險釁/臣以供養(yǎng)無主 因為
但以劉日薄西山/是以區(qū)區(qū)不敢廢遠 因為
2、用作連詞
夫夷以近 又、而且,表并列關系
謹拜表以聞 來,表目的關系
今不忍人無寇暴亂,以亂天子邊事 來,表目的關系
木欣欣以向榮,水涓涓而始流 (地,著),表修飾關系
(二)虛詞“之”用作助詞。
(1)的,放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表修飾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憧。 的,定中之間
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 的,定中之間
(2)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助詞。
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可不翻譯
(三)文中重點掌握實詞
1、當
(1)當侍東宮。 任,充當,動詞。
(2)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一定,副詞。
2、命
(1)辭不赴命。 任命,名詞。
(2)人命危淺。 生命、性命,名詞。
(3)更相為命。 生活、生存,名詞。
3、終
(1)既無叔伯,終鮮兄弟。 與“既”配合,起并列聯(lián)合作用,相當干“又”,連詞。
(2)無以終余年。 結束,度完,動詞。
(3)愿乞終養(yǎng)。 終了,動詞。
(四)表示官職變動的實詞
1、除,任命、授職,一般指免去舊職、授予新職。
2、賞,是由皇帝特旨頒布,賜予官職、官銜或爵位。
3、擢,既由選拔而提升。
超擢則是越級破格提升的意思。
4、遷,改官。
5、拜,授予官職,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職。
6、徙,改任官職,多指一般的調職。
7、謫,官吏降級,相當于貶。
8、出,指出京受任。
9、去,卸職。
《張衡傳》:“自去史職,五載復還?!?/p>
10、黜,廢免,革職免官。
《屈原列傳》:“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齊,齊與楚從親?!?/p>
11、放,放逐。
有時也指京官調任外地,如《譚嗣同》“即放寧夏知府,旋升為寧夏道”
12、陟,升遷,指官吏的提升和進用。
如諸葛亮《出師表》:“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13、奪,罷官免職。
如《書博雞者事》“使者遂逮守,脅服奪其官”。
14、罷,革除官職。
《書博雞者事》“又投間蔑污使君,使罷?!?/p>
15、復,恢復舊職。
《書博雞者事》中“為復守官而黜臧使者”
四、重點句式
(一)固定句式
1、既無叔伯,終鮮兄弟。
“既……終……”,是連詞“既”和連詞“終”的搭配,表示不止一個方面,可譯作“既……又……”,或“既……也”。
2、有所希冀。
“有所……”,與“無所……”是相對的格式。意思是“有……的人(的東西、的事情)”。“所”字后面一定是動詞。“所”與后面的動詞組成名詞性的“所”字結構,充當“有”的賓語。
3、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
祖母元臣,無以終余年?!盁o以”,是動詞“無”與介詞“以”的結合,又寫作“亡以”,表示“沒有辦法”,“沒有什么用來”。
4、是以區(qū)區(qū)不敢廢遠。
“是以”,連詞性的介賓詞組,即“以是”的倒裝,表示結果或結論,用在分句或句子的開頭(有時置于主語后),上承說明原因的分句或句子,可譯為“因此”“所以”。
5、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鑒。
“非獨”,連詞,表示除所說的意思之外,還有更進一層的意思,用在復句的上一分句里,可譯為“不單”“不僅”“不只”之類。
(二)被動句
1、而劉夙嬰疾病。
嬰,被……纏著。
2、戍卒叫,函谷舉
函谷關被攻克
2、若屬皆且為所虜
“為所”表示被動
3、吾屬今為之虜矣
“為”表示被動
4、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
“為”表示被動
5、不拘于時
“于”表示被動
6、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見”表示被動
2021年高中文言文知識點相關文章:
2021年高中文言文知識點
上一篇:2021高中語文知識點大全
下一篇:2022語文文言文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