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克林有棵樹讀后感范文5篇
每一本書,每一個故事都應該有一個主題。而布魯克林有棵樹這本書顯而易見的主題就是成長,是經歷了更多的人和事,逐漸的打開了自己的視野,發(fā)現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去追尋它的過程。以下是布魯克林有棵樹讀后感范文5篇,希望大家喜歡。
布魯克林有棵樹讀后感1
活著,奮斗著,愛著我們的生活,愛著生活饋贈的一切悲歡,那就是一種實現。生活的充實常在,人人皆可獲得。——貝蒂·史密斯
坐在窗前,靜靜的,腦海中突然蹦出童年的一幕:一次課堂,老師無意間說了一句:“書能改造人的靈魂”,它深深扎進了我的心田,一直半信半疑,靈魂是自己的,最親近之人也難以改變,書那么薄,怎會有如此大的魔力呢?
至今,有個人解答了我的疑問。她和我一樣對書情有獨鐘。知識,令她不“彎腰”做人,有自尊;閱讀,令她平凡的生命褪掉了一身“俗氣”,有修養(yǎng)。父母支持她的求學之夢,追逐知識。
她是誰?她是《布魯克林有棵樹》中的弗蘭西,她從小生活困苦,深愛她的爸爸早早去世,媽媽偏愛她的弟弟,在學校沒有朋友,但她依舊勇敢汲取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
看來,任何“書生”的靈魂都是書塑造出來的,與其說書是魔術師,說書是知識寶庫,還不如說書是靈魂塑造師。
聽到《布魯克林有棵樹》這個名字時,一定很驚訝吧!一棵樹有什么好寫的呢,無非就是寫它的枝葉繁茂??蛇@本書中卻寫到了弗蘭西被書塑造的靈魂。這“樹”里隱藏了什么,無疑是片片綠葉,上面詮釋著弗蘭西在體會生活的無奈時的從從容容,在貧困的逼迫下也能面對一切的坦然,這樹的確是“枝繁葉茂”。
弗蘭西仿佛是個真真切切的孩子,就活在我的身邊。然而,我們又怎樣和她慢慢靠攏呢?記得在六年級的時候,氣氛十分緊張,大家都為小升初的考試“沖鋒陷陣”,當時的作業(yè)上還有許多難題,還得要求速度,大家自然是叫苦連天。
困難重重,就連我這個愛挑戰(zhàn)的孩子也曾被打倒。記得有一次,老師發(fā)來一張奧數試卷。
起初,一眼望去,感覺還挺簡單的。開始做題,我快馬加鞭,進入學習狀態(tài),這題目竟讓我舉步維艱,有時候思考了很久,感到明明已經看到了光明,結果到最后一步又到了“死胡同”,只得換另一種思路,時間自然就花的多了。
轉眼間時光飛逝,還有幾道題難以攻克,急!急!急!額頭上竟被逼出了細密的汗滴,真想放棄,這幾題仿佛張開了猙獰的面目,它們擺擺頭,扮著鬼臉,向我示威,以為就能讓我落荒而逃。不過,雖說沒有放棄,但心中卻萌發(fā)出了想要放棄的念頭。不放棄嗎?可是這題就像繞來繞去的迷宮,進也難,退也難,不知如何下手。放棄嗎?可是這幾道題目要是失了分,也太可惜了吧!怎么說也不能放棄。
可是下課的鈴聲漸漸逼近,我的心砰砰直跳,好像快蹦出來了。我倉皇地在草稿紙上寫著,列著,畫著,心中亂糟糟的。我干脆狠下心來,對那幾道題不管不顧,可是只要有一點一滴的希望,就要去爭取。幾番掙扎過后,我終于決定要在點滴的時間里,打敗幾道題。就算全軍覆沒,也比不爭取沒有希望要強得多。
功夫不負有心人,我雖然只做對了其中的一道,但我已經滿足了,這畢竟是一次人生的考驗。
最近,我與弗蘭西成了老朋友,但在她的身上,仿佛看到了我曾經的影子。我在讀她,其實也是在讀自己。我正在與她漸漸地靠近著。
我們的心中是否能長出這么一棵樹,就算只長出一根草也好。
布魯克林有棵樹讀后感2
在我們的心田上,有這樣的一棵樹,它默默的成長著,裝點著我們的心靈。
——題記
孩提時代,我就喜歡讀書,到現在,不知不覺地,在書的海洋中已經飄泊了很久,唯獨這一本《布魯克林有棵樹》,深深的觸動了我心底最柔軟的部分。
小說講述了諾蘭一家人的生活,展現了小女孩弗蘭西和其弟弟坎坷的成長歷程:母親偏愛著弟弟,父親深愛弗蘭西卻英年早逝,家境貧寒,在學校飽受輕鄙……成長的味道雖如此無奈,小小的弗蘭西卻始終勇敢、堅強的面對一切,她的自尊和自強,為她打開了人生的另一道門。
文題中所提到的樹,是一棵臭椿樹,可它有個非常美麗的名字——天堂樹,也許,它是成長在弗蘭西心中的一棵樹。一次又一次,我斜倚在柔軟的床頭,沉迷在這神奇的文字里,讀到心動之處,在心靈顫動的瞬間,總能捕捉到這棵樹的影像,甚至嗅到它清新、溫暖的味道,它的每一片樹葉,都記錄了弗蘭西成長的故事……
小心翼翼的摘下一片樹葉,捧在手心,涼涼的,澀澀的,我又看到了弗蘭西和她弟弟第一次打預防針的情景:醫(yī)生拉過弗蘭西的手,厭惡地說:“臟,臟,臟,從早到晚都是這樣,護士,你來看看這胳膊?!弊o士也附和道:“我知道,多糟糕啊!醫(yī)生,我對你表示同情,這些人這么骯臟的活著,實在不應該。”這時,我憤恨地想著:這些人的良心真是被狗吃了,你們難道沒有孩子嗎?太沒有同情心了!然而,讓我震驚的卻是弗蘭西的回答:“我弟弟是下一個,他的胳膊和我一樣臟,請不要吃驚。你不用跟他說,跟我說好了。還有,你跟他說了也沒什么好處。他是個男孩子,你說他臟,他也不在乎。”一個五六歲的孩子,能說出這樣有骨氣、有尊嚴的話,寧肯自己忍受侮辱而不讓弟弟受到傷害,她的善良,她的勇敢,給我太多太多的感動,一種敬意從心底油然而生……
春天,站在天堂樹下,微風輕柔地拂過,搖曳著的枝葉,訴說著弗蘭西單純的夢:“等我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房子,我不要豪華椅子,不要花邊窗簾……只要這樣的書桌,放在客廳里,還有白墻壁……一本干凈的綠色記事本,一排閃亮的黃色鉛筆,還有書……”弗蘭西的夢想,平凡而簡單,可是那樣的純真與澄澈,這樣水晶般透亮的心靈,帶給一種別樣的美麗,我的心里,甜甜的,潤潤的。
秋天來了,卻有一片葉子遲遲不肯變黃,那就是爸爸對弗蘭西深深的愛。弗蘭西傷心時,總能在爸爸那里找到安慰,正是爸爸,滿足了她轉學的愿望。畢業(yè)典禮上,爸爸已死,不抱任何希望的弗蘭西卻看到了桌上爸爸早已寫好的卡片:獻給弗蘭西,恭賀畢業(yè),愛你的爸爸。卡片上的話語,早已走進弗蘭西,一份感動氤氳在你,我,弗蘭西的心靈深處……
這棵心靈之樹,是弗蘭西用堅強澆灌的,載著弗蘭西拼搏的精神和自尊,載著沉甸甸的愛和夢。
你找到了嗎,你的心靈之樹?
布魯克林有棵樹讀后感3
布魯克林在哪里?那里有棵怎樣的樹?在那兒發(fā)生了什么故事?帶著這一系列的疑問,我走進了《布魯克林有棵樹》的世界。
這本書主要描寫在紐約的布魯克林,弗蘭西一家一開始非常開心,雖然和弟弟尼雷常常挨餓,家境清貧,可是總能感受到父親在生活中播撒的快樂種子,一家人幸幸福福的過著好日子。父親約翰尼酗酒后,由于被人嘲笑,他痛不欲生,最后在醫(yī)院救治無效死亡。在丈夫過世后,家里更加困頓,母親凱蒂生下妹妹勞瑞,挑起生活的重擔,越來越堅強。弗蘭西在失去深愛他的父親后,面對偏愛弟弟的母親,面對貧窮在學校飽受的鄙視,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困難,她用自己的堅強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并為自己的家庭夢打開另一扇窗,最后這個家庭非常圓滿、溫馨。
我覺得這本書很不錯,是一本關于成長和生存的書,它告訴我們弗蘭西的日常生活是怎樣悲傷,怎樣快樂。雖然弗蘭西和弟弟尼雷是在苦水中泡大的,可在談到不用吃苦的妹妹勞瑞時,反而表現出同情,可惜她沒有見過充滿柔情而快樂的親生父親,可惜她體會不到那份苦楚中甜的滋味。這告訴我們,即便是在生活中受困、受窮,也不能失去骨氣,失去樂趣,失去希望。讓我最為印象深刻的是,弗蘭西星期六會去圖書館借書,星期天下午她會拿著借來的書,坐在太平梯口,藏在濃濃的樹蔭里,看著書,做著白日夢。這樣的閑暇時光,可以讓她忘卻星期一到星期五的困頓。弗蘭西在物質上幾乎一無所有,卻意外的擁有巨大的精神財富。為什么有很多男孩子喜歡弗蘭西?就是因為閱讀讓她變得高貴,有知識面的人是能將生命的道路變得更寬、更廣的。這告訴我們,愛上閱讀,會讓我的生活變得更美麗,更多彩。
這是一棵普通的樹,這是一棵不起眼的樹,這還是一棵頑強不屈的樹,即便遇到再多困難,也能努力抬起頭看到天堂。我會深深地記著這棵布魯克林的樹。
布魯克林有棵樹讀后感4
作者貝蒂·史密斯(1896-1972),是德國移民的女兒,成長于紐約布魯克林的威廉斯堡。她的經歷與這部小說主人公弗蘭西相似,早年也是靠自學完成了初步的知識積累。后來她進入大學學習新聞、戲劇、寫作和文學。《布魯克林有棵樹》是她的主要作品。
本書的內容和書名一樣,樸實無華,讀起來感覺就像是一個朋友將她成長的故事在自己耳邊娓娓道來,非常的親切。
這是一個溫暖、有力量、令人感動的成長故事。
弗蘭西出生在一個貧寒的家庭,祖輩是典型的新大陸移民,連著幾代人都在白手起家的美國夢中浮沉掙扎,母親做清潔工,父親酗酒,時常無業(yè),到死也沒有留下什么財富,因有弟弟妹妹,她還不得不輟學,早早打工賺錢養(yǎng)家……
用消極悲觀的觀點看,弗蘭西沒理由幸??鞓?,然而她始終保持著尊嚴和知識改變命運的信念,通過堅韌的性格和不懈的努力去爭取受更多的教育,最終收獲了自己的幸福。
這本小說自面世后就成為青春文學、布魯克林歷史的經典、乃至美國精神的縮影。
看完后,我想起了余華的《活著》??嚯y本身不是好東西,但很多時候,生活并沒有給我們太多的選項。我們只能選擇接受或者逃避。如果把苦難視作生活的一部分,接受它,試著和它和平相處,讓它磨礪自己的性格,那么苦難便成為一筆寶貴財富。
書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有鮮明的個性。祖母睿智、茜茜熱情,凱蒂堅韌。奧普拉·溫弗瑞說:我想,在我成長過程中讓我最受感動的一本書就是《布魯克林有棵樹》了。這的確是值得大力推薦的一本書了。
布魯克林有棵樹讀后感5
文章正式開始之前,照例說明選樂理由。坦白地說,每次選擇背景音樂,不是根據推送內容,而是依靠純粹喜歡。六月看見我喜歡的博主在聽伍佰的歌,于是收聽了《詩情搖滾》和《淚橋》兩張專輯,專輯里有《晚風》這首歌曲,以前聽過好妹妹樂隊的版本,重新搜索播放回味了一遍,很是喜歡小娟的聲音,然后去聽《如風往事》。今天點擊“我喜歡的音樂”,她一開口,就是這首了。
很久沒寫“INeedBook”欄目,可能部分讀者已經遺忘,我想是有再次介紹必要。這個欄目是想介紹自己看過的書籍,不想簡單地概括內容,也不想復雜地分析寫作,只想記錄和分享感受,采用的方式會是摘錄書籍片段,結合表達內心想法。
關于引用是否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二章第四節(jié)第二十二條“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第二款“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fā)表的作品。”
我承諾自己會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并且不侵犯著作權人其他權利,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fā)表的作品,同時希望讀者監(jiān)督推送內容的引用。
今天想要介紹的是美國作家貝蒂·史密斯的《布魯克林有棵樹》。因為自己的概括能力很差,所以不知道怎樣去說明內容,書籍講述了一個二十世紀的紐約布魯克林區(qū)女孩的成長。
曹文軒在序里說,“《布魯克林有棵樹》是一個句子,這個句子變成了段子,這些段子又有機地聯系在一起,構成了整部小說“,我想要表達的也是這樣,”女孩的成長“是一個句子,它和”父親的經歷“”母親的經歷“”父母的愛情“等其他句子變成了段子,這些段子有機地聯系在一起構成了整部小說。
像是一棵樹,它獨立地生長,存在于天地,不過它的樹根有著各種紋理,樹根往下是在土地里蔓延,樹根往上是向天空去進發(fā),樹枝朝著不同的方向舒展,樹葉從而能夠自由地呼吸。倘若你愿意的話,可以觀察這棵樹,一只甲蟲的漫步,或者一個蘑菇的開放,又或者只是躺在樹蔭里,看著綠意遮擋陽光。
這樣描述應該可以看懂吧,書籍是在講一個女孩的成長,包含著生活很多方面的內容。
初中閱讀張嘉佳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高中閱讀大冰的《乖,摸摸頭》,我有思考這類故事型小說的意義,一直沒有得到自己滿意的答案,曹文軒在序里的話算是解決了問題,“愛思想勝于愛美、愛情感,已成潮流。盡管,沒有任何人向我們證明過思想的價值就一定比美和情感的價值更重大,但文學差不多都朝著這個方向去了。本來有著許多緯度的文學,到了現在,就只剩下一個緯度:思想——除了思想還是思想。”
“《布魯克林有棵樹》似乎回到了老路上,依然做著感動的文章。作者相信,在這個世界上,不只有思想是重要的,還有許多和思想同等重要的東西,比如美,比如情感?!蔽覠o意去評論思想,美和情感,究竟何者重要,何者最為重要,只是想說這些和作品一樣,都像樹林里的樹,美是一棵樹,情感是一棵樹,思想也是一棵樹(當然他們也可以是同一棵樹),小說是一棵樹,詩歌是一棵樹,故事也是一棵樹(當然他們也可以是同一棵樹),他們都在各自生長,有人需要這棵,有人需要那棵,有人喜歡這棵,有人喜歡那棵,而《布魯克林有棵樹》對于我來說,是需要且喜歡的樹。
不知道為什么突然想到美國作家桑德拉·希斯內羅絲《芒果街上的小屋》里《四棵細瘦的樹》最后一句話,“四棵因為存在所以存在的樹?!?/p>
相關文章:
8.青春勵志類的書
布魯克林有棵樹讀后感范文5篇
上一篇:海鷗喬納森讀書心得5篇
下一篇:布魯克林有棵樹讀后感范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