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選修2專題三試卷及答案
政治是一門主要的人文學科,那么選修2專題三的知識點你掌握了多少呢?接下來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了高中政治選修2專題三試卷及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政治選修2專題三試卷
一、選擇題Ⅰ(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
1.在1929年經濟危機中,首先受到沖擊的是( )。
A.金融業(yè) B.工業(yè) C.商業(yè) D.農業(yè)
2.羅斯福上臺后,全面整頓金融業(yè)的措施是( )。
A.取消聯邦儲備保險公司 B.放棄金本位制 C.實行美元升值 D.遏制通貨膨脹
3.羅斯福上臺后,恢復和穩(wěn)定農業(yè)的措施是( )。
A.擴大農產品產量 B.政府貸款幫助儲存余糧
C.降低農產品價格 D.政府幫助銷售儲存余糧
4.下列關于《國家工業(yè)復興法》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僭摲ㄒ曰謴凸I(yè)生產為目標②鼓勵企業(yè)在復興過程中進行更大的合作③調節(jié)了企業(yè)關系和勞資關系④為企業(yè)復興創(chuàng)造了條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羅斯福新政時期,美國政府大力興辦各項公共工程建設。其直接目的在于( )。
A.進行社會救濟 B.解決就業(yè)問題 C.加強基礎建設 D.刺激經濟恢復
6.蘇聯的新經濟政策、美國的羅斯福新政與中國的改革開放在本質上一致的地方是( )。
A.依據各國生產力發(fā)展水平對生產關系的調整
B.國家政權加強對經濟的干預
C.奉行更加靈活自由的經濟政策
D.采取多種形式的國有化政策
7.
投資/美元 | 100萬 | 200萬 | 300萬 |
利潤率/% | 20 | 10 | 2 |
現實生活中的上述現象,被凱恩斯稱為( )。
A.邊際消費傾向遞減 B.資本邊際效率遞減
C.總需求決定總收入規(guī)律 D.資本流動偏好規(guī)律
8.凱恩斯認為資本主義經濟波動的根本原因是( )。
A.資本主義固有矛盾 B.心理規(guī)律 C.政府錯誤決策 D.市場盲目性
9.1936年,凱恩斯提出,國家應積極干預經濟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機發(fā)生。下列選項中與上述主張最為貼近的是( )。
A.羅斯福新政 B.新經濟政策 C.明治維新 D.改革開放
10.新自由主義認為,最有效率的是( )。
A.公有制 B.私有制 C.市場自由化 D.政府作用最大化
11.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聯邦德國的經濟發(fā)展模式被稱為( )。
A.混合市場經濟 B.計劃指導型經濟 C.社會市場經濟 D.政府主導型經濟
12.下列關于“滯脹”的論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它指資本主義國家陷入經濟停滯和通貨膨脹并存的局面
B.它使凱恩斯主義經濟學遇到了極大的挑戰(zhàn)
C.它促進了新自由主義在西方發(fā)達國家的興起
D.它說明了資本主義國家干預政策的無效
二、選擇題Ⅱ(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兩項或兩項以上符合題意。)
13.羅斯福新政對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深遠影響有( )。
A.找到了一種克服經濟危機的有效手段
B.促使了凱恩斯經濟學的產生
C.國家與壟斷組織相結合的制度得以形成
D.開創(chuàng)了國家干預經濟發(fā)展的新模式
14.羅斯福說:“為了糾正我們經濟制度中的嚴重缺點,我們依靠的是舊民主秩序的新應用。”這表明羅斯福新政的特點有( )。
A.沿用傳統的資本主義經濟制度
B.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調整政策
C.開創(chuàng)了國家干預經濟發(fā)展的新模式
D.既實行資本主義制度,也實行社會主義制度
15.下列關于凱恩斯經濟學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它是20世紀30年代大危機的直接產物
B.它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fā)展的必然產物
C.它揭示了經濟危機、失業(yè)和資本主義制度的聯系
D.它的目的在于維護資本主義經濟制度
16.新自由主義主要推行( )。
A.私有化 B.自由化 C.市場化 D.經濟化
17.在日本的經濟發(fā)展模式中,政府的主導作用主要表現在( )。
A.實施產業(yè)政策,推動產業(yè)結構向高級化發(fā)展
B.制定經濟計劃,引導企業(yè)的決策和行為
C.采用財政和金融政策調控經濟
D.培養(yǎng)員工對企業(yè)的責任與忠誠
18.美國市場經濟模式形成的原因有( )。
A.美國是一個資源豐富的移民國家 B.以國家主義為中心的愛國主義傳統
C.反對國家干預的新自由主義的影響 D.20世紀70年代經濟“滯脹”因素
三、簡答題
19.材料一 古典經濟學認為市場經濟是一種“自然秩序”,它奠定了人的利己主義本性。它們要求讓“看不見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擾地存在,不要用人為的制度加以控制。
材料二 從20世紀30年代經濟危機之后,凱恩斯學派在西方世界大行其道,并且占據了統治地位。這一學派給資本主義經濟開出的靈丹妙藥是:當經濟出現蕭條時,通過擴大政府支出、減稅和降低銀行利率等辦法來刺激需求,促進生產繁榮;當出現通貨膨脹時,則以減少政府支出、增稅和提高利率等措施來抑制通貨膨脹的發(fā)展,這在當時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1)材料一、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思想主張?
(2)材料二所體現的凱恩斯思想能否稱為靈丹妙藥?對此你如何評價?
四、辨析題
20.福利制國家現代市場經濟模式就是社會主義中國所追求的模式。
五、分析說明題
21.美國羅斯福傳記權威作者弗蘭克·弗雷德爾說:“1937年美國經濟衰退以前的經濟復興,是羅斯福政府刺激經濟的結果,從這種經驗中產生一些新的經濟理論,其中心思想是:政府通過慷慨開支可幫助國家擺脫蕭條。由此類推,政府能通過緊縮政策幫助制止通貨膨脹性突然興旺。這種新經濟理論后來被稱為凱恩斯主義。”
請結合羅斯福新政在經濟活動方面的重要實例,解釋凱恩斯革命的含義。
22.第30任總統柯立芝說:舉目四望,看不到任何希望。第31任總統胡佛說:我們已到了山窮水盡的境地,我們無能為力了。第32任總統羅斯福說:不知這座用紙板搭的房子(指馬里蘭銀行)會不會倒塌。紐約兒歌唱道:梅隆拉響汽笛,胡佛敲起鐘。華爾街發(fā)出信號,美國往地獄里沖!
(1)依據材料分析那時的美國發(fā)生了什么大事?
(2)面對現狀,胡佛和羅斯福奉行的經濟政策分別是什么?
(3)如何評價羅斯福新政?
六、案例探究題
23.《走向21世紀的中國和世界》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20世紀在世界現代化發(fā)展道路上有著三個重要的改革調整機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國,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大危機時期的美國,還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來的中國。”
(1)上述不同時期發(fā)生在俄國、美國和中國的“改革調整”各指什么重大事件?
(2)據此談談你對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經濟體制的新認識。
下一頁查看>>>高中政治選修2專題三試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