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課本文言文常識
文言文是高中語文必考的知識,那么你知道文言文常識有哪些嗎?接下來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了高中語文課本文言文常識,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語文課本文言文常識:句
1.判斷句:“…者,…也”、“…,…也”、“…者,…”、“…,…”、
2.否定句:“非”
3.省略句:
4.被動句:“為…所…”、“為…”、“所…”、“見…于…”、“見…”、“于…”、“被”
5.倒裝句:
(1)主謂倒裝
(2)狀語后置 “于”
(3)定語后置 例: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4)賓語前置
A:疑問代詞“誰、何、奚、安”作賓語,賓語要前置; 例:大王來何操。
B:否定代詞“不、毋、未、莫+動詞+賓語”,賓語要前置; 例:未之有也。
C:用指示代詞“之、其”指復(fù)的句子,賓語要前置
6.固定句式
“如……何? “不亦……乎” “何其……” ” “孰與” “以……為” “是故”、“是以” “不亦……乎”
“得無……乎” “與其……孰若……” “寧……無”。
高中語文課本文言文常識:古字通假
指文言文中音同、音近而形體不同的字互相通用和假借的情況。中學教材還包括古今字。
A:通用。
讀音相同或相近,意義也相通的詞,古代可以寫這個也可以寫那個。如:“雷鼓大震”(《赤壁之戰(zhàn)》)中“雷”和“擂”
B:假借。
讀音相同或相近而意義不同的詞有時可以借代。
本無其字,借用一個同音字代替。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本有其字,前人寫了別字,后人跟著寫,別字和本字通用了。“甚矣,汝之不惠”
C:古今字。
古時只有某個字,后來為了區(qū)別這個古字所表示的幾個不同的概念,就造出了另一個或幾個今字。如“莫”的義項有日落的時候,沒有人,沒有,步,不要等,后來另造一個“暮”表日落的時候,古人有時今字不用而用古字,“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雖有槁暴不復(fù)挺者,輮使之然也。”中的“暴”與“曝”,“益----溢”“受---授”“孰---熟”“說----悅”等。
D:異體字。
音同義同形不同。“百越之君,俛首系頸,委命下吏”( 俛同“俯”)
要學會識別常見的通假字,當一個字按照他的一般義項講不通的時候,可試用一個音同或音近的詞來解釋;一個字與那個字相通,要根據(jù)上下文文意來判斷;能不解釋為通假字的盡量不要解釋為通假字,因為古人用通假字畢竟是特殊情況。
古漢語中,有些字可以用聲音相同或相近(有時形體也相近)的字來代替,這種語言現(xiàn)象叫做文字“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借用)。“通假”是“本有其字”卻棄而不用,臨時借用了一個音同或音近的別字。一般認為,通假字的產(chǎn)生可能是由于書寫或抄書的人一時筆誤,寫了音同或音近的別字,或是因地方習慣而寫了另一個字。后人見古人有先例,便跟著寫,約定俗成,別字和本字就通用了,學會辨識通假字,對學習文言文是很重要的。
高中語文課本文言文常識:古今異義詞
現(xiàn)代漢語由古代漢語發(fā)展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詞的意義古今有很大差別。我們把古義和今義不相同的詞叫古今異義詞。概括起來,古今異義主要有這樣幾種:
①詞義擴大,即今義大于古義。
A:原單指某事物的詞,擴大到兼指特征、性質(zhì)或功能相似的事物。
如:皮(獸皮——皮膚,表皮——包在外面的東西,封皮)
雛(小雞——幼小的動物或誘餌,以及未定型前的最初形式形狀,雛鳥,雛形)
B:由感覺性質(zhì)相通,從原意擴大到其他感情相似的意義。
如:甘(味美,味道甜——味美,心理樂意)
病(重病——病)
C:由專名擴大為通名。
如:江、河(長江、黃河——一切河流)
匠(專指木工,其他工匠另有名稱,鐵匠叫“冶”,瓦匠叫“陶”— 泛指各種有專門技藝的人)
好(與“丑”反義,一般專指女子相貌漂亮——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質(zhì),與“壞”反義,對一切人事物都可以修飾)
中國(中原地區(qū)——全中國)
D:由原只表示某事物一部分的詞,擴大到表示這一事物的整體。
如:秋(秋季——一年,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詞義縮小,即今義小于古義。
A: 詞義程度的減弱。
如:餓(嚴重的饑餓,達到受死亡威脅的程度。“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一般的肚子餓)
怨(恨。“屈平作《離騷》,蓋自怨生也。”——不滿意,責備,任勞任怨)
B: 詞義表示范圍的縮小。
谷(各種谷物——專指稻谷)
丈夫(專指成年男子或男子“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生丈夫,二壺酒,一犬”——女子的配偶)
金(金屬——金子)
臭(各種氣味“其臭如蘭”——難聞的氣味)
丈人(老人——岳父) 子(孩子——兒子)
親戚(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古代除了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guān)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員外,通指自己家庭中的成員,現(xiàn)代漢語中則不能用于自己家庭中的成員。)
C:詞義義項的減少。
勸(鼓勵、勸說、規(guī)勸“勸學”,“肅勸權(quán)召瑜海”——勸說,規(guī)勸)
遷(遷移、變換,調(diào)任、升職,貶謫、流放。“戰(zhàn)、守、遷皆不及施”“公車特征拜郎中,再遷太史令”“頃襄王怒而遷之”——遷移,變換)
讓(責備,謙讓——謙讓)
憐(愛,憐憫,愛惜——憐憫)
?、墼~義轉(zhuǎn)移。即一個詞由表示某事物變?yōu)楸硎玖硗獾氖挛铩?/p>
A: 由表示甲事物轉(zhuǎn)變?yōu)楸硎疽沂挛铩?/p>
涕(眼淚——鼻涕)
幣(禮物“置幣遺單于”《蘇武》——錢)
B: 由表示甲動作轉(zhuǎn)移為表示乙動作。
走(快步跑,逃跑。“竊計欲亡走燕”《廉頗》——一般步行)
去(離開——到某地去)
勤(辛苦,與“逸”相對。勤而無所,必生悖心”《崤之戰(zhàn)》——做事盡力,不偷懶)
C:由表示甲義的范圍轉(zhuǎn)移到表示乙義的范圍。
犧牲(作祭品的牲畜。“犧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劌》——為正義事業(yè)獻身)
假(借。“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勸學》——假期,真假) 偷(茍且——偷竊)
④ 感情色彩變化。
A:褒義詞變?yōu)橘H義詞。
明哲保身(聰明有智慧,善于適應(yīng)環(huán)境“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詩經(jīng)》——不堅持原則,只顧自己的處世態(tài)度)
爪牙(勇士,武將——壞人的黨羽)
衣冠禽獸(官服上繡的禽和獸的圖案——道德敗壞的人)
B: 貶義詞轉(zhuǎn)為褒義詞。
乖(偏執(zhí)、不馴順“行為偏僻性乖張”——聽話,安順)
鍛煉(玩弄法律、陷人入罪“上奏畏卻,則鍛煉而周內(nèi)之”,卻,批駁退回,內(nèi)通納《漢書》——
鍛煉身體,褒義)
C: 中性詞變?yōu)榘x或貶義。
卑鄙(地位低,見識淺,表謙虛的中性詞,“先帝不以臣卑鄙”——品行不端,不道德,貶義詞)
謗(公開批評別人的過失,“能謗譏于市朝者”——無中生有的誣蔑,貶義詞)
鉤心斗角(形容阿房宮的形制——各用心機,互相排擠)
祥(預(yù)兆,有吉有兇“是何祥也,吉兇焉在”——吉兆)
?、菝Q說法改變。
“目”改為“眼睛”,
“日”改為“太陽”
?、拮⒁鈫我粼~和復(fù)音詞的辨析。
注意單音詞不能與現(xiàn)在的復(fù)音詞混淆。古代漢語單音節(jié)詞為主,現(xiàn)代漢語復(fù)音節(jié)詞為主。如:
痛恨(痛心,遺憾——非常恨)
地方(土地方圓——與中央相對的某一地區(qū))
妻子(妻子兒女——男子的 配偶)
中間(“中間力拉崩倒之聲”,其中夾雜——方位名詞)
注意不要把雙音詞誤認為兩個單音詞?,F(xiàn)代漢語中有些雙音節(jié)詞,在古代漢語中是由兩個單音節(jié)詞組成的短語,這類詞不是太多,但一定要引起特別重視。如:
“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無論”就是兩個詞:無,不要;論,說。“無論”在現(xiàn)代漢語中是一個起關(guān)聯(lián)作用的連詞,而文言文里卻是兩個詞。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中,“妻子”原來是兩個詞,“妻”指妻子,“子”指兒女?,F(xiàn)代漢語是一個雙音詞,指男子的偶。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秋水》“望洋”指仰視的樣子,不能理解為“看著大海”
“匍匐以進”《中山狼傳》 “匍匐”指伏地而行,是一個雙音節(jié)詞。
注意古文中的同義詞、近義詞連用的現(xiàn)象。如:
必能使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出師表》 “和睦”是同義連用,都是“和好”的意思。
登即相許和 會不相從許 《孔雀東南飛》
注意偏義復(fù)詞。
偏義復(fù)詞就是古漢語中有的一個詞由兩個意義相近、相對或相反的詞構(gòu)成,其中一個語素表示意義,另一個語素不表示意義,只作陪襯。如:
逼迫兼弟兄 晝夜勤作息 《孔雀東南飛》
以上所說只是一般情況,其實某些詞語的意義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往往不同,要根據(jù)具體語境分析,防止以“今義”解釋“古義”。
猜你感興趣的:
高中語文課本文言文常識
上一篇:高中語文課本寫作文素材
下一篇:高中語文課外閱讀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