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s版一年級下冊課文小蝌蚪找媽媽
語文s版一年級下冊課文小蝌蚪找媽媽
《小蝌蚪找媽媽》是語文s版一年級下冊課文,課文中,小蝌蚪們是怎么找媽媽的?學習啦小編在此整理了語文s版一年級下冊課文《小蝌蚪找媽媽》,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獲!
語文s版一年級下冊課文《小蝌蚪找媽媽》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著長長的尾巴,快活地游來游去。
小蝌蚪游哇游,過了幾天,長出兩條后腿。他們看見鯉魚媽媽在教小鯉魚捕食,就迎上去,問:“鯉魚阿姨,我們的媽媽在哪里?”鯉魚媽媽說:“你們的媽媽有四條腿,寬嘴巴。你們到那邊去找吧!”
小蝌蚪游哇游,過了幾天,長出兩條前腿。他們看見一只烏龜擺動著四條腿在水里游,連忙追上去,叫著:“媽媽,媽媽!”烏龜笑著說:“我不是你們的媽媽。你們的媽媽頭頂上有兩只大眼睛,披著綠衣裳。你們到那邊去找吧!”
小蝌蚪游哇游,過了幾天,尾巴變短了。他們游到荷花旁邊,看見荷葉上蹲著一只大青蛙,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白的肚皮,鼓著一對大眼睛。
小蝌蚪游過去,叫著:“媽媽,媽媽!”青蛙媽媽低頭一看,笑著說:“好孩子,你們已經(jīng)長成青蛙了,快跳上來吧!”他們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葉上。
不知什么時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經(jīng)不見了。他們跟著媽媽,天天去捉害蟲。
語文s版一年級下冊《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shè)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仔細觀察、虛心求教的習慣,培養(yǎng)熱愛自然、觀察動物的興趣,具有熱愛生命的情操。
2、學會本課11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別”;理解16個新詞的意思,能在句子中找出“發(fā)現(xiàn)、孤獨、確實”的近義詞。
3、能仿照例句,根據(jù)規(guī)定的內(nèi)容,用“原來……怪不得……”寫一句話。
4、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5、能有條例地寫出青蛙蝌蚪和蛤蟆蝌蚪的不同。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懂“不合群”,并能了解合群何不合群的蝌蚪的區(qū)別。
2、學會本課12個生字,能讀準多音字“調(diào)、覺、難、別”的讀音,掌握16個詞語。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質(zhì)疑
1、根據(jù)學生提出的問題,請他們把比較有價值的寫在黑板上。如:小蝌蚪為什么不合群?不合群的小蝌蚪是怎樣的?作者為什么要寫不合群的小蝌蚪?
二、帶著問題讀課文
1、學生自己讀課文。
2、指名讀感興趣的小節(jié),并糾正讀音。(調(diào)、別、仍、難、覺)
三、默讀課文,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題問題
1、默讀。
2、同學間交流。
3、集體交流。
四、抓主要問題
1、請學生選擇哪些問題是比較重要的。
2、再請學生選擇一個次要的問題,帶著兩個問題到書中尋找答案。
五、討論
不合群的小蝌蚪是怎樣的?
從形體上看,獨游的小蝌蚪比群游的小蝌蚪略微大一點;從顏色上看,獨游的蝌蚪是青灰色的,而群游的卻是黑色的。(指導(dǎo)朗讀時,注意讀出不同點)請學生講一講兩類蝌蚪的不同。
課文中哪些地方是寫小蝌蚪不合群的?
1、我發(fā)現(xiàn)有只小蝌蚪孤零零地在游,好像在跟那些成群結(jié)隊的小蝌蚪鬧別扭似的。
理解:鬧別扭換個詞。
指導(dǎo)朗讀,讀出小蝌蚪那種可憐的樣子。
2、不料,那只小蝌蚪又從隊伍中鉆出來,單獨游到一旁去了。
和“孤零零”的意思差不多的詞語是什么?
(朗讀時,強調(diào)“又”和“單獨”)
3、可是,過了一會兒,他仍舊從隊伍中鉆了出來,自個兒悠閑地游來游去。
朗讀時強調(diào)“自個兒”。說說“悠閑”的意思或做做樣子。
4、我們在課文中找到了那么多和“孤零零”的意思差不多的詞,你想怎么評價小作者?(體會漢語的豐富性,同一個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詞語來表達。)
5、作者寫得那么好,我們怎樣把它讀好呢?(齊讀1、2兩段)
這就是不合群的小蝌蚪,它跟成群結(jié)隊的小蝌蚪是不一樣的。
教師小結(jié):同學們真能干,在讀一篇文章的時候,不僅能提出自己的疑惑,還能自己解決問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流利地朗讀課文,學會仔細分析原因,知道小蝌蚪不合群的原因。
2、能為青蛙媽媽寫一則尋人啟示。
3、能用“原來……怪不得……”說寫一句話。
4、明白生活中有許多科學知識,懂得要學會生活中的科學知識,需要做到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并虛心求教。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鞏固
1、讀詞語。
合群孤零零成群結(jié)隊鬧別扭孤獨不料隊伍單獨調(diào)皮仍舊悠閑略微難道疑問蛤蟆怪不得
2、你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嗎?
二、討論,解決上節(jié)課中的另外兩個問題
1、上節(jié)課我們解決了第一個問題,知道了不合群的小蝌蚪是怎樣的?
但是,課文中的兩位同學和我們都一樣,雖然有了這樣的發(fā)現(xiàn),卻不知道原因。你能從課文中找出我和永明的疑問嗎?這個問句還可以怎么問?
2、如果我們平時碰到不懂的問題,有哪些辦法可以解決呢?
(如:查百科全書,上網(wǎng)查詢,問老師)
3、書上的小朋友采用了問老師的辦法。他們是怎么問的呢?怎樣才能讓老師很快地聽明白?那么,我們在問的時候,就要求講清楚,用一句話說明白,不羅嗦。誰會問?
(先請學生說,在不能說清的情況下,出示兩個句式。)
句式:老師,我發(fā)現(xiàn)有些小蝌蚪……,這是怎么回事?
老師,我發(fā)現(xiàn)有兩種不同的小蝌蚪,一種……一種……,您知道這是什么原因嗎?
4、小朋友,你們能解釋這個原因嗎?
用書上的話說說原因,自由說、同桌互說、指名說。
5、小朋友們明白了嗎?
書上那個句子說明他們明白了?你能用“原來……怪不得……”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說說你明白了什么嗎?(指導(dǎo)朗讀)
6、討論到這里,小朋友們有沒有找到另一個問題的答案呢?在3月25 日,這么一個晴朗的日子里,我們?nèi)ゴ河巍W髡邽槭裁丛谌沼浿胁粚憣懶∨笥褌兪窃趺赐娴?,而寫這么幾只小蝌蚪?
三、綜合提高
我們的問題解決了,可青蛙媽媽還在煩惱呢!你看,這只不合群的小蝌蚪就這樣離開家,在外面玩,青蛙媽媽可著急了。你能幫幫它,為它寫一則尋人啟示嗎?討論:啟示中應(yīng)該寫些什么?(外形特征,性格脾氣)
【板書】
外形特征性格脾氣
灰色略大獨游變成青蛙
黑色稍小群游變成癩蛤蟆
善于觀察虛心求教
語文s版一年級下冊課文《小蝌蚪找媽媽》教學札記
當孩子剛接觸到新課文的時候,總是非常感興趣。怎樣有效地利用第一課時孩子的新鮮感、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成了我努力的方向。
本課的開始我以看圖說話的形式引入,這對那些沒見過小蝌蚪的孩子也起了感性了解的作用,而看到過的孩子就會邊看圖邊說出很多關(guān)于小蝌蚪的知識。這其中當然包括書本中沒有的知識,拓寬了學習資源,也促使孩子們多讀課外書興趣。
在孩子說了很多關(guān)于小蝌蚪的信息后,抓住小蝌蚪的外形,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我鼓勵孩子們進行朗讀比賽,看誰把小蝌蚪讀得可愛,讓大家喜歡。受到了老師的鼓勵孩子們都躍躍欲試。這樣先說后讀,把孩子的口頭語言自然地過渡到書面語言,積累了表達能力和語感,也加深了對課文文字的理解。
老師的言語在課堂上也深深吸引著孩子們的注意。在朗讀了第一段課文后,我用富有童話韻味的語言引導(dǎo),“小蝌蚪們在水里快活地游玩著,有一天,它們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媽媽,就決定去找自己的媽媽了。我們一起跟著它們?nèi)フ液脝?”孩子們津津有味地開始了“尋找小蝌蚪媽媽”的歷程——朗讀。讀著讀著,他們就發(fā)現(xiàn)了很多問題。比如“小蝌蚪們原來是在快活地游來游去,為什么突然想到要找媽媽了呢?”“鯉魚媽媽說‘你們的媽媽四條腿,寬嘴巴。到那邊去找吧!’可為什么小蝌蚪看見烏龜就去叫媽媽,烏龜?shù)淖彀筒⒉粚挵?”……孩子們能提出這么多的問題,說明他們已經(jīng)沉浸在課文里,思維活躍,作為一個探究者的角色在積極的學習了。這也讓我非常佩服孩子們的眼力,這是一群多么愛動腦筋又可愛的孩子啊。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答一個問題更重要。”我并沒有馬上給他們答案,而是順水推“舟”,讓孩子繼續(xù)讀課文,然后讓小組討論,看看能不能自己解決這些問題。不能解決的再一起討論。結(jié)果孩子都找到了問題的答案。比如“小蝌蚪是在看見鯉魚媽媽在教小鯉魚捉食”時,想到也要找自己的媽媽;而當小蝌蚪看見烏龜,是因為他們太想找到自己的媽媽了。從哪里看出來呢?“小蝌蚪連忙追上去叫:‘媽媽、媽媽!’”……
相信孩子,把課堂還給孩子,讓四十分鐘的課堂成為孩子們展示自己的舞臺吧!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