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十三課火車的故事教學設(shè)計(2)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十三課火車的故事教學設(shè)計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十三課《火車的故事》教學設(shè)計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2、認識“郊、列”等14個生字,會寫“名、發(fā)”等六個字。
3、讀懂課文,簡單了解課文介紹的幾種火車及它們的特點。
教學重點:認識并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教學難點: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圖片,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初讀課文
1、板書課題,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2、從課題中,我們知道課文是寫什么的?火車會有什么故事呢?
二、初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
1、借助拼音讀課文,標畫出課文中的生字、新詞,并標畫文章的自然段序號。
2、認讀課文中的生字、新詞。
3、再聽課文錄音。思考:課文講了什么事情?
4、學生回答。
三、聯(lián)系插圖,朗讀感悟。
1、學習課文第1、2自然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思考“飛馳而過”是什么樣的?把自己的手當作火車演示一下“飛馳而過”的樣子。
(2)指導朗讀。
2、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
(1)這段共有幾句話?
(2)第一句講的是什么?
(3)第二句講的是什么?
a學生質(zhì)疑:什么是機車?
b看圖指出機車的位置?
c老師引讀小明的問題,同學回答。要讀出明白的語氣。
(4)讀讀第三到第六句,從中你知道了什么?
(5)學生朗讀,讀出夸贊的語氣。
(6)觀看各種列車的資料片,增強學生能夠的感性認識。
3、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1)指導學生理解“夕陽西至”的含義。
(2)讀課文,思考:你從課文中讀懂了什么?
(3)哪個同學乘坐過夕發(fā)朝至的列車?請你談談自己的感受?
4、學習課文第五自然段
(1)爸爸還說了什么?指名讀,請同學們標出不同的地方
(2)“海拔”是什么意思?教師板畫學生理解。
(3)青藏鐵路,那里海拔特別高,平均超過4000米,是世界最高的地區(qū),被成為“世界屋脊”。
(4)指導學生朗讀,讀出自豪、佩服的語氣。
5、學習課文第六自然段。
(1)自由讀第六自然段,說說小明做了一個什么夢?
(2)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四、讀全文鞏固練習。
1、朗讀課文。
2、把自己最感興趣的內(nèi)容讀給同桌聽。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一)出示詞語自由認讀,忘記了可請教同學。
(二)指名讀詞并給帶點的字交個朋友組成新詞語。
二、教授新課:
(一)學習生字“名”
(1)教寫“名”
(2)讀準音。
(3)觀察“名”在田字格的位置。
(4)老師范寫。
(5)學習書空練習,并在書上描紅。
(6)總結(jié)學習方法:讀—看—描
(二)用同樣的方法學寫“發(fā)”“成”“晚”“動”“新”。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十三課《火車的故事》課文原文
小明和爸爸去郊游。他們看到一列火車飛馳而過。
這么長的火車車廂,一節(jié)連著一節(jié),靠什么帶動呢?小明感到很奇怪。爸爸鼓勵他自己弄明白。
小明查了好幾本書。原來,一節(jié)一節(jié)的車廂是由機車帶動的。最早的機車是蒸汽機車。后來,人們把內(nèi)燃機裝到火車上,制成了內(nèi)燃機車。再后來,又發(fā)明了電力火車、磁懸浮火車。這樣的火車速度快,污染小,真稱得上是“綠色環(huán)保型”火車了。
爸爸告訴小明,我國的火車不斷提速?,F(xiàn)在從北京到上海,可以夕發(fā)朝至。
聽爸爸講,我國正在修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青藏鐵路。等鐵路修成了,火車就可以開到“世界屋脊”上了。這真是一個了不起的創(chuàng)舉!
這天晚上,小明夢見自己成了一名火車司機,駕著新型的高速火車,在祖國的大地上飛馳。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