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課課文句子賞析(2)
《最后一課》課文知識點
1、細節(jié)描寫的真實美:
這篇小說的許多細節(jié)描寫是十分耐人尋味的。就拿作者描寫屋頂上鴿子咕咕低叫這一個細節(jié)來說,它使小弗郎士提出一個幽默的問題:“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用德國話唱歌吧!”旋即文筆驟收,戛然而止。答案,就留給讀者去思索、補充。又如韓麥爾的那頂“繡邊的小黑絲帽”,郝叟老頭的那本“初級讀本”,和那副橫放在書上面的大眼鏡,不待說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還有作品中前后出現(xiàn)的兩次普魯士軍隊的操練和軍號聲,教室里飛進的幾個金龜子、黑板上書寫的“法蘭西萬歲”幾個大字,這些細節(jié)看來似是信手拈來,實際上卻并非可有可無,它們起著烘托環(huán)境氣氛、刻畫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題思想的作用。每一個細節(jié)都蘊含新意,發(fā)人深思。
2、“烘托”和“重復”的手法巧妙運用:
作者為了突出主題和人物性格,獨具匠心地運用“烘托”和“重復”的手法。為了烘托愛國主義的主題,作者著意用烘托手法描繪了“最后一課”的莊嚴、悲壯的氣氛。通過弗郎士在上學路上和到學校以后的見聞,層層深入地描寫了一系列不平常的景像。這些不平常的情況,就為愛國主義的主題,烘托了莊嚴、悲憤的氣氛,突出了主題。同時為刻畫小弗郎士的性格作了巧妙的鋪陳。作者還多次重復“最后一課”,每次出現(xiàn)這句話,用意不同,而意義卻一次比一次深刻。這句話,像珍珠一樣貫穿全篇連成一線,光芒四射,從而加深了主題,同時,對突出人物性格也有重要的作用。
3、環(huán)境描寫和第一人稱寫法的作用:
環(huán)境描寫和第一人稱寫法在本文中起了重要作用。如路上士兵的操練,鎮(zhèn)公所布告牌前的許多人,教室的異常安靜,上課使人難受的氣氛。這些環(huán)境描寫有兩點作用:交待了故事的背景;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第一人稱有利于表現(xiàn)小弗郎士的人物性格:貪玩、害怕、難過、懊悔、專心直到愛國主義的思想感情在幼小的心靈里萌芽。人物形象刻畫得異??蓯?、真實。第一人稱的寫法,有利于對小弗朗士心理活動進行描述,寫出思想感情上的極大變化,突出主題,使文章顯得真切、感人。
4、白描手法:
小說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小弗朗士和韓麥爾先生,是用白描的手法勾劃出來的,雖然沒有全面鋪開描寫,但卻栩栩如生,十分感人。作者緊緊抓住他們在上最后一課這一場面中的強烈反應,突出他們的精神狀態(tài),表現(xiàn)了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性格。
5、取材集中:
這篇小說取材集中,文筆簡煉,結(jié)構(gòu)緊湊,主題鮮明。可以說全文沒有一句題外話。每段每句都和題目緊相呼應;每一個細節(jié),都環(huán)繞著《最后一課》這個軸心,都起著烘托環(huán)境氣氛、刻劃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題思想的作用。
6、人物形象的刻畫:
有人把本文比作一首愛國主義的交響曲。這交響曲的主旋律是對小弗朗士和韓麥爾先生的描寫,配合主旋律的是描寫了郝叟、鎮(zhèn)長、郵遞員、班上其他學生等。構(gòu)成主旋律音符的是對這些人物的語言、表情、行動、心理、服飾以及布告牌、金龜子、鴿子等的細節(jié)刻畫,它們共同組成了一首悲憤的愛國主義樂曲。
小弗朗士原是一個貪玩、頑皮的孩子,后來其思想感情發(fā)生劇烈震動,從幼稚、不懂事轉(zhuǎn)變?yōu)閷ψ鎳鴳延袕娏业膼邸N闹袑π「ダ适康男愿窨坍?,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⑴心理描寫。如第2段、第3段景物描寫“天氣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畫眉在樹林邊宛轉(zhuǎn)地唱歌;鋸木廠后邊草地上,普魯士兵正在操練”。這兩組景象,在大人們眼中是一種痛苦、一種仇恨,而小弗朗士卻認為“這些景象,比分詞用法有趣得多了”。這既表現(xiàn)了他貪玩的性格,更說明了他幼稚、不懂事。這是小弗朗士性格發(fā)展的中國。“可是我還能管住自己,急忙向?qū)W校跑去”這一句把小弗朗士怕遲到而又急于到學校、為路旁景物所吸引又不敢長時間停下來觀賞的復雜心理,刻畫得惟妙惟肖。再如“他們(指普魯士兵)該不會強迫鴿子用德國話唱歌吧”這句自白是由房頂上鴿子咕咕咕咕的叫聲引發(fā)的聯(lián)想。這聯(lián)想表現(xiàn)出小弗朗士對敵人剝奪法國人民學習自己國家語言的卑劣行徑的嘲弄和對祖國的深厚感情,也說明了小弗朗士已經(jīng)由幼稚、不懂事變?yōu)槎?、成熟?/p>
?、茖n麥爾先生的描寫。韓麥爾先生的形象是通過小弗朗士的觀察來展開的。這個形象基本上是由一個從幼稚走向懂事的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從孩子的觀察和敘述中,我們看到,韓麥爾先生是一個有四十多年教齡、受人尊敬的老師。他熱愛自己的職業(yè),把自己的職業(yè)和祖國的命運聯(lián)系在一起,是一個愛國斗士。他的性格刻畫由以下幾種描寫方法完成。一是肖像描寫,包括兩方面:衣著描寫以及神態(tài)描寫。衣著描寫如“我們的老師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綠色禮服,打著皺邊的領(lǐng)結(jié),戴著那頂繡邊的小黑絲帽。這套衣帽,他只在督學來視察或者發(fā)獎的日子才穿戴”。但那天既不是督學來視察,又不是要發(fā)什么獎。韓麥爾先生這反常的穿戴,既是為了說明他對自己教學生涯最后一次的留念,同時表現(xiàn)他對祖國的崇高敬意,另外,還表現(xiàn)了他對侵略者無聲的抗議。韓麥爾先生正是從自己的穿戴、言行神態(tài)中表現(xiàn)自己的思想感情,教育自己的學生,顯示他特殊的性格。神態(tài)描寫,如“韓麥爾先生站起來,臉色慘白……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法蘭西萬歲!’然后他呆在那兒,頭靠著墻壁話也不說……”。“慘白”是韓麥爾內(nèi)心悲憤的感情,“呆”說明其陷入了極大的痛苦之中。這種痛苦和悲憤,是韓麥爾愛國精神的又一個體現(xiàn)。他為國家的淪陷而悲憤,為遭受到侵略者的文化侵略而悲憤,為從此失去自己的戰(zhàn)斗崗位而悲憤。這種奇怪的神態(tài),韓麥爾的學生能讀懂它們,因此,小弗朗士才覺得此時“他從來沒有這么高大”。二是語言描寫。文章用了相當?shù)钠?,對韓麥爾的語言進行了描寫,以揭示其思想感情,豐富人物形象。如“他(指韓麥爾)說,法國語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最明白,最精確;又說,我們必須把它記在心里,永遠別忘記它,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像拿著一把打開監(jiān)獄大門的鑰匙”。這一段語言描寫,寓意深刻,表現(xiàn)了韓麥爾對祖國的深情,對工作的盡職盡責。盡管是最后一次給學生們上法語課,但仍然利用這個神圣的陣地,激勵自己的學生努力學好法語,用它作為武器,為祖國的統(tǒng)一、自由而斗爭。法國人民不當亡國奴、堅強不屈的性格在韓麥爾先生等人的身上得到集中體現(xiàn)。
7、文章的線索、情節(jié):
本文是以小弗朗士的所見、所聞、所感作為文章的線索,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根據(jù)人物活動的場景,本文的情節(jié)從以下幾方面體現(xiàn):
?、派蠈W路上。小弗朗士因厭學、貪玩在上學路上駐足觀“風景”;但后來能管住自己,向?qū)W校跑去;在路上預感今日氣氛不同尋常。這部分作者巧妙地把社會環(huán)境和自然環(huán)境的描寫結(jié)合在一起,為下文故事的發(fā)展埋下伏筆。另外,小弗朗士貪玩但還能“管住自己”,為后面他的思想轉(zhuǎn)變打下基礎(chǔ)。
?、粕险n經(jīng)過。這一部分的主要內(nèi)容有:一是教室氣氛異常。二是小弗朗士知道了真相后的心理活動。三是韓麥爾先生精心設(shè)計這最后一堂法語課,給所有學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小弗朗士覺悟也得到提高。這一部分是情節(jié)的發(fā)展與高潮。
⑶宣布下課。這一部分是故事的結(jié)局,表現(xiàn)韓麥爾先生對祖國的熱愛,對亡國的悲痛,對法國語言必將永存的堅定信念。
8、小中見大的藝術(shù)美:
《最后一課》以普法戰(zhàn)爭法國慘敗,戰(zhàn)后割讓阿爾薩斯與洛林兩地給普魯士這一歷史事件為背景,表現(xiàn)阿爾薩斯省人民淪為異族奴隸后的痛苦和對祖國的熱愛。這是一個重大的社會題材,作者選用了小中見大的藝術(shù)手法,將筆聚焦在一個極富生活化的片斷上,即阿爾薩斯一所小學一堂法文課上。作者的這一選擇,又使“小”的內(nèi)容更為充實豐富,社會意義的巨大主題濃縮到了一件日常生活的事件里,從而把這堂課提高到向祖國告別的高度,使這一堂課的任何場景、細節(jié)都具有了莊嚴的情味與動人心魄的力量。這種小中見大的手法在感染讀者時有“四兩撥千斤”的藝術(shù)效果。
9、刻畫心理揭示人物內(nèi)心世界:
刻畫心理是揭示人物內(nèi)心世界的一種方法,小弗郎士從幼稚到成熟的思想變化過程主要通過他的心理活動來描述的。當老師講這是最后一課時,開始對自己的曠課感到“懊悔”;當知道老師要離開自己時,他覺得“我從來沒有這樣細心聽講過”;當看到字帖掛在課桌的鐵桿上他就覺得“有許多面小國旗在教室里飄揚”。當聽到屋頂上的鴿子咕咕地低聲叫時,他想“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當老師講完最后一課,他完全被老師的熱情所感動,覺得老師“從來沒有這樣高大”。這一系列的心理描寫,我們看到了一個孩子在老師教育下成長的軌跡,即在最后一課上,小弗郎士由天真幼稚逐步走向成熟,乃至到充滿愛國激情的轉(zhuǎn)變過程。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