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趵突泉教學設計(2)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趵突泉》教學設計2
設計理念:
從整體把握段落入手,以文化滲透為基點,以品味語言為核心,以資源整合為紐帶,引導學生在語言實踐中習得語言,訓練語言,運用語言。
教學目標:
1、了解大泉和小泉的特點,結合自己的感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品味描寫大泉和小泉的關鍵詞句,學習作家老舍生動傳神的表現手法。
3、領略趵突泉三千五百年來噴涌不息的生命力量,感受泉文化的源遠流長。
教學重點、難點:品味描寫大泉和小泉的關鍵詞句,學習作家老舍生動傳神的表現手法
教學策略:品味語言、整合資源、滲透文化
教學過程:
一、抓篇章結構,切入主題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了解了作家老舍,了解了他筆下的趵突泉,這節(jié)課我們就重點來品味一下作家老舍語言的優(yōu)美傳神,我們繼續(xù)來學習第九課《趵突泉》【板書】,現在就請你們?yōu)g覽課文,回顧一下,這篇課文主要寫了趵突泉的什么和什么呢?
僅僅寫了泉水嗎?泉水是從哪里冒出來的?這些泉眼一樣嗎,不僅有——不斷翻滾的大泉眼,還有隨著水流搖曳的小泉眼!※
真不錯,你和作者一樣思路清晰,作者先描寫了大泉,接下來又描寫了小泉,【板書:大泉小泉】老舍先生就是用這樣簡單的布局方式向我們展現了趵突泉的不簡單!
二、抓關鍵詞句,品味語言
1、資源整合,品味大泉
我們先來走進大泉,同學們都去讀一讀描寫大泉的段落!※
在你讀的過程中,有哪一個字眼兒一下子就映入了你的眼簾!或者說哪一個字眼兒一下子就吸引了你!【課件】
可以再看大屏幕回顧一下!沒關系,不要擔心有什么標準答案,只要是吸引你的字眼兒,就是最珍貴的!有沒有那個詞一下子就跳進你的腦海!
學生回答及教師點撥預設:
翻滾這個詞一下子吸引了我,我特別想想聽聽你的理由!因為它讓我覺得大泉很活潑
你對文字的感覺很敏銳,一下子就抓住了大泉的特點,老師把這個詞語寫在黑板上!
我從煮沸這個詞語感覺到大泉冒出來的誰白花花的,一定很美
你從詞語中產生了聯想,這是品味語言的好方法!煮沸了是什么樣的呢,
我覺得是冒字,寫出了大泉動態(tài)的美!
我們就來看這個冒字:【課件】
冒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說說你的看法!
我覺得冒就是往上涌——涌沒有冒的力量大
我覺得冒就是往上翻——翻沒有冒的形態(tài)美
我覺得冒就是往上躥——躥顯得有點生硬
一個冒字把大泉寫活了,沒有一個字比冒字更準確,同學們都讀讀這句話,感受一下冒字的傳神!
冒字再好,用一次就足夠了,為什么用了三次呢?冒字后面藏著什么樣的秘密呢?
說明趵突泉一次比一次冒的高!
你這個想法很特別,有沒有反駁他的觀點的
三個泉眼,所以用了三個冒!
我覺得說明冒的時間長,一直在冒!
老舍先生在冒字的上文和下文還安排了一些詞句來表現冒的時間長!找一找!
沒晝沒夜這個詞寫出了大泉總是在冒。
沒晝沒夜就是沒有——沒有——,大泉都在翻滾,你理解的很準確。你能把這個詞語所在的句子讀一讀嗎?
作者連用了兩個永遠,說明趵突泉冒的時間長!
老舍先生真是奇怪呀,冒字用了三次,永遠用了兩次,他要表現什么呢?
是啊,作者用了翻滾、煮沸、沒晝沒夜等詞語來表現大泉的生命力,但是他覺得這些還遠遠不夠,所以他再次用了兩個永遠,同學們一起讀這個句子——
沒晝沒夜說明冒的時間長,晚上也不休息!你讀一讀,把你的理解讀出來!
永遠說明冒的時間長!
不斷!冬天來,他也在冒!你能聯系下文來理解冒,真不錯!
把你品位語言后的感受讀出來,把你品位語言的感受帶進你的朗讀中
是啊,老舍先生在濟南生活了七年,明媚的春天,他去看趵突泉,它在——冒;炎熱的夏天,他去看趵突泉,它在——冒;誰能接著我的話說下去!注意,我前邊還加了修飾詞呢!涼爽的秋天,他去看趵突泉,它在——冒;即使是寒冷的冬天,他去看趵突泉,它還是在——冒,還有嗎,想一想沒晝沒夜這個詞語,對了——白天去看趵突泉,它在——冒;晚上去看趵突泉,它也在——冒。所以數次游覽趵突泉的老舍在文中這樣寫——(讀)
誰愿意再來讀一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他沒晝沒夜的冒啊,應該怎么讀!
他永遠在冒啊,應該怎么讀!對,就讀出你的感受!
【指名多次朗讀】【課件音樂】
你覺得趵突泉這樣冒了多長時間呢,你肯定想像不到!
老師課前查閱了一些資料,原來趵突泉是有歷史的,它帶著中華的文明一路走來:
100多年前,清朝一個叫劉鶚的文人寫了一部名為《老殘游記》的小說,《老殘游記》這樣描繪趵突泉:誰能接著我讀!“三股大泉,從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三股水均比吊桶還粗。”
有哪些文字和課文是相對應的!
課文中說——這句話中說——對了,就像我們這樣說——漢語是我們的母語,有時候憑著一種感覺我們就能讀懂它,雖然是古文,同學們還是理解了,真不錯!
接著看——900多年前,北宋文學家曾鞏在《齊州二堂記》中第一次出現趵突泉的名字:“有泉涌出,高或數尺,其旁之人曰趵突之泉。”
這就是趵突泉名字的由來!
1400多年前,北魏酈道元所寫的著名地理學著作《水經注》中寫到趵突泉:“觱涌三窟,突起雪濤數尺,聲如隱雷。”
《水經注》中提到了趵突泉的另一個特點,老舍先生沒有寫到,是什么?
早在3500多年前,就有甲骨文上就記載過趵突泉,當時人們稱趵突泉為濼。也就是說,這趵突泉至少這樣冒了將近3500年那。
請看大屏幕:趵突泉就這樣冒出來力量,冒出了歷史,冒出了文明,冒出了文化!讓你想到了哪個詞,大膽的說出來!感受了趵突泉的歷史,親眼看到了趵突泉,我們更加佩服老舍先生語言的傳神了!一起讀——你再來讀
2、對比揣摩,品味小泉
大泉在不斷的翻滾,小泉呢也是這樣嗎?還是到文字中去感受一下吧!同學們都去讀讀描寫小泉的文字!
你發(fā)現大泉和小泉的不同了嗎?
學生回答和教師點撥預設:
大泉在不斷的翻滾,小泉只是不斷的冒泡
……
我發(fā)現大泉很活潑,小泉很安靜!
如果說,大泉是熱烈的,小泉就是——溫柔的
大泉是沸騰的,小泉就是——安靜的 【板書】
同學們,老舍先生喜歡大泉的翻騰,也喜歡小泉的溫柔,所以他用極其細膩的筆觸描寫了小泉,他在原文中其實是這樣寫的,教材中的課文是經過改編的,我們一起來看看原文:
(屏幕出示:池邊還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魚吐水,極輕快的上來一串小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著;有的半天才上來一個泡,大,扁一點,慢慢的,有姿態(tài)的,搖動上來;碎了;看,又來了一個!有的好幾串小碎珠一齊擠上來,像一朵整齊的珠花,雪白。有的……這比那大泉還更有味。)
你覺得原文寫的好,還是課文寫的好,抓住一些關鍵詞語說一說!
學生回答和教師點撥預設:
同學們可以對比一下,原文比課文多了什么,或者說有什么不同,發(fā)現了不同,你就發(fā)現了語言的味道!
我覺得原文寫的好,因為原文用了一個比喻句,像大魚吐水,課文給去掉了。
你讀的真仔細!有了這樣一個比喻句,就讓你想到了什么?真好,這樣的文字讓你覺得這樣的情景就在眼前那!
我覺得原文寫的好,因為課文只寫了像珍珠搖曳,原文中寫到了走到中途又歪下去,寫出了氣泡的動作,特別形象!具體寫出了是怎么搖曳的,比課文中的具體!
我覺得原文寫的好!池邊還有小泉呢!表現了老舍先生對小泉的喜愛!
我覺得老舍先生的原文中尤其是這句話寫的好:有的半天才上來一個泡,大,扁一點,慢慢的,有姿態(tài)的,搖動上來;碎了;看,又來了一個!
誰能把課文中相對應的句子讀一讀!
同學們都來讀一讀!
體會到了嗎,哪里寫的好?
老師讀,你們來想象,你想到了什么?這樣的文字讓你覺得這樣的情景就在眼前那!是不是更有味道呢?
老舍先生用了很多標點符號,用了9個,課文改編以后只有5個了!
真好,你關注了文字中的細節(jié),多用標點符號,句子就變短了,而且寫出了——沒關系,聽老師讀,你們再來感受一下!
你有什么感覺!
我感覺那個氣泡就在我的眼前!
我仿佛看到那個氣泡碎了,又冒上來一個!
老舍先生就是用這樣的短得不能再短的句子把小泉刻畫的活靈活現,就像一個調皮的孩子,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
我覺得原文中用了一個省略號,課文中沒有,省略號給我們留下了想像的空間!
告訴我們什么?小泉還有其他的樣子呢?會是什么樣子呢?我想請你們發(fā)散一下思維,把你想到的寫下來!
誰愿意來讀一讀!
剛才我們通過品味語言,發(fā)現老舍先生的原文比課文寫的好,那怎么辦呢?課下我們改編者寫一封信,建議他在修訂教材時保留老舍先生的這段原文好嗎?
三、抓趵突勝景,滲透文化
趵突泉就這樣在3500年的歷史中汩汩奔騰,奔騰出自然的偉大,生命的永恒!學完了課文,我猜你們更想了解趵突泉了,老師推薦你們去閱讀一本書,書得名字叫《趵突泉史話》,相信你們不僅對趵突泉,而且對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泉文化也會產生更多的興趣!
更多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趵突泉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