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三年級下冊第5課課文荷花
《荷花》是人教課標本語文三年級下冊第5課課文,是一篇寫景記敘文,寫了“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并展開想象的事。學習啦小編在此整理了語文三年級下冊第5課課文《荷花》,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獲!
語文三年級下冊第5課課文《荷花》
清晨,我到公園去玩,一進門就聞到一陣清香。我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
荷花已經(jīng)開了不少了。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一陣微風吹來,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風過了,我停止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
過了好一會兒,我才記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語文三年級下冊第5課《荷花》同步習題
知識積累
一、拼一拼,寫一寫。
hé huā bǎo zhàng fǎng fú piān piān qǐ wǔ
( ) ( ) ( ) ( )
lián peng suí fēng piāo dòng yī shang
( ) ( ) ( )
二、想一想,填一填。
粉紅的( ) 雪白的( ) 碧綠的( )
( )的荷花 ( )的花瓣 ( )的荷葉
一陣( ) 一池( ) 一幅( )
三、比一比,組詞語。
裳( ) 稻( ) 蜻( ) 蜓( )
常( ) 蹈( ) 晴( ) 挺( )
四、照樣子,寫一寫。
挨挨擠擠 ( ) ( ) ( )
靜靜地 ( ) ( ) ( )
五、照樣子,寫一句話,用上帶點詞語。
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六、把課文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抄寫下來,談談自己的感受。
發(fā)展練習
快樂閱讀
春 天
春天到了 ,美麗的春天令我們陶醉。
有人說春天是用眼看見的.我便使勁地看;小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一個個落在電線上,恰似五線譜,給春天譜寫了一曲贊歌;暖風吹皺了溫柔的河水,在陽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給人一種美的享受;河邊的柳樹抽出嫩綠的新芽,給大地帶來了無限生機;鮮嫩的小草拱出了硬硬的土地,大口大口地吮吸著春天的氣息;百花盛開,蜂飛碟舞;冬眠的小動物也爬出了熱被窩……
有人說,春天是用耳聽到的。我便用心的聽,小鳥的啁啾、潺潺的流水伴隨著孩子們可愛、頑皮的嬉笑……
有人說,春天是用鼻嗅到的。我便努力的嗅,解凍的土地散發(fā)出濃郁的泥土清香,尤其令人久聞不愿歸去的是百花競妍,吐放出迷人的芳香,清靜、淡雅……
有人說,春天是用腦想象的。我便大膽地想,我面前出現(xiàn)了一副美好的畫卷:在萬里無云的碧空下,一片無垠的草地上,一群群牛羊在盡情享受草地的芳香;青悠悠的嶺,綠油油的山,蒼翠欲滴;一群小朋友在小橋流水旁嬉戲、玩耍;工人們正在建設美好的家園;一所學校正在國旗下宣誓……呵!
春天是美麗的、芳香的、動聽的、神往的……
積 累
1.抄寫下面的詞語
蒼翠欲滴 吮吸 蜂飛碟舞 波光粼粼 萬里無云 濃郁
2.把文中你喜歡的句子抄寫在下面。認真讀一讀。
感 悟
3.結合上下文理解下面詞的意思。
陶醉:
享受:
4.短文從哪幾個方面寫出了春天的特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能力拓展
你還知道哪些描寫或贊美荷花的文章或詩句嗎?請抄寫在下來。
語文三年級下冊第5課《荷花》札記
《荷花》是蘇教版第六冊的一篇文質兼美的課文(人教版也選錄了該文)。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如果把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我在引導學生理解時預設了這幾個問題:為什么說這是一大幅活的畫?誰是畫家?為什么說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通過回顧前文內容、討論交流,學生不但體會到了作者想像的精妙,而且領悟到了作者對荷花、對大自然的由衷贊美和熱愛之情。
一、出現(xiàn)“意外”似乎令人疑慮
根據(jù)預設的教學流程,我正準備引導學生學習下文,小明忽然舉手發(fā)言:“老師,作者由美麗的荷花想到了畫。我也有自己的想法……”“說吧,想到什么了?”“我想到了詩,想到了‘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想得不錯!”我稱贊了一句,準備轉入下文的學習,這時又舉起了幾只小手,有的還一邊擺動著手一邊急切地說:“我也想到了詩……”我疑慮了,照這樣下去,這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豈不難以完成了?如果是在上公開課,這種“教學意外”不但會占用不少時間,有時甚至會讓老師無法應對,非常尷尬。
二、接納“意外”其實讓人欣喜
然而,我又想到,“新課標”提出:語文教學應該“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應該“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學生如此強烈的參與意識和自主精神怎能視而不見呢?給時間讓他們自由言說吧。于是孩子們爭先恐后發(fā)言了,小麗說:“老師,我想到了‘出淤泥而不染’。”小剛說:“我想到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小平說:“我想到了‘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孩子們各抒己見,眾說紛紜。其他學生有的說課后要去收集寫荷花的詩歌,有的說要用彩筆畫荷花,還有的說要查找其他作家寫荷花的美文……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說得多好啊!實在令人欣喜。
三、反思“意外”得到幾點啟發(fā)
課后,我反思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得到了幾點啟發(fā)。
其一,如果說作者看到荷花感到的是“畫意”,而學生們感悟到的既有“畫意”,又有“詩情”。這一篇文質兼美的課文傳遞給我們的不正是詩情畫意嗎?學生的聯(lián)想仿佛偏離了教師的預設。簡直成了自由發(fā)言。其實,這自由發(fā)言正是學生獨特感受的流露;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表現(xiàn);是來自“童心世界”的值得百般珍視的課程資源……如果說這是一個“教學意外”,那也稱得上是個“喜出望外”,因為,這是學生“潛心會文本”的直接體現(xiàn)。
其二,語文教學的“預設”是必須的,但要有彈性和留白;“生成”則更為重要,它是語文課程的活力所在。教師應該接納和珍視教學中的“意外”,并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化選擇出發(fā)去拓深、拓寬語文課程的內涵和外延。這樣教學就不會局限在“認知維度”一隅了。在課堂教學中,把“教學意外”建構生成為“高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語文教學就會出現(xiàn)“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出望外的意境。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