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和氏獻璧教學反思
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和氏獻璧教學反思
《和氏獻璧》是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語文第六單元"奇妙的石頭"主題中的一篇主體課文。老師在課后要進行怎樣的教學反思呢?學習啦小編在此整理了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和氏獻璧教學反思的資料,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獲!
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和氏獻璧教學反思1
初讀《和氏獻璧》覺得這故事如此精短,一讀就通,怎么用、怎么講?當十幾遍讀下來,感覺這文章有嚼頭,最終我確立了以 “獻”字為主線,以關(guān)鍵詞句為突破口,理清人物內(nèi)心世界的教學思路。課堂上我從課題入手,先理解“獻、璧”的意思,指導孩子們查字典、聯(lián)系生活中的實例理解何為“獻”,它同給是否一樣,使孩子們初步感知到卞和對國家的忠心、對楚王畢恭畢敬的誠心,為后面的學習鋪路搭橋。再以“卞和抱著這塊石頭,連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血都留了下來”拋磚引玉,引導孩子們反復朗讀體會之后比較抱字的表達效果,從而與“獻”字融為一體,再次感受卞和的忠心耿耿;接著,我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想象空間,假如你是卞和,在接連兩次獻璧之后痛失雙腿,是否會第三次獻璧?為什么?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紛紛暢談,“如果我是卞和,我還會第三次獻璧,如果不去獻璧,那人們就認為我真的是個騙子,為證明自己不是騙子,必須獻璧。”“如果我是卞和,我還會第三次獻璧,這樣才能讓無價之寶的說法得到證實。”“ 如果我是卞和,我不會第三次獻璧,因為我不想再讓自己的身體遭受痛苦,不值得。”……學生的爭議在我的意料之中,課堂上每個學生有所想、有所表達,這不就是我們所追求的嗎?最后,回歸整體,回味全文,結(jié)合自己的想法再次探討卞和的“獻”的價值、意義,從而讓學生的學與個性體驗巧妙結(jié)合。
這堂課我上的激情飛揚,學生熱情洋溢,我想正是有了課堂主線的捕捉,才讓課堂活起來,今后我想在教材主線的捕捉上繼續(xù)努力!
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和氏獻璧教學反思2
《和氏獻璧》是北師大版三年級第六單元"奇妙的石頭"主題中的一篇主體課文。這篇主體課文是一貫在中國歷史上廣為流傳的故事。
學習《和氏獻璧》這篇課文,讓學生了解課文告訴我們什么是真正的寶石--忠誠是做人最寶貴的品質(zhì);結(jié)合上下文理解"我并非為失去雙腳悲傷,而是痛心有人把寶玉看成石頭,把堅貞之士當騙子,這才是我悲傷的原因啊"這句話的含義。
《和氏獻璧》在教學時,為了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我從課題入手,讓學生理解"獻"、"璧"的意思,導入新課,并質(zhì)疑。
然后,在新課的教學時,為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為了使學生能在民主平等、和諧活躍的氣氛中學習,我設計了三個步驟。
第一步,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讓學生默讀課文,并指名說說:讀了課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說說:和氏獻了幾次璧玉?使學生整體感知課文。
第二步,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1、學習卞和第一次、第二次獻璧。讓學生抓住重點語句讀一讀并說一說自己的理解,并從中得出卞和前兩次獻璧的結(jié)果。
2、學習卞和第三次獻璧。讓學生在小組中學習卞和第三次與前兩次有什么不同?找出描寫和氏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的句子讀一讀,體會體會;
思考討論:卞和為什么把寶玉捧在手里,哭了三天三夜,直到眼淚流盡?這時,并引導學生讀上下文,從而理解"捧"在這里的含義及如此悲傷的原因,再讀卞和說的話,談一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我并非為失去雙腳悲傷,而是痛心有人把寶玉看成石頭,把堅貞之士當做騙子,這才是我悲傷的原因啊!最后把領(lǐng)悟的內(nèi)容有感情地朗讀出來。
3、讓學生審題:"和氏獻璧"他獻出的是什么?進一步理解課題的含義。
卞和一次又一次地冒著生命危險去獻璧,他主要是為了向歷代君主、向人民表達自己的忠誠,因此卞和獻出的不僅是寶玉,而主要的是一顆忠誠的臣子之心!
最后,拓展延伸學習,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課文中的人物那個人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有什么話想對他說嗎?通過這一活動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既說明玉的珍貴,又襯托出卞和的忠誠之心。并布置作業(yè):1、收集帶有“玉”的成語,了解它們的意思。2、同學間互相推薦有關(guān)和氏璧的故事讀一讀。3、將學習了這篇文章后你的感想寫到練筆本上,明天同學們進行交流。
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和氏獻璧教學反思3
抓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nèi)容是閱讀教學中的一種重要方法,在《和氏獻璧》這課的教學中,我就采用了對比的方法讓學生學會怎樣抓住重點詞句來體會課文。從學生的反饋來看,效果不錯。
師:請孩子們齊讀5-7自然段,思考:第三次獻璧時,卞和是否直接將璧獻給文王?而是怎么做的?
生:卞和沒有直接將璧獻給文王,而是捧著那塊石頭,在楚山腳下一連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雙眼淚盡,血都流了出來。
師:讀了這個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你從哪些詞語感受到的?
生:讀了這個句子我感覺卞和很傷心。
師追問:你從哪些詞語感受到的?
生沉默。
師相機出示對比句式:“卞和捧著那塊石頭,在楚山腳下一連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雙眼淚盡,血都流了出來。”和“卞和拿著那塊石頭,在楚山腳下痛苦了三天三夜,哭得眼淚都流完了。”
師:仔細讀這兩個句子,體會它們有什么不同?你認為哪個好?為什么?
生一:第一個句子是“捧著”,而第二個句子是“拿著”;
生二:第一個句子是“一連痛哭了三天三夜”,第二個句子只是“痛苦了三天三夜”。
師:相比,多了哪個詞語?
生二:多了“一連”這個詞。
生三:第一個句子是“直哭得雙眼淚盡,血都流了出來”,第二個句子只是“哭得眼淚都流完了”。
師:你認為哪個好?請你結(jié)合一處不同說出自己的理由。
生一:我認為第一個句子好。因為捧著說明卞和很小心,而“拿著”覺得很隨便。
師追問:為什么卞和會這么小心呢?
生一:因為和氏璧很珍貴,他怕把璧弄壞了。
師:說得非常好,希望下一個同學也能像他一樣抓住重點詞來談體會。
生二:我也認為第一個句子好。因為“一連”這個詞語說明卞和一直在哭,中間沒有停過。由此可以看出他非常傷心。
生三:我覺得第一個句子好。因為第一個句子說明了卞和哭的程度,不僅眼淚流完了,而且血都哭出來了,更體會出他的難過。
在這個小片段中,我就通過對比的方法,降低理解的難度,讓學生學會在對比中找準關(guān)鍵詞,從而通過關(guān)鍵詞體會人物的情感。在今后的教學中還可以多運用這種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