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下冊第十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十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十課《十六年前的回憶》采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回憶了父親被害的全過程,內容真實可信,語言樸素自然。學習啦小編在此整理了六年級語文下冊第十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獲!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十課《十六年前的回憶》課文知識點
本文通過對李大釗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憶,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業(yè)的偉大精神和面對敵人堅貞不屈的高貴品質,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敬仰與深切的懷念。除開頭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時、法庭上、被害后的順序來敘述的。被捕前寫父親燒掉文件和書籍,工友閻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勢的險惡與處境的危險;被捕時寫了敵人的心虛、殘暴與父親的處變不驚;法庭上描寫了李大釗的鎮(zhèn)定、沉著;被害后寫了全家的無比沉痛。
本文是回憶錄。作者采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回憶了父親被害的全過程,內容真實可信,語言樸素自然,既具有文學價值,又具有很強的史料價值。
選編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一是使學生借助課文,激發(fā)對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二是引導學生領悟課文前后照應的寫法。
本課的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學習課文,了解李大釗同志被害的過程,感受李大釗的高貴品質。難點是對本課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需要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來理解。有條件的要指導學生搜集資料,在相互交流中加深理解。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十課《十六年前的回憶》詞句知識點
【詞】
軍閥:指擁有武裝部隊,割據(jù)一方,自成派系的人。
輕易:本課指隨隨便便。
恐怖:驚慌、害怕。
一擁而入:形容很多人同時闖進門來。
嚴峻:嚴肅而厲害。
會意:領會別人沒有明確表達的意思。
沉著:鎮(zhèn)靜,從容,不慌不忙的樣子。
【句】
1、父親是很慈祥的,從來沒罵過我們,更沒打過我們。我總愛向父親問許多幼稚可笑的問題。他不論多忙,對我的問題總是很感興趣,總是耐心地講給我聽。這一次不知道為什么,父親竟這樣含糊地回答我。
作者當時年紀小,對父親為什么燒掉書籍和文件不理解。她好奇地問父親,卻只得到一個含糊的回答。這同父親平常不管工作多忙、不管女兒提出的問題多么幼稚可笑,都耐心地回答和解釋形成了鮮明的對照。為什么會這樣?這是因為當時的局勢十分嚴重,不是同孩子談心的時候,而且像防止革命的書籍和文件落到敵人手里這樣的事情,也不是幾句話能說清楚的。這里寫出了李大釗同志對待親人慈愛和善與對待工作認真嚴肅兩個方面的統(tǒng)一。
2、局勢越來越嚴重,父親的工作也越來越緊張。他的朋友勸他離開北京,母親也幾次勸他。父親堅決地對母親說:“不是常對你說嗎?我是不能輕易離開北京的。你要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時候,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離開呢?”母親只好不再說什么了。
在嚴重的局勢下,同志和親人勸李大釗離開北京,但他堅決不肯,當時李大釗同志是北京黨組織的負責人,他把革命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完全明白形勢的險惡、處境的危險,但決不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這表現(xiàn)了他對革命高度負責的精神。
3、在法庭上,我們跟父親見了面。父親仍舊穿著他那件灰布舊棉袍,可是沒戴眼鏡。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頭發(fā)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
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父親雖受敵人的折磨,但依舊沉著、慈祥。“沒戴眼鏡”“亂蓬蓬的長頭發(fā)”說明敵人對李大釗施了重刑,“平靜”說明李大釗經(jīng)歷殘酷的折磨后依舊堅強,“慈祥”充分體現(xiàn)了李大釗對親人的愛。
4、父親瞅了瞅我們,沒對我們說一句話。他臉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著。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占據(jù)著。這個力量就是他平日對我們講的──他對于革命事業(yè)的信心。
面對親人的哭喊,李大釗只是“瞅了瞅”,沒有說一句話,“他臉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著”。為什么會這樣?原因是“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占據(jù)著”,這就是他對于革命事業(yè)的信心。正因為李大釗同志對革命事業(yè)充滿必勝的信心,所以李大釗在極端危險和困難的情況下能夠坦然自若;正因為李大釗同志對革命事業(yè)充滿必勝的信心,所以不但在敵人的嚴刑拷打下毫不動搖,而且也不因親人的喊聲、哭聲而憂傷。相反地,他用“安定”“沉著”影響親人,使他們化悲痛為力量。要讓學生真正理解兩者之間的因果關系,教師應該深入淺出地向學生介紹當時中國的情況以及革命事業(yè)的發(fā)展情況。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十課《十六年前的回憶》知識點測試題
一、根據(jù)課文內容填空
《十六年前的回憶》作者是( ) ,寫于( ) 年,正值李大釗同志遇難16周年。文章寫的是( )年的事情,是按( )、( ) 、( ) 、( ) 的順序記敘的,文章條理清晰,結構嚴謹。
二、閱讀下面的句子,再從課文中找出相照應的語句。
1、我奇怪地問他:“爹,為什么燒掉呢?怪可惜的。”
2、工友閻振三一早上街買東西,直到夜里還不見回來。
3、我低聲對母親說:“媽,昨天是4月28日。”
三、你覺得李大釗是個怎樣的人?
四、為什么李大釗能夠從容面對危險,平和面對親人的悲傷,無所畏懼地面對死亡?
五、按要求改寫句子。
1、這是一間很小的牢房。(改為夸張句)
2、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頭發(fā)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縮句)
六、“可怕的一天果然來了”一句中的“果然”是什么意思?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七、選題填空。
劇烈 強烈 激烈 熱烈
1、演講結束后,同學們報以( )的掌聲。
2、我的心( )地跳動起來,用恐怖的眼光瞅了瞅父親。
3、這場比賽打得十分( ),最終還是中國隊取得了勝利。
4、據(jù)新聞報道,今晨臺灣發(fā)生( )地震。
嚴峻 嚴肅 嚴格 嚴厲
1、不管怎么說,( )要求自己總是有好處的,因為它會讓人進步得更快。
2、他一再違反紀律,今天終于被老師( )地批評了一頓。
3、形式非常( ),傷員必須馬上轉移。
4、升旗時要( )認真。
八、閱讀片段,回答問題。
在法庭上,我們跟父親見了面。父親仍舊穿著他那件灰舊棉袍,可是沒戴眼鏡。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頭發(fā)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
“爹!”我忍不住喊出聲來。母親哭了,妹妹也跟著哭了起來了。
“不許亂喊!”法官拿起驚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父親瞅了瞅我們,沒對我們說一句話。他臉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著。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占據(jù)著。這個力量就是他平日對我們講的——他對于革命事業(yè)的信心。
“這是我的妻子。”他指著母親說。接著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這是我的兩個女孩子。”
“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嗎?”法官指著我問父親。
是的 我是最大的 我怕父親說出哥哥來 就這樣搶著說了。我不知道當時哪里來的機智和勇敢。
“不要多嘴!”法官怒氣沖沖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塊木板狠狠地拍了幾下。
父親立刻會意了,接著說:“似的,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個鄉(xiāng)下人,我的孩子年紀都還小,她們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們沒有關系。”父親說完了這段話,又望了望我們。
1、請給這個文段加上一個小標題:
2、用“___ ”在文中畫出描寫父親外貌的句子,并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3、“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占據(jù)著。”“偉大的力量”是指:
4、這段話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作者通過這件事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5、讀文中畫直線的句子,然后自己提問自己回答,體會句子的內涵。
問題:
回答:
6、父親瞅了瞅我們,沒對我們說一句話。這是,他心里也許在想: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