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冊歷史期中試卷帶答案
初三上冊歷史期中試卷帶答案
認真做好初三歷史期中試卷,能夠快速地提高你歷史考試的成績。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初三上冊歷史期中試卷,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初三上冊歷史期中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計50分)
1.“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他不計個人得失,上書皇帝,嚴禁鴉片,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二百多斤鴉片。“他”是
A.林則徐 B.關天培 C.左宗棠 D.鄧世昌
2. 我國當代一位著名學者說:“廢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廢墟讓我們把地理讀成歷史”。從右圖我們可以解讀的歷史是
A.近代中國大門開始被打開 B.英法聯(lián)軍攻占北京
C.洋務運動破產(chǎn) D.義和團抗擊八國聯(lián)軍
3.《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該條約中有利于外國人直接利用中國廉價勞動力和原料,剝削中國人民的條款是
A.割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給日本 B.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
C.增辟通商口岸 D.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
4.19世紀末,面對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康有為、梁啟超等仁人志士認識到“能變則全,不變則亡”,從而掀起了一場挽救民族危亡的
A.洋務運動 B.維新變法運動 C.義和團運動 D.新文化運動
5.偉齡讀歐洲史時,看到一段敘述如下:“這時期的知識分子相信自己正處于古典文明再生的時代,他們的生活重心不再只有上帝,也逐漸開始關注現(xiàn)世人生,強調人的價值和尊嚴。”這最可能是描述下列哪一時期的特色?
A.希臘化時代 B.中古初期 C.文藝復興 D.啟蒙運動
6.大型電視紀錄片《大國崛起》解說詞中說道:“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發(fā)現(xiàn),拉開了不同國家相互對立和競爭的歷史大幕。”“地理大發(fā)現(xiàn)”是通過下列什么活動實現(xiàn)的
A.張騫出使西域 B.玄奘西游 C.新航路的開辟 D.鄭和下西洋
7.有人說17世紀英國國王開始被套上“緊箍咒”。這里的“緊箍咒”主要指
A.光榮革命的勝利 B.《權利法案》 C.克倫威爾就任護國主 D.責任內閣制的形成
8.“戰(zhàn)爭中的第一人,和平中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中的第一人。”這是美國獨立戰(zhàn)爭時期一位老兵的話,話中的“第一人”指的是
A.林肯 B.羅斯福 C.杜魯門 D.華盛頓
9.1989年7月14日,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在日記中寫下“今日無事”,他認為無事的這一天卻成為改寫法國歷史的最重要的日子,因為這一天:
A.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 B.資產(chǎn)階級頒布《人權宣言》
C.拿破侖發(fā)動政變 D.反法聯(lián)軍攻打法國
10.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zhàn)爭和法國大革命的共同點是
A.建立共和國 B.國王被送上斷頭臺 C.打敗外來勢力 D.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11.關于《權利法案》、《獨立宣言》、《人權宣言》這三部資本主義國家的重要文獻,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
A.分別是英、法、美三國的歷史文獻 B.都體現(xiàn)了資產(chǎn)階級的自由、平等思想
C.都使本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度 D.都是在反對本國封建統(tǒng)治的斗爭中頒布
12.1903年,美國人萊特兄弟研制的第一架有動力裝置的飛機試飛成功。下列圖片中的發(fā)明,與飛機屬于同時代的是
A蒸汽機 B珍妮紡紗機 C火車 D汽車
13.據(jù)《閩西日報》報道,龍廈高速鐵路建成后,龍巖至廈門只需約50分鐘。鐵路交通的迅猛發(fā)展,讓我們想起火車機車的發(fā)明者是
A.瓦特 B.卡爾•本茨 C.史蒂芬孫 D.萊特兄弟
14.工業(yè)革命后,民主政治繼續(xù)發(fā)展,有的國家通過改革而不是革命走上資本主義道路,這些國家有①俄國②日本③美國④法國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15.19世紀60年代美俄兩國都要解決國內的重大問題,其相同的歷史任務是
A.使國家走上資本主義發(fā)展道路 B.為工業(yè)資本主義發(fā)展消除障礙
C.避免國家分裂 D.反抗殖民壓迫
16.創(chuàng)新是人類社會發(fā)展進步的靈魂。在思想理論創(chuàng)新方面,馬克思、恩格斯
A. 創(chuàng)立了科學社會主義 B. 提出了“三權分立”學說
C. 提出了“一國兩制”構想 D.創(chuàng)立了巴黎公社
17.“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行動。”馬克思主義誕生后,無產(chǎn)階級通過革命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是
A.啟蒙運動 B.巴黎公社 C.十月革命 D.法國大革命
18.“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是根源于一種愈來愈惡化、而且逐漸超出各國政府所能控制的國際形勢。慢慢地,歐洲分成兩個對立的列強集團。”文中“兩個對立集團”是指
A.三國同盟、三國協(xié)約 B.軸心國集團、反法西斯同盟
C.北約組織、華約組織 D.社會主義陣營、資本主義陣營
19.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的導火線是
A.后起的帝國主義國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B.壟斷組織的出現(xiàn)
C.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 D.薩拉熱窩事件
20.看到“絞肉機”“最殘酷”“傷亡人數(shù)最多”等關鍵詞,你能聯(lián)想到的是
A.薩拉熱窩事件 B.凡爾登戰(zhàn)役 C.薩拉托加戰(zhàn)役 D.滑鐵盧戰(zhàn)役
21.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性質是
A.協(xié)約國進行的侵略戰(zhàn)爭 B.同盟國進行的侵略戰(zhàn)爭
C.帝國主義的掠奪戰(zhàn)爭 D.塞爾維亞為民族獨立而點
22.紀錄片《大國崛起》中有句解說詞:“牛頓締造了工業(yè)革命的鑰匙,瓦特拿著這把鑰匙打開了工業(yè)革命的大門。”牛頓和瓦特的歷史貢獻
A.發(fā)明火車、發(fā)明電燈 B.發(fā)明飛機、提出相對論
C.發(fā)明汽車、研制內燃機 D.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定律、研制改良蒸汽機
23.下面是一位男士的簡歷,他的中文譯名是
A.牛頓 B.達•芬奇 C.愛因斯坦 D.達爾文
24. 2011年發(fā)生的日本大地震導致核泄漏、核污染,再次引起人們對原子能利用的持續(xù)關注,如何利用科技成果造福人類成為熱議的話題。歷史上為原子能的應用提供理論基礎、打開原子時代天門的科學家是
A.牛頓 B.達爾文 C.愛因斯坦 D.鄧稼先
25.荷蘭原是郁金香的故鄉(xiāng),梵高卻不喜歡此花,反而認同法國的一種花,為此他為這種花專門畫了一個畫冊,并且成了他著名的作品。這部作品是
A.《蒙娜麗莎 》 B.《向日葵》
C.《墨葡萄園》 D.《最后的晚餐》
二.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計50分)
26、材料一: 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初,英、法等西方列強先后發(fā)動了一系列侵華戰(zhàn)爭,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材料二:經(jīng)歷了從“師夷長技”到變法維新的探索,人們發(fā)現(xiàn)溫和的改良無法從根本上改變舊制度。于是,人們舉起義旗,發(fā)動革命,推翻舊王朝,建立了共和國。接著,高舉民主、科學大旗,吹響了思想解放的號角。
(1)材料一中,中國開始和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兩大不平等條約分別是什么?
(2)材料二中,“師夷長技”指的是什么事件?
(3)材料二中,“……推翻舊王朝,建立了共和國”指的是什么事件?
(4)材料二中,“高舉民主、科學大旗,吹響了思想解放的號角”指的是什么事件?
(5)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我們能從中國近代抗爭和探索的歷史中吸取什么教訓?
27、哲人們認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麗的花朵,一個擁有偉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擁有不斷前進的動力。閱讀下列圖文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難道農(nóng)民的兒子生來頸上帶著圈,而貴族的兒子生來在腿上帶著踢馬刺嗎?……一切享有各種天然能力的人,顯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賴任何別的東西,這就是自由人。 ——《伏爾泰語錄》
材料三 ……西洋人因為擁護德、賽兩先生,鬧了許多事,流民許多血,德、賽兩先生才漸漸從黑暗中把他們救出來,引到光明世界。我們現(xiàn)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陳獨秀
請回答:
(1)材料一兩幅作品體現(xiàn)了什么時代精神?
(2)材料二體現(xiàn)了什么思想主張?
(3)材料三的主要觀點是什么?
(4)概括指出上述思想在人類歷史進程中有什么共同影響?
2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蒸汽和機器引起了歐洲生產(chǎn)的革命,……英國引領了這一歷史發(fā)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視全球的輝煌成果。
材料二
愛迪生和他發(fā)明的燈泡 卡爾•本茨和他制造的汽車
(2)材料二中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分別是哪種新能源和新動力的應用?
材料三 自從全球涌現(xiàn)出發(fā)明和使用機器的熱潮后,煙囪、廠房、機器轟鳴聲,打破了人們恬靜的田園生活。……1827年,法國數(shù)學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會使大氣變暖,在他之后,瑞典學者阿倫尼鳥斯提出了“溫室效應”。
(1)材料一中“生產(chǎn)的革命”指什么?
(2)材料二中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分別是哪種新能源和新動力的應用?
(3)依據(jù)材料三說明,在社會生產(chǎn)發(fā)展的同時,出現(xiàn)了什么問題?
(4)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的認識。
29、社會的進步離不開改革,改革是歷史發(fā)展的強大動力,對社會進步起著巨大推動作用。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領群臣宣讀“五條誓文”,決心勵精圖治,銳意改革。……改革的動力是西化。……英國模式自然作為鐵路、電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紡織工業(yè)以及許多商業(yè)方面的模范;法國模式用來改革法制、軍事;大學歸功于美國。
材料二 1861年俄歷2月19日,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簽署法令(又稱二一九法令)。法令規(guī)定:農(nóng)奴獲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買賣或交換農(nóng)民,不能隨意干涉農(nóng)民的生活。農(nóng)奴在獲得“解放”時,可以得到一塊土地,單必須高價贖買。
(1)日本的這場“銳意改革”是指什么歷史事件?
(2)最能體現(xiàn)日本這場“銳意改革”性質的措施是( )
A.“廢藩置縣” B.鼓勵發(fā)展近代工業(yè)
C.建立皇軍 D.實行強制性義務教育
(3)材料二中俄國進行的這場改革名稱叫什么?
(4)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通過改革廢除了什么制度?
(5)從俄國和日本的歷史發(fā)展來看,對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有何鑒借作用?
3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托馬斯•潘恩說過:“訴諸武力的辦法是英王選擇的,北美大陸已接受了這個挑戰(zhàn)。”他在《常說》小冊子中痛陳英國的罪行,揭露英國的殖民暴政,號召北美殖民地人民勇敢戰(zhàn)斗。
材料二: 在面臨國家分裂時林肯說:“我們不是敵人,是朋友。我們友情的紐帶或會因我們情緒激動而繃緊,但絕不可折斷”
材料三: 奧巴馬作為黑人的后裔當選為美國總統(tǒng)開創(chuàng)了美國歷史的先河。追溯歷史,在波濤洶涌的大西洋上,一艘艘滿載黑人的船只不進駛過,他們被迫離開家園被運到美洲大陸。他們在為當?shù)亟?jīng)濟發(fā)展做出重要貢獻的同時,也為改變自身悲慘命運進行不懈的斗爭。
請回答:
?、艙?jù)材料一指出為接受“這次挑戰(zhàn)”北美大陸發(fā)生的重大歷史事件是什么?
?、茡?jù)材料二指出使雙方“紐帶緊繃”的焦點問題是什么?美國通過哪一歷史事件實現(xiàn)了“絕不可折斷”
⑶據(jù)材料三指出眾多黑人悲慘命運的改變與歷史上哪一份重要文獻有關?
(4)綜合以上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請寫出這兩次戰(zhàn)爭對美國歷史發(fā)展產(chǎn)生的共同作用。
初三上冊歷史期中試卷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計5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計50分)
26、(1)兩大不平等條約分別是什么? 、
(2)“師夷長技”指的是什么事件?
(3)“推翻舊王朝,建立了共和國”指的是什么事件?
(4)“高舉民主、科學大旗,”指的是什么事件?
(5)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我們能從中國近代抗爭和探索的歷史中吸取什么教訓?
27、(1)材料一兩幅作品體現(xiàn)了什么時代精神?
(2)材料二體現(xiàn)了什么思想主張?
(3)材料三的主要觀點是什么?
(4)概括指出上述思想在人類歷史進程中有什么共同影響?
28、(1)材料一中“生產(chǎn)的革命”指什么?
(2)是哪種新能源和新動力的應用? 、
(3)出現(xiàn)了什么問題?
(4)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的認識。
29、(1)這場“銳意改革”是指什么歷史事件? (2)措施是( )
(3)這場改革名稱叫什么?
(4)改革廢除了什么制度?
(5)對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有何鑒借作用?
30、 ⑴歷史事件是什么?
?、平裹c問題是什么?
美國通過哪一歷史事件實現(xiàn)了“絕不可折斷”
?、悄囊环葜匾墨I有關?
(4)共同作用
初三上冊歷史期中試卷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計5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B D B C C B D A D B D C
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B A B A D B C D D C B
二.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計50分)
26、(1)《南京條約》(2分)、《辛丑條約》(2分)
(2)洋務運動(2分); (3)辛亥革命(2分); (4)新文化運動(2分)
(5)認識到落后就要挨打;封建統(tǒng)治者的自救運動,不能使中國富強起來;資產(chǎn)階級改良的道路在中國行不通;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也行不通;要選擇適合本國國情的道路等等。(答出其中一點或符合題意即可) (2分)
27、(1)人文主義。(2分)
(2)理性主義(自由、平等是天賦人權)(2分)
(3)民主、科學, (2分)
(4)影響: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促進了社會的進步。(2分)
28、(1)工業(yè)革命(或第一次工業(yè)革命);(2分)
(2)電力;(2分)內燃機。(2分)
(3)環(huán)境污染。(2分)
(4)認識:科技進步,促進人類社會發(fā)展;堅持可持續(xù)發(fā)展,采取有效措施保護環(huán)境,使人類社會與自然和諧相處。(2分)(不拘泥于以上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29、(1)明治維新(2分) (2) B (2分)
(3)1861年改革(2分) (4)農(nóng)奴制(2分)
(5)要順應歷史潮流,勇于變革;要重視科技、教育,走科教興國之路等。(2分)
30、(1)美國獨立戰(zhàn)爭(2分) (2) 南北戰(zhàn)爭 、奴隸制廢存(4分)
(3)《解放黑人奴隸宣言》(2分)
(4)都有利于美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