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文言文虛詞用法
高一語文文言文虛詞用法
高一語文文言文的學(xué)習,文言實詞和文言虛詞的把握是關(guān)鍵,下面是學(xué)習啦小編給大家?guī)淼母咭徽Z文文言文虛詞用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一語文文言文虛詞用法
一.【之】
(一)代詞。
1.第三人稱代詞,他、她、它(們)。有時靈活運用于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
?、偬笫舛局?。(《觸龍說趙太后》)
?、诓恢獙④妼捴链艘?。(之:我)(《廉頗藺相如列傳》)
?、鄢寄耸芯牡锻勒?,而公子數(shù)存之。(之:我)(《信陵君竊符救趙》)
?、芮夜涌v輕勝,棄之降秦,獨不憐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竊符救趙》)
?、萑徽Z之,又恐汝日日為吾擔憂。(之:你)(《與妻書》)
2.指示代詞,這,此。
?、俜蜃佑?,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將伐顓臾》)
?、诰蛹卜蛏嵩挥貫橹o(前一個“之”,這樣。后一個“之”,它。)(《季氏將伐顓臾》)
?、壑x又何知。(《逍遙游》)
?、芫?,寧許之以負秦曲。(《廉頗藺相如列傳》)
(二)助詞。
1.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的”,放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
?、倩①畛鲇阼?,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②子而思報父母之仇,臣而思報君之仇。(《勾踐滅吳》)
2.放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①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燭之武退秦師》)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鄄换计浔娭蛔阋?,而患其志行之少恥也。(《勾踐滅吳》)
?、芡鯚o異于百姓之以王為愛也。
3.放在倒置的動(介)賓短語之間,作為賓語提前的標志。
?、倬渥x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師說》)
?、谄┤粢匀馔娥H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竊符救趙》)
?、墼娫疲?ldquo;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齊桓晉文之事》)
4.放在倒置的定語與中心語之間,作為定語后置的標志。
?、衮緹o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xué)》)
②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傳》)
5.用在時間詞或動詞(多為不及物動詞)后面,湊足音節(jié),沒有實在意義。
?、偬钊还闹屑冉?,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國也》)
?、谟囔珉欢?,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項脊軒志》)
③頃之,煙炎張?zhí)臁?《赤壁之戰(zhàn)》)
(三)動詞,到……去。
?、俸鸀楹蹂劐赜沃?(《歸去來兮辭》)
?、谵梢灾湃f里而南為?(《逍遙游》)
③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齊桓晉文之事》)
④卒之東郭墦間,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顧而之他。(《齊人有一妻一妾章》)
二【乎】
(一)用作語氣助詞。
1.表疑問語氣??勺g為"嗎""呢"。
?、賻缀?欲食乎?(《項脊軒志》)
?、诩忌w至此乎?(《庖丁解?!?
?、塾菜鶜w乎?(《赤壁之戰(zhàn)》)
2.表示反問語氣,相當于“嗎”、“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在國乎?(《鴻門宴》)
?、谖釒煹酪?,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師說》)
?、廴辉ブ菪聰≈?,安能抗此難乎?(《赤壁之戰(zhàn)》)
3.表測度或商量語氣,可譯為"吧"。
①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莊暴見孟子》)
?、谑ト酥詾槭ィ奕酥詾橛?,其皆出于此乎?
③日食飲得無衰乎(《觸龍說趙太后》)
?、芙裢鲆嗨溃e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涉世家》)
?、轃o以,則王乎?(《齊桓晉文之事》)
4.用于感嘆句或祈使句,可譯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齊桓晉文之事》)
?、诨谙嗟乐徊熨猓觼泻跷釋⒎?《離騷》)
?、畚魍目?,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赤壁賦》)
?、荛L鋏歸來乎!出無車(《馮諼客孟嘗君》)
5.用在句中的停頓處。
①于是乎書。
(二)用作介詞,相當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譯。
?、僮砦讨獠辉诰疲诤跎剿g也。(《岳陽樓記》)(乎:于)
②今雖死乎此,比吾鄉(xiāng)鄰之死則已后矣。(《捕蛇者說》)(乎:在)
?、凵跷崆埃渎劦酪补滔群跷?(《師說》)(前一個“乎”:在;后一個“乎”:比。)
④吾嘗疑乎是。(乎:對。)
?、菥硬W(xué)而日參省乎己。(《論語》)(乎:對。)
?、抟酂o怪乎其私之也。(乎:對于)
?、呱w進乎技矣。(《庖丁解?!?(乎:比)
?、嘁晕嵋蝗臻L乎爾。(爾:比。)
(三)可作詞尾,譯為“……的樣子”“……地”。
?、僖詿o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诤坪坪跞珩T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賦》)
三.【也】
(一)句末語氣詞,
1.表示判斷語氣。
?、俪潜毙旃?,齊國之美麗者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趶埩荚唬?ldquo;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鴻門宴》)
2.句末語氣詞,表示陳述或解釋語氣。例:
?、偌床蝗唐潇馋ⅲ魺o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齊桓晉文之事》)
?、诶做@,宮車過也。(《阿房宮賦》)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嘆的語氣。
①鳴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過秦論》)
?、谥劣谑奶鞌喟l(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鐘山記》)
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或反詰語氣。
?、俟游匪佬?何泣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②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莊暴見孟子》)
?、凼骨貜?fù)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語氣。
?、俟ブ豢?,圍之不繼,吾其還也。(《崤之戰(zhàn)》)
②當相與共謀之,勿令姊有窮途之慮也(《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二)句中語氣詞。用在句中,表示語氣停頓。
?、偈钦f也,人常疑之。(《石鐘山記》)
?、谄渎劦酪惨嘞群跷?。(《師說》)
【……之謂也】【其……之謂也】【其……之謂乎】意思是“說的就是……啊”
?、僭娫疲?ldquo;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齊桓晉文之事》)
【也哉】語氣助詞連用,為加強語氣,多有感嘆或反詰之意。例:
?、儇M非計久長,有子孫相繼為王也哉?(《觸龍說趙太后》)
?、诟F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病梅館記》)
?、圬M獨伶人也哉!(《伶官傳序》)
四.【而】
(一)用作連詞。 1.表示并列關(guān)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者(《勸學(xué)》)②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蜀道難》)
③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2.表示遞進關(guān)系。可譯為"并且"或"而且"。
?、倬硬W(xué)而日參省乎己。(《勸學(xué)》) ②楚懷王貪而信張儀,遂絕齊(《屈原列傳》)
?、刍匾暼沼^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皜駁色,而皆若僂(《登泰山記》)
點擊下一頁分享更多 高一語文文言文虛詞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