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必修課文《春之聲》教案
高一語文必修課文《春之聲》教案
高一語文必修課本中,《春之聲》是作家王蒙識流小說的代表作,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guī)淼母咭徽Z文必修課文《春之聲》教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一語文《春之聲》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本文運用的“意識流”表現手法;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文中表現出的新舊沖突、社會轉變的鮮明的時代特點。
一、引入新課
二、作者簡介
王蒙:當代作家,曾任中國文化部部長,同時也是一個作家、文化活動家。
河北南皮人,1934年10月生于北平。中學時參加中共領導的城市地下工作。14歲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3年,19歲的王蒙寫出了他的處女作長篇小說《青春萬歲》,1956年發(fā)表短篇小說《組織部新來的年輕人》,這篇小說成為50年代中國文壇的一朵奇葩。此外,王蒙還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的《夜的眼》、《海的夢》、《春之聲》《風箏飄帶》和《布禮》等,被文壇稱為王蒙的“集束手榴彈”。
三、《春之聲》寫作手法
王蒙被稱為“最新文藝思潮的代表作家”。而小說《春之聲》是王蒙借鑒“意識流”創(chuàng)作手法的代表作,更是被譽為新時期中國意識流小說的開山之作。這種意識流小說給新時期的小說創(chuàng)作帶來了深遠的影響,沖破了傳統(tǒng)小說觀念,為小說創(chuàng)作在藝術上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
1、關于“意識流”
意識流是心理學家們使用的一個短語。是把思想比作一股流水的概念和“意識匯流”的觀念。它把人類心理活動中象流水一樣活動著的意識的客觀狀態(tài),比喻為一個生動的形象。人類的思維活動并不是由一個一個分離的、孤立的部分組成,而是一條連續(xù)不斷的、包含各種復雜的感覺和思想流。
2、意識流小說的特點:
常常是以當時正在進行的事件為中心,通過觸發(fā)物的引發(fā),人的意識活動不斷地向四面八方發(fā)射又收回,經過不斷循環(huán)往復,形成一種枝蔓式的立體結構。在意識流小說中表現人物心理活動的最常用、最重要的技巧主要包括內心獨白、自由聯(lián)想、蒙太奇、時空跳躍、旁白等。(意識流小說中的蒙太奇的運用指的是作者把不同時間和空間的事件和場景組合拼湊在一起。)
四、課文解讀
1、以《春之聲》的第一、二段為例理解“自由聯(lián)想”的運用:
車身顛抖→人們搖晃→童年的搖籃→躺在故鄉(xiāng)小河水面上搖晃→故鄉(xiāng)和故鄉(xiāng)的父母
火車的噪音→歌曲樂音→廣州風鈴的清音→美國的抽象派音樂→楊子榮的詠嘆調→京劇鑼鼓的噪音→火車的噪音旱煙的辣味
2、把握《春之聲》的結構和主題
(1)結構:《春之聲》摒棄了傳統(tǒng)小說的敘述模式,運用了以人物為中心的放射狀結構。出國考察歸來的工程物理學家岳之峰在春節(jié)回鄉(xiāng)途中,身處悶罐車廂,“意識”流動。
小說不重塑造人物性格,不重故事情節(jié)敘述,不按正常時空順序。他借鑒了西方的“意識流”手法,但又不是西方純粹的“意識流”。小說采用的“放射性”結構有一個端點,就是坐在悶罐車廂這一特殊環(huán)境中主人公的心靈世界。
明確:回鄉(xiāng)過年——思念父老——車上見聞——感慨古今——多元對比——贊美時代
小結:小說采用這種“放射性結構”,縱筆所向,古今中外、鄉(xiāng)風城貌,全無拘束,以極精練的筆墨表現出十分豐富的內涵。
(2)主題:新時期新轉機新希望(春之聲)
五、思考和探究
1、《春之聲》標題的含義
小說主要寫時空切換中,外界世界作用于主人公內心所引起的聯(lián)想和心理狀態(tài),采擷特定時段的人文景觀,語言結構獨特,意象鮮明,反映主人公為祖國命運憂喜悲歡,渴望祖國人民走進溫暖春天的美好愿望。小說開始,“咣”車廂門關上,主人公進入悶罐子車這個特定環(huán)境,開始了他的感受、聯(lián)想和回憶。“咣”車廂門打開,到站了,上下乘客,引進新的人物,引發(fā)新的事件,主人公的心理活動又因此展開。車廂門開了又關,關了又開,直到主人公到站,小說結束。“咣”語義的延伸和相互關聯(lián),系連了一個完整事件的始終,也構擬了清晰可感的時間序列。
明確:題目“春之聲”,取自小說中火車上錄音機里傳出的德語歌曲和約翰•斯特勞斯的《春之聲圓舞曲》?!洞褐晥A舞曲》,春天的力量、春天的聲音,都表征著那個時代生機勃勃、萬象更新。這和那個嶄新的、清潔的、輕便的內燃機車的火車頭的作用是一樣的。
作者用“春之聲”做標題,表達出作者及其同時代人對作品所反映出的時代特征的認識:祖國進入了時代的春天。
這一標題也蘊涵著80年代初期人們對“時代”的特定指認方式,包含了作者對于“歷史”/ “現實”,“過去”/ “現在”、“未來”,“落后”/ “文明”等的思考。
小說標題和關于春天的描寫,新的內燃機車頭,無不是應用象征手法來扣合“我們生活中出現的希望和轉機”這個主題。
2、 小說的結尾處,作者用象征的手法描寫了破爛的悶罐子車和嶄新的火車頭,在這里有什么意義呢?
破爛的悶罐子車是落后生活的象征,而嶄新的火車頭則代表著未來生活的希望。
3、火車上的歌曲《春之聲》是一個巧合還是必然,那么在這里又有什么含義呢?
火車上的歌曲《春之聲》用在這里是作者有意安排的,它比喻祖國的春天,表達了作者對祖國未來的無限希望和憧憬!
六、課堂訓練
1、讀準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漣漪 鐵砧 戟 高亢 針灸
蕨麻 鈦 鈾 偌大 猙獰
醪糟 貧瘠 立錐之地 瓦瓴
鵪鶉 采擷 荸薺 撳
2、試品味下列句子
塵土和紙煙的霧氣中出現了旱煙葉……還有南瓜的香味哩!
提示:奇特的比喻,使平常的描寫生動且有回味。
黑壓壓的人頭,壓迫得白雪不白,冬青也不綠了。
提示:巧妙的夸張
他小跑著離開了故宮……把他拉下去哩!
提示:聯(lián)想奇特,幽默有趣
她說得挺帶勁,每吐出一個字就像擰緊了一個螺母。
提示:比喻獨到
岳之峰不由得也摸了摸自己攜帶的兩個旅行包……一切都健在無恙。
提示:風趣獨特,超越日常思維
悶罐子車正隨著這春天的旋律而輕輕地搖擺著,醺醺地陶醉著,裊裊地前行著。
提示:疊詞的運用,富有音韻美;擬人運用恰當傳神。
七、參考資料
約翰斯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本曲是約翰•斯特勞斯不朽的名作。它充滿活力,處處散發(fā)著青春的氣息。其節(jié)奏自由、充滿變化,旋律生動而連貫,具有較強的欣賞性,全曲具有相當高的藝術性,雅俗共賞、經久不衰。曲中生動地描繪了大地回春、冰雪消融、一派生機的景象,宛如一幅色彩濃重的油畫,永遠保留住了大自然的春色,給聽眾一種春意盎然的感覺。
看了“高一語文必修課文《春之聲》教案”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