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一冊復習試題含答案
高一語文一冊復習試題含答案
做練習試題也是高中語文復習的一種有效的方式,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guī)淼母咭徽Z文一冊復習試題含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一語文一冊復習試題
一、現(xiàn)代文閱讀(9分,毎小題 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項羽大怒曰:“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在霸上。范增說項羽曰:“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貨,好美姬。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彩,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曰:“毋從俱死也。”張良曰:“臣為韓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張良曰:“誰為大王為此計者?”曰:“鯫生說我曰:‘距關,毋內(nèi)諸侯,秦地可盡王也。’故聽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張良曰:“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
1.下列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貪于財貨 常痛于骨髓
B.為擊破沛公軍 且君嘗為晉軍賜矣
C. 具告以事 敢以煩執(zhí)事
D.為之奈何 何厭之有
2.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
A.為擊破沛公軍 B.沛公軍霸上 C.沛公欲王關中 D.此天子氣也
3.下列對四部史書的表述有錯誤的一項是( )
A.《戰(zhàn)國策》記載了戰(zhàn)國時期各國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動,主要記錄了各國謀臣的策略和言論。作者在記敘歷史事件時,有時為了突出謀臣在歷史事件中的決定作用,甚至編造一些情節(jié)。
B.《史記》 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一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偉大著作。全書分為本紀、世家、列傳、書和表五種體例,共一百三十篇。
C.《燭之武退秦師》選自我國第一部敘事較詳細的編年體著作《左傳》,作者相傳是魯國史官左丘明。
D.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相傳由孔子編定。第一部國別體史書是西漢劉向編輯的《戰(zhàn)國策》。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昔者鄭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娛其意。因問于群臣:"吾欲用兵,誰可伐者?"大夫關其思對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 弟之國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聞之,以鄭為親己,遂不備鄭。鄭人襲胡,取之。宋有富人,天雨墻壞。其子曰:"不筑,必將有盜。"其鄰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此二人說者皆當矣,厚者為戮,薄者見疑,則非知之難也,處知則難也。故繞朝之言當矣,其為圣人于晉,而為戮于秦也,此不可不察。
昔者彌子瑕有寵于衛(wèi)君。衛(wèi)國之法:竊駕君車者刖。彌子瑕母病,人聞往夜告彌子,彌子矯駕君車以出。君聞而賢之,曰:"孝哉!為母之故,忘其刖罪。"異日,與君游于果圃,食桃而甘,不盡,以其半啖君。君曰:"愛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及彌子色衰愛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固嘗矯駕吾車,又嘗啖我以馀桃。"故彌子之行未變于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見賢而后獲罪者,愛憎之變也。故有愛于主則智當而加親有憎于主則智不當見罪而加疏故諫說談論之士不可不察愛憎之主而后說焉
夫龍之為蟲也,柔可狎而騎也;然其喉下有逆鱗徑尺,若人有嬰之者,則必殺人。人主亦有逆鱗,說者能無嬰人主之逆鱗,則幾矣。
4.對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暮而果大亡其財 亡:丟失
B.彌子矯駕君車以出 矯:假托
C.柔可狎而騎也 柔:柔軟
D.若人有嬰之者 嬰:觸動
5.劃線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故有愛于主/則智當而加親/有憎于主/則智不當見罪而加疏/故諫說談論之士/不可不察愛憎之主而后說焉
B.故有愛/于主則智/當而加親/有憎/于主則智不/當見罪而加疏/故諫說談論之士/不可不察愛憎之主而后說焉
C.故有愛/于主則智/當而加親/有憎/于主則智不/當見罪而加疏/故諫說/談論之士不可不察/愛憎之主而后說焉
D.故有愛于主/則智當/而加親/有憎于主/則智不當/見罪而加疏/故諫說談論之士不可不察/愛憎之主而后說焉
6.下列關于文意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韓非子列舉鄭武公戮關其思和宋人疑鄰的故事說明“處知之難”。
B. 韓非子用繞朝和彌子瑕有寵于衛(wèi)君胡故事說明“愛憎之變也”。
C. 韓非子把君主變幻莫測的心理形象比作龍之“逆鱗”,只要不冒犯“逆鱗”,就一定不會有事。
D. 根據(jù)文章最后一段可以推斷以上故事中所指“逆鱗”分別是鄭武公的女兒、宋人的兒子和衛(wèi)君的憎。
7.翻譯(10分)
(1)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5分)
(2)昔者鄭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娛其意。因問于群臣:"吾欲用兵,誰可伐者?(5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8-9題。
致 橡 樹(節(jié)選) 舒婷
我如果愛你——
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愛你——
絕不學癡情的鳥兒
為綠蔭重復單調(diào)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長年送來清涼的慰藉;
也不止像險峰
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這些都還不夠![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8.詩人詩中用了哪些意象來進行比喻?(5分)
9.在這首詩里,詩人表達了怎樣的愛情觀?(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看萬山紅遍, ;漫江碧透, 。
(2)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默默彳亍著, 。
(3) , 沉淀著彩虹似的夢。
(4).又前為歌曰:“ , 。
三、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題。(25分)
太湖碎錦
范煙橋
?、偬?,用文人的套語來形容,是“三萬六千頃、七十二峰”。民間則說“八百里太湖跨三州”。不經(jīng)過實測,這樣籠統(tǒng)地畫出一個輪廓,只能給人們一種山明水秀、浩瀚無際的想象。至于它有什么詩情畫意,要費一點時間實地去觀察、探索,才能領會。
?、谖覐牟煌慕嵌?,看太湖的部分畫面,就感到有不同的勝概。洞庭東山、西山是太湖里兩個主峰。東山周圍五十余里,山勢并不陡峭,土壤又滋潤,經(jīng)勞動人民世世代代辛苦經(jīng)營,已成了豐產(chǎn)地區(qū)。山下坡田,種植各種水稻,是秋熟的主要農(nóng)作物。夏熟是三麥和油菜,還有豆類和蔬菜瓜果。他們更有園藝的豐富經(jīng)驗,梅、杏、桃、李……多得數(shù)說不盡。枇杷、楊梅和洞庭紅(橘名)名聞遠近。隨著春夏秋冬,它們先后開花結(jié)果,春天果然是“姹紫嫣紅開遍”,夏天、秋天、冬天,也是各有爛漫絢麗的景色。說是“美盡東南”,并不夸張。從觀賞說,四時皆宜;從生產(chǎn)說,那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天然資源。江南的許多淡水魚,這里樣樣都有。朝出暮歸的千百艘大小漁船,點綴湖光水色中,漁民們勤勞、勇敢,征服自然,利用自然。
?、畚魃胶蜄|山隔著東太湖,東山最高峰——莫釐,和西山最高蜂——縹緲遙遙相對,同為七十二峰的領袖。西山也是豐產(chǎn)地區(qū),同是“花果山”,東山所有的名花嘉果,西山都繁生著。從東山坐獨具風格的小艇——龍飛快,駛?cè)霒|太湖,莫釐峰頭,云氣滃然如蒸。別的不知名的遠近諸山,時隱時現(xiàn),好似給煙波吞吐著,山色因明暗而濃淡不一。船家果然有眼明手快的本領,坐在船里的我,到湖心時常為顛簸震蕩而驚心動魄。正因為如此,而愈覺山水奇麗得來不易的樂趣。兀立在東山、西山之間的石公山,則是以玲瓏秀逸的姿態(tài)吸引著人們。小艇乘風破浪而去,到了山下,顯然可見四圍的山石,經(jīng)過千萬年的沖刷,有了“皺、瘦、透”的美姿,早給鑒賞者陸續(xù)鑿去了,蘇州園林里的太湖石,都是取于 石公一帶的石山。因此,石公山像斧削過,沒有了山腳,正如一塊翡翠放在一個玻璃盤里。
點擊下一頁分享更多高一語文一冊復習試題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