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黄特色三级在线观看免费,看黄色片子免费,色综合久,欧美在线视频看看,高潮胡言乱语对白刺激国产,伊人网成人,中文字幕亚洲一碰就硬老熟妇

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高中學習方法 > 高一學習方法 > 高一地理 >

高一下期中考試地理試題帶答案

時間: 詩盈1200 分享

  做練習貴在精而不是多,做題是檢查書本知識的很有效方法,因此做題時不清晰或出現錯誤,立即查書并記住是很重要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參考一下九年級歷史,喜歡的一起來參考哦

  高一下期中考試地理試題及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在下列各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意的。請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填涂答案(30小題,每題2分,共60分)。

  1、在人類社會早期,人口增長十分緩慢,原因是

  A.出生率低 B.死亡率高 C.戰(zhàn)爭頻發(fā) D.自然災害多

  2、原始型和現代型人口增長模式的共同特點是

  A.高死亡率 B.低出生率 C.高出生率 D.低自然增長率

  3、20世紀五十年代以來,世界人口增長最快的大洲是

  A.亞洲 B.非洲 C.歐洲 D.北美洲

  下圖(圖1)為三個國家(或地區(qū))的人口統計圖。讀圖回答4~5題。

  4、b所在區(qū)域的人口增長模式屬于

  A.原始型 B.傳統型

  C.現代型 D.過渡型

  5、影響c區(qū)域人口自然增長率的主要因素有

 ?、俳洕l(fā)展水平較高 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較低

 ?、坩t(yī)療衛(wèi)生水平低 ④人們的生育意愿較低

  A.①② B.③④ 圖1

  C.②③ D.①④

  右圖是“不同城市間的人口流動趨勢示意圖”,據此完成6~7題。

  6、引起圖中城市間人口流動最主要的因素是

  A.政治因素 B.環(huán)境因素

  C.經濟因素 D.交通因素

  7、符合圖中所示人口流動趨勢的國家和地區(qū)是

  A.20世紀60年代的中國

  B.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

  C.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

  D.20世紀90年代的歐洲 圖2

  8、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人口遷移所表現出的主要特點是

  A.國家有計劃的遷移 B.東部經濟發(fā)達地區(qū)人口支援西部

  C.流動人口的大量增加 D.從人口稠密地區(qū)移向稀疏地區(qū)

  9、制約環(huán)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自然資源 B.科技發(fā)展水平 C.消費水平 D.農業(yè)生產

  10、與100年前相比,我國環(huán)境人口容量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A.資源數量迅速增長 B.科技水平不斷提高

  C.社會生產規(guī)模不斷擴大 D.消費水平不斷提高

  11、通常情況下,城市中土地利用最為廣泛的是

  A.商業(yè)區(qū) B.住宅區(qū) C.工業(yè)區(qū) D.交通用地

  12、下列城市中,服務范圍最大的是

  A.株洲 B.無錫 C.南京 D.上海

  下圖表示的是不同的經濟活動的土地付租能力與市中心距離的關系,

  據圖完成13~14題。

  13、表示商業(yè)用地付租能力線的是

  A.a B.b

  C.c D.d

  14、圖中比較適宜發(fā)展蔬菜、花卉產業(yè)的是

  A.A B.B

  C.C D.D

  15、世界上第一個城市人口超過鄉(xiāng)村人口的國家是

  A.中國 B.美國 圖3

  C.英國 D.德國

  下表為“四聚落服務職能情況表”,表中“√”表示聚落具有的職務職能。據此完成16~17題。

  類 型 甲聚落 乙聚落 丙聚落 丁聚落

  零售

  日用品 √ √ √ √

  中級消費品 √ √ √

  高檔消費品 √ √

  特殊定做商品 √

  學校 小學 √ √ √ √

  中學 √ √ √

  地方性大學 √ √

  重點大學 √

  16、表格中等級最高的聚落是

  A、甲 B、 乙 C、 丙 D、 丁

  17、接上題:有關等級最高的聚落的敘述,正確的是

 ?、俪鞘袛的枯^多 ②城市數目較少 ③城市相距較遠 ④城市相距較近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8、下面的各個時期,我國城市化發(fā)展速度最快的是

  A、唐、宋時期 B、近現代世界工業(yè)革命期間

  C、新中國成立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D、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

  19、讀“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線分布圖”,圖中部

  分地區(qū)等值線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受地形條件的影響

  B.交通通達度高低的影響

  C.環(huán)境質量好壞的影響

  D.與市中心距離遠近的影響

  20、城市化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圖4

  A、使河流徑流變化增大 B、城市地下水更新加快

  C、城市降水減少 D、城市風力增大

  21、近年來,我國的山東、海南等省逐漸成為了全國許多省市重要的蔬菜的供應基地。主要的區(qū)位因素是

  A.氣候條件優(yōu)越 B.交通條件的改善

  C.有大量廉價勞動力 D.優(yōu)惠的政策

  22、下圖是“我國東部某城鎮(zhèn)周圍農業(yè)分布圖”,該地選擇在圖中A、B、C、D分別發(fā)展小麥、乳牛、水果、花卉生產。下列選擇正確的是

  A、小麥、乳牛、水果、花卉

  B、水果、小麥、花卉、乳牛

  C、花卉、乳牛、小麥、水果

  D、乳牛、水果、花卉、小麥

  23、下表為“2006年江蘇某地農產品產值構成表”。根據表格數據判斷,影響該地農業(yè)發(fā)展的主要區(qū)位因素是

  農產品品種 糧食 蔬菜 花卉

  農產品產值(%) 15 50 35

  A、地形、氣候 B、土壤、水源 C、市場、交通 D、政策、勞動力

  24、亞洲大面積種植水稻,最突出的區(qū)位優(yōu)勢是

  A.雨熱同期,水熱條件好 B.地形平坦,灌溉水源豐沛

  C.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 D.科技水平高

  25、歐洲乳畜業(yè)發(fā)達,主要原因是

  A.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 B.氣候干旱,不適合種植谷物

  C.氣候溫涼、潮濕,多雨、多霧 D.人口稠密,科技發(fā)達

  26、下列農業(yè)地域類型中,能根據市場靈活調節(jié)生產規(guī)模、種類的是

  A.混合農業(yè) B.季風水田農業(yè)

  C.大牧場放牧業(yè) D.乳畜業(yè)

  27、據報道,天津市政府決定,從2001年起,將原有的1萬畝水稻田改種玉米和小麥。天津市政府作出農業(yè)調整決策的主要原因是

  A、華北地區(qū)居民喜食面食,大米銷售有困難

  B、水稻單位面積產量低,經濟效益差

  C、華北地區(qū)缺水日益嚴重,而水稻種植過程中需水量很大

  D、種植水稻需使用農藥,會加劇環(huán)境污染

  28、下列農業(yè)地域類型中,產品主要面向市場。敘述錯誤的是

  A、季風水田農業(yè) B、大牧場放牧業(yè)

  C、商品谷物農業(yè) D乳畜業(yè)

  29、與其他農業(yè)地域類型相比,我國東部季風區(qū)的水稻種植業(yè)

  A、需要大量勞動力 B、單位面積產量較低

  C、科技水平高 D、機械化水平高

  30、我國政府在季風水田農業(yè)區(qū)必須加強水利工程建設,其原因有

 ?、偎旧L需水量大 ②我國水稻種植區(qū)嚴重缺水 ③季風區(qū)水旱災害頻繁 ④小農經營,農民無力建設水利工程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判斷題:(判斷下列各題的正確與錯誤,并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填涂答案。正確的用“A”表示,錯誤的用“B”表示。共10小題,每題1分,共10分)。

  31、目前,發(fā)展中國家的人口增長模式大多屬于傳統型。

  32、環(huán)境承載力是指一個地區(qū)能持續(xù)供養(yǎng)的最適宜人口數量。

  33、在某種特定的時空條件下,任何一種因素都有可能成為影響人口遷移的決定性因素

  34、地球的環(huán)境人口容量將隨著人類消費水平的提高而增長。

  35、人口由城市遷往農村是當前發(fā)展中國家人口遷移的主要方式。

  36、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通常被用來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qū)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標志

  37、城市不同功能區(qū)之間常常沒有明確的界限

  38、農業(yè)區(qū)位選擇的實質是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39、大牧場放牧業(yè)和商品谷物農業(yè)共同的區(qū)位條件之一是地廣人稀

  40、商品谷物農業(yè)只分布在發(fā)達國家

  三、讀圖題、綜合題:(共4大題,滿分30分)。

  41、讀A、 B兩國的人口金字塔圖,回答下列問題。(8分)

  A國 年齡組別 B國

  8 O 8 6 0 6

  % %

  圖6

  (1)根據圖中各年齡組人口百分比判斷人口增長模式:A、 ; B 。

  (2)若A、B分別代表不同發(fā)展水平國家。則 應該是發(fā)展中國家; 應該是發(fā)達國家。

  (3)目前,A國兒童人口占有較高的比重,說明人口出生率 ,人口增長 。

  (4)B類型的國家面臨的問題主要有________ ___、 。

  42、讀“某城市地域結構示意圖”(圖7),完成下列各題。(6分)

  (圖7)

  (1)該城市地域結構屬于 (A、同心圓;B、扇形C、多核心)模式。

  (2)若圖中字母代表的功能區(qū)有中心商務區(qū)、批發(fā)和輕工工業(yè)區(qū)、高級住宅區(qū)、中級住宅區(qū)和級住宅區(qū)。則代表中心商務區(qū)的是 ;代表批發(fā)和輕工工業(yè)區(qū)的是 ;代表低級住宅區(qū)的是 ; 處可能形成高級住宅區(qū),理由 。

  43、下面的兩幅圖,完成問題。(8分)

  甲圖 (圖8) 乙圖

  (1)甲圖中的水稻分布區(qū)以 氣候為主。這種類型的氣候主要的優(yōu)點是 ,適合水稻生長。

  (2)乙圖中的字母代表商品谷物農業(yè)的是 。與甲圖所示農業(yè)類型比較,該農業(yè)地域類型最顯著的特點是 。

  (3)乙圖中代表大牧場放牧業(yè)的是 ,代表乳畜業(yè)的是 。

  (4)甲乙兩圖所示農業(yè)地域類型中,面向城市市場的是 。

  44.讀不同經濟發(fā)展水平國家城市人口比重變化的折線圖,回答下列問題。(8分)

  (圖8)

  (1)圖中代表發(fā)達國家城市人口比重變化的折線__ __,表示發(fā)展中國家是的___ _ (填字母)。

  (2)從圖中可以看出,發(fā)展中國家比發(fā)達國家城市化起步_____,水平_____。自二

  十世紀七十年代以后,發(fā)展速度______發(fā)達國家。

  (3)20世紀七十年代中期以后,發(fā)達國家出現的與城市化過程相反的人口流動現象

  稱為“_________”現象,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

  、 。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B 2.D 3.B 4.B 5.D 6.C 7.B 8.C 9.A 10.B

  11.B 12.D 13.A 14.D 15.C 16.B 17.D 18.D 19.B 20.A

  21.B 22.C 23.C 24.A 25.C 26.A 27.C 28.A 29.A 30.C

  二、判斷題

  31.A 32.B 33.A 34.B 35.B 36.A 37.A 38.B 39.A 40.B

  三、讀圖題、綜合題

  41.(1)傳統型 現代型 (2)A B (3)高 快 (4)人口老齡化 勞動力不足

  42.(1)B (2)A B C E 位于河流上游,地勢高爽,靠近風景區(qū),環(huán)境質量好。

  43.(1)熱帶、亞熱帶季風 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 (2)AB(全對得1分) (生產規(guī)模大,機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任意寫出兩點得滿分2分)(3)C D 乳畜業(yè)

  44.(1)A B (2)晚 低 超過 (3)逆城市化 發(fā)達國家大城市地價昂貴,環(huán)境質量下降,而人們對環(huán)境質量的要求提高 鄉(xiāng)村地區(qū)和小城鎮(zhèn)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高二地理下冊期中考試試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下圖為某大陸沿18°S的地形剖面圖,讀圖回答

  關于該地區(qū)自然地理特征的說法,正確的( )

  A.①、②兩地自然景觀相似 B.①地西側沿海與②地東側沿海降水差異很大

  C.①、②兩地之間大部分地區(qū)是熱帶雨林植被 D.剖面線上的地形主要是山地和平原兩種

  2平均海拔由高到低的省區(qū)依次是

  A.湘、遼、寧 B.臺、魯、蘇 C.青、粵、晉 D.桂、甘、豫

  下圖為某日中國東部一條經線附近地區(qū)的天氣狀況示意圖,讀圖,

  3.該日最可能出現在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讀“我國某區(qū)域示意圖”,回答4~5題。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A所在地區(qū)目前是我國人口主要遷入區(qū) B.A所在地區(qū)能源缺乏,需要大量調入

  C.B所在地區(qū)的降水量自東南向西北遞減 D.B所在的省區(qū)是我國少數民族最少的省

  5.關于C河段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

  A.流經地區(qū)受流水溶蝕作用明顯 B.降水豐富,水量大,航運價值高

  C.主要參與了海陸間大循環(huán) D.受到東南和西南季風的影響,汛期長

  6圖8中①、②、③是我國幾條重要的地理界線,下列有關界線①、②、③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①是我國全年均溫00C等溫線,③是我國地勢三級階梯分界線

  B.②為季風界線,③為第二、三級階梯(地形)界線

  C.②為森林與非森林分界線, ③季風區(qū)和非季風區(qū)分界線

  D.②為400毫米年降水量界線, ③為農牧業(yè)界線

  損失率是指受災區(qū)域各類財產的損失值與災前(正常)值之比,影響損失率的因素主要有災害的強度、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水平和地區(qū)抗災能力等。讀“中國自然災害損失率(‰)等值線局部示意圖”,完成7~8題。

  7.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自然災害損失率大致由沿海向內陸逐漸增大

  B.因為經濟發(fā)達,甲地區(qū)損失率最大

  C.乙地區(qū)損失率較大,其原因之一是抗災能力差

  D.丙地區(qū)損失率較小,其原因是災害種類單一,強度小

  8.根據“中國自然災害損失率(‰)等值線局部示意圖”,推測上海及其周邊地區(qū)自然災害損失率最接近下圖中的 ( )

  下圖為“沿我國32°N緯線所做的地勢剖面示意圖”,據圖回答9~10題。

  9.圖2中字母

  A.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 B.云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

  C.青藏高原、吐魯番盆地、華北平原 D.柴達木盆地、黃土高原、東北平原

  10.我國的地形、地勢特征對我國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體現在

  A.有利于印度洋水汽深入影響我國內陸地區(qū) B.有利于種植業(yè)的均衡布局

  C.有利于各地區(qū)經濟的均衡發(fā)展 D.決定了我國大多數外流河的流向

  讀下圖,據圖完成11~14題。

  圖3

  11.連線PQ東南部屬于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云貴高原 D.橫斷山區(qū)

  12.下列關于圖示區(qū)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合理的是

  A.“遠看是山,近看成川”是對該地區(qū)地形地勢的最佳寫照

  B.該地區(qū)的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半年

  C.該地區(qū)的植被類地主要以熱帶季雨林為主

  D.該地區(qū)氣溫季節(jié)變化顯著,冬暖夏熱,氣溫日較差和年較差均較大

  13.下列自然資源中,不屬于該地區(qū)優(yōu)勢資源的是

  A.風能 B.水能 C.地熱能 D.有色金屬

  14.造成連線PQ的東南部與西北部兩地人口密度不同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地形 B.氣候 C.水文 D.礦產資源

  圖4是我國四個地方(①-④)的年內各月氣溫與降水量圖(四地均位于平原,且受東部雨帶的影響);圖5為“我國東部季風區(qū)雨帶推移規(guī)律示意圖”。讀圖回答15~19題。

  15.四地夏季降雨均主要是由于

  A.地形的影響 B.海洋濕熱氣團受迫抬升

  C.熱帶氣旋過境 D.地面強烈增溫

  16.圖5中與6月中、下旬我國東部雨帶的位置大致對應的是

  A.Ⅰ B.Ⅱ C.Ⅲ D.Ⅳ

  17.一般情況下,位于6月中、下旬我國東部雨帶所處地區(qū)內的地方(圖4中①一④)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8.圖4中,①地可能位于

  A.華北平原 B.松嫩平原 C.成都平原 D.河套平原

  讀“沿40°所作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圖”,據此回答19-20題。

  19.水域①與陸地②的名稱分別( )

  A.太平洋 佛羅里達半島 B.地中海 朝鮮半島

  C.印度洋 新西蘭 D.大西洋 馬達加斯加島

  20.下列對②、③地區(qū)氣候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溫帶季風氣候 B.冬季溫和多雨

  C.夏季暖熱多雨 D.冬季溫和少雨

  讀圖完成21~22題。

  21.8℃等溫線大致呈東西走向,其影響因素主要是

  A.海岸線 B.緯度 C.地形 D.大氣環(huán)流

  22.昆明和臺北緯度位置相近,但溫度差異較大,主要原因有

 ?、俚貏莞叩?②距海遠近 ③寒潮影響 ④洋流影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下圖一架飛機從a城出發(fā)途徑b島附近海域后飛往c城的航線位置。讀圖回答

  23下列有關地理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A.a地所在國農業(yè)地域類型以大牧場放牧業(yè)為主體

  B.因受寒流影響a地沿海水溫低于同緯度其他海域

  C.c地所在國地大物博,工業(yè)以采掘業(yè)為主體

  D.c地處于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讀右圖,回答24~25題。

  24、圖示地區(qū)不適宜種植的經濟作物是

  A.甘蔗 B.甜菜

  C.咖啡 D.香蕉

  25、如果在乙城建一個水泥廠,從城市盛行風向和大

  氣環(huán)境角度考慮,廠址最適宜選擇在

  A.城市的東南郊 B.城市的西北郊

  C.城市的東北郊 D.城市的西南郊

  二、綜合題:(共4大題,50分)

  26.結合材料一和美國阿拉斯加州簡圖,回答下列問題。(11分)

  材料一 阿拉斯加是美國的第49個州,面積為171萬平方千米,森林、漁業(yè)、黃金、石油等資源豐富。當地土著居民為因紐特人、阿留申人和印第安人,其他種族被稱為“新定居者”(New Settlers)。目前阿拉斯加州人口僅60多萬,人口密度0.42人/平方千米。其中白人占67.6%,土著居民占15.6%,拉美裔人占4.1%,亞裔人占4%,黑人占3.5%,混血兒占5.4%。

  材料二 美國阿拉斯加州簡圖

  (1)與阿拉斯加州的其他地區(qū)相比,南部沿海地區(qū)氣候相對溫暖,主要的自然原因有哪些?(3分)

  (2)與美國本土比較,阿拉斯加州環(huán)境人口容量較小,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全球氣候變暖,導致阿拉斯加冬季的氣溫已平均上升了約6℃,當地的陸地永久凍土和沿岸海冰將大量融化,這將給阿拉斯加的經濟發(fā)展帶來哪些

  主要的影響?(6分)

  27讀下面圖片和材料回答問題。(12分)

  (1) 被稱為“母親伏爾加”的河流,在圖中的字母代號是________。試分析該河水文特征。(4分)

  (2)A水域南岸地區(qū)屬于_________氣候,該氣候類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4)

  (3)B水域_________(南或北)部鹽度較低,原因是 (4分)

  28下圖是我國部分地區(qū)的等值線圖,讀圖回答:16分)

  (1)圖1中反映的是什么等值線的分布情況?分析等值線在A處分布有何特點試分析原因。(4分)

  (2)圖2,試分析圖中的等值線的類型以及等值線在B處向西北凸的原因。(4分)

  (3)試分析圖3中的等值線在C處變化的特點和原因。(4分)

  (4)圖4為我國積溫分布圖,寫出圖中D、E兩處的地形名稱并分析D、E兩處較周圍地區(qū)積溫高的原因。(4分)

  29、分析材料,回答問題(11分)

  材料:我國西北干旱地區(qū)的地下水,主要采自呈扇形分布于山前平原地帶或山閘盆地的洪積物中,洪積扇上部是良好供水源地。但是,在某些地區(qū),洪積扇上部是大片的礫石戈壁,而下部能利用的地段,土壤往往產生嚴重的鹽堿化現象。我國勞動人民為了解決這一矛盾,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就創(chuàng)建了一種特殊的引水工程——坎兒井。如圖所示,坎兒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直井、明渠、蓄水池組成。直井是開挖地下暗渠的通道,暗渠與地下水流向成斜交,上游挖至地下含水層中,滲溢出來的地下水順著暗渠從坡流出地面,明渠將暗渠流出的地下水引入蓄水池,蓄水池起了調蓄灌溉水量的作用。

  (1)坎兒井地下水的水源補給主要來自________ _ (2分)

  (2)坎兒井由直井、暗渠、蓄水池與明渠四部分組成。簡要分析坎兒井的結構與當地氣候地形的關系。(4分)

  (3).讀右上圖,天山位于西北干旱地區(qū),全年降水量卻超過1000毫米,簡要解釋其原因。(2分)

  (4).據普查統計,坎兒井引水渠道正以每年平均23條的數量遞減,試分析其主要人為原因。(3分)

  地理答案

  1-5BBBCB 6-10BCAAD 11-15CBAAB 16-20BCABC 21-25BCDBD

  26、(11分)(1)緯度相對較低;阿拉斯加暖流的增溫作用;山脈對北方的冷空氣有阻擋作用。(3分) (2)氣候嚴寒,自然條件惡劣(熱量因素)。(2分)

  (3)熱量增加,(凍土帶減少,森林帶北移,)林業(yè)和種植業(yè)的規(guī)模擴大;同時森林蟲害也將增多;沿岸海冰大量融化,河流冰期縮短,航運業(yè)、漁業(yè)和外貿都將得到發(fā)展。(言之有理可酌情計分)(6分)

  27、(12)(1) C. (2分) 河流補給水源為積雪融水補給為主,春汛明顯,且越往下游春汛越明顯,;部分河段流速大,水能豐富,部分河段水流平緩,航運便利。結冰期長(2分) (2)地中海氣候,受副熱帶高壓和西風帶的交替控制(4分),(3)北部,北部有河流注入淡入稀釋(4分)。

  28(16分)、(1)圖中反映的是我國東北地區(qū)1月等溫線分布圖,(2分)A處為大興安嶺東坡,此處等溫線向北突出,反映氣溫較高,主要是由于大興安嶺東坡陡,寒冷的西北風越過山嶺下降增溫所致(2分)

  (2)圖中B,等值線表示的是等降水量線(2分),B位于泰山附近,由于處于泰山迎風坡,該地多地形雨等值線向西北凸出(2分)

  (3)圖3 為太陽輻射的分布曲線,(2分)C處是四川盆地,該地是我國獲得太陽輻射最少的地方,主要是由于低處于川西山地迎風坡,多降水、多云霧阻擋了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所致(2分) (4)D為渭河谷地(或關中盆地),E為汾河谷地,(2分)兩地海拔較周圍地區(qū)低,受地形的影響地勢低,氣溫高,積溫也高(2分)

  29、(11分)(1)冰雪融水(或冰雪融水和大氣降水)(2分) (2)當地降水少,蒸發(fā)強,采用暗渠輸水可減少水分蒸發(fā)(2分),利用山麓傾斜的地勢,可自流引水(2分)(3)天山北坡地處西風帶的迎風坡,易形成地形雨,降水豐富 (2分);(4) 破壞植被(1分);缺乏統一管理,1分)不合理利用地下水(或過量利用地下水)(1分)

  高一地理下學期期中試卷參考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個小題,每小題2分,計50分。各題中只有一個答案是正確的,多選和錯選均不得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人口自然增長率最快的大洲是

  A.亞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

  2.下列因素中,一般情況下往往對人口遷移起重要作用的是

  A.較高的工資待遇     B.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

  C.家庭成員異地居住    D.遷入區(qū)優(yōu)美的環(huán)境

  下圖是我國東南沿海經濟發(fā)達地區(qū)某新興城市人口增長示意圖。讀圖回答3-5題。

  3.1992年至1993年,該城市的人口增長率是

  A.16.7% B.14.3% C.0.99% D.23.8%

  4.1991年至1998年,該城市人口迅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B.人口死亡率低 C.大量人口遷入 D.原有人口基數小.

  5.該城市人口迅速增長,近期可能導致的主要問題是

  A.人口老齡化突出 B.城市經濟缺乏活力 C.社會勞動力不足 D.城市用地壓力增長

  6. 從人們的居住環(huán)境考慮,下列四幅圖中居民區(qū)的分布合理的是

  7. 讀圖2,分析、判斷下列城市地域功能區(qū)與其付租能力及最佳區(qū)位選擇搭配正確的是

  各類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隨距離遞減示意圖

  A.商業(yè)區(qū)- Ⅲ- a B.住宅區(qū)-Ⅱ-b C.工業(yè)區(qū)-Ⅲ- a D.商業(yè)區(qū)-Ⅰ-b

  我國某省區(qū)分布的城市有三類:①省會②地級市③縣和縣級市,回答8-10題。

  8. 其中數目多少關系正確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

  9. 三類城市中其服務范圍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②和③

  10.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標是

  A.城市人口的數量 B.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

  C.城市用地規(guī)模 D.城市綠地面積

  11. 發(fā)達國家出現了逆城市化現象,說明了

  A.城市內環(huán)境質量相對下降,人們對環(huán)境質量的要求降低

  B.鄉(xiāng)村地區(qū)和小城鎮(zhèn)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

  C.大城市中心區(qū)萎縮,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下降

  D.大城市經濟發(fā)展停滯,生活水平下降

  12. 中國園林中的“曲徑通幽”體現了中國地域文化具有

  ①外向性 ②開放性 ③內向性 ④封閉性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3. 下列農業(yè)生產成果得益于對自然條件改造的是

  A.城市農業(yè)的重點轉向以蔬菜、肉、蛋、奶以及園藝業(yè)為主

  B.通過改良品種我國將小麥的種植高度提高到海拔4000米以上

  C.運用大棚、玻璃溫室,生產反季節(jié)蔬菜

  D.農業(yè)在大范圍內形成區(qū)域專業(yè)化生產

  14. 冬季我國南方四川、廣東的蔬菜能大量供應北方,主要取決于

  A.市場區(qū)位的變化 B.北方人口眾多

  C.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 D.國家政策支持

  資料:20世紀80年代,隨著人們對甲魚營養(yǎng)價值認識的加深,原來的無人問津甲魚開始價格飛漲,江漢平原就有很多人開始人工養(yǎng)殖甲魚。但自然生長的甲魚要7年才能成熟上市,飼養(yǎng)者便在冬季采用溫室飼養(yǎng)甲魚,使其三年便可上市。此后,甲魚價格大幅下跌,于是有的人轉向觀賞龜的飼養(yǎng)。請根據資料回答15-16題。

  15. 從以上資料可見,最終決定農業(yè)生產類型和規(guī)模的是

  A.氣候 B.政策 C.地形 D.市場

  16. 甲魚只養(yǎng)三年就能上市,這是因為人們改造了

  A.光熱條件 B.土壤條件 C.交通條件 D.地形條件

  17. 我國下列農業(yè)地域類型中,屬于新型混合農業(yè)的是

  A.內蒙古的畜牧業(yè) B.南方的水稻種植業(yè)

  C.珠江三角洲的?;~塘 D.黃土高原的谷子種植業(yè)

  18. 有關農業(yè)生產活動對環(huán)境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人類只要進行農業(yè)生產就會導致自然環(huán)境的破壞

  B.農藥、化肥的大量使用會對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帶來負面影響

  C.濫墾草原、過度放牧是造成土壤鹽漬化的主要原因

  D.生物多樣性的破壞與農業(yè)生產活動無關

  19. 圖3表示各因素對某一工業(yè)布局的影響狀況,

  其中線段長短表示影響程度大小,據圖判斷該企業(yè)可能是

  A.制糖廠 B.家用電子產品裝配廠

  C.精密儀器廠 D.啤酒廠

  伊利企業(yè)集團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市,它生產的乳制品暢銷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qū),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卮?0-21題。

  20. 影響伊利集團乳制品廠的區(qū)位選擇的主導因素是

  A.消費市場 B.原料產地 C.廉價勞動力 D.技術力量雄厚

  21. 從2000年開始,伊利集團液體奶生產基地在北京和大慶等城市落成,影響這些基地落成的主導因素是

  A.消費市場 B.冷藏保鮮技術 C.廉價勞動力 D.便利的交通運輸

  廣東省東莞市生產的軟驅,在國際市場上的占有率達30%,掃描儀占20%,其經濟實力在全省僅次于深圳和廣州,外資對其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2.5%。據此回答22-23題。

  22. 電子工業(yè)屬于

  A.原料指向型 B.市場指向型 C. 技術指向型 D.廉價勞動力指向型

  23. 跨國公司選擇東莞市為數碼電子產品生產基地,并投入了大量資金,是因為當地

  ①自然資源豐富 ②勞動力成本低 ③國家政策優(yōu)惠 ④技術力量強

 ?、萁煌l件好 ⑥市場需求量大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①④⑥ D.②③⑤

  下圖是某城市發(fā)展階段圖。讀圖完成24~25題。

  24.能正確反映Ⅱ階段都市人口密度與距離市中心的遠近兩者之間關系的是

  25.Ⅱ階段城市最不會發(fā)生的現象有

  A.交通問題得以緩解

  B.與周邊地區(qū)溫差增大

  C.工業(yè)污染日益嚴重

  D.農業(yè)用地不斷減少

  二.綜合題(50分)

  26.讀圖5“人口增長模式隨時間變化圖”,以及2004年部分國家人口出生、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表,回答下列問題。(13分)

  國家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長率(%)

  埃及 2.6 0.6 2.0

  中國 0.6 0.6

  (1)圖中斜線部分表示_______________ 。(2分)

  (2)在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過程中,先轉變的是________(選擇填空)(1分)

  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長率 D.生育率

  (3)第二階段人口增長模式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屬于_______人口增長模式。(2分)

  (4)表中中國的人口出生率為________。對照表中的數據,埃及、中國分別處于圖中第________階段和第_______階段。由于我國實行了_________- 政策,人口處于______增長階段。(5分)

  (5).圖中人口年齡結構呈老年型,時代更替緩慢的是__________階段,目前_______________國家和地區(qū)從總體上看應該屬于該階段,應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口政策。(3分)

  27.讀圖6,回答下列問題。(12分)

  (1)圖中陰影區(qū)的農業(yè)地域類型是_______________。(2分)

  (2)關于陰影區(qū)農業(yè)生產特點的正確敘述是___________(選擇填空)(2分)

  A.大牧場上牧牛占重要地位

  B.農場是一個良性的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

  C.單位面積產量高,但商品率低

  D.農場的農業(yè)生產能適應市場需求,靈活性很強

  E.農民可以有效地利用時間安排農業(yè)生產活動

  (3)限制圖中右側陰影區(qū)農業(yè)發(fā)展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2分)

  (4)圖中右側陰影區(qū)農業(yè)發(fā)展的社會經濟區(qū)位條件是:(至少答出三項)(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下圖是某發(fā)達國家,某城市用地變化示意圖(三個階段),讀圖回答:(13分)

  (1)城市形成階段(Ⅰ階段)決定城市區(qū)位的主要因素是 ,它為城市的發(fā)展提

  供了哪些功能?                            (3分)

  (2)Ⅱ階段城市開始出現功能分區(qū),圖中主要有哪些功能分區(qū)?(3分)

  (3)Ⅲ階段商業(yè)用地分布在城市幾何中心或       兩側。(2分)

  (4)住宅區(qū)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和居住場所。Ⅲ階段住宅區(qū)出現了分化,從建筑質量來說圖中甲、乙兩住宅區(qū),甲為 ;乙為 。(2分)

  (5)從Ⅰ階段到Ⅲ階段反映了該地區(qū)       過程;伴隨它的發(fā)展大致帶來了城市    問題、城市     問題、城市住宅問題和城市社會問題。(3分)

  29.(12分)某工業(yè)城市擬在適當的位置新建化工廠、自來水廠、鋼鐵廠、水泥廠,請根據影響工業(yè)區(qū)位的主要因素,同時考慮對環(huán)境的保護,選擇合適的區(qū)位,布局相關企業(yè)。

  (1)化工廠宜布局在 處,理由是 。(3分)

  (2)自來水廠宜布局在 處,理由是 。(3分)

  。

  (3)鋼鐵廠宜布局在 處,理由是 (3分)

  (4)水泥廠宜布局在 處,理由是 (3分)

  試卷答案

  題 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 案 B A D C D B B B A B B D C

  題 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 案 C D A C B B B A C D A C

  26、(13分)(1)自然增長率(1分);(2)、B(1分)

  (3)、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高低高(過渡)(3分)

  (4)、1.2、三、四;計劃生育;低(5分)

  (5)、四;發(fā)達;鼓勵生育,接納移民。(3分)

  27、(12分)(1)、現代混合農業(yè);(2分)(2)、BDE。(2分)(3)、水源。(2分)

  (4)、東水西調,灌溉條件好;地廣人稀有利于大規(guī)模生產;科技先進,機械化水平高;市場廣闊;交通便利。(6分)

  28、(13分)(1)河流 提供水資源和水運功能 (3分)

  (2)商業(yè)區(qū)(商業(yè)用地) 工業(yè)區(qū)(生產用地) 住宅區(qū)(生活用地)(3分)

  (3))交通干線(2分)

  (4)低級住宅區(qū)     高級住宅區(qū) (2分)

  (5)城市化     環(huán)境     交通 (3分)

  29.(12分)(1)B B處有化工廠所需要的原料海鹽、石油,且該處離市區(qū)較遠并位于城市主導風向的下風向,不易污染居民區(qū)的空氣(3分)

  (2) D D處位于河流上游,水質好(3分)

  (3)A A處附近有煤礦,且與鐵礦之間有鐵路相連,交通方便,可將不遠的鐵礦石運到這里來煉鋼,且這里離市區(qū)較遠,且不是位于盛行風向的上風向,在這里布局鋼鐵廠不易對居民區(qū)產生污染(3分)

  (4)E 因為E處靠近山地,有生產水泥所需的石材,且水泥廠有大氣污染,放在E處因離市區(qū)較遠,且不是位于盛行風向的上風向, 粉塵不易影響居民區(qū)(3分)


高一下期中考試地理試題帶答案相關文章:

1.高一地理期中試卷及其答案

2.高一數學期中考試試卷答案

3.七年級地理下冊期中試卷及答案

4.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期中試卷及答案

5.最新高中地理競賽試題及答案

4185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