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高考二輪復習策略
學習政治需要講究方法和技巧,用對方法做什么事情都會事半功倍。政治,很多學生都認為是一個需要背的學科,實際不然,政治的基礎知識需要理解,而題目更需要分析。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政治高考二輪復習策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政治高考二輪復習策略
一、研讀《考試說明》,明確高考考向 《考試大綱》全稱《2016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大綱的說明》,該書系統(tǒng)介紹了高考政治的“考試性質(zhì)”、“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以及“試題內(nèi)容及題型示例”。特別是“試題內(nèi)容及題型示例”部分需仔細研讀,該部分詳細解釋了高考政治的“考核目標與要求”、“考試內(nèi)容與范圍”、“題型示例”。
其中,“考核目標與要求”主要對高考政治的“四個學科能力”,即“獲取和解讀信息”、“調(diào)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進行了解讀,考生需要認真研讀。
“考試內(nèi)容與范圍”部分詳細列舉了四個必修模塊的所有考點及時事政治的時間范圍。其中,必修模塊共24個一級考點,82個二級考點,考生需要對照課本及筆記,對考點進行逐一核查,防止一輪復習中出現(xiàn)“漏網(wǎng)之魚”。畢竟,《考試說明》列舉的考點是高考題目的“知識依據(jù)”和“理論依據(jù)”。試題材料和形式千變?nèi)f化,但題目背后的“考點知識”是相對固定。也正因為這樣,在備考時,不管是一輪還是二輪復習,都應該把知識的鞏固作為主要矛盾。
“題型示例”則通過例證的方式,展現(xiàn)了高考政治可能出現(xiàn)的試題類型。一般包括單項選擇題和非選擇兩大部分。今年的考試說明列舉了5個選擇題3個非選擇題。考生需要認真分析這8道題目的試題類型(包括材料的呈現(xiàn)方式、設問的特點)和答案的特點。比如,5個選擇題均為“二二”組合式,所以對于“二二”組合式選擇題的解題技巧在平時就需要注意歸納整理;非選擇題答案均精煉、簡潔、注重生成性和開放型,所以考生在備考時就不能簡單生硬地背誦課本知識,而應從前因后果、措施等多方面加以深刻理解,并有意識的加強學科能力的鍛煉。
《考試說明》已于今年1月份發(fā)行,與之相關的輔導資料也緊急上市,部分學??赡芤惨呀o考生訂閱。萬事俱備,只欠“研讀”。
二、梳理主干知識,構建知識體系 經(jīng)過長時間的一輪復習,我們已經(jīng)基本上對教材的知識點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平時考試中經(jīng)??嫉降膬?nèi)容,甚至能夠熟記于心、脫口而出。一輪復習是細致的、全面的、地毯式的,教材、輔導資料出現(xiàn)的內(nèi)容,不管重要與否,全部一網(wǎng)打盡,然而一輪復習又是孤立的、缺乏聯(lián)系的。大多數(shù)考生都有這樣的體會,知道某個具體知識點的內(nèi)容是什么,比如“財政的作用”“市場調(diào)節(jié)的弊端”,但不知道這些知識點出自于哪一單元,處于教材的什么位置,更弄不清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在高考中常用什么樣的方式來考察。因此,二輪復習要在一輪復習的基礎上梳理主干知識,構建知識體系。
對于知識的梳理和構建,常見的有三種方式:按照教材目錄順序、按照行為主體、按照關鍵詞進行梳理。
1按照教材目錄順序進行梳理
必修教材《致同學們》中講到,“首先,要了解這本教材的編排結構。本教材的結構分單元、課、框、目四個層次。”考生在梳理和構建體系時,可以按照單元、課、框的層次進行。
當然,按照教材順序進行整理,也不是羅列目錄這么簡單,還需要在目的基礎上繼續(xù)向下延伸,要到達每一個知識點。比如,對于第一單元第三課“多彩的消費”,我們還要繼續(xù)整理成如下樣式,
2按照行為主體進行整理
該方式主要針對《經(jīng)濟生活》、《政治生活》和少部分《文化生活》而言的,特別是《經(jīng)濟生活》和《政治生活》?!督?jīng)濟生活》中常見主體有“國家”、“企業(yè)”、“個人(消費者、勞動者、投資者、納稅人等)”,《政治生活》中常見的主體有“公民”“政府”“人大和大人代表”“共產(chǎn)黨”“人民政協(xié)”“主權國家”“國際組織”等。
按照行為主體進行整理,一般要比按照教材順序進行整理更加困難。因為,跟某個行為主體相關的知識可能散落于整本教材,而不是只隱藏在教材的某個地方。這就需要我們對教材框架非常熟悉,然后才能搜集出與該行為主體有關的知識。再者,跟某行為主體相關的知識,可能既包括原因,也包括措施,這還要求考生針對某一主體的相關知識按照“原因”“措施”或者“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進行再分類。
3.按照關鍵詞進行梳理
該方式主要圍繞教材中的某些高頻詞進行梳理,如圍繞《經(jīng)濟生活》中“消費”、《政治生活》中的“監(jiān)督”“法治”、《文化生活》中的“傳統(tǒng)文化”“民族精神”“教育”“科技”、《生活與哲學》中的“唯物論”“規(guī)律”“矛盾”“歷史唯物主義”等進行歸納整理。比如《文化生活》中的“科技”問題,教材前后曾出現(xiàn)多次,也是全國卷考察的重點。
三、強化習題訓練,提高學科能力 高考政治備考,雖不提倡題海戰(zhàn)術,但是必要的練習也是不能或缺的,特別是那些高考真題和具有代表性的模擬題。做題的重要性不在贅述,楊摩西老師在這里主要是強調(diào)下怎么樣做題才是真正“做好”了一道題。
經(jīng)常有同學抱怨,近5年高考題做了好幾遍,題目刷了千萬道,可為什么還是照錯不誤、無處下手呢?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把題“做好”。
“做好”一道題,在楊摩西老師看來是有嚴格的程序和標準的。
首先,拿到題目之后,要像考試一樣認真的做,不能邊看邊翻答案;同時做題時要學會圈圈點點,適當標注題目關鍵詞。
其次,對照答案。對照答案很有學問,這不僅僅是把正確答案改過來、抄上去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弄明白答案為什么是這樣的。對于選擇題,就是弄清楚答案為什么不選這個而選那個,是選項本身錯誤還是不符合題干要求;對于非選擇題,要搞明白每一天答案都是怎么來的,答案跟設問和材料有什么關系。
最后,還要總結一下題目考察了哪些理論知識,又側重于哪幾個學科能力,解答題目的技巧和方法是什么。
只有這樣才算是真正“做好”了一道題目。
看過" 政治高考二輪復習策略 "的還看了:
政治高考二輪復習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