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甘青高考語文模擬試題(2)
(二)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9-11題,每小題3分。
子思①論
蘇軾
昔者夫子②之文章,非有意于為文,是以未嘗立論也。所可得而言者,唯其歸于至當(dāng),斯以為圣人而已矣。
夫子之道,可由而不可知,可言而不可議。此其不爭為區(qū)區(qū)之論,以開是非之端,是以獨得不廢,以與天下后世為仁義禮樂之主。夫子既沒,諸子之欲為書以傳于后世者,其意皆存乎為文,汲汲乎惟恐其汩沒而莫吾知也,是故皆喜立論。論立而爭起。自孟子之后,至于荀卿、揚雄,皆務(wù)為相攻之說,其余不足數(shù)者紛紜于天下。
嗟夫!夫子之道,不幸而有老聃、莊周、楊朱、墨翟、田駢、慎到、申不害、韓非之徒,各持其私說以攻乎其外,天下方將惑之,而未知其所適從。奈何其弟子門人,又內(nèi)自相攻而不決。千載之后,學(xué)者愈眾,而夫子之道益晦而不明者,由此之故歟?
昔三子之爭,起于孟子。孟子曰:“人之性善?!笔且攒髯釉唬骸叭酥詯??!倍鴵P子又曰:“人之性,善惡混?!泵献蛹纫褤?jù)其善,是故荀子不得不出于惡。人之性有善惡而已,二子既已據(jù)之,是以揚子亦不得不出于善惡混也。為論不求其精,而務(wù)以為異于人,則紛紛之說,未可以知其所止。
且夫夫子未嘗言性也,蓋亦嘗言之矣,而未有必然之論也。孟子之所謂性善者,皆出于其師子思之書。子思之書,皆圣人之微言篤論,孟子得之而不善用之,能言其道而不知其所以為言之名。舉天下之大,而必之以性善之論,昭昭乎自以為的于天下,使天下之過者,莫不欲援弓射之。故夫二子之為異論者,皆孟子之過也。
若夫子思之論則不然,曰:“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圣人亦有所不能焉?!笔ト酥?,造端乎夫婦之所能行,而極乎圣人之所不能知;造端乎夫婦之所能行,是以天下無不可學(xué),而極乎圣人之所不能知,是以學(xué)者不知其所窮。夫如是則惻隱足以為仁而仁不止于惻隱羞惡足以為義而義不止于羞惡。此不亦孟子之所以為性善之論歟!子思論圣人之道出于天下之所能行,而孟子論天下之人皆可以行圣人之道。此無以異者。而子思取必于圣人之道,孟子取必于天下之人。故夫后世之異議皆出于孟子。而子思之論,天下同是而莫或非焉。然后知子思之善為論也。
[注] ①子思:名孔伋,孔子嫡孫,受教于孔子的學(xué)生曾參。②夫子:指孔子。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夫子之道,可由而不可知 由:照著去做
B.皆務(wù)為相攻之說 務(wù):致力。
C.皆圣人之微言篤論 微:輕微。
D.天下同是而莫或非焉 是:認同
10.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夫如是則惻隱/足以為仁/而仁不止于惻隱/羞惡足以為義/而義不止于羞惡。
B.夫如是則惻隱/足以為仁而仁不止/于惻隱羞惡足以/為義而義不止于羞惡。
C.夫如是/則惻隱足以為仁/而仁不止于惻隱/羞惡足以為義/而義不止于羞惡。
D.夫如是/則惻隱足以/為仁而仁不止于惻隱/羞惡足以/為義而義不止于羞惡。
11.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賞析,不 正確的一項是
A.蘇軾認為夫子之道“獨得不廢,以與天下后世為仁義禮樂之主”,可見其對孔子推崇備至。
B.蘇軾認為諸子為名,喜立新論,造成文壇爭論混亂的局面,可見他對所謂異端思想持批判態(tài)度。
C.子思認為圣人的學(xué)說即使愚鈍的男女都是可以理解并且能夠踐行的,而 深奧的地方,圣人也未能完全領(lǐng)會,也不能完全做到。
D.作者將子思、孟子兩人對孔子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進行比較,最后得出子思比孟子更善于立論的結(jié)論,思路清晰,論述嚴密。
第Ⅱ卷 主觀題(共117分)
三、(原創(chuàng))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題。(本大題共3小題,27分)
12.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汝為人臣子,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為降虜于蠻夷,何以汝為見?(4分)
(2)長男既去,不過莊生而私留,以其私赍獻遺楚國貴人用事者。(3分)
(3) 汲汲乎惟恐其汩沒而莫吾知也,是故皆喜立論。(3分)
13.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一首明詩,回答問題。
龍?zhí)兑棺?/p>
王守仁①
何處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聲。
幽人月出每孤往,棲鳥山空時一鳴。
草露不辭芒屨濕,松風(fēng)偏與葛衣輕。
臨流欲寫猗蘭②意,江北江南無限情。
[注]①此詩作于王守仁由貶所龍場驛起任南京太仆寺少卿的次年游滁州之時。②猗蘭:即《猗蘭操》,琴曲名。傳為孔子所作,說孔子自衛(wèi)返魯,見到隱谷之中,香蘭獨茂,與眾草為伍,因而感傷自己生不逢時。
(1)請簡要分析尾聯(lián)這句話的意思,并說說此句與蘇軾《定風(fēng)波》“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所表達出來的人生遭際與人生態(tài)度有何異同。 (5分)
(2)請從藝術(shù)手法的角度對本詩進行賞析。(6分)
14.名篇名句默寫(6分)
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寫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藺相如“望見廉頗”“引車避匿”的根本原因是 。(《廉頗藺相如列傳》)
(2)“ , 。”一句將“別”字形象化,把彼此眷戀之情、離別之恨、無可奈何之心表現(xiàn)得神情逼真,收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shù)效果。(《雨霖鈴》)
(3)黃庭堅在《東坡先生真贊》里寫道:“東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以酒表達心境的句子是 , 。
(4)寫劉義隆輕率舉兵北伐,結(jié)果戰(zhàn)敗張皇南逃的句子是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四、(原創(chuàng))(本大題共5小題,24分)
閱讀下面的文 字,完成15-19題。
小鳥離巢
琦君(臺灣)
鄰居房子的側(cè)面木板墻,正對著我餐室的窗戶。木板墻上有個小小的洞,每年春天以后,總有好多只麻雀飛來,從那洞里進進出出、嘰嘰喳喳的,似商量又似爭吵,顯然它們是在木板墻的夾縫中做窩。想來那里面的天地一定相當(dāng)開闊,筑巢其中,倒是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呢。
屋主人經(jīng)過墻外的走道,從不抬頭望一眼,對于鳥兒們的聒噪,也充耳不聞。坐在餐室里的我,卻是常常望得出神,對鄰居的“有鳳來儀”,甚是羨慕。也盼望有鳥兒能來我窗外的香柏樹上做窩孵小鳥,讓我沾點喜氣。
盼望竟然沒有落空。有一天,一對肚子呈金黃色的漂亮鳥兒,飛來停在我窗外在欄桿上,軟語商量了好半天,看中了那株香柏樹,就在上面筑起巢來,我真是大喜過望。香柏樹離窗子不到五英尺,它的枝椏是一層一層有規(guī)則地向上生長的。這對鳥夫妻,聰明地選擇了最最隱秘、不高不低的第二層,藏密的濃蔭覆蓋,道路上來往的車輛行人,不會打擾到它們。真正可以說是良禽擇木而棲。
我只要有空,就坐在窗前看它們工作。母鳥時常停在欄桿上休息,大部分是公鳥任重道遠地,不知從哪兒銜來像藤蔓似的長草,在兩個枝椏之間,縱橫編織,很快地就把一個窩筑好了??茨歉C的細密精致,真是巧奪天工。我第一次親眼看鳥兒銜枝筑巢,以至吉屋落成,內(nèi)心那一份喜悅,無可名狀。同時也體會到童年時代,雙親曉諭我們,不可破壞鳥巢的深意。
一對鳥夫妻,飛來時總在欄桿上停留下來,觀察四周,側(cè)耳傾聽一番,然后飛到窩里休息片刻,又從另一面的樹蔭下飛出去。進出的方向有定,一絲不亂。它們對于自己辛苦經(jīng)營的房屋,似頗躊躇滿志。對我這個守著窗兒,與它們相看兩不厭的人,也頗表歡迎。
有一天,看見母鳥從窩里出來,停在欄桿上東張西望,我一看巢里已經(jīng)有三枚小小的蛋,碧綠如翡翠。原來公鳥急急筑窩,是為了妻子即將生產(chǎn)。它一會兒飛回來,銜了一條蟲喂給愛妻,給她產(chǎn)后進補,其體貼負責(zé),令人感動。
從此以后,母鳥大部分時間都在窩里孵蛋。公鳥偶然飛回來,站在窩邊,母鳥立刻就飛走,大概是出去舒暢一下筋骨吧!
如是者約莫半個月(可惜我沒有記錄時間),三只小鳥孵出來了。
我看見三個大頭,搖搖晃晃的,伸著細長的脖子,閉著眼睛,黃黃的嘴巴張得像三個漏斗一般,等待父母喂它們,真正是嗷嗷待哺的黃口小兒。它們吃飽了就擠在一堆睡覺,一聽父母羽翼在空中振動的聲音,自遠而近,三張嘴巴就馬上張得大大的,等待美味落入口中。輕風(fēng)吹來,它們頭上纖細的絨毛,微微飄動,煞是可愛。令人驚嘆的是父母親喂三個兒女,都非常平均。食物的分量,也是逐漸增加的。起初是細細小小的一條條小蟲,漸漸地銜來較大的不知是什么山珍海味,反正小雛吃得愈來愈壯健了。
如遇天氣一有變化,母鳥就立刻飛回蹲在窩中,張開翅膀覆蓋小鳥。
這一段辛苦的哺喂撫育過程,我在窗前看得清清楚楚,正和 電視熒光幕上的特寫鏡頭,一般無二。
小雛漸漸長大了,頭上白白纖細的胎毛逐漸脫去,渾身羽毛豐滿起來。母鳥不在時,它們爭著站起來,張開小小的翅膀,拍拍身子,或是你踩我、我踩你,彼此頑皮地對啄著??磥?,巢已經(jīng)顯得太小了,母親回來時,就站在邊上愛憐地看著兒女,不時啄啄它們的頭,梳理一下它們的羽毛。此時,公鳥的喂食,愈來愈勤,因為孩子們的食量增加了。有趣的是公鳥一到與母鳥打個照面,母鳥就馬上飛走,它們的合作勞逸均勻,看來自有默契。[來源:學(xué)科網(wǎng)]
一只比較強壯的小鳥,忽然跳出窩來,站在窩邊的樹枝上,有點搖搖晃晃。另外兩個較膽小的弟妹撐起脖子愣愣地望著哥哥。這時,母親回來了,向它頭上一啄,它馬上跳回窩里。不聽話,挨罵了。
可是兒女們長大了,究竟是留不住的,盡管父母親輪流地繼續(xù)喂它們、守著它們,它們卻時時刻刻地振翅欲飛。這一天,我真是茶飯無心,一刻也不愿離開窗口,心情卻十分沉重。因為才半天時間,三只小鳥都先后跳出窩,停在旁邊大樹的枝葉濃密之處了。我費了好多時間才發(fā)現(xiàn)它們。它們定定地站著,似在觀察周圍的環(huán)境,對自己出生長大的窩卻似一無留戀。母鳥停在欄桿上,喉中發(fā)出咕咕咕的聲音,是對離巢兒女的反復(fù)叮嚀吧!它一定是說:“今后海闊天空,父母手足都不再相逢,不再相認,一切都要你自己小心啊!”我自恨沒有公冶長的本領(lǐng),能通鳥語。但骨肉分離的悲苦,凡是動物,何能有異呢?
才轉(zhuǎn)瞬間,三只小鳥都倏然而逝,飛得無影無蹤了。我亦悵然如有所失。抬頭看它們的父母,正雙雙停在對面屋脊上。是在目送高飛遠走,不復(fù)返顧的兒女呢?還是在俯望空空的舊巢,夫妻相互慰藉呢?
從此它們沒有再回來,窗外一月多來欣欣向榮的熱鬧,頓歸寂靜。而我呢?眼看它們辛苦筑巢孵蛋、辛苦撫育兒女長大,終至離巢而去。心中的悵惘,有如親身經(jīng)歷了一場人世的離合悲歡。
一陣風(fēng)雨,空巢終被吹落在泥土里。外子憐惜地把它撿進來,收在一個紙匣里,嘆息地說:“留作紀念吧!”
15.文中劃線句子“同時也體會到童年時代,雙親曉諭我們,不可破壞鳥巢的深意”,其中的“深意”指什么?(2分)
16.文章開頭兩段寫了什么內(nèi)容?有什么用意?請加以概括。(5分)
17.文中這對鳥夫妻有哪些表現(xiàn)令人感動?請結(jié)合全文加以梳理。(6分)
18.文章以“小鳥離巢”為題,但大半篇幅寫筑巢和養(yǎng)育的過程,是否欠妥?請說說您的理解。(4分)
五、(原創(chuàng))作文(60分)
2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同為竹子出身的筷子遇上了笛子,有些不解地問:“為何在人們眼中你比我高貴?”笛子吹起了和悅的樂曲,似在教導(dǎo)筷子,又似在寬慰筷子。
要求:結(jié)合材料的內(nèi)容和含意,選準(zhǔn)角度,明確立意。自擬題目,自選文體(除詩歌外);不少于800字。
看過“2016年甘青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