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語文分值_2017年高考語文怎么考
在高考來臨之前,要掌握好全面的信息。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收集整理的2017高考語文分值以供大家學習。
課題組專家表示,高考改革的幾個信號均指向國學,例如北京、上海等地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中,英語降分后其所降分數(shù)分給了語文,而且還更進一步明確指出了就是將分數(shù)轉移給所增加的“傳統(tǒng)文化考試內容”部分。又如今年清華北大自主招生開始招收國學特長生。“傳統(tǒng)文化成為高考的又一創(chuàng)新考點指日可待,但考什么、怎么考又是一個重大難題。”專家說,若2017年傳統(tǒng)文化進入高考,最大的問題是很多高中生沒有接觸過傳統(tǒng)文化課程,不具備相關知識儲備和素養(yǎng),考查的內容可能會從基礎知識開始。
專家認為,今后高考語文對國學的考查有可能會出現(xiàn)詩詞歌賦創(chuàng)作等題型。
為進一步提高首都均衡教育水平,促進教育公平,切實解決擇校、學生課業(yè)負擔等群眾關心的問題,北京市將從對中高考進行改革入手,出重拳予以破解。
在高考方面,北京市教育考試院負責人透露,北京市2017年高考的科目分值、考試側重、志愿填報、投檔方式等都將有一系列改革。其中,即將出臺的北京市2017年高考方案中最大的變化來自英語科目。北京高考英語科目分值將下調,并逐步向一年兩次社會化考試過渡??荚噷戎貙τ⒄Z實際應用能力的側重,突出基礎能力,淡化選拔功能。在志愿填報與錄取環(huán)節(jié),將對一志愿增設平行志愿,確保高分考生不因志愿數(shù)限制與重點大學失之交臂。同時,對遠郊區(qū)縣考生實施專項招生,提升寒門學子上大學機會。
據(jù)北京市教委委員李奕介紹,北京2017年將實施新的高考方案,其要點是調整考試內容、試卷結構、考試科目的分值。文史類、理工類總分仍為750分,其中,語文由150分增至180分,數(shù)學仍為150分,2017年起高考英語由150分減為100分。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兩次考試,學生可多次參加,按最好成績計入高考總分,成績3年內有效。文科綜合、理科綜合由現(xiàn)在的300分增至320分。
另據(jù)了解,北京高考2014年將堅持2013年命題方向。從2014年起,本科志愿填報實行本科批次平行志愿組填報方式,即對本科一批、二批、三批的志愿設置由原來的4所學校擴大到5所。具體為,每批次第一志愿為兩所平行的學校;第二志愿為3所平行的學校。第一志愿、第二志愿均采用平行志愿投檔方式。在每個批次一志愿和二志愿錄取完成后,公布未完成的招生計劃,再進行征集志愿填報及錄取。本科志愿仍在考前填報。
——中考:英語減少20分、語文增加30分
中考方面,北京市調整中考學科設置、分值比重、命題內容,突出考查學科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其中,2017年起語文卷總分值由120分增至150分;英語卷總分值由120分減至100分,其中聽力50分;物理卷總分100分不變;化學卷總分值由80分減至60分。2017年起將物理、化學兩門考試安排在同一個半天。中考由原來的兩天半縮短為兩天。
——高中名校:減少本校初中“直升”比例
此外,針對社會反映大的“好高中難上”的問題,北京將通過增加優(yōu)質高中數(shù)量、按辦學條件標準上限適當擴大班額、班數(shù)增加保障優(yōu)質高中供給,滿足更多學生上好學、進入優(yōu)質高中的需求。在首都功能核心區(qū)、城市功能拓展區(qū)內實施優(yōu)質資源集中的高中校按公平、公開原則保證一定比例直接在一般初中校招生,讓一般初中校的學生有機會、有通道進入優(yōu)質高中,一般初中校分配的優(yōu)質高中校招生指標2014年為30%、2015年為40%、2017年為50%。
以上就是學習啦小編收集的2017高考語文分值全部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2017年高考語文怎么考
需要重新適應高考考試科目以及分數(shù)的變化,需要對自身的強弱科目進行及時補習。
學生將會面臨的三個變化:
變化1:2017年6月高考只考語文數(shù)學各180分。
變化2:物化生史地政不在分文理,改為學業(yè)水平考試,一年可以多考,按最高成績折算進入高考總分,每科80分,最高240分。
變化3:英語改為社會化考試,一年兩考,取最高成績折算計入高考總分,最高150分。
高考改革將會給學校學習和課外學習帶來什么:
引用一個老師的話:這樣改革的極端后果可能是,高一語文數(shù)學課時減少,其它學科增加課時高一期間瘋狂學完理化、生史、地政等必修教材;
高二確定主攻學業(yè)水平考試的3科,英語開始沖擊A級考試;高三開始上午4節(jié)數(shù)學,下午4節(jié)語文,以整一年的努力沖擊高考語文數(shù)學高分。
以上的推測看似瘋狂,但細想之下確實有一定道理。在高考仍然是大學選拔優(yōu)秀學生的方式之下,公立學校勢必會以高考出成績?yōu)樵O計課程的主要參考。
因此課時的適當調整似乎是必然的。新政策的初衷是增加過程性評價,逐漸改變一考定終身的單一選拔模式。
但教育資源不均衡的現(xiàn)實,教師學校對新政策下課程的設計能否跟上,并符合學生成長的需求尚需討論。
看了“2017高考語文分值”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