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的易錯成語具體分析
成語是學生在高中階段經常接觸的,但是又一些的成語是學生經常容易弄錯的,下面學習啦的小編將為大家?guī)砀咧姓Z文比較容易錯的成語的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語文的易錯成語分析
易“對象誤用”的成語
1.美輪美奐:用于形容屋舍高大華美,不能用來形容藝術品。
2.相敬如賓(琴瑟之好、破鏡重圓):只能用于夫妻之間,不能用于朋友、同學、同事之間。
3.青梅竹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間。
4.休戚相關:只能用于人物之間,不能用于事物之間。
5.置若罔聞:不可用于視覺方面。
6.篳路藍縷:只能用來形容創(chuàng)業(yè)艱苦,不可用來形容生活艱辛。
7.汗牛充棟:形容書籍多,不能形容其他東西多。
8.耳提面命:用于長輩對晚輩,平輩、朋友之間不可用。
9.三令五申:用于上級對下級。
10.絡繹不絕:用于人、馬、車、船。
11.揮灑自如:用于寫作、畫畫的運筆,不可用于舉止風度。
12.豁然開朗:不能用來形容人的性格。
13.不可磨滅:與痕跡、印象、功績、事業(yè)、道理等搭配,若與情感、友誼搭配則錯。
14.人老珠黃:只用于形容婦女。
15.巧奪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能用來形容天然的精巧。
16.循序漸進:只用于學習、工作。
17.如履薄冰:用于人的心緒,不能用于環(huán)境。
易“褒貶顛倒”的成語
18.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19.神機妙算:形容預料準確,善于估計形勢,決定策略。
20.來日方長:未來的日子還很長。表示事有可為,勸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21.鳳毛麟角:比喻珍貴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22.洋洋大觀:形容美好的事物眾多豐盛。
23.沁人心脾:形容詩歌或文章優(yōu)美動人,給人清新爽朗的感覺。
24.別有天地:形容風景或藝術創(chuàng)作的境界引人入勝。
25.別出心裁:形容構思、設計等獨創(chuàng)一格。
26.有口無心:指不是有心說的。
27.慘淡經營:指苦心費力經營。
易“語境不合”的成語
28.差強人意:是大體上還能使人滿意,用在勉強別人做為難的事。
29.力挽狂瀾:比喻盡力挽回險惡的局勢,如果語境中沒有險惡的局勢,就不能用。
30.相濡以沫:比喻同處困境,相互救助。
31.名不虛傳:名指名譽,是好名聲,一般名聲不可用。
32.耳濡目染:這個成語的主語只能是被感染者,而不能是感染者。
33.不可開交:只能做“得”的補語。
易“語境重復”的成語
34.刻骨銘心:比喻感受深刻,永不忘記,不能用作“令人難忘的教訓刻骨銘心”。
35.忍俊不禁:原指熱衷于某事而不能克制自己,后多指忍不住要發(fā)笑,不能用成“忍俊不禁地笑了”。
36.難言之隱:深藏于內心的話或事,難以說出口的隱情,不能用成“難言之隱的苦衷”。
37.南柯一夢:泛指一場美夢,比喻得失無常,美夢成空,不能用作“一場南柯一夢”。
38.相形見絀:相比之下,顯出一方非常遜色,不能用作“顯得相形見絀”。
39.如芒在(刺)背:形容惶恐不安,不能用作“好像如芒在背”。
40.遍體鱗傷:形容被打得全身都是傷,不能用作“渾身被打得遍體鱗傷”。
41.當務之急:原指應當做的事情才是最緊要的,后指當前所做事情是最緊要、最急迫的事,不能用作“目前的當務之急”。
42.接踵而至:形容很多人接連而來,不能用作“接踵而至地闖進來”。
43.津津樂道:指饒有興趣地談論某事,不能用作“津津樂道地說”。
44.聞名遐邇:形容名聲很大,不能用作“海內外聞名遐邇”。
45.責無旁貸:自身負有的責任,不能向別人推卸,不能用作“責無旁貸的責任”。
46.生靈涂炭:指老百姓處于極端困苦的境地,不能用作“使我國人民生靈涂炭”。
47.安居樂業(yè):安定地居住在一地,愉快地從事自己的職業(yè),不能用作“人民的生活安居樂業(yè)”。
48.見(貽)笑大方:被內行或有見識的人笑話,不能用作“只能讓人貽笑大方”。
49.自慚形穢:原指自己的容貌風度不如別人而感到慚愧,后泛指自愧不如別人,不能用作“感到自慚形穢”。
50.莘莘學子:泛指眾多的讀書人,不能用作“眾多的莘莘學子”。
51.捫心自問:形容心地坦然,光明正大,不能用作“捫心自問地自責”。
52.真知灼見:指正確透徹的認識和見解,不能用作“提出真知灼見的意見”。
53.滿腹經綸:形容人很有學問和才干,不能用作“滿腹經綸的學問”。
54.眾所周知:大家都知道,不能用作“這是大家眾所周知的”。
55.妄自菲?。哼^分地瞧不起自己,以致失去了信心,不能用作“妄自菲薄你自己”。
56.不虞之譽:出乎意料的稱贊,不能用作“沒有想到卻受到了不虞之譽”。
57.日理萬機:一天要處理上萬件事務,不能用作“每天都要日理萬機”。
58.無地自容:指十分害羞,不可用作“羞得無地自容”。
59.恍然大悟:一下子忽然明白過來,不能用作“我心里突然覺得恍然大悟了”。
60.任重道遠:比喻既擔負著重大而艱巨的責任,又必須經歷長期的艱苦奮斗,不能用作“任重道遠的責任”。
61.方興未艾:形容事物正在蓬勃發(fā)展,勢頭并未停止,不能用作“正方興未艾”。
62.蕓蕓眾生:原指一切有生命的東西,后用以指一大群普普通通的人,不能用作“眾多的蕓蕓眾生”。
63.耿耿于懷:心里老是想著,不能忘懷,不能用作“心里一直耿耿于懷”。
64.感激涕零:形容非常感激,不能用作“感激涕零得流下了眼淚”。
65.歷歷在目:一個一個清楚分明地呈現(xiàn)在眼前,不能用作“往事歷歷在目地出現(xiàn)在眼前”。
66.眼花繚亂:形容看到紛繁復雜或光彩耀眼的事物而感到迷亂,不能用作“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高中語文必考的通假字
庭:同“廷”;國君聽政的朝堂。名詞。“使臣奉璧拜送書于庭。”
亡:同“無”;不。副詞。“河曲智叟亡以應。”
惟:通“唯”;只,只有。副詞。“惟陳言之務去。”
文:同“紋”;紋路,紋理。名詞。“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
邪:同“耶”;呢,嗎,疑問語氣助詞。“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奄:同“晻”;日無光。形容詞。“奄奄黃昏后,寂寂人定初。”
案:同“按”;審察,察看。動詞。“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
板:同“版”;字版。名詞。“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
暴:同“曝”曬。動詞。“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顯露。動詞。“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倍:通“背”,背叛,忘記。動詞。“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被:同“披”;覆蓋在肩背上,動詞。“廉頗為之一飯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馬。”
不:同“否”;不。副詞。“或師焉,或不焉。”
不:同“否”;嗎。疑問語氣詞。“察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讎:同“仇”;仇敵,仇人。“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
從:同“縱”;合縱,聯(lián)合抗秦。動詞。其后秦欲伐齊,齊與楚從親。”
從:同“縱”;與“橫”相對,“合從締交,相與為一。”
從:同“縱”;與“橫相對,”趙使平原君求救,合從于楚。”
當:通“擋”;抵擋。動詞。“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操者。”
度:同“渡”;渡過,越過。動詞。“一夜飛度鏡湖月”’
而:通“爾”;你。人稱代詞。“某所,而母立于茲。”
反:同“返”返回。動詞。“人窮則反本。”
奉:同“捧兩手托著。動詞。”王必無人,臣愿奉璧往使。
缶:同“缻”盛酒漿的瓦器。名詞。“請奉盆缶秦王,以相娛樂。”
拂:同“弼”;輔弼。動詞。“入則無法家拂土。
父:同”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稱。名詞。“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
干:通“岸”“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函胡:同“含糊”形容詞。南聲函胡,北音清越。”
曷:同“何”;什么。疑問代詞。“蹈死不顧,亦易故哉?”
衡:通“橫”與縱相對,“外連橫而斗諸侯。”
華:同“花”;植物的繁殖器官。名詞。“混黃華葉衰。”
皇:通“惶”;恐俱,驚慌。形容詞。“贏得倉皇北顧。”
皇:通“惶”;恐懼,驚慌。形容詞。“倉皇東出,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
火:同“伙”;古代軍隊的組織,十個為“一火”“出門看火伴”。
簡:同“揀”;挑選。動詞。“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見:同“現(xiàn)”暴露,露出來。動詞。“圖窮而匕首見。”
見:同“現(xiàn)”;呈現(xiàn),露出來。動詞。“風吹草低見牛羊。”
景:同“影”;影子。名詞。“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
具:通“俱”;全,都,引申為詳細。副詞。“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具:通“俱”;全,皆。副詞。“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累累:通“壘壘”;形容墳墓一個連著一個的樣子。形容詞。“遙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離:通“罹”;遭遇。動詞。“‘離騷’者,猶離憂也。
甿:同”氓“耕田的人。名詞。”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甿隸之人。”
俛:同“俯”;低頭,表示服從。動詞。“百越之君,俛首系頸,委命下吏。”
繆:同“穆”溫和,恭敬。例句中為姓。“秦自繆公以來二十余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
莫:同“暮”;日落的時候,晚上。名詞。“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
內:同“納”接納。動詞。“距關,毋內諸侯。”
女:同“汝”;人稱代詞。“三歲貫女,莫我肯顧。”
取:通“娶”;把女子接過來成親。動詞。“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
沈:同“沉”;形容暮靄的程度深。形念去去千里煙波,暮沈沈楚天闊。”
識:通“志”;記住。動詞。“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
識:通“志”;記住。動詞。“默而識之,學而不厭。”
孰:同“熟”;仔細。形容詞。“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
說:同“悅”;愉快。形容詞。“秦王不說。”
竦:同“聳”;高。形容詞。“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湯:同“燙”:用熱水焐。動詞。“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
帖:同“貼”;粘附。動詞。“對鏡帖花黃。”
厭:通“履”;滿足。形容詞。“暴秦之欲無厭。。
厭:通”饜”;滿足。形容詞。“默而知之,學而不厭。”
要:同“邀”;;邀請。動詞。“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要:同“邀”;邀請。動詞。“張良出,要項伯。”
陰:通“蔭”;綠蔭。名詞。“佳木秀而繁陰。”
有:同“又”;用于整數(shù)與零數(shù)之間。副詞。“其級七千有余。”
有:同“又”;再。副詞。”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與:同“歟”;呢。疑問語氣詞“是誰之過與?”
蚤:通“早”;在先,還沒到時候。形容詞。“旦日不可不蚤來謝項王。”
振:通“震”;震動。動詞。“執(zhí)敲撲而鞭答天下,威振四海。”
支:通“肢”;肢體。名詞。“四支猶溫,一目未瞑,”
知:通“智”;聰明,智慧。形容詞。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知:通“智”;智慧。名詞。“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直:通“值”;價錢,代價。名詞。“系向牛頭充炭直。”
著:同“著”,穿。動詞。“著我舊時裳。”
尊:通“樽”古代盛酒的器具。名詞,“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坐:同“座”;座位。名詞。“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距:同“拒”;把守。動詞。“距關,毋內諸侯。”
猜你感興趣:
3.常見易錯成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