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
高二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對每個人來說都有著重要的意義。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二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以供大家學習。
高二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冰吼
(1)“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這話未必能解釋一些夢的出現(xiàn)。比如昨日我的的確確毫無所思的一幕,午夜便活靈活現(xiàn)于我的夢中。驚醒后殘夢余韻不散,令我在自樓窗瀉入的月光中倚枕玩味良久。
(2)我的夢境總非工筆畫一流,有時聽妻講起她的夢境,不僅人物眉發(fā)宛然,背景上的一花一葉也纖毫畢現(xiàn),總是非常的羨慕;我的夢境一概是大寫意,而且似潑墨般既淋漓酣暢又跳蕩迷蒙。
(3)昨夜的夢境是在一個湖畔。黑乎乎的樹影,灰蒙蒙的冰面,不消說是一種嚴冬的景象,然而卻看見我自己只穿著背心褲衩,足踏夾指塑料拖鞋,十分寫意地在湖畔踽踽獨行;有比樹影更其墨黑的一些等高線條,在湖畔顯現(xiàn),使我意會到那正是湖岸邊的鐵柵,啊,不消說,那正是我非常熟悉的地方——北京城西邊的什剎海,一大片不為許多外地人和旅游者知曉注重的水域……
(4)什剎海的景致,倒也有不少的文章介紹過,我自己寫的長篇小說《鐘鼓樓》,里面也寫到什剎海,且追溯到半個多世紀前的景觀。一般介紹什剎海,總以夏日的風光為重點。的確,夏日環(huán)湖的垂柳或白楊一派翠綠,湖波粼粼。前海東側(cè)總有大片的蓮葉荷花,站在前海和后海相接的水域最狹處的名曰“銀錠”的小橋上,朝西望去,在一片漸次開闊深遠的湖面盡頭,可以看到黛色的西山剪影,前人曾將此錄入所謂“燕京十六景”之一,稱“銀錠觀山”。前海當中有一小島,本來只有一叢垂柳,一片芳草,甚有野趣,現(xiàn)在上面設了個游樂場,我亦認為是一大敗筆——但不管怎么說,什剎海畢竟是北京城里難得的一處富于天然情趣的景觀。又豈止是夏日有著艷麗的荷色,春日的柳籠綠煙,秋日的楓葉曳紅,以及晨光中的水霧空蒙,夕照中的波漾碎金,兼以附近胡同民居的古樸景象,放飛鴿群發(fā)出的哨音,遛鳥的老人們悠然的步態(tài)……總能引出哪怕是偶一涉足者的悠悠情思,尤其會感到在波詭云譎的世態(tài)翻覆中,古老的北京城和世代的北京人總仿佛在令人驚異地維系著某種恒久的東西……
(5)然而上述的種種什剎海景觀都未曾顯現(xiàn)在我昨夜的夢中,夢中只有黑白灰三色的朦朧冬景,既親切又陌生,既樸實又神秘。我只見我近乎赤膊地緩步前行,不知從何而至,亦不知將欲何往。忽然,有一種絕對真實的聲音,訇然響起,迷蒙的景色頓時抖動起來,而夢中的我頓時有一種大歡欣,通體產(chǎn)生出一種迸裂融化的極度快感。而轉(zhuǎn)瞬之間,黑色化為了濃綠,灰色化為了翠綠,白色化為了嫩綠,墨色的柵欄化為了黛綠,在一片爽入靈魂深處的悸動中,夢中的我卻又一身飄飄然的奶白綢衫,腳是赤足,踏跳在茸茸的綠草之中,身輕如電視中常見的慢鏡頭,悠然前行,亦不知為何如此,更不知欲飛何處……
(6)夢醒之后,那訇然的音韻仍縈繞于耳。對了,我恍然,那正是我熟悉的一種聲音,非老什剎海畔的居民不能知的……
(7)我在北京什剎海畔居住過十多年,一度我的居室后窗便朝著后海湖面。冬夜——不是那種北風怒嚎的冬夜,而是寧靜到仿佛連空氣都不再流動的最寂寞最冷清的冬夜,有時就突然從居室后窗傳送進來一種短暫而驚心的訇響。頭一冬乍聽見時曾疑惑地自問:難道這城里邊竟有餓狼?嗥聲如此凄厲?西直門外動物園的大象的吼聲也許如此,但縱有西風傳送,那樣遙遠的距離,又是大象正該在象房中酣睡的時刻,何來吼聲……
(8)有一回同一位忘年交的老者,冬夜里在銀錠橋北頭煙袋斜街的小酒館里消磨到深夜,相互攙扶著,酩酊地在闃無一人的湖畔往住處走。忽然,一種熟悉然而更其清晰也更其沉重的音響忽然從湖上傳來。老者遂對我說:“聽見了嗎?這是冰吼,這聲音是很難聽到的——在一般的江湖河海,因為冰凍的部分膨脹時,總能朝尚未凍住的水域延伸,又因為周遭并不攏音,因而都沒有這種聲音,唯獨我們什剎海,全湖都凍住了,進一步干冷,冰面不由得猛地膨脹,又脹不出去,因而發(fā)出這樣一種苦悶而欲求解脫的吼聲,偏這后海一帶又極為攏音,所以聽來這樣驚心動魄!”
(9)夢醒后,我久久地回味著那真實而動人的冰吼。我不信占夢術,亦不傾心于弗洛依德的《夢的解析》,我不認為此夢與白日所思有關,不覺得其中蘊含著多少復雜而深刻的意味,我只是更由衷地判定自己盡管祖籍四川,且落生在成都,但定居北京四十余年的結果,是我已成為了一個地道的北京市民;而且盡管我遷離什剎海畔已有十多年之久,我的靈魂中卻已滲入了什剎海的風土人情,乃至那鮮為人知的獨特的冰吼。今年的冬夜,要不要尋一個風定人靜的時刻,再在酒后到什剎海畔漫步,聆聽一回別有韻味的冰吼呢?
高二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湖畔夜飲
?、偾疤焱砩希疑岵坏眠@湖上的春月,向湖畔散步去了。柳蔭下一條石凳,空著等我去坐。有客來訪,名叫西諦,住在葛嶺飯店。家人告訴他,我在湖畔看月,他就向湖畔尋我去了。我想,西諦尋我不到,一定回旅館歇息,當夜我就不去找他,管自睡覺。第二天早晨,我找他未遇,留了名片,請他正午或晚上來我家共飲。正午,他沒有來。晚上,他又沒有來。
?、诘搅税它c,我正獨酌酩酊之余,西諦來了。闊別十年,身經(jīng)浩劫,他反而胖了,年輕了。他說我也還是老樣子,不過頭發(fā)白些。略略寒暄后,我問他吃夜飯沒有。他說在湖濱吃了夜飯,——也飲一斤酒,——不回旅館,直接來看我的。我留的名片,他根本沒看到。我說:“我們再吃酒!”他說:“好,不要什么菜蔬?!贝巴庥行┪⒂辏律鼥V。宜于在燈前和老友共飲。
?、奂胰硕肆艘粔鼐坪退闹慌枳映鰜?,醬鴨、醬肉、皮蛋和花生米,我和西諦就對坐飲酒。墻上正好貼著一首我手寫的數(shù)學家蘇步青的詩:“草草杯盤共一歡,莫因柴米話辛酸。春風已綠門前草,且耐余寒放眼看?!庇辛诉@詩,酒味特別的好。我覺得世間最好的酒肴,莫如詩句。而數(shù)學家的詩句,滋味尤為純正,直落明白,天真自然,純正樸茂,可愛得很。樽前有了蘇步青的詩,桌上的醬鴨、醬肉、皮蛋和花生米,味同嚼蠟,唾棄不足惜了!
?、芪液臀髦B共飲,另外還有一種美味的酒肴!就是話舊。闊別十年,他淪陷孤島,我奔走于萬山中??审@可喜、可歌可泣的話,越談越多。談到酒酣耳熱之際,話聲都變了呼號叫嘯。談到我的子女阿寶、軟軟和瞻瞻——《子愷漫畫》里的三個主角,幼時他都見過的。阿寶和軟軟正在廂房里和弟妹們練習評劇,我就喊她們來“參見”。西諦用手在桌子旁邊的地上比比,說:“我在江灣看見你們時,只有這么高?!彼齻冃α?,我們也笑了。這種笑的滋味,半甜半苦,半喜半悲。所謂“人生的滋味”(A),在這里可以濃烈地嘗到。西諦叫阿寶“大小姐”,叫軟軟“三小姐”。我說:“那些畫,都是你從我的墻上揭去,制了鋅板在《文學周報》上發(fā)表的。你這老前輩對他們小孩子又有什么客氣?依舊叫‘阿寶’‘軟軟’好了?!贝蠹叶夹?。人生的滋味(B),在這里又濃烈地嘗到了。我們就默默地干了兩杯。
⑤我回憶起二十余年前的一件舊事,有一天,路遇西諦。他拉住我的手說:“子愷,我們吃西菜去。”我說:“好的?!蔽覀冏叩綍x隆西菜館樓上,點了兩客菜,外加一瓶白蘭地。吃完后,服務生送賬單來。西諦對我說:“你身上有錢嗎?”我說:“有!”摸出一張五元鈔票,把賬付了。于是一同下樓,各自回家——他回閘北,我回江灣。過了一天,西諦到江灣來看我,摸出一張拾元鈔票,說:“前天要你付賬,今天我還你?!蔽殷@奇而又發(fā)笑,說:“賬回過算了,何必還我?更何必加倍還我呢?”我定要把拾元鈔票塞回去,他定要拒絕。坐在旁邊的同事劉薰宇,過來搶了這張鈔去,說:“不要客氣,拿去吃酒吧!”大家贊成。于是號召了七八個人去吃酒,直到爛醉。此情此景,憬然在目。這豈非人世難得之事!我們又浮兩大白(注:痛飲兩大杯。)
⑥夜闌飲散,春雨綿綿。我留西諦宿在我家,他一定要回旅館。我給他一把傘,看他高大的身子在湖畔柳蔭下的細雨中漸漸地消失了。我想:“他明天不要拿兩把傘來還我!”
三十七年(1948年)三月廿八日夜于湖畔小屋 (材料出自《靜觀塵世》)
高二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一個消逝了的山村
?、旁谌丝谙∩俚牡貛?,我們走入任何一座森林,或是一片草原,總覺得他們在洪荒時代大半就是這樣。人類的歷史演變了幾千年,它們卻在人類以外,不起一些變化,千百年如一日,默默地對著永恒。其中可能發(fā)生的事跡,不外乎空中的風雨,草里的蟲蛇,林中出沒的走獸和樹間的鳴鳥。我們剛到這里來時,對于這座山林,也是那樣感想,但是一條窄窄的石路的殘跡泄露了一些秘密。
……
?、七^了許久,我才知道,這里實際上有過村落。
?、俏也荒苎芯窟@個山村的歷史,也不愿用想象來裝飾它。它像是一個民族在這世界里消亡了,隨著它一起消亡的是它所孕育的傳說和故事。我們沒有方法去追尋它們,只有在草木之間感到一些它們的余韻。
?、茸羁蓯鄣氖悄菞l小溪的水源,從我們對面山的山腳下涌出的泉水;它不分晝夜地在那兒流,幾棵樹環(huán)繞著它,形成一個陰涼的所在。我們感謝它,若是沒有它,我們就不能在這里居住,那山村也不會曾經(jīng)在這里滋長。這清冽的泉水,養(yǎng)育我們,同時也養(yǎng)育過往日那村里的人們。人和人,只要是共同吃過一棵樹上的果實,共同飲過一條河里的水,或是共同擔受過一個地方的風雨,不管是時間或空間把它們隔離得有多么遠,彼此都會感到幾分親切,彼此的生命都有些聲息相通的地方。我深深理解了古人一首情詩里的句子:“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其次就是鼠曲草。這種在歐洲非登上阿爾卑斯山的高處也不容易采擷得到的名貴的小草。在這里每逢暮春和初秋卻一年兩季地開遍了山坡。我愛它那從葉子演變成的,有白色茸毛的花朵,謙虛地摻雜在亂草的中間。但是在這謙虛里沒有卑躬,只有純潔,沒有矜持,只有堅強。有誰要認識這小草的意義嗎?我愿意指給他看:在夕陽里一座山丘的頂上,坐著一個村女,她聚精會神地在那里縫什么,一任她的羊在遠遠近近的山坡上吃草,四面是山,四面是樹,她從不抬起頭來張望一下,陪伴著她的是一叢一叢的鼠曲從雜草中露出頭來。這時我正從城里來,每當我看見這幅圖像,就會覺得隨身帶來的紛擾都變成深秋的黃葉,自然而然地凋落了。于是我可以肯定,那消逝了的村莊必定也曾經(jīng)像是這個少女,抱著自己的樸質(zhì),春秋佳日,被這些白色的小草圍繞著,在山腰里一言不語地負擔著一切,后來一個橫來的運命使它驟然死去,不留下一些夸耀后人的事跡。
?、视昙臼巧缴献顭狒[的時代,天天早晨我們都醒在一片山歌里。那是些從五六里外趁早上山來采菌子的人。下了一夜的雨,第二天太陽出來一蒸發(fā),草間的菌子,俯拾皆是:有的紅如胭脂,青如青苔,褐如牛肝,白如蛋白,還有一種赭色的,放在水里立即變成靛藍的顏色。這些彩菌,不知點綴過多少民族童話,它們一定也滋養(yǎng)過那山村里的人們的身體和兒童的幻想吧。
(7)這中間,高高聳立起來那植物界里最高的樹木,有加利樹,有時在月夜里,月光把被微風搖擺的葉子鍍成銀色,我們望著它每瞬間都在生長,放佛把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周圍,甚至全山都帶著生長起來。望久了,自己的靈魂有些擔當不起,感到悚然,好像對著一個崇高的嚴峻的圣者。但是,這種樹本來是異鄉(xiāng)的,移植到這里并不久,那個山村恐怕不會夢到它,正如一個人不會想到他死后的墳旁要栽什么樹木。
(8)秋后,樹林顯出蕭疏。剛過黃昏,野狗便四出尋食,有時遠遠在山溝里,有時近到墻外,作出種種求群求食的嗥叫的聲音。更加上夜夜常起的狂風,好像要把一切都給刮走。這時有如身在荒原,所有精神方面所體驗的,物質(zhì)方面所獲得的,都失卻了功用。使人想到海上的颶風,寒帶的雪潮,自己一點也不能作主。風聲稍息,是野狗的嗥聲,野狗聲音剛過去,松林里又起了濤浪。這風夜中的嗥聲對于當時的那個村落,一定也是一種威脅,尤其是對于無眠的老人,夜半驚醒的兒童和撫慰病兒的寡婦。
(9)兩三年來,這一切,給我的生命許多滋養(yǎng)。但我相信它們也曾以同樣的坦白和恩惠對待那消逝了的村莊。這些風物,好像至今還在述說它的運命。在風雨如晦的時刻,我踏著那村里的人們也踏過的土地,覺得彼此相隔雖然將及一世紀,但在生命的深處,卻和他們有著意味不盡的關聯(li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