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文言文主旨如何把握
文言文往往是學生望而生畏的知識,高中學生在做語文文言文閱讀時需要把握文章主旨,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guī)淼母咧姓Z文文言文主旨如何把握,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語文文言文主旨把握
研讀高中語文文言文課本。在復習時不要輕易舍棄課本,反而還要加強對課本的復習。只要認真分析一下歷年的高考試題就會發(fā)現(xiàn),每年的文言文試題都和中學階段學習的文言文課文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盡管選的文段我們沒有見過,但考查的所有的知識點都可以在課本中找到,也就是說都是課文中學過的內容。因此,一定要加強對課本的復習。
要有整體把握文章的能力。實踐證明,有效地訓練文言文的閱讀能力,或準確地解答文言文試題,最重要的就是要善于從整體上把握文義,或叫整體把握文章,理解大意;否則就會犯望文生義或斷章取義錯誤。面對一篇文言文,通過整體閱讀,應能快速準確地把握如下的信息:寫的是什么人,其生活在什么時代(朝代),具有什么特點,干了什么事(起因、經(jīng)過、結果),這些事有什么意義,文中還涉及了什么人,人物之的關系怎樣等等。如果不能整體把握文義,那么有時不僅會搞錯了主要人物,搞錯了人物之間的關系,甚至還會張冠李戴,混淆是非(比如裴矩對煬帝和對太宗的態(tài)度)。
高中語文文言文虛詞
而
(一)用作連詞
1.表示并列關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
?、傩妨蚨?,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者。(荀子《勸學》)
?、趧﹂w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李白《蜀道難》)
?、郾本融w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司馬遷《信陵君竊符救趙》)
2.表示遞進關系??勺g為“并且”或“而且”。
?、倬硬W而日參省乎己。(荀子《勸學》)
?、诔淹踟澏艔垉x,遂絕齊。(司馬遷《屈原列傳》)
?、刍匾暼沼^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皜駁色,而皆若僂。(姚鼐《登泰山記》)
?、芤云淝笏贾疃鵁o不在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3.表示承接關系。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李密《陳情表》)
②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司馬遷《鴻門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韓愈《師說》)
4.表示轉折關系??勺g為“但是”“卻”。
?、偾啵≈谒{,而青于藍。(荀子《勸學》)
?、谟腥绱酥畡荩鵀榍厝朔e威之所劫、(蘇洵《六國論》)
?、坌乓?,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李密《陳情表》)
5.表示假設關系。可譯為“如果”、“假如”。
①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
?、谒蓝兄鋷缀坞x(韓愈《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飾關系,即連接狀語??刹蛔g。
?、傥釃L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荀子《勸學》)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孟子《寡人之于國也》)
③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司馬遷《鴻門宴》)
7.表示因果關系
?、儆嘁嗷谄潆S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诒韾浩淠芏挥靡病?司馬光《赤壁之戰(zhàn)》)
8.表示目的關系
?、倏z立遠視,而望幸焉(杜牧《阿房宮賦》)
?、诩裘?,封府庫,而待將軍。(司馬遷《鴻門宴》)
(二)通“爾”,用作代詞,第二人稱,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
?、俣虤w,自與汝復算耳。(蒲松齡《促織》)
?、趮灻恐^余曰:“某所,而母立于茲。(歸有光《項脊軒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佘婓@而壞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于“罷了”。
?、傥磶锥鴵u頭頓足者,得數(shù)十人而已。(《虎丘記》)
?、诼劦烙邢群?,術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韓愈《師說》)
?、畚覜Q起而飛,槍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莊子《逍遙游》)
【而后】才,方才。
?、俪季瞎M瘁,死而后已。(諸葛亮《出師表》)
②三月而后成。
【而況】即“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
①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蘇軾《石鐘山記》)
?、诩冀?jīng)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
?、鄢茧m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會兒。
①既而以吳民之亂請于朝,按誅五人。(張溥《五人墓碑記》)
?、诩榷闷涫诰?,因而化怒為悲,搶呼欲絕。(蒲松齡《促織》)
③既而將訴于舅姑,舅姑愛其子,不能御。(李朝威《柳毅傳》)
何
(一)用作疑問代詞
1.單獨作謂語,后面常有語氣助詞“哉”、“也”,可譯為“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范仲淹《岳陽樓記》)
?、埤R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蘇洵《六國論》)
2.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可譯為“哪里”、“什么”。譯時,“何”要后置。
?、僭ブ萁裼沃?(司馬光《赤壁之戰(zhàn)》)
②大王來何操?(司馬遷《鴻門宴》)
?、垡坏┥搅瓯?,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觸龍說趙太后》)
3.作定語,可譯為“什么”、“哪”。
?、倨溟g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白居易《琵琶行》)
?、谌粍t何時而樂耶?(范仲淹《岳陽樓記》)
(二)用作疑問副詞
1.用在句首或動詞前,常表示反問,可譯為“為什么”“怎么”。
?、俸尾话幢?,北面而事之?(司馬光《赤壁之戰(zhàn)》)
?、谛旃文芗熬?(《鄒忌諷齊王納諫》)
2.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可譯為“怎么”“多么”“怎么這樣”。
?、僦劣谑奶鞌喟l(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歐陽修《伶官傳序》)
(三)作語助詞,相當于“啊”
?、傩聥D車在后,隱隱何甸甸。(《孔雀東南飛》)
(四)何:通“呵”,喝問
?、傩懦季潢惱l何。(誰何:呵問他是誰何。意思是檢查盤問。)(賈誼《過秦論》)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問或反問,譯為“怎么樣”“怎么辦”“為什么”。
?、僖晕迨叫Π俨剑瑒t何如?(孟子《寡人之于國也》)
?、谄淙枞速v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張溥《五人墓碑記》)
?、叟婀篌@,曰:“為之奈何?”(司馬遷《鴻門宴》)
?、苣魏稳≈M錙銖,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宮賦》)
【何以】即“以何”,介賓短語,用于疑問句中作狀語,根據(jù)“以”的不同用法,分別相當于“拿什么”“憑什么”等。
?、僖坏┥搅瓯?,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觸龍說趙太后》)
?、诓粸檎吲c不能者之形何以異。(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畚嵬跏鼛谉o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莊暴見孟子》)
【無何】譯為“不久”“沒多久”。
?、贀彳姴煌?,無何,宰以卓異聞,宰悅,免成役。(蒲松齡《促織》)
【何乃】譯為“怎能”。
①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qū)區(qū)。(《孔雀東南飛》)
高中語文文言文實詞
辭
1.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言詞,言語)
2.皆好辭而以賦見稱(文詞,文學)
3.動以朝廷為辭(藉口)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推辭)
5.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告別,辭別)
6.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古代的一種文體)
7.大禮不辭小讓(講究,計較)
8.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辭令,應酬的言辭)
9.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辭謝,婉言道歉)
10.近者奉辭伐罪(命令)
從
1.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使…跟隨,帶著)
2.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聽從,順從)
3.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向——學習)
4.樊噲從良坐(依傍)
5.從此道至吾軍(由,自,介詞)
6.弟走從軍阿姨死(參與)
7.其從如云(隨從的人,名詞)
8.欲不可從(放縱,動詞)
9.升死,其印為予群從所得(zòng次于最親的親屬,堂房親屬,名詞)
10合從締交,相與為一(通“縱”。東西為橫,南北為縱。合縱:戰(zhàn)國時期六國聯(lián)合反對秦國策略。名詞)
11.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從事,官名,名詞)
12.可以便宜從事,何必稟我(辦事)
13.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從容,舒緩,不急迫,形容詞)
誠
1.帝感其誠(誠心,誠意,名詞)
2.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實在,的確,副詞)
3.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tǒng)兵數(shù)萬(果真,如果,連詞)
4.誠心誠意(真誠,形容詞)
除
1.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臺階,名詞)
2.為漢家除殘去穢(清除,去掉)
3.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清除,去掉)
4.即除魏閹廢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5.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拜官授職)
6.扶輦下除(門屏之間,名詞)
看了“高中語文文言文主旨如何把握”的人還看了:
高中語文文言文主旨如何把握
上一篇:高中語文文言文固定短語翻譯匯總
下一篇: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復習方法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