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必修三讀本《錦瑟》讀后感
高中語文必修三讀本《錦瑟》讀后感
《錦瑟》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著名詩作,在高中語文必修三課本中出現(xiàn),同學(xué)在學(xué)習(xí)完之后都會有不同的感受,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給大家?guī)淼母咧姓Z文必修三讀本《錦瑟》讀后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語文必修三《錦瑟》讀后感1
據(jù)說將來的世界是一個以美為競爭力的時代,生活在未來的我們要有發(fā)現(xiàn)美和品味美的能力??删褪窃诮?,當(dāng)我重讀李商隱的《錦瑟》時,就已經(jīng)被古人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所折服了。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詩人說,錦瑟為什么會有五十弦呢?這是沒有來由的,但每一弦一柱奏出的旋律卻勾起了我對年華往事的浮想聯(lián)翩。此刻沉浸在錦瑟的樂聲中,水樣流去的錦樣年華在眼前依稀看見,是青春的自己夢到在中年聽琴,還是中年的自己夢到青春往事,如同莊周夢蝶無從分辨。我這滿腔悲情的相思和身世感懷要向哪里寄托呢?每當(dāng)圓月高懸灑向滄海的時候,也是珍珠最晶瑩的時候,蘊藏玉石的山巒,在煦日的輝光下,就會有隱隱光暈冉冉升騰。那些當(dāng)時只道是尋常的美麗而豐富的人生經(jīng)歷難道要等到追憶的時候才要生出甜蜜而惘然之情嗎?不必了,其實當(dāng)時便已經(jīng)有這樣的感覺了。
讀完掩卷細思量,美是什么?也許那些華貴的服飾、濃厚的脂粉和奢靡的物件和她壓根就不沾邊,她是在內(nèi)心喚起的波瀾激蕩和在腦??M繞的余音妙曲。它很簡單,甚至就是一些不相干的畫面和詞語的搭配并置而已,沒有脈絡(luò),沒有框架,任何想給它確定一個主題的試圖都是局促和狹隘的。她就從容恬淡的站在那里,恰如其分的勾起我們的萬千思緒或良久嘆息,難以名狀卻又貌似有切膚之感。她給了人們無限的思維可能,關(guān)于過往的、境界的、甚至人生的種種。在每個人的精神世界里,她就像精靈,無處不在卻不易讓人信手拈來,但是如果失去她,我們靈魂的桃花源將無處可尋,整個人也變得很不好。
這首詩之于我,就是讓一些陳年舊事瞬間閃現(xiàn)在眼前,人像那么具體,情節(jié)那么醇美,忍不住回首去擦拭記憶,好讓美好的過往不要因蒙塵太久而被忽視和遺忘。其實人若有心,又怎會遺忘?所謂遺忘其實是不忍或不愿拾起而已。
高中語文必修三《錦瑟》讀后感2
《錦瑟》實際上是李義山一生遭遇蹤跡的概括。宋刊義山詩集把它置于卷首決不是偶然的。首聯(lián)以“錦瑟”興起,是虛寫。“思華年”三字統(tǒng)攝全篇,是本詩基本主題思想的概括,中四句是純系自傷生平之辭。“莊生”句包含兩方面意思。一方面是實寫,即追憶青年時代仙游生活。“莊生”,詩人自謂;“迷蝴蝶”,喻入道仙游。另一方面又是虛寫,是說自己青年時代有過許多綺麗美好的理想,后來在冷酷的現(xiàn)實生活中逐一幻滅,化為泡影,晚年回憶起來真是既辛酸,又甜蜜。“望帝”句謂我滿腹憂憤,惟有假詩篇以曲傳。“春心”寓遲暮之感。“滄海”句取滄海遺珠之意。意思是說:滄海的遺珠長對明月而垂淚。“藍田”句意思與上句相近,是說藍田的美玉,每臨暖日而生煙??偟恼f來,這兩句義山自慨不遇。珠、玉,詩人自喻美才;淚、煙,抒寫沉淪不遇之痛。尾聯(lián)運用遞進句式,今昔對照,突出詩人內(nèi)心的惆悵寂寞。詩用反問句式更有力地肯定正面意思:凡此種種遭受,何待今天回憶,就在當(dāng)時也夠令人惆悵傷感的啊!又詩題曰《錦瑟》,取首二字為題,猶《無題》也。
我發(fā)此詩,因有相反的看法,更怕被誤導(dǎo)!有點杞人憂天哈。
高中語文必修三《錦瑟》讀后感3
“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測之無端,玩之無盡。”這是古人對李商隱詩作的評價。李商隱作為晚唐詩人,與杜牧并稱“小李杜”,足見其文學(xué)成就。他的一生充滿不幸,仕途坎坷,終生潦倒,再加上愛情的失意,使他一直處在愁悶悒郁的心境中。他所創(chuàng)作的詩歌,語言清麗,意境朦朧,主旨深邃,余韻無窮,耐人玩味?!跺\瑟》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
《錦瑟》的主旨歷來臆測紛紜。我則更傾向于此詩為詩人自傷身世之說。這首詩是李商隱逝世前病中所作絕筆,是詩人對自己半生蹉跎,碌碌無為的有感而發(fā)。首聯(lián)以錦瑟為起興。瑟的雕飾圖紋精美,而琴聲哀怨,這不禁勾起了詩人對自己半生際遇的傷懷。其中的“無端”二字,是詩人對人生的詰問,抒發(fā)了詩人胸中無限的憤懣和對華年流逝的無奈與惆悵。李商隱的詩以化用典故見長,在這首詩的頷頸兩聯(lián)中,他便運用了四處典故。四處典故既創(chuàng)造出了一種凄美幻妙的意境,又于其中蘊含著無盡的意味。“莊生曉夢迷蝴蝶”一句,化用了莊周夢蝶的典故,是對自己虛幻縹緲人生的慨嘆:到底這人世間的不幸只是夢境,還是詩人的理想是夢境?詩人只覺浮生若夢,恍若隔世。第四句中化用蜀王望帝化杜鵑的典故,是詩人對美好事物逝去的不盡感傷。事業(yè)未就,壯志難酬,終生郁郁不得志,再加上自身愛情的悲劇性,使詩人如杜鵑一般悲啼泣血。他一生苦苦追尋,無奈到頭來,一切都似春逝般無法回轉(zhuǎn)。
頸聯(lián)兩句為讀者展示了一幅唯美的圖卷:滄海,明月,珠淚,良玉,煙云。在這樣的絕美氛圍中,述說的卻是詩人的悲慘遭遇。他因自己人才被埋沒,時運不濟而伴明月泣淚。自己年輕時曾懷有美好的愿望,有著無數(shù)理想,可殘酷的現(xiàn)實讓詩人的夙愿最終如煙云一般散滅了。那美好的一切,顯得如此遙遠,可望而不可即。詩人的無限遺恨,也將隨著詩人一同走向幻滅。
尾聯(lián)是詩人對情感的直接抒發(fā)。以上的種種情境,使詩人痛苦不已,不堪回首。但情生之時,不禁惘然若失。惟有痛定思痛,更生苦楚。
這是李商隱對自己人生的總結(jié),它的一字一句都是詩人的血淚鑄成。它使人產(chǎn)生深切的共鳴,沉迷于其中無法自拔。
看了“高中語文必修三讀本《錦瑟》讀后感”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