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中自然地理知識點總結
2017年高中自然地理知識點總結
高中自然地理需要識記的知識很多,你都掌握了多少呢?為了方便同學們記憶,接下來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了2017高中自然地理知識點總結,一起來看看吧。
2017高中自然地理知識點:湖泊的形成
湖泊是由陸地上洼地積水形成的,它水域比較寬廣,并且換流緩慢。在地殼構造運動、冰川作用、河流沖淤等地質作用下,地表形成許多凹地,積水成湖。湖泊與河流不同,它的換流異常緩慢,又不同于海,因為它與大洋不發(fā)生直接聯系。在流域自然地理條件影響下,湖泊的湖盆、湖水和水中物質相互作用,相互制約,使湖泊不斷演變。
比如按湖水排泄條件分外流湖和內陸湖。按湖盆成因湖泊可分為構造湖、火口湖和冰川湖、堰塞湖等。按湖泊熱狀況分熱帶湖、溫帶湖、寒帶湖。按湖水中的營養(yǎng)物質分富營養(yǎng)湖、中營養(yǎng)湖和貧營養(yǎng)湖。按湖水的含鹽度分淡水湖,含鹽度在0.1%以下;微咸水湖,含鹽度 在0.1%-2.47%之間;咸水湖,含鹽度在2.44%-3.5%之間,鹽水湖,含鹽度大于3.5%。
湖泊發(fā)育的首要條件是湖盆,也就是匯水儲水的盆地,第二就是水有來源。湖盆的形成則有多種原因。構造湖盆常見于地表的斷陷帶或裂谷帶內,如沿東非裂谷發(fā)育的湖盆,俄羅斯境內里海、貝加爾湖等。我國的云南省在昆明附近和大理附近發(fā)育有兩個近南北向的盆地群,其中的滇池和洱海都是構造湖盆。河成湖盆是河流發(fā)生彎曲改道、廢河道兩端游塞造成的湖盆。
火山作用造成火山湖盆,有兩個大類。一為火口湖,即火山噴發(fā)停止后火山口積水成湖,如吉林長白山主峰白頭山的天池;二是火山噴出物將河谷堰塞成湖,如黑龍江省的鏡泊湖。冰川湖盆由冰川的刨蝕形成。在山岳冰川區(qū),原冰斗洼地區(qū)可積水成面積不大的冰斗湖;大陸冰川區(qū)則形成順冰流方向排列、深淺不一的窄長湖盆。
冰川或冰硫物把河流堵塞也可形成湖,如新疆天山上的天池。海成湖盆是海灣、湄湖等因鄰區(qū)地殼上升與海洋自身隔絕而形成的,如歐洲的黑海曾是地中海的一個海灣。杭州的西湖原是杭州灣的一部分,屬海成湖,現湖水來源于雨水,故是淡水湖。
風成湖盆與風有關,風在吹揚風沙的同時,既可掘地成湖,也可堆沙成湖。湖盆呈圓或橢圓形,順風向延展。西北及內蒙古的湖大多屬此,如居延海,吐魯番盆地內的羅布諾爾。還有一種湖盆是隕擊造成的,即地外物體撞擊形成一個近圓形的坑,坑內注水即為湖。
2017高中自然地理知識點:地圖
.經度的遞變:向東度數增大為東經度,向西度數增大為西經度。
2.緯度的遞變:向北度數增大為北緯度,向南度數增大為南緯度。
3.緯線的形狀和長度:互相平行的圓,赤道是最長的緯線圈,由此往兩極逐漸縮短。
4.經線的形狀和長度:所有經線都是交於南北極點的半圓,長度都相等。
5.東西經的判斷:沿著自轉方向增大的是東經,減小的是西經。
6.南北緯的判斷:度數向北增大為北緯,向南增大為南緯。
7.東西半球的劃分:20°W往東至160°E為東半球,20°W往西至160°E為西半球。
8.東西方向的判斷:劣弧定律(例如東經80°在東經1°的東面,在西經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與圖示范圍:相同圖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圍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圍愈大。
10.地圖上方向的確定:一般情況,“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的箭頭指向北方;經緯網地圖,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2017高中自然地理知識點:陸地環(huán)境
1、地球的內部圈層:地殼(地表到莫霍介面)、地幔(莫霍面—古登堡面)、地核(古登堡面以下)
2、巖石圈范圍包括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之上)
3、巖石成因分類:巖漿巖(噴出巖和侵入巖)、沉積巖(層理構造、有化石)、變質巖。
4、地殼物質回圈:巖漿冷卻凝固→巖漿巖-外力→沉積巖-變質→變質巖-熔化→巖漿
5、地質作用:
?、賰攘ψ饔?地殼運動、巖漿活動、地震、變質作用)
?、谕饬ψ饔?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固結成巖)
6、地質構造的類型:褶皺(背斜、向斜),斷層(上升巖塊-地壘、下沉巖塊-地塹)
7、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外力侵蝕(在外力侵蝕作用之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頂部受張力,容易被侵蝕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擠壓,巖性堅硬不易被侵蝕反而成為山嶺。
8、地壘--廬山、泰山;地塹--東非大裂谷、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9、地質構造對人類生產活動的影響:背斜(儲油)、向斜(儲水)、大型工程選址,應避開斷層
10、外力作用與常見地貌:
①流水侵蝕——溝谷、峽谷、瀑布、黃土高原的千溝萬壑的地表、溶洞(喀斯特地貌)
彎曲的河道--凹岸侵蝕,凸岸沉積(港口宜建在凹岸)
?、诹魉练e——山麓沖積扇、河口三角洲、河流中下游沖積平原
③風力侵蝕——風蝕溝谷、風蝕洼地、蘑菇石、風蝕柱、風蝕城堡等
?、茱L力沉積——沙丘、沙壟、沙漠邊緣的黃土堆、黃土高原
11、陸地環(huán)境的整體性:陸地環(huán)境各要素(大氣、水、巖石、生物、土壤、地貌)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構成陸地環(huán)境的整體性。例如我國西北地方各環(huán)境要素都體現出乾旱特徵。
12、陸地環(huán)境的地域差異有:
?、儆沙嗟赖絻蓸O的地域分異(熱量)---――-緯度地帶性
②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水分)-----經度地帶性
?、凵降氐拇怪钡赜蚍之?水分和熱量)----垂直地帶性
13.影響山地垂直帶譜的因素:
?、偕降厮幍木暥?
?、谏降氐暮0?
?、坳柶?、陰坡;
?、苡L、背風坡。
14、影響雪線高低的因素(雪線是指冰雪存在的下限的海拔高度)
主要影響因素有兩個:一是0℃等溫線的海拔(陽坡、陰坡);二是降水量的大小(迎風、背風坡)
15、非地帶性因素:海陸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影響等。例如我國西北地方的綠洲。
16、主要地質災害: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
①兩大地震帶是:環(huán)太平洋帶、地中海——喜馬拉雅帶。我國多地震的原因是:我國位於兩大地震帶中。
②地質災害的防御:提高建筑物抗震強度;實施護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保護植被,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
猜你感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