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知識復習指導
勤奮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鑰匙,同學們要掌握好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的知識復習指導的知識點,接下來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guī)淼年P于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知識復習指導,希望會給大家?guī)韼椭?/p>
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知識復習指導:
【重點難點提示】
重點、難點提示
1.通過相關新聞,了解中國歷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感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發(fā)展,激發(fā)民族自豪感。
2.了解常見新聞形式的基本知識,捕捉新聞線索,嘗試新聞寫作。
3.拓寬視野,學會運用現代信息工具進行閱讀、寫作與交流。
考點指要
1.了解新聞報道的時效性、真實性和簡明性的特點,掌握新聞體裁的相關知識,學會區(qū)別一般新聞、通訊及錄音廣播稿的不同的寫作要求。
2.體會新聞語言的簡潔、生動與準確。
3.閱讀重點語段,理解描寫、議論等表達方式在通訊報道中的作用。
【典型熱點考題】
例1 比較下面兩個句子,看哪個句子表達效果更好些
A.7月1日零點整,激動人心的神圣時刻到來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隊奏起雄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中國國旗和香港特區(qū)區(qū)旗一起徐徐升起。
B.7月1日,激動人心的神圣時刻到來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隊奏起雄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中國國旗和香港特區(qū)區(qū)旗一起徐徐升起。
解:這道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新聞語言的準確性這一特點的理解程度。作為新聞,“以事實說話”是其最基本的特點。這個“事實”就是不能有半點錯誤的“事物的本色”。題中A與B的區(qū)別只是相差“零點整”這三個字。也許有人會說,這“零點整”只是代表秒針的一次微弱跳動,它只是歲月長河中的一個微不足道的“小點點”,不值得大驚小怪。但在1997年7月1日的這一時刻,它卻非同一般:它是一個標志,它是一個里程碑,它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瞬間”。因為在這一時刻前,香港政權還在英國的手里,而在這一時刻后,香港卻回到了我們偉大祖國的懷抱。這一時刻,宣告英國在香港的殖民統(tǒng)治的結束;這一時刻,宣告我們偉大祖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的開始;這一時刻,宣告中華民族雪洗了百年恥辱;這一時刻,宣告香港迎來了新的時代。這是一個莊嚴的時刻、特別的時刻。在這一時刻里,凝聚著幾代中國人的愿望;在這一時刻里,洋溢著華夏子孫的興奮與自豪;在這一時刻里,充滿了全國人民對香港美好未來的信心。而B條消息所報道的1997年7月1日,時間概念顯得很籠統(tǒng),與事實不符,表達不準確,而且因為沒有提及何時何分何秒回歸的,顯得很不莊重嚴肅,也難以激起崇高的民族自豪感,使得這一具有深遠意義的“瞬間”,這一彪炳中華民族史冊的盛事變得平淡無奇,和“神圣時刻”無法相照應。所以,A句的表達效果要好于B。
本題是比較選擇題,而且是最佳選項題。這類題一般以兩個相近或相似的答案進行比較,重點是考查學生的評價、鑒別能力。解答這類題,一是要注意選項的概念與事實是否相符,二是要將相關的詞語或整個選項放到具體的語境中去,聯系上下文考察、對照,這樣才可得出正確的答案。
例2 選出下列語句所運用的表達方式,將其序號填在句后括號里。
A.記敘 B.描寫 C.說明 D.議論 E.抒情
(1)“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響亮,歌唱我們偉大的祖國……”,伴著《歌唱祖國》的樂曲,大家揮動著手中的彩旗、氣球為航天英雄送行。( )
(2)5時30分,楊利偉深情地注視了一眼面前鮮艷的五星紅旗,然后轉身向停在旁邊的專車走去。總指揮李繼耐率有關領導乘車隨后。( )
(3)這一天,中國人已渴望了很久。這一刻,中華民族已等待了千年。( )
(4)首飛航天員梯隊由楊利偉和聶海勝、翟志剛組成。在此之前,他們按照首飛任務計劃完成了綜合性演練。飛船發(fā)射前,任務指揮部研究決定,首飛任務由楊利偉擔任。( )
解:近幾年的中高考對作文的文體要求降低,只要學生能有真情實感,會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準確地表情達意即可。這種要求本無可厚非,但它卻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表達方式的理解,從而進一步導致了學生在賞析課文時,不能很好地分析不同的表達方式在文章中的作用,也就很難準確地賞析課文了。五種表達方式作用不一,效果不一:記敘,是指不加修飾地將人物的出身、經歷和事物的發(fā)生、發(fā)展、變化、結局予以陳述介紹,使讀者對基本情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獲得一個整體的印象;描寫,指用形象的語言對人物、事物和景物的情態(tài)狀貌進行具體的刻畫和細致的描繪,給讀者以栩栩如生、感同身受的印象。例如朱自清的《春》對春雨的描寫就使讀者仿佛看到了密而斜織的生動情景;抒情,指運用語言文字將內心的情感表達出來。它是抒情詩、抒情散文等以表達情感為主的文學體裁的主要表達方式,在其他體裁的文章中則是一種重要的輔助表達手段;說明,指用簡潔扼要的語言直接介紹具體事物的形狀、性質、特征、功用、成因、關系,或者解說抽象的事理如思想、原理、概念、技術、方法、經驗等。它是說明文的主要表達方式,在記敘文、議論文以及某些文學作品中也是一種輔助的表達方式;議論,是用抽象的概念和概括的語言,對人物、事物和某種思想觀點進行分析、評論,表達作者自己的立場、觀點、態(tài)度的一種表達方式。它是議論文的主要表達方式,在記敘文、說明文中,有時也配以簡短的議論。
(1)句就非常具體地將大家為航天英雄楊利偉送行的場面描繪出來了:揚聲器中有雄壯的樂曲《歌唱祖國》,送行的人們揮動著手中的彩旗、氣球為航天英雄送行,讓讀者真切地感受到了送行的熱烈場面。
(2)句很自然地介紹了楊利偉上專車的和其他領導如何出發(fā)的情況,讓讀者對楊利偉出發(fā)上車的情況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因此這一句是記敘。
(3)句是議論,但有的學生會理解成抒情,認為這次飛行將中華民族千百年的飛天夢變成了現實,故這句話包含了中國人民無比的自豪感,這樣理解是有道理的,但這一句主要是表達了作者對這次飛行意義的客觀表述,而不是抒發(fā)自豪感的,所以,它應是議論。
(4)句是說明,因為本句簡明扼要地向讀者介紹了首飛航天員梯隊的組成、怎樣完成綜合性演練以及首飛任務到底由誰擔任等情況,所以,這一句的表達方式是說明。
例3 閱讀下面這則新聞,回答問題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1949年4月22日)
毛澤東
新華社長江前線22日22時電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從1000余華里的戰(zhàn)線上,沖破敵陣,橫渡長江。西起九江(不含),東至江陰,均是人民解放軍的渡江區(qū)域。20日夜起,長江北岸人民解放軍中路軍首先突破安慶、蕪湖線,渡至繁昌、銅陵、青陽、獲港、魯港地區(qū),24小時內即已渡過30萬人。21日下午5時起,我西路軍開始渡江,地點在九江、安慶段。至發(fā)電時止,該路35萬人民解放軍已渡過三分之二,余部23日可渡完。這一路現已占領貴池、殷家匯、東流、至德、彭澤之線的廣大南岸陣地,正向南擴展中。和中路軍所遇敵情一樣,我西路軍當面之敵亦紛紛潰退,毫無斗志,我軍所遇之抵抗,甚為微弱。此種情況,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zhàn),銳不可當;另一方面,這和國民黨反動派拒絕簽訂和平協(xié)定,有很大關系。國民黨的廣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聽見南京拒絕和平,都很泄氣。戰(zhàn)犯湯恩伯21日到蕪湖督戰(zhàn),不起絲毫作用。湯恩伯認為南京、江陰段防線是很鞏固的,弱點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線。不料正是湯恩伯到蕪湖的那一天,東面防線又被我軍突破了。我東路35萬大軍與西路同日同時發(fā)起渡江作戰(zhàn)。所有預定計劃,都已實現。至發(fā)電時止,我東路各軍已大部渡過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處敵軍抵抗較為頑強,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戰(zhàn)中,我已殲滅及擊潰一切抵抗之敵,占領揚中、鎮(zhèn)江、江陰諸縣的廣大地區(qū),并控制江陰要塞,封鎖長江。我軍前鋒,業(yè)已切斷鎮(zhèn)江、無錫段鐵路線。
1.找出這則新聞的導語。
2.劃出這則新聞中表示議論的語句,并談一談對新聞中插入議論的看法。
解:1.這題主要是考查學生對新聞結構的理解。一篇新聞或說是一則消息一般由標題、導語、主體、背景和結語構成,不可少的是標題、導語、主體三部分。標題,顧名思義就是一篇新聞的題目,是全文的眉目,它用十分簡明的語言標出所報道的內容,以此來吸引讀者并有幫助讀者閱讀的作用。相對來說比較好找。導語是一篇新聞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它是新聞的核心,是新聞作品的精髓,一般來說導語一經設計出來,就為整個新聞內容定下了基調,有人把導語比作是一篇新聞的眼睛,可見它在新聞中的地位不同一般。從其所處的位置上說,它一般在一篇新聞的第一段或第一句;從其所起作用上來看,它集中概括新聞的主要事實,照應標題中的信息,揭示整篇新聞的主題,引起讀者的興趣和注意;從其內容上講,它一般粗略敘述新聞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主要內容以及新聞所涉及的主要人物,使人對這則消息有一個大概的輪廓,不像主體部分對所報道的內容作展開敘述。找新聞的導語就是要先掌握以上這些特點,然后再根據其在整篇結構中的功用,找出其所在的具體位置。分析上面這則新聞,根據導語所處的一般位置,可以初步確定這則新聞的導語是第一句。再看其內容,它交代了渡江部隊的人數、戰(zhàn)線的長度、作戰(zhàn)的聲勢,但并未作具體的敘述。第二句是對第一句中的聲勢和戰(zhàn)線的補充。比起下文的具體敘述來,可以說這兩句只是照應了標題中的信息,具有很強的概括性,是本新聞最有價值的“黃金點”,確切、簡潔地表現出了這則新聞的主要內容。所以說這兩句是這則新聞的導語。
2.做這個題目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議論的表達方式。所謂議論是指作者對某一事物所持的觀點和看法,表明自己對該事物的態(tài)度,帶有很強的主觀性。它和常見的記敘、說明兩種表達方式有明顯的區(qū)別。依此,我們很容易找到這則新聞的議論的語句,這就是兩個“一方面”所引導的兩個句子。因為這兩個句子精辟地分析了我軍勝利以及敵軍潰敗的原因,表明了毛澤東對我軍取得渡江作戰(zhàn)勝利的看法。
新聞本該以報道事實,用事實說話,可以說事實才是新聞的主體,一般不在新聞中進行議論,新聞作者的觀點暗含在文字里,并不直接說出來。正因為如此,不少新聞常常變成了記流水帳,讀來索然無味。其實,好的新聞,常常在敘述事件、報道消息的同時,適當地插入一些議論,把敘述和議論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做到夾敘夾議。這種議論,由于是在敘述事實的基礎上生發(fā)出來的,所以常常有畫龍點睛的作用,使讀者對所報道的事實有一個更全面的了解,對事實本身所包含的意義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使新聞的主題更鮮明,增強了新聞的思想性。當然,這并不是說.每一篇新聞都要有議論,在使用議論這一表達方式時,要充分考慮到報道的事實本身的特點,需要則用,不需要,則決不要亂發(fā)一通議論,以致畫蛇添足。即使有議論也不可長篇大論,以免破壞新聞的客觀性,沖淡新聞主體,讓“用事實說話”變成一句空話。
例4 給下列這則新聞選一個恰當的標題
據新華社電 日前,黃河小北干流(山西和陜西河段)山西河津段大、小石嘴區(qū)間出現了百年奇觀“揭河底”,河底的淤積物如同地毯一樣被水流卷起。
“揭河底”現象是黃河上獨有的一種泥沙運動規(guī)律,主要發(fā)生在黃河小北干流的龍門及支流渭河河段,其表現是當高含沙的洪峰通過時,短期內河床遭受劇烈的沖刷,這樣強烈的沖刷,在幾小時至幾十小時內能將該段河床沖深幾米至幾十米。因此“揭河底”被稱為黃河百年奇觀。
此次“揭河底”自7月5日8時10分開始,一直持續(xù)到8時40分,其間,在河津河段小石嘴改建工程1號丁壩段,先后掀起高約一米、長約9米左右的兩塊大的掀起物。
A.“揭河底”出現了
B.黃河上出現“揭河底”現象
C.黃河底淤積物被水流卷起
D.黃河出現奇觀“揭河底”
解: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新聞標題作用的理解能力及語言概括能力。新聞的標題是新聞內容的精粹,是對新聞內容鮮明而精煉的概括,是新聞的“眼睛”,是人們首先接觸到的部分。它的作用有:一是揭示新聞的內容,傳遞新聞內容中的主要信息;二是可以引導人們理解新聞的主題;三有吸引人們閱讀新聞的作用(還有美化版面的作用)。因此,概括提煉新聞的標題一定要符合準確鮮明、生動簡潔的要求。即標題所含信息要準確無誤,表現出的態(tài)度鮮明不含糊;文字既要新鮮活潑,生動形象,又要凝煉明快,做到言簡意賅。本題的A選項,雖然告訴了人們出現了“揭河底”這一事實,但人們不清楚這一現象究竟發(fā)生在什么地點,也不知道“揭河底”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雖然簡潔,但并不準確。選項B,是對本新聞所報道內容的精煉概括,但它缺乏生動性,不能一下子就抓住讀者,引起他們的閱讀興趣。這樣的表達與“揭河底”這樣一個十分壯觀的景象形成強烈的對比。如果用選項C作為本新聞的標題,人們對此新聞的內容就不會感到任何新鮮。因為黃河底的淤積物被水流卷起是件很正常的事情,它雖然揭示了產生“揭河底”這一現象的原因,但它與“揭河底”比較起來顯得啰嗦而不凝煉,既不生動也不形象。而選項D就不同了,它首先告訴了人們“揭河底”這一現象發(fā)生的地點,又指出它不同于一般的水沖淤積物,它是奇觀,這樣,必使人們產生欣賞這一奇觀的想法,從而引發(fā)人們的閱讀興趣。況且,“揭河底”是一個非常形象的說法,十分符合標題文字新鮮活潑的特點。所以D選項是正確的。
看過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知識復習指導的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