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七年級歷史教案
川教版七年級歷史教案
歷史教案是歷史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的一系列行為方案。這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川教版七年級歷史教案,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感悟!
川教版七年級歷史教案
第2課 原始農耕文化的遺存
【課程標準】簡述河姆渡遺址、半坡遺址等原始農耕文化的特征。
【教學目標】
識記與理解:記住他們生活的時代、地域和種植的糧食作物。理解自然條件對農耕生活的影響。
能力和方法:通過識圖,培養(yǎng)觀察能力;通過觀察原始農耕時代的器物,培養(yǎng)審美能力;通過河姆渡遺址和半坡遺址、舊石器和新石器的比較,培養(yǎng)學生掌握、運用比較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認識中國對世界農業(yè)起源的貢獻,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體驗原始農耕勞動的甘苦及其所創(chuàng)造的價值,認識勞動的價值和意義。通過他們適應、利用與改造自然,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
【教學重、難點】河姆渡和半坡遺址為重點,前者更重。
難點為新石器的涵義,原始居民的生活及其與環(huán)境的關系。大汶口墓葬所反映的社會情況。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一、導入新課
我們一日三餐吃的主食是什么?……導入農業(yè)及農業(yè)的起源而導入本課的新課學習。
(科考隊進入下一站,來到浙江余姚……)
利用學生熟悉的內容談話,接近歷史與現實距離
二、河姆渡遺址
該遺址是何地發(fā)現的?發(fā)現了些什么?這些發(fā)現能說明什么問題?能畫出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嗎?
除此以外,他們還從事哪些生產活動?你知道稻谷是如何種植、儲存、加工、食用的嗎? 當地的氣候條件怎么樣?這與先民的這些生活習慣有什么關系?
指導學生閱讀P12史海拾貝。
這是南方的原始居民的農耕文化。那北方的原始居民的農耕文化是否一樣呢? 學生看書、尋找、發(fā)現
理解生活的需要制造相應的工具
理解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及其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
知道最早種植水稻與粟
過渡,引起學生繼續(xù)探究的興趣。
三、半坡遺址
要求學生看書找找“半坡遺址原始居民的生產生活是否與河姆渡原始居民一樣?”“有哪些不一樣?”“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觀察書上的石器和陶器,看看它們有什么用途?是如何使用的?
你能根據書上P10小字的描述和你的理解復原出半坡人的居住的房屋嗎?
帶著問題看書,有的放矢
大膽猜測、想象
學生看書,然后自己試圖畫出半坡人居住的房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四、大汶口遺址
在山東泰安附近,比河姆渡和半坡晚些的時候,出現了一處更先進的原始農耕文化遺址,即大汶口遺址。
現在請大家看看書,想想河姆渡、半坡、大汶口三處遺址的其同點?各有什么特點? 指導學生閱讀小字,想一想“大汶口墓葬的差異反映了什么歷史現象?”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閱讀教材,去歸納發(fā)現。
五、小結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和粟的國家。我國的原始農耕文化具有起源早、成就大、存在南北兩大類型。
認真聽,自豪感。
六、學習活動與學習測評
當堂測評、鞏固。
鞏固知識、激發(fā)興趣。
【教學后記】
七年級歷史知識點
漢朝的統(tǒng)治
1、西漢
時間:前202年,劉邦建立,都城長安。
漢初:郡縣制,分封制,休養(yǎng)生息政策。
西漢的強盛:漢武帝統(tǒng)治時出現大一統(tǒng)局面。
2、東漢:時間:25-----220年。建立者:劉秀。都城:洛陽。
秦始皇,漢武帝
(一)秦始皇——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第一個皇帝。
功勞:1、實現統(tǒng)一,滅六國,結束春秋戰(zhàn)國以來長期分裂割據局面,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2、鞏固統(tǒng)一,創(chuàng)立了一套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影響深遠。
3、統(tǒng)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和車軌,有利于經濟文化交流和發(fā)展。
4、北擊匈奴,修筑萬里長城;開發(fā)南疆。
過 :統(tǒng)治殘暴: 賦稅繁重,刑法苛嚴,兵役徭役繁多,加速了秦朝滅亡。
焚書坑儒:摧殘了文化,鉗制了思想。
川教版七年級歷史教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