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下期末試卷帶答案
大家喜歡的來多多參考哦,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分享一下八年級歷史,希望大家來多多參考哦
八年級歷史下期末試卷帶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代號
1.1949年開國大典上,54門禮炮齊鳴28響,慶祝新中國的誕生。其中“28響”的寓意是
A.代表中共成立并領導中國革命的28年 B.沒有什么寓意
C.代表國民黨28年的反動統(tǒng)治被摧毀 D.因為28這個數字比較吉祥
2.1951年以和平方式獲得解放;20世紀60年代初廢除農奴制;今天她更加繁榮富庶。她是
A.新疆 B.廣西 C.西藏 D.寧夏
3.1952年的一天,農民張大爺看著自己剛分到的土地,激動得喜淚漣漣。請問, 這一情景的出現與下列哪一選項直接有關?
A.進行了土地改革 B.粉碎了“_”
C.實行了改革開放 D.實行家庭承包責任制
4.我國政府編制發(fā)展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目的是
A.為 了打退國民黨反動派的進攻 B.為了有計劃的進行社會主義建設
C.為了恢復和發(fā)展國民經濟 D.為了集中力量發(fā)展重工業(yè)
5.如今,國產汽車已進入尋常百姓之家。新中國汽車工業(yè)的發(fā)展起步于
A.國民經濟恢復時期 B.“一五”計劃期間
C.““””期間 D.十一屆三中全會后
6.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建立起來的標志是
A.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B.土地改革完成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抗美援朝戰(zhàn)爭勝利
7.1956年全國高考作文題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這里“幸?!钡暮x是
A.社會主 義制度的建立使人民過上好日子
B.“大躍進”運動使人民豐衣足食
C.人民公社化運動改善了人民生活
D.改革開放使人民走上富裕之路
8.下列人物中,為我國科技強軍作出杰出貢獻的是
A.焦裕祿 B.王進喜 C.袁隆平 D.鄧稼先
9. 右圖所示,鳳陽縣農業(yè)生產三年三大步的主要原因是
A. 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 B. 建立農業(yè)生產合社
C. 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D. 推廣秈型雜交水稻
10.建國以來,我國農村的土地政策經歷了四次大變化,其中使農業(yè)生產遭到嚴重破壞的是
A.土地改革 B.農業(yè)生產合作化運動
C.人民公社化運動 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1.小敏同學準備作一個題為《我眼中的““””》的發(fā)言,以下內容不適合出現在發(fā)言提綱中的是
A.民主法制遭受踐踏 B.國民經濟破壞嚴重
C.文化教育歷經浩劫 D.外交事業(yè)停滯不前
12.右圖這篇文章直接針對的是
A.人民公社化運動 B.“二月逆流”
C.“反擊右傾翻案風” D.“兩個凡是”的方針
13.經濟體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 廢除“一大二公”舊體制 B. 完善計劃經濟體制
C. 發(fā)展多種所有制經濟 D. 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
14.臺灣著名作者余光中在《鄉(xiāng)愁》中寫道:“鄉(xiāng)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目前我國解決“鄉(xiāng)愁”的基本方針是
A.不放棄武力 B.“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
C.民族區(qū)域自治 D.由臺灣人民“公投”
15.為紀念周恩來誕辰110周年。某校刊擬出版“周恩來外交風云”為主題的???,下列內容不適合選入該專刊的是
A.出席亞非會議 B.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C.與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會談 D.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16.黨和政府在少數民族地區(qū)實行的政策包括:①實行民族平等的原則 ②實行民族團結的原則③實行共同繁榮的原則 ④反對民族歧視和壓迫 ⑤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的原則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17.我國初步形成的社會保障體系的主要內容不包括
A.職工養(yǎng)老保險制度 B.職工失業(yè)保障制度
C.職業(yè)培訓制度 D.職工醫(yī)療保險制度
18.APEC是某國際組織會議的英文簡稱,其中文名稱是
A.世界衛(wèi)生組織 B.世界貿易組織 C.亞太經合組織 D.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1 9.為搶占高科技這個前沿陣地,中國在20世 紀80年代啟動了
A.星球大戰(zhàn)計劃 B.尤里卡計劃 C.985計劃 D.863計劃
20.運用“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處理不同社會制度國家間關系取得成功的最典型范例是
A.萬隆會議圓滿成功 B.美蘇爭霸出現 C.越南戰(zhàn)爭結束 D.協(xié)約國集團成立
二.判斷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對的打“√”,錯的打“×”)
21.《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 在建國初期 起了臨時憲法的作用。 ( )
22.在抗美援朝中,黃繼光用胸膛堵住敵人的機槍,取得了戰(zhàn)斗的勝利。 ( )
23.1953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24.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中涌現的“黨的好干部”是焦裕祿。 ( )
25.“”中抵制錯誤、進行斗爭的事件是“二月抗爭”和“四五運動”。 ( )
26.中共黨史上兩次具有深遠意義的轉折會議是遵義會議和十一屆三中全會。 ( )
27.1980年建立珠海、汕頭、廈門、海南島四個經濟特區(qū)。 ( )
28.袁隆平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 )
29.我國實行西部大開發(fā)的目的之一是為了加快少數民族 地區(qū)的發(fā)展。 ( )
30.“發(fā)展才是硬道理”、“特區(qū)姓‘社’不姓‘資’”的觀點出自鄧小平理論。 ( )
三.材料解析題 (共20分)
31.(10分)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歷史的事實早已告訴我們,朝鮮的存亡與中國的安危是密切關聯的。唇亡則齒寒,戶破則堂危。中國人民支援朝鮮人民的抗美戰(zhàn)爭不只是道義上的責任,而且和全國全體人民的切身利害密切地關聯著,是為自衛(wèi)的必要性鎖決定的。
材料二、“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保和平,衛(wèi)祖國,就是保家鄉(xiāng)!中 華好兒女,齊心團結緊,抗美援朝,……打敗美帝野心狼!”
請回答:(1)請根據材料一、二,你認為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的目的是什么?(3分)
(2)請你舉出材料一中“歷史的事實”在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例子。(2分)
(3)說說在抗美援朝中涌現了哪些英雄人物?(列舉2個)(2分)
(4)這些英雄人物有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3分)
32.(10分)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1972年2月,尼克松乘坐的飛機緩緩降落在北京機場,尼克松走下飛機舷梯,離地面還有三四級臺階時,就向前來迎接的中國總理周恩來伸出手。周恩來誠摯地說:“總統(tǒng)先生,你把手伸過了世界最遼闊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沒有交往了啊!”……從尼克松與周恩來握手的時刻起,“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
材料二、不同時期中美領導人的握手(如下圖)。
請回答:(1)材料1中提到中美之間“25年沒有交往”,你認為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中所說的“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的含義是指什么?(4分)
(2)1972年中美雙方在上海簽署的《聯合公報》同意按什么原則來處理兩國關系?(3分)
(3)結合兩則材料及所學知識,從中美幾十年的關系發(fā)展史中你能得到什么認識?(3分)
四.問答探究題(共20分)
33.(10分)2012年是改革開放34周年,全國上下都開展了隆重的紀念活動,讓我們走進這34年,去體會這些滄海巨變。請回答:(1)掀開30多年改革開放的序幕,中國人民開始踏上時代的征程始于哪一年哪一次重要會議?請說出這次重要會議的意義。(4分)
(2)當你投入世界的懷抱,你就擁有世界,改革開放三十年里,我國形成了怎樣的對外開放格局?這一格局形成有何重要意義?(4分)
(3)請你面對這30年巨變發(fā)表一下自己的感慨。(2分)
34.(10分)中國共產黨必須始終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所以黨始終把發(fā)展社會生產力放在第一位。請你結合中共八大、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和中共十四大的相關史實,指出黨和政府為發(fā)展社會主義生產力作出了哪些努力?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代號 A C A D B C A D C C D D D B D B C C D A
二.判斷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21——25:√√ ×√√ 26——30:√×√√ √
三.材料解析題 (共20分)
31.
(1)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3分)
(2)1894年,甲午中日戰(zhàn)爭。(2分)
(3)黃繼光,邱少云,羅勝教。(2分)
(4)保家衛(wèi)國的愛國主義精神,勇于犧牲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保衛(wèi)世界和平的國際主義精神。(3分)
32.
(1)美國長期以來堅持敵視中國的政策,(2分)(符合題意、言之成理即可給)中美結束了長期對立的僵局,開始走向關系正?;?。(2分)(符合題意、言之成理即可適當給分)
(2)和平共處五項原則。(3分)
(3)外交政策應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而變化;外交政策的發(fā)展變化必須符合國情;沒有永恒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等。(3分,答出一點,或言之有理即可)
四.問答探究題(共20分)
33.⑴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意義: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的偉大轉折,標志著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4分)
(2)多層次,有重點,點 線面結合的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新格局,為進一步的擴大開放積累了經驗,有利推動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4分)
(3)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綜合國力不斷提高,國家日益繁榮富強,人民生活日益改善,歸根于共產黨的正確領導。(2分)
34. 中共八大:八大指出,當前黨和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fā)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yè)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 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即在綜合平衡中穩(wěn)步前進”的經濟建設方針。(5分)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3分)
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2分)
有關八年級歷史下冊期末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7小題,每小題2分,共54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目要求。把答案寫在第3頁答題區(qū)域內。)
1.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對這句話理解正確的是:新中國的成立( )
A. 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
B. 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C. 開創(chuàng)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
D. 結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歷史,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
2. 在土地改革中,黨和政府之所以把土地分給農民,其根本原因是( )
A. 農民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有功于革命
B. 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的發(fā)展
C. 地主土地太多,無法耕種
D. 農民無地或少地,生活困苦
3.1950—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以后,我國農村大部分地區(qū)實行的是 ( )
A.農民土地所有制 B.地主土地所有制 C.集體土地所有制 D.社會主義土地公有制
4.為人民嘔心瀝血、英勇奮戰(zhàn)的人往往被譽為“最可愛的人”,這一贊譽源于( )
A. 抗日戰(zhàn)爭時期 B. 抗美援朝時期 C.紅軍長征時期 D. 解放戰(zhàn)爭時期
5.毛主席的詩詞(1957年作)“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一橋”指( )
A.南京長江大橋 B. 武漢長江大橋 C. 錢塘江大橋 D.上海浦東大橋
6. 我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過程中,實現了和平過渡的創(chuàng)舉是( )
A.實行贖買政策 B.成立生產合作社 C.建立人民公社 D.農業(yè)社會主義改造
7. 中共八大為新時期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和黨的建設指明了方向,下列關于中共八大的敘述,正確的是①指出黨和人民的主要任務是從落后的農業(yè)國變?yōu)橄冗M的工業(yè)國②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③是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一次重要探索④提出的路線和許多正確意見未能在實踐中堅持下去 (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③④
8.一五計劃期間,我國對經濟、文教衛(wèi)生的基本建設投資達493億元,超過計劃15.3%。工業(yè)建設成就頗豐,1957年全國工業(yè)總產值704億元,一批過去非常薄弱的基礎工業(yè),包括制造飛機、汽車、拖拉機、發(fā)電設備、冶金設備、重型和精密機器等新的工業(yè)部門,在我國建立起來了。這些成就( )
A.推動了城市化和經濟市場化的發(fā)展 B.踐行了綜 合平衡中穩(wěn)步前進的方針
C.為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奠定了初步基礎 D.通過縮減文教衛(wèi)生的基本建設投資實現的
9.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的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忽視了( )
A.人民的愿望 B.黨的領導 C.人民的積極性 D.客觀經濟規(guī)律
10.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 人物中,一位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領導河南蘭考人民艱苦奮斗治理流沙的縣委書記的先進事跡感動著億萬中國人,他是( )
A. 王進喜 B. 楊靖宇 C. 焦裕祿 D. 鄧稼先
11.老人依舊清楚地記得那個瘋狂的年代:作為學生的他,戴著紅衛(wèi)兵的袖章,四處張貼大字報,批斗所謂的“牛鬼蛇神”……這個年代是( )
A.“一五”計劃時期 B.人民公社化運動時期
C.土地改革時期 D.““””時期
12.有資料表明,十年““””時期國 民收入損失了5000億元,這超過了建國后30年全國固定資產的總和。這反映出“”的一個嚴重后果是( )
A. 民主與法制遭到踐踏 B. 國民經濟遭受巨大損失
C. 各級政府機構癱瘓 D. 科學文化教育事業(yè)遭到摧殘
13. 2018年1月1日習近平發(fā)表新年賀詞: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為契機,將改革進行到底。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我國改革開放的開端。以下關于十一屆三中全會敘述正確的是( )
?、僦匦麓_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诘谝淮伪容^系統(tǒng)地回答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一系列基本問題
?、圩鞒霭腰h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現代化建設上來的偉大決策
?、艽_立鄧小平理論作為黨的指導思想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4. 通過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指導思想上的撥亂反正勝利完成的會議是( )
A.全國人大一屆一次會議 B.中國共產黨第八次代表大會
C.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D.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
15 . 李明同學整理所學知識,制成了如下知識卡片。如果要給卡片一個名稱,最合適的是( )
時 間 史 實
1978年后 在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80年 建立深圳等四個經濟特區(qū)
1985年 城市改革全面展開
A.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 B.社會主義改造 C.改革開放 D.民族工作成就
16.我們黨確定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是在哪次會議上?( )
A.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B. 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三大” D. 中共“十二 大”
17.2001年,我國對外開放的重 大舉措是( )
A.舉辦經濟特區(qū) B.開發(fā)開放上海浦東
C.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D.實施“一帶一路”建設
18.我們黨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過程中,創(chuàng)立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 )
A.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B.“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學發(fā)展觀 D.鄧小平理論
19. 某班學生在學習某主題時,查找相關的內容:“1956年仿制成功殲5型殲擊機,”“1966年組建戰(zhàn)略導彈部隊”“1974年研制出我國第一艘核潛艇”“2012年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交付海軍”……他們研究的主題為( )
A.建國初期海軍發(fā)展 B.人民空軍建設
C.建國初期外交建設 D.國防建設
20. 孔子曾提出過“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諧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沖突,”運用這種思想處理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間的關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
A. 中蘇建立外交關系 B. 萬隆會議的圓滿成功
C. 中國取得了抗美援朝的勝利 D. 美蘇爭霸局面的出現
21. 學習歷史需要正確認識史實與結論之間的關系。下列史實與結論對應關系正確 的是( )
A.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
B.西藏的和平解放——標志著中國完成統(tǒng)一
C.土地改革的完成——廢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D.中共十六大——鄧小平理論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
22.20世紀六七十年代,大大提高了我國國防實力和國際地位的重大成就是( )
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 B.“兩彈一星”的成功研制
C.秈型雜交水稻的成功培育 D.中日關系的改善
23.2013年12月15日,月球車“玉兔號”順利駛抵月球表面。追溯歷史,新中國在同一領域開始躋身于世界先進國家行列的標志是( )
A.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B.“神舟一號”飛船順利升空
C.導彈核武器的成功研制 D.“東方紅一號”衛(wèi)星的成功發(fā)射
24.右圖中飛船的成功發(fā)射 ( )
A.實現了我國成功發(fā)射載人飛船的夢想
B.標志著我國開始掌握了飛船發(fā)射技術
C.標志著我國有了可以用于實戰(zhàn)的導彈
D.使我國成為第一個送人上太空的國家
25.有人這樣稱贊中國的一位農業(yè)科學家:“是他引導我們走向一個營養(yǎng)充足的世界?!彼?( )
A.袁隆平 B.鄧稼先 C.焦裕祿 D.錢學森
26.右圖是小王同學收集的一張商品供應票,下列關于此供應票的信息解讀不正確的是( )
A.它 是計劃經濟的重要反映 B.說明當時的物價水平低
C.可作為證據來研究當地經濟史 D.表明當時的食品供應緊張
27. 2015年10月,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屠呦呦的主要成就是( )
A.發(fā)現了能夠有效抵抗瘧疾的青蒿素 B.完成了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
C.成功研制人造地球衛(wèi)星 D.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
選擇題答題區(qū)域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題號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答案
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46分)
28.(12分)
材料一:《新中國不同時期國民經濟成分比例示意 圖》
材料二:《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變化示意圖》
材料三: 《中國青年報》特別報道《變遷:從“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題詞摘要。
時 期 主題詞
“一五”(1953--1957) 工業(yè)增速,趕英超美
“二五”(19 58--1962) 大躍進、大倒退
“六五”(1981--1985) 走向改革開放
“八五”(1991--1995) 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九五”(1996--2000) 宏觀調控,經濟軟著陸
“十五”(2001--2005) 指令性計劃退場,市場配置資源
“十一五”(2006--2010) 改革開放 堅定不移
(1)依據材料一,概括1952年到1956年公私經濟比例發(fā)生了什么變化?(2分)
(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分別指出,導致1957年、1984年和1993年三個GDP增長率峰值出現的關鍵原因。(6分)
(3)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概括我國經濟發(fā)展過程中成功的經驗。(4分)
29.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8分)
材料一:“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qū)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一部分?!?amp;mdash;—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材料二:主權問題是不可以討論的問題,1997年中國將收回香港,收回的不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島和九龍。——1982年鄧小平會見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的談話
材料 三: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 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xiāng)。故鄉(xiāng)不可見兮,永不能忘。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于右任《國殤》
(1)從材料一來看,我國實行什么樣的民族政策?哪一項政策的出臺,促使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西部地區(qū)出現了大發(fā)展的新氣象?(4分)
(2)材料二中香港回歸得益于鄧小平哪一偉大構想的提出?在此構想下于1999年回歸的“媽港”是哪兒?你認為還有哪些因素促成了它們的回歸?(8分)
(3)20世紀90年代 ,隨著海峽兩岸交流的日益密切,兩岸分別成立了海協(xié)會和?;鶗?。 1992年,這兩個團體達成的共識叫什么?其主要內容是什么?(2分)
(4)結合所學知識,你認為可以通過哪些途徑來促進海峽兩岸和平統(tǒng)一進程?(4分)
30(16分)
材料一:1949年10月3日,杜魯門指使國務院聲稱:我們不要那么匆匆忙忙承認這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1950年,美國宣布對中國實行全面禁運,嚴禁美國商界對華貿易。
材料二:“五項原則贏世界,梅開三度譜華章”
材料三:尼克松任總統(tǒng)后,致力于中美關系的改善,1970年他在國會演說時強調:“美國無視中國這個亞洲最大的國家是個錯誤,我們尋求開放的世界,努力探索對中國貿易和人員交流的開放……從長遠看,對中國的孤立政策是不明智的,從根本上講也是不成功的。要看到中國的潛在力量,任何外交靈敏政策都不能加以忽視和拒絕,讓中國繼續(xù)排斥在國際社會之外,軍備、安全、人口、環(huán)境問題變得復雜化和難以解決。
——《外交季刊》
材料四:近年來,中國提出了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發(fā)展愿景,可以說,中美關系的未來已不再是美國一家主導,更不由某一屆美國政府的政策好惡來決定,而是由中美兩國的利益取向與戰(zhàn)略需要決定。美國 一些政治家認為,必須重視并給予中國在中美關系發(fā)展中擁有更多話語權。——《世界知識》
(1)聯系材料一,說說新中國成立初期,美國在政治、經濟上對我國分別采取了怎樣的政策?(2分)
(2)根據材料二概括尼克松主張改善中美關系的理由。(4分)
(3)“梅開三度”是指20世紀70年代新中國取得的外交成就,其中最早的一項是什么?(2分)
(4)結合所學和材料說明美國為什么要“重視并給予中國在中美關系發(fā)展中擁有更多話語權”?(4分)
(5)結合以上材料和問題,你認為影響一個國家不同時期外交政策變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 分)
八年級歷史試卷參考答案
一、1-5 DBABB 6-10 ADCDC 11-15DBCDC
16-20 BCADB 21-25 CBDAA 26-27BA
二、28.
(1)變化:由私有制經濟占優(yōu)勢到以公有制經濟占絕對優(yōu)勢。(2分)
(2)195 7年的原因:一五計劃超額完成;或三大改造的完成(任意一項)(2分)
1984年的原因: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實行改革開放;或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任意一項,2分)
1993年的原因:十四大以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或鄧小平南方講話等(任意一項,2分)
(3)經驗: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或堅持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或堅持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道路 ;或堅持鄧小平理論;或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國情出發(fā)等(任意兩項,4分)
29、(1)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2分);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2分)
(2)“一國兩制” (2分);澳門(2分);
因素:全體華夏兒女的共同努力;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等等。(任意兩點,4分)
(4)“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2分)
(5)可通過加強海峽兩岸經濟往來;積極推進文化交流:發(fā)展交通,密切兩岸人員友好往來等途徑來促進海峽兩岸和平統(tǒng)一進程。(任意兩點,意思相近即可,4分)
30、
(1)政治上敵視(威脅,孤立),經濟上封 鎖禁運。(2分)
(2)中國重返聯合國。(2分)
(3)理由:孤立中國的政策失敗;中國對解決國際問題有重要作用;與中國進行貿易的需要。(任意兩點得 4分)
(4)原因:中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中國在世界舞臺發(fā)揮重大作用。(任意兩點4分,其它角度亦可)
(5)因素:國家利益的需要;國家實力的變化;國內政局的變化;國際形勢的變化。(任意兩點得4分)
表達八年級歷史下冊期末試題
一、選擇題(本大題25小題,每小題3分,共75分)
1.揭示歷史事件原因與結果的關系,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關系對應正確的是( )
選項 因 果
A 南昌起義爆發(fā) 清王朝統(tǒng)治土崩瓦解,封建帝制被推翻
B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chuàng)立 開辟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D 日本制造盧溝橋事變 中國東北三省完全淪陷
D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 中國民族工業(yè)處于崩潰邊緣
A、A B、B C、C D、D
2.歷史學家陳旭麓先生指出:“中國人從‘師夷之長技以制夷’開始,進而‘中體西用’,進而自由平等博愛,進而民主和科學。”與材料所說相關的歷史人物有
?、傥涸?②洪秀全 ③李鴻章 ④孫中山 ⑤陳獨秀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3.對下面圖示解讀準確的是( )
A、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 B、中國人民反帝反封的斗爭過程
C、中國民族工業(yè)的曲折發(fā)展歷程 D、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fā)展歷程
4.孫中山認為,西方國家貧富不均,勞資矛盾尖銳,“社會革命其將不遠”,中國應該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A、民族主義 B、民權主義 C、民生主義 D、民粹主義
5.中國近代史上,有一次戰(zhàn)爭是一挑八,看起來牛氣哄哄,實則統(tǒng)治者倉皇逃竄,這次戰(zhàn)爭( )
A、推翻了清王朝的統(tǒng)治 B、迫使中國改朝換代
C、使清王朝徹底淪為洋人的朝廷 D、開啟了中國半殖民地化進程
6.習近平指出,為實現中國夢,中國共產黨確立了“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其中的“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指的是哪一歷史事件100年時,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
A、中國共產黨成立 B、“改革開放”政策制定
C、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D、“雄安新區(qū)”創(chuàng)建
7.下列是《影響中國歷史的100件大事》一書列出的三件大事,
其共同的影響是( )
A、加強中國與世界的交往
B、提高了中國國際地位
C、推動了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
D、打破美國對華經濟封鎖
8.土地是人民的命根子。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2000多年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下列對當時土地改革后的土地所有制理解正確的是( )
A、由私有到公有 B、由私有到私有 C、由公有到公有 D、由公有到私有
9.學者彼得•諾蘭認為,任由經濟發(fā)展,不采取任何調控措施是不合理的,“我一直深信中國在五十年代早期……選擇了一條最適合自身發(fā)展的道路”。中國當時的選擇是( )
A、走上了由政府主導的計劃經濟發(fā)展道路
B、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力發(fā)展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
C、走上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D、積極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
10.1954年同仁堂的經理樂松生帶頭實行公私合營,這一行為有利于( )
A、社會主義改造實施 B、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
C、新中國政權的鞏固 D、改革開放的實施
11.1956年,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對我國建設社會主義道路進行的一次成功探索是( )
A、開展土地改革 B、發(fā)動人民公社化運動
C、發(fā)動“大躍進”運動 D、召開八大并制定正確的方針
12.下列事件發(fā)生的先后順序是
①明確概括和闡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的基本路線 ②確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
?、蹖嵭懈母镩_放的政策 ④確立鄧小平理論為黨的指導思想
A、①④②③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我國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是( )
A、國有企業(yè)改革 B、所有制結構改革 C、個體商業(yè)改革 D、個體手工業(yè)改革
14.被稱為“我國擴大開放的窗口”“中國90年代改革開放的重點和標志”的是( )
A、深圳 B、重慶 C、上海浦 東 D、武漢
15.最早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會議是( )
A、中國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6.在黨的十九大上,把寫進黨章( )
A、鄧小平理論 B、三個代表
C、新時代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D、科學發(fā)展觀
17.我國對待少數民族最基本的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 B、科教興國戰(zhàn)略制度
C、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D、和平共處制度
18.下面兩幅圖片反映了中國成功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為解決遺留問題開辟可行道路的是( )
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民族區(qū)域白治制度
C、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D、“一國兩制”構想
19.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就任新一屆臺灣地區(qū)領導人。國臺辦評論稱:蔡英文并沒有明確承認“九二共識”,這是一份沒有完成的答卷?!熬哦沧R”的核心是( )
A、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 B、全面落實八項主張
C、加強兩岸經濟交流互補互利 D、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
20.1970年4月28日,阿爾及利豆《人民報》評論說:“被自由世界”“拋”在聯合車之外的中國人民……在短期內實現了巨大的技術革命,”這一“巨大的技術革命”具體是指( )
A、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B、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
C、我國第一艘無人飛船“神舟一號”發(fā)射成功 D、我國設計的中近程地地導彈試驗成功
21. 下列當今世界的重要國際組織中,中國沒有加入的是( )
A、WTO B、UN C、APEC D、EU
22.一個美國記者評論周恩來在一次會議中的作用時說:“周恩來并不打算改變任何一個堅持_的領導人的態(tài)度,但是他改變了會議的航向?!边@次會議是( )
A、日內瓦會議 B、第26屆聯合國大會
C、萬隆會議 D、亞太經合組織第九次會議
23.在紀念周恩來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 胡錦濤指出:“他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豐富多彩的外交實踐、獨具一格的外交藝術和外交風貌,在國際社會為黨和國家贏得了很高的聲譽?!毕铝懈黜棽粚儆谥芏鱽硗饨凰枷牖蛲饨粚嵺`的是( )
A、提出“一邊倒”外交方針 B、1954年參加日內瓦會議
C、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D、1955年出席萬隆會議
24.四大發(fā)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發(fā)展的重大貢獻。其中能夠直接推動文化事業(yè)發(fā)展的是( )
?、僭旒埿g ②印制術 ③火藥 ④指南針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25.從1984年到2013年底,我國少數民族地區(qū)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了38倍 ;農民人均收入增長了21倍。材料直接反映出少數民族地區(qū)( )
A、實行了徹底的民主改革 B、實行了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
C、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D、進行了農村和城市的經濟改革
二、綜合題(本大題2小題,26題11分,27題14分,共25分)
26.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回答問題(11分)
材料一:近一個世紀以來,我國先后發(fā)生三次偉大革命,第一次革命是中國民主革命先驅領導的 A
革命,推翻了統(tǒng)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第二次革命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 B 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統(tǒng)治,建立了新中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為當代中國一切發(fā)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第三次革命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 C ,這場新的偉大革命,引領中國人民走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廣闊道路,迎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光明前景。
——摘自胡錦濤紀念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三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材料二:以上材料一領導三次革命的主要領導人
請回答:
(1)將材料一中的A、B、C三處補充完整。(3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次革命”取得勝利的標志事件是什么?(2分)哪次會議的召開揭開了“第三次革命”的序幕?(1分)這次會議有何歷史意義?(3分)
(3)請你給這次探究活動命一個主題。
2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當代中國的改革是從農村開始起步并首先取得突破的。在鄧小平的支持下,以包產到戶、包干到戶為主要形式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逐漸推廣開來。對外開放是十一屆三中全會的重大決策。經過十多年的實踐,在全國范圍內基本形成了“經濟特區(qū)—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發(fā)區(qū)—沿江和內陸開放城市—沿邊開放城市”的全方位多層次、扇面形輻射的對外開放大格局。
材料二:鄧小平曾指出,“我們的改革要達到一個什么目的呢?總的目的是要有利于鞏固社會主義制度,有利于鞏固黨的領導,有利于在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下發(fā)展生產力?!?/p>
材料三:改革在前,開放在后。……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呈現出改革與開放交互進行的新局面。改革越是深入,越需要借助開放的動力;開放越是擴大,越需要改革的支撐。改革開放相互聯運相互促進,形成推動社會主義生產力發(fā)展的合力。
材料四:改革與開放,無論從哪個維度比較 2013 年都與30多年前驚人地相似。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揭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 ,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開啟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1979年,我國決定成立深圳特區(qū),中國經濟開始融入世界經濟一體化 2013年,中國(上海) 自貿區(qū)掛牌啟動,被賦予深圳特區(qū)同等的歷史地位。
請回答:
(1)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率先進行“包干到戶”成為我國農村改革典型的地方是哪里?(2分)根據材料一,指出我國對外開放格局的特點。(3分)
(2)材料二認為,說明我國實行改革開放的根本原因(2分)
(3)材料三我國改革與開放經歷了怎樣的發(fā)展過程?(3分)
(4)材料四中2013年“與30多年前驚人地相似”的含義是什么?(1分)領導中國人民踏上深化
改革新征程的國家領導人是誰?(1分)
(5)結合以上材料及問題解答,請談談你對中國社會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認識。(2分)
八年級歷史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本大題25小題,每題3分 ,共75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B A C C C A B A A D C A
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A C A D D B D C A B C
二、綜合題(共25分)
26.(1)A:辛亥(1分) B:新民主主義(1分) C:改革開放(1分)
(2)新中國的成立(2分)
十一屆三中全會(1分)
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這次會議實際上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3分)
(3)中國歷史上的三次革命(三次偉大的歷史轉折)(2分)
27.(1)安徽小崗村(2分)
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3分)
(2)發(fā)展生產力(2分)
(3)改革在前,開放在后,(1分)交替進行,(1分)相互促進(1分)( 共3分)
(4)全面深化改革 (1分)習近平(1分)
(5)堅定不移地堅持改革開放(2分)
八年級歷史下期末試卷帶答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