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官不易心得體會范文
“為官不易”決不能搞成“為官不為”。事實上,“為官不易”和“為官不為”一點也不矛盾。共產黨人為官,既要干事,又要干凈。“為官不易”就是保證干事的干凈。“巨匠是在嚴格的規(guī)矩中施展他的創(chuàng)造才能的。以下是為官不易心得體會的范文,歡迎閱讀參考。
為官不易心得體會范文篇一:
當前,少數(shù)黨員干部“臉好看,事不辦”,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臉好看,事不辦”,是在糾“四風”、正作風的背景下產生的一種不良癥狀。患這種病的典型表現(xiàn)是:樹“正氣”但不辦事,守規(guī)矩但不作為,把“為官不易”搞成“為官不為”。
工作作風上的問題絕對不是小事,任其發(fā)展下去,就會像一堵無形的墻把我們黨和人民群眾隔開?,F(xiàn)實生活中,無形之墻有“硬墻”和“軟墻”之分?!坝矇Α焙貌穑热缒橂y看、門難進等問題,但“軟墻”卻難拆。何謂“軟墻”?就是搞“為官不為”那一套。譬如有的單位門開著、人也在,態(tài)度也熱情、說話也客氣,辦事卻依舊很難,要么這次說你缺這個,要么下次說你少那個,來回折騰好幾趟;有的被告知“業(yè)務已受理,請耐心等待”,之后便石沉大海;還有的當面說不合規(guī)、不好辦,私下找關系后才肯辦。諸如此類,白巖松也深有體會:“這堵軟墻就是相關部門的回復態(tài)度很好,但是給出的回復卻浮于表面,而且遲遲看不到根本改變?!边@樣的“軟墻”,比之“硬墻”,更容易傷老百姓的心,更容易降低黨員干部在群眾中的形象和威信。
“為官不易”決不能搞成“為官不為”。事實上,“為官不易”和“為官不為”一點也不矛盾。共產黨人為官,既要干事,又要干凈。“為官不易”就是保證干事的干凈。“巨匠是在嚴格的規(guī)矩中施展他的創(chuàng)造才能的?!敝挥小盀楣俨灰住?,才能保證為官者干好事、干成事、不出事。否則,還像以前一些人那樣,搞權錢交易,不收禮不辦事,必然會受到黨紀黨規(guī)的懲戒。
做官何為?荀悅在《申鑒·政體》中說:“治世所貴乎位者三:一曰達道于天下,二曰達惠于民,三曰達德于身?!痹偻ㄋc講,“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封建官吏尚且如此,共產黨的干部應有更高的境界。我們常講,“打鐵還需自身硬”,強調“自身硬”,就是為了更好地“打鐵”,為了更好地給老百姓辦事。不去“打鐵”,不“為民做主”,“自身硬”又有何用?所謂“打鐵”,就是要敢于為民請命,敢于啃硬骨頭,做到平常時愛人民、關鍵時為人民、危險時護人民。
有些人之所以把“為官不易”搞成“為官不為”,根子里是公權為公、當官為民的思想樹得不牢,公權為私、當官發(fā)財?shù)挠^念根深蒂固;職業(yè)道德、公仆情懷樹得不牢,市場交易、利益交換的觀念根深蒂固。殊不知,黨員干部身份是公職、公仆,職責是公務、公干,維護的是公益、公利,倡導的應該是擔當、責任、使命,恪守的應該是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堅持的應該是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chuàng)業(yè)要實、做人要實。如果把市場上的那一套用到為官做人上,搞不送禮、不辦事,或者守規(guī)矩、不作為,就不配人民公仆的稱號,遲早要被人民群眾掀翻在地,被黨組織清理出黨員隊伍。
“為官不易”當是“擔當不易”。共產黨人做大事不做大官。做大事就要舍得奉獻,就要吃苦吃虧,就要敢于擔當、擔起所當。在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今天,“為官不為”已為時代所不容,“為官避事平生恥”必須印刻在每名黨員干部的心頭。面對群眾處理具體問題時,不能再拿“領導不在”“條件不具備”“情況很復雜”等理由為自己的不作為來辯解,而是從群眾關切的問題做起,從群眾身邊的小事抓起,抓一件成一件,積小勝為大勝,在解決具體問題中讓群眾看到新氣象新變化。
為官不易心得體會范文篇二:
4月20日,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推進會在沈陽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組長劉云山講話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在河南蘭考調研指導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高標準高質量,堅持從嚴從實要求,把每個環(huán)節(jié)的工作做扎實做到位,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劉云山說,遵守規(guī)矩不是無所作為,“為官不易”不能“為官不為”,要引導黨員干部增強深化改革的思想自覺,增強攻堅克難的責任擔當,增強一心為民的公仆情懷,保持昂揚向上的進取心,保持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精氣神。
隨著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步步深入,以及中央各種禁令的密集下發(fā),公務人員的灰色利益受到強烈沖擊并逐步剝除,于是,一些公務人員、領導干部產生了憋屈心理、埋怨心態(tài),“為官不易”甚至“官不聊生”的感嘆也隨之產生。他們要么覺得干得越多就越有可能觸犯禁令,產生了畏懼心理,要么覺得付出多,得到少,產生了不平衡心理,于是把消極應付作為應對各種監(jiān)管的法寶,往往只滿足于做個“太平官”,雖不犯錯但也無所作為。如果從這個角度來分析,有的人之所以會感嘆“為官不易”,心生抱怨進而心生懈怠,工作消極,碌碌無為,本質是個人私心在作怪,企圖以此抵抗中央政令,夢想恢復往日的那種逍遙自在。
其實,積極的正確的“為官不易”應當包括以下三種含義:一是“官門”更難進了。隨著政治體制改革的深入,特別是干部任用管理制度的改革,選拔程序越來越嚴密科學,干部教育管理越來越嚴格規(guī)范,“當官”的門檻越來越高,靠歪門邪道和關系、后門進入“官場”的可能性越來越小。二是“官道”更難行了。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fā)展,各種新事物、新情況不斷出現(xiàn),一系列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日益凸顯,協(xié)調各種利益關系的難度不斷加大。對于手握公權力、肩負一方發(fā)展之責的領導干部來說,如何跟上時代潮流,提高素質能力,以更好地履職盡責,推進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是一項重大考驗。三是“好官”更難當了。巨大的社會變革,對官員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面對物欲橫流、各種誘惑增多的花花世界,要當焦裕祿、孔繁森、牛玉儒、楊善洲式讓群眾擁護、領導滿意的好官、清官,比過去更不易了。
然而,盡管“為官不易”,但每一個為官者決不能因此而“為官不為”。當官的“難”與“易”、“為”與“不為”,不僅體現(xiàn)出當官者的綜合素質,更折射出為官者的境界高下。古人講“在其位,謀其政”,也反復強調,“我們不舒服一點、不自在一點,老百姓的舒適度就好一點、滿意度就高一點,對我們的感覺就好一點?!备骷壒賳T必須時刻敬畏權力,珍惜權力,視擁有權力為重大責任、光榮使命,為擁有權力卻沒能為黨和人民做好事而自責和不安。“為官不易”,更需要“有所作為”,這需要廣大干部不斷增強宗旨意識、服務意識、責任意識,不斷學習新知識、積累新經驗、掌握新本領,摒棄私利,夙夜在公,兢慎為官,真正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更好地干事創(chuàng)業(yè)、推動發(fā)展。
為官不易心得體會范文篇三:
隨著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入推進和一系列禁令的出臺,對黨員干部的工作要求更高、作風要求更嚴,各種不應有的待遇也隨之減少或取消,于是有的同志發(fā)出“為官不易”的感嘆。從“官好做”到“官難當”,說明中央一系列禁令真正產生了效力,反腐反到了一些官員的“痛處”。 正如網友直言,“并不是官不好當了,而是貪官不好貪了,庸官不好混了,壞官不好受了;是做違規(guī)之事不易了,做規(guī)定之事更容易了?!?/p>
“為官不易”凸顯了權力觀的錯位、宗旨意識的淡薄。早在1944年,毛澤東在《為人民服務》中說:“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边@說明,黨員干部必須“完全”“徹底”地為人民利益而工作?!盀楣俨灰住币馕吨鴻嗔貧w本位,即本質是為民、本色是盡責。
為官即為民,有責當盡責?!盀楣俨灰住?,不能“為官不為”。這是因為,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我們的肩上有千鈞重擔,我們的身后有千軍萬馬,必須時刻以“為民”“盡責”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絕不能抱有任何“超然物外”的心態(tài)。
習近平指出,“在中國這樣一個擁有13億多人口的國家深化改革,絕非易事。中國改革經過30多年,已進入深水區(qū),可以說,容易的、皆大歡喜的改革已經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辈荒堋盀楣俨粸椤保褪且簏h員干部必須增強深化改革的思想自覺、增強攻堅克難的責任擔當、增強一心為民的公仆情懷,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進取心,始終保持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精氣神。這“三個增強”、“兩個保持”,既是黨員干部“為民”的本質體現(xiàn),也是“盡責”的本色要求;既是政治品格、官德修養(yǎng)問題,也是精神狀態(tài)、工作能力問題。
毛澤東同志當年把執(zhí)掌政權視作“趕考”,“兢兢業(yè)業(yè),生怕出岔子,但說不定岔子從什么地方跑出來。”60多年后的今天習也反復告誡我們,“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正在征程中。‘考試’仍在繼續(xù),全黨都要繼續(xù)把人民對我們黨的‘考試’、把我們黨正在經受和將要經受各種考驗的‘考試’考好,努力交出優(yōu)異的答卷。”黨員干部要始終把“為官不易”當成一種憂患意識,一種工作動力,千方百計、殫精竭慮地“為民”“盡責”。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奔热蛔隽斯?,就要感到身上有壓力,從而銳意進取、勇挑重擔、積極作為。如果覺得不堪“重負”、難以勝任,就不要勉強自己,把位子讓給甘于奉獻、勇于擔當者,絕不能“為官不為”,占著位子不干事。習說,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shù)呢熑?。這才是黨員干部應有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