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聽課會話課心得體會
小學英語的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是語言技能的學習,尤其是聽和說的技能在起始階段占有重要的地位。接下來就跟著學習啦小編的腳步一起去看一下關于英語聽課會話課心得體會吧。
英語聽課會話課心得體會篇1
《Toys I like》是3BModule2 Unit2的一課內容。我也已將這一課內容教授完畢,但是與陳老師的一課相比較,我的課就顯得比較單一,設計思路似乎也比較狹窄,也可以說是屬于"傳統(tǒng)"型的,并沒有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由此也想到,我班的學生閱讀能力較差實在也不能太怪罪于那群孩子們,純屬"教導無方".陳老師的課在教授單詞的基礎上,還進行了拓展閱讀。學生在學習了一些熟知的玩具的基礎上,她又介紹了三種傳統(tǒng)玩具:翻花繩,元宵節(jié)的兔子燈,更有民族特色的京劇面具。通過這一節(jié)課,她班上的孩子不僅是了解了如何玩,對于其中的所蘊含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也能有所感受,更重要的是閱讀技能也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這節(jié)課上,陳老師選擇了學生喜聞樂見的玩具為話題,首先從簡單的玩具翻花繩入手,先由教師演示玩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礎上帶著強烈的好奇心去閱讀文章。而傳統(tǒng)玩具兔子燈以及色彩絢麗的面具,也為學生喜愛和感興趣。因此,順勢呈現的5篇閱讀文章也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圍繞著話題層層推進,輕松掃除了閱讀時的障礙。 在這一課上,陳老師基本采用學生自主閱讀的方式,有的是教師提出關鍵詞,引導學生用關鍵詞去理解整篇文章,有時利用關鍵問題來提綱挈領,抓住文章的中心意思。也有時學生自己排序,閱讀完成的閱讀文章。在循序漸進的教學過程中,由易到難,從扶到放。這樣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所獲也更多。
這一堂課是值得我去學習的,如果說還有什么建議的話,我認為在教授傳統(tǒng)的京劇面具的時候,還可以介紹一下西方國家的一些面具,這樣學生可能對外面的世界會了解的更多,也會與我們傳統(tǒng)的京劇面具有一個比較。英語學科強調學生能夠樂于了解外國文化習俗,我想如果能設置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生也一定會樂于接受的,教學效果可能也更好。
觀察了一下陳老師出示的5篇文章,單篇文章的字數就達到了80左右,這是我班的學生所不及的。當然,這也不是個一蹴而就的過程。這期間需要我去不斷地探索和實踐,在這過程中學生也是會有發(fā)展的,閱讀能力也會有所提高。
英語聽課會話課心得體會篇2
《小學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英語教學主要目的是使學生獲得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EEC教材中的對話內容都是從孩子們的生活中發(fā)掘出來的,通過對語言材料的學習,從而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交際能力。因此,對話教學在整個學習中顯得尤為重要。聽說是讀寫的基礎,并在此程度上得以提高各項能力。
英語對話教學是指通過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說的能力,提高會話技巧,最終習得并自如地駕馭語言的能力的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該關注生活化對話情境的創(chuàng)設,引起學生興趣,引入對話主題,很自然地融入進英語的對話教學。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景呈現對話,構建有意義的交流平臺。
通過豐富的情景設計,實用易學的句型和表達法,以及與課文緊密聯(lián)系的話題和內容,最大限度的調動了學生積極參與交流的欲望,增強了口語表達的自信,培養(yǎng)了他們自如運用語言駕馭語言的能力。
在對話教學中,最常使用的教學方法就是情境教學法,即通過教師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接近生活的真實語言環(huán)境中感知學習內容,有利于提高學生理解和掌握對話內容的能力。因此,課堂中教師應特別關注對話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學習感悟對話、習得語言。越是貼近學生的真實生活,貼近實際的情境,學生越是能夠積極有效的開展對話學習。作為教師,我們應給學生大量的時間去聽,聽懂問題,在交流中學習,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跟音模仿訓練,讓學生模仿地道的語言、語調和語氣。
通過這次馬老師對會話課教學的培訓,使我受益良多,也解決了我教學中的困惑,提高了我的認識,讓我更好的開展教育教學實踐活動。
英語聽課會話課心得體會篇3
十月二十六日,在德州五中為其三天的山東省小學英語教學能手評選活動圓滿結束,來自全省的小學英語教師齊聚一堂,現場觀摩了各縣、市選送的二十七位優(yōu)秀教師的公開課。我也有幸到現場聆聽了這些參賽教師的精彩講課,雖然每位教師的水平不一、教學風格各異,但每一節(jié)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借鑒的東西。特別是最后聽了李教授的精彩點評,使我受益匪淺,感受頗多,心中除了贊嘆和佩服,更多的是自己有所收獲的那份欣喜。下面就談談自己的點滴體會。
首先,口語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如何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真實地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和交際的平臺,從而真正地讓學生在“用中學,學中用”,這是我們在平時教學中經常思考的問題。在這次活動上,張春玲老師的課在這一點上對我啟發(fā)很大。她能熟練運用口語并及時組織課堂教學,提問問題能給學生足夠的思維時間,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聽她的課感覺自己像是在聽老外上課一樣。而且張老師在課堂上還使學生在學習了新句型后,靈活運用于不同的情景中,達到活學活用的目的。
其次,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這是新課標的重要特點,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主體參與,教學中互動模式多樣,多采用小組討論或競賽的模式或創(chuàng)造一個語境,讓學生展開聯(lián)想,激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例如有的老師在講解visit這個單詞時, 通過給學生們欣賞不同城市的美麗圖片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出將要學習的內容,使學生在生活中學習,為學生營造了寬松、民主、和諧的教與學的氛圍。聽課時我特別注意了幾位老師不同的調動學生的方式,學生積極性調動起來以后,怎樣保持下去也很重要,老師在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對孩子的要求一定要清楚明確,難易適中。只有孩子清楚的知道自己應該干什么時,才有可能干好這件事;而問題太難孩子會無從下手,太易又不用思考,這都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所以Learning tips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再次,恰當使用多媒體?,F代化英語教學中,黑板已經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黑板了。掛圖、投影儀、多媒體等的加入,使得黑板的內涵更加豐富。此次活動,老師們都運用了多媒體這一現代化的教學工具,以鮮艷的色彩、活動的圖像和有聲的對話,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創(chuàng)造了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課堂教學是教師教授知識、學生學習的過程,同時也在客觀地考量著教師素質和教學水平。教師在上課之前備課是否認真細致,設計是否科學合理……會在課堂上直接體現出來。在聽課期間,我看到一些教師雖然年輕,經驗也許不如老教師豐富深厚,但是在上課的時候對課堂知識點的設計比較合理,在學生面前講課時也顯得思路清晰、井井有條,可見在課前做了充分的準備。
最后,教師自身的良好素質是講好課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證。在聽課中我發(fā)現很多老師都有幾個共同特點:1、口語流利,發(fā)音準確。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保證孩子對課程的理解,才能保真孩子學到正確的知識,地道的語言;2、善于利用多媒體,演唱,動畫等各種手段輔助教學,使孩子接觸到的知識更立體,更直觀,更生動; 3、教態(tài)親切,表情豐富,在課堂上能輕松,活潑,瀟灑的進行授課,富有藝術性;4、有扎實的英語基礎知識作后盾,詞匯豐富,課堂充實。
通過這次聽課,我開闊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及自己與其他優(yōu)秀教師的差距,明白了努力方向。這次學習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我不但學到了一些理論知識,也從授課教師身上學到了一些教學技巧,這都會為我以后的教學工作注入強大的動力,相信通過不斷努力,一定能拉近距離,不斷進步。
英語聽課會話課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英語聽課會話課心得體會





上一篇:英語聽課心得總結
下一篇:英語組業(yè)務學習心得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