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湖北省博物館心得
參觀湖北省博物館心得
文物,是文化的物質載體,通過省博物館的文物展覽,真實具體地展現(xiàn)了楚文化的輝煌。你知道參觀湖北省博物館心得是什么嗎?接下來就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參觀湖北省博物館心得,供大家閱讀!
參觀湖北省博物館心得篇1
湖北省博物館之行讓作為中國人的我又一次感受到了我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其中的“心與音”世界民族器樂展更是讓我這個音樂初學者大開眼界,徜徉在文化與音樂交融的世界里,感受到無限樂趣。
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中,楚文化作為華夏文明的一部分,孕育了具有楚地域特色的燦爛文明,八百年的歷史中,楚人以勇于進取的精神創(chuàng)造了這一博大精深的文化。
楚國青銅器是中國青銅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典雅華麗的楚國漆器是楚文化最鮮明的特色之一,它以奇妙的造型,繁縟的紋樣,豐富的色調,深厚的精神內涵,顯示出楚文化的別致風韻;楚國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絲織技術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楚國在哲學、文學和藝術上,都達到了先秦時期精神文明的頂峰,以老子、莊子哲學思想為代表的哲學,是構筑中華文化的重要精神內涵,以屈原詩歌、莊子散文為代表的楚文學,是中國浪漫主義之源頭····音樂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隨州市曾侯已墓出土的曾侯已編鐘,它是曾侯已墓的出土文物中最為耀眼的國寶級文物。它由不同批次多組編鐘組成,共56件。分三層八組懸掛在曲尺形的銅木結構鐘架上。全部都是雙音鐘。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律齊備。
作為河南人,從小在中原文化的熏陶下長大,對中原文明也有一定的了解。河南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發(fā)源地,悠久的歷史給中原文化帶來幾分厚重,作為古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中華大地涌現(xiàn)了大批文人學者:老子、墨子、張仲景、張衡···同樣,中原文化作為華夏文明的一部分也有自身的地域特色。由于河南地處中原,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千百年來歷經(jīng)戰(zhàn)亂,兼以人民生活比較艱苦,逐漸形成了吃苦耐勞、樸實淳厚、堅毅剛直的民風,并養(yǎng)成了民間習武的風俗,陳氏太極拳、少林寺由此而來。音樂方面1986年在舞陽縣賈湖村新石器遺址中發(fā)現(xiàn)了至少16根骨笛,距今已有8000~9000年的歷史了,是我國至今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樂器。
同為華夏文明,楚文化與中原文化都有自己的地域特色,楚的浪漫,中原的剛毅,都成為各自地域的文化符號,以其不同的文化特色豐富著華夏文明,使之燦爛輝煌。
文化作為一個地域的精神世界的集中體現(xiàn),具體反應了本地區(qū)的人文特色,地理環(huán)境等特點。是這一地區(qū)最引以為傲最為重視繼承發(fā)展弘揚的精神財富。音樂則作為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更加形象生動地體現(xiàn)了本地區(qū)的文化特色,從而使本地區(qū)的文化廣泛流傳于世界各地,同時也隨時間永遠流傳下去。使其文化更加充分地發(fā)展與弘揚。所以一個地域必定有自己的獨特文化,同樣也會有獨特的音樂文化。音樂追隨文化而發(fā)展,文化通過音樂而弘揚。
我國光輝燦爛的音樂藝術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創(chuàng)造的。五彩繽紛的少數(shù)民族音樂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少數(shù)民族樂器,種類繁多,各具特色,不僅能奏出美妙動人的音樂,而且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蘆笙歡歌:蘆笙,葫蘆是苗,瑤,彝,拉枯,侗,壯等少數(shù)民族喜愛的自由簧樂器。在節(jié)目喜慶時邊吹邊舞,蘆笙樂隊演奏者可達一百人。特大的盛會,場面歡騰,熱烈,壯觀。
雪域圣樂:藏族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民族。藏族音樂作為藏族文化的重觀念和審美求。同時又反映了歷史長河的軌跡和文化發(fā)展的脈絡。藏族的傳統(tǒng)音樂包括民間音樂,宗教音樂,和宮廷音樂。每一種音樂都各具特色,異彩紛呈。藏族的樂器廣泛分布于西藏,青藏,四川,云南,甘肅等省藏族聚居地區(qū)。其中很多樂器是有宗教儀式的法器演變而來。
不同的地區(qū)有不同的地域特色,不同的地域特色孕育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產(chǎn)生了風格不同的音樂。音樂的地域性反映文化的地域性,文化的地域性導致了音樂的地域性,二者是相輔相成的。
崇尚自然的印度人民把音樂中的七個基本音與鳥獸的叫聲對應相連,這七個基本音也被印度人民賦予了人對特殊色彩的感覺,這七個基本音成為“拉格”;俄羅斯人深沉而憂郁的氣質,奔放的民間文化,爭強好勝的民族精神使其音樂也充滿獨特風格,巴拉萊卡俗稱‘三角琴’便是俄羅斯獨有的民族樂器;受中國文化的長期影響,日本的一些民族樂器與中國的民族樂器也有絲絲連系,日本箏,就是8世紀由唐的十三弦箏演變而來,并分為樂箏,筑箏和俗箏。薩摩琵琶,是16世紀由唐傳入的琵琶演變而來····
音樂之于文明,文明之于世界,世界的音樂把世界的文明連在一起,同時又有屬于自己的地域特色。中國的音樂為世界的音樂添磚加瓦,世界的音樂同時又影響著中國音樂的繼續(xù)發(fā)展,二者相互包容,相互承接。
世界的音樂,音樂的世界。用音樂的視角解讀世界,用世界的眼光欣賞音樂。包容的歷史如陣陣鐘鳴響徹耳畔,震撼靈魂,悠長的笛聲如緩緩清流洗滌日益塵化的精神世界。無需過多言語,你看到音樂了么,你聽到歷史了么?
參觀湖北省博物館心得篇2
春節(jié)期間,我和爸爸媽媽去湖北武漢看望姑姑。早就聽說武漢是座歷史文化名城,有這樣一個好機會,對于熱愛歷史文化的我,可是再好不過了。到達武漢的第二天,我們參觀的第一個景點便是我向往已久的——湖北省博物館。
綠蔭掩映中的湖北省博物館,是一座成“品”字狀的仿古建筑,坐落于美麗的東湖之濱,占地面積達81909平方米,館藏文物14余萬件,其中一級文物近千余件。館藏的“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等舉世聞名。
一走進博物館,我就被它高大且,具有古韻的建筑,深深吸引住了。這更加讓我產(chǎn)生了進去一探究竟的想法。
我們首先來到“曾侯乙墓”展區(qū)。曾侯乙墓發(fā)掘于1978年,是2400年前的曾國國君“乙”的墓葬。“曾侯乙墓”展區(qū)陳列了該墓出土的最有代表性的文物,展現(xiàn)了兩千多年前人們的物質生活與精神世界。“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銅禮器是我國出土青銅器數(shù)量最多、種類較全的一次。其中我最喜歡的幾件文物是:“青銅尊盤”(國寶級文物),“金盞”(國寶級文物)和“曾侯乙編鐘”這三件了。
“尊盤”——由尊和盤兩件器物組成的一套酒器,“尊”是盛酒器,“盤”是盛水器,“尊”置于盤中,是用來冰酒或用來溫酒的。這件“尊盤”以紋樣繁縟細密著稱,它共飾龍84條,蟠魑80條,造型優(yōu)美,極盡奢華。它充分體現(xiàn)了古人的聰明才智與高超的鑄造技術。
在古時“盞”用于飲食的器具。這件“曾侯乙墓”出土的“金盞”不僅有金蓋子,盞內還有一把金勺子。“金盞”飾有蟠螭紋、绹紋、雷紋、渦云紋等。那把金勺子一端鏤空成變異的龍紋,所以又被稱作金漏匕,異常精美。
“曾侯乙編鐘”是“曾侯乙墓”出土中較大的文物。它共64件青銅雙音編鐘,且十二律俱全,時至今日“曾侯乙編鐘”敲擊出的聲音依然洪亮。很難想象當時我國青銅鑄造和音樂文化的是那樣的高度發(fā)達。
接下來,我們又參觀了楚文化館,秦漢漆器,梁莊王墓展廳。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文物是“越王勾踐劍”。“越王勾踐劍” 是1965年冬天出土于湖北省荊州市附近的望山楚墓群中。它通高55.7厘米,寬4.6厘米,柄長8.4厘米,重875克。劍上用鳥篆銘文刻了八個字——“越王勾踐,自作用劍”。專家通過對劍身八個鳥篆銘文的解讀,證明此劍就是傳說中的“越王勾踐劍”。 這把青銅寶劍最讓人驚奇的是,穿越了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劍身絲毫不見銹斑,金光閃閃。劍上的花紋是用金屬錫制成的,青銅的亮黃色與錫的亮白色相互襯托,耀眼美觀。一把在地下埋藏了兩千多年的古劍,居然毫無銹蝕,且依然鋒利無比,閃爍著炫目的青光,寒氣逼人!
這次參觀,使我又一次對兩千前我國古人的聰明才智所折服,又一次對我們國家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所驚嘆!
參觀湖北省博物館心得篇3
3月17日,武漢警官職業(yè)學院組織我們兵團農(nóng)五師學員前去參觀了湖北省博物館。沿途中我們還看到了其他不知其名的美景,讓我們真實地感受了湘湖文化及其悠遠歷史所沉積下來的古色古韻。
初去博物館,不禁被那里的氣勢所震撼了。
博物館里干凈、寬敞,給人一種愉快和古老的感覺,讓人在參觀時不知不覺的陶醉在了歷史的長河里。
湖北省博物館于1953年3月成立籌備處,1959年春遷至今址。1963年1月正式更名為湖北省博物館。3000平方米的陳列樓建成并對外開放,此后并不斷擴大其規(guī)模。至今為止,其總占地面積達八萬多平方米,建筑面積占五萬平方米,館內珍藏文物多達14萬余件,位居全國省級博物館前列。這些藏品大多數(shù)既有濃郁鮮明的地方色彩,又具有時代特征。反映著湖北地區(qū)古代文化的面貌。其中一部分器物在古代發(fā)展史上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館內的藏品種類十分豐富,主要包括:陶、瓷器,青銅器,漆木器,兵器,古樂器,金樂器,古代字畫、錢幣等。
今天講解員主要帶我們參觀了曾侯乙墓。里面有許多珍貴的寶物與一些古代的日常生活用品。講解員告訴我們曾侯乙墓發(fā)現(xiàn)于1978年,也是我國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大最完整的棺木。同時出土還有15000件文物以及多種制作精細、外觀大氣的物品。
我們認為最值得一提的是曾侯乙編鐘,它被譽為“編鐘之王”。是目前為止發(fā)現(xiàn)的最大最完整的一套青銅編鐘。更為神奇的是一般物體只能發(fā)出一個樂音,但是編鐘的每一個鐘都可以發(fā)出兩個樂音,并且互不干擾。在2000多年前就有如此精美的樂器,如此恢弘的樂隊實屬罕見。它表明了我國古代音律科學發(fā)展的程度,它是我國古代人民高度智慧的結晶,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在湖北省博物館里我們更是有幸聽到了跨越千年的編鐘之樂。在整個演播大廳里都彌漫著楚文化。微弱的燈光漸明,舞臺上的樂手們都身著古裝,使用編鐘為大家演奏了一曲曲動人的樂曲。
其次讓我們大家記憶猶新的是那把青銅寶劍——越王勾踐劍。這是一把跨越千年的古劍,但見其通身未有絲毫銹漬,依然光亮。此劍鑄造精良紋飾線條流暢,依舊鋒利無比。由此可見我國古代高超的冶煉鑄造技術和防蝕技術。它被中外專家視為我國先秦兵器中的稀世珍品。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文物。郭沫若曾有詩贊曰:“越王勾踐破吳劍,專賴民工字錯金。銀縷玉衣今又日,千秋不朽匠人心。”
由于時間的原因,我們沒能走完所有的展廳,我們帶著一絲遺憾離開了,但是心中依然很興奮。雖然我們看到的是一件件物品,可領略到的是歷史,感悟到的是革命精神。
此次參觀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知識。歷史是屬于過去的,我們要在感受歷史奇跡的同時也要學會如何創(chuàng)造奇跡,未來的歷史樂章需要我們去書寫。因此我們應該好好把握這次來湖北學習的機會,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辜負家鄉(xiāng)人民對我們的重托,不辜負組織的培養(yǎng),牢記自己的使命,也為自己創(chuàng)造一個美好的未來!
參觀湖北省博物館心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