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成本會計心得體會
成本會計是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混合物,是計算及提供成本信息的會計方法.那么學習了成本會計后,大家有哪些心得收獲呢?本文是學習成本會計心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學習成本會計心得體會篇一
通過一個多星期在東利公司、東馬公司的學習,我受益匪淺。以前沒有在工業(yè)企業(yè)工作的經驗,接觸到成本會計還是在書本中,那時在校時總是覺得成本會計是最難的,因為涉及很多個步驟、方法,每個步驟或方法下面還有很多細的步驟和方法,真是復雜。比如,產品成本計算方法分為基本的和輔助的,基本方法下面還分為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三種,分步法又分為逐步結轉和平行結轉,逐步結轉下還有綜合結轉和分項結轉。
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我發(fā)現在實際操作中沒有書本中介紹的那么復雜,但在有的方面比書本中的內容還要細很多,比如科目的設置,實際“產成品”下的次級科目要比書本中更細、更多。還有就是要完全做好成本核算,還必須與其他部門做好配合,與車間、庫房的產品分類方法、分類順序相一致,這樣才能與財務的核算相銜接,工作起來才得心應手,還便于與他們相核對,找出差異。
東利公司與東馬公司的車間產品流轉過程是一樣的,車間都分為編織車間和成衣車間,他們的流轉過程如下:
1、編織車間:原材料購入,紗庫領用,編織車間加工為毛坯,入檢驗室,轉入成衣車間
2、成衣車間:毛坯領用,成衣車間加工為成衣,包裝車間包裝,產品入庫房
這兩個公司在成本核算方法和要素分配歸集方面基本是相同的,只是在一些核算細節(jié)和科目設置方面有差異??傮w核算方法如下:
1、成本核算基本方法:分步法,分為半成品即衣坯、產成品兩步;分步法下的逐步結轉分步法即為計算半成品成本法,計算出衣坯的成本;計算半成品成本后再轉入下一個步驟時使用分項結轉,即把半成品的成本分成四項費用結轉到成衣成間的成本核算中。
2、成本核算輔助方法:分類法。編織車間的原材料由車間按類型報出用量按實際分配,成衣車間用的縫合紗按實際產量進行攤銷;其他三項費用按折合系數進行分配。
3、原材料的分配和歸集:編織車間的原材料由車間按類型報出實際用量,財務據此做成本,無需進行分配,但要根據定額消耗量的比例,把每一類型的產品原材料費用再分配到不同的工藝號產品中;成衣車間使用的縫合紗按實際完工產量進行平均分配。
4、人工費用分配和歸集:人工費用根據不同部門的實際發(fā)生額分別記入人工成本和期間費用中。再依據不同類型產品的實際產量乘以折合系數(折合系數每個月由車間提供且每個月的折合系數是不相同的)得出折合產量,把人工成本按折合產量的比例分配到不同類型的產品中。
5、燃動力的分配和歸集:燃料及動力的費用根據不同部門的實際發(fā)生額分別記入編織車間燃動力成本、成衣車間燃動力成本和期間費用中。依據不同類型產品的實際產量乘以折合系數(折合系數每個月由車間提供且每個月的折合系數是不相同的)得出折合產量,把燃動力成本按折合產量的比例分配到不同類型的產品中。
6、制造費用的分配和歸集:把發(fā)生的折舊、領用的低耗品等車間費用分別計入編織車間制造費用和成衣車間制造費用中。依據不同類型產品的實際產量乘以折合系數(折合系數每個月由車間提供且每個月的折合系數是不相同的)得出折合產量,把制造費用按折合產量的比例分配到不同類型的產品中。
7、輔助生產成本的分配和歸集:無。這兩個公司沒有輔助生產車間,所以沒有設“輔助生產成本”這個科目。
8、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分配和歸集:編織車間是按所耗原材料費用計價法,即編織車間月末的在產品就是車間領而未用的原材料;財務成衣車間月末無在產品,無需分配,而實際中成衣車間的在產品就是由編織車間轉入的剩余的未使用的衣坯。
在這段時間的學習中,我基本掌握了這兩個公司的成本核算方法。我將根據本公司的特點再結合他們的方法展開成本核算工作,當然在實際工作中我也可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畢竟沒有進行過實際操作,但我會努力,在工作中學習。我相信我有能力完成這項工作,不會辜負領導對我的期望。
學習成本會計心得體會篇二
學習成本會計已近一學期,在這半年的學習中,不僅對成本會計有了比較系統(tǒng)和科學的認識,并且學到實用的技巧去處理相關方面的問題。本學期的主要學習內容是學習有關成本會計的知識,對會計的基礎知識進行初步接觸。通過對這些章節(jié)的學習,對會計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改正了過往的一些錯誤認識,改變了對會計的態(tài)度。成本會計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會計有助于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提高企業(yè)透明度,規(guī)范企業(yè)行為。企業(yè)會計通過其反映職能,提供有關企業(yè)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方面的信息,是包括投資者和債權人在內的各方面進行決策的依據。
其次,會計有助于企業(yè)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促進企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企業(yè)經營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企業(yè)的經濟效益、經營成果、競爭能力和發(fā)展前景,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企業(yè)的前途和命運。再則,會計有助于考核企業(yè)管理層經濟責任的履行情況。企業(yè)接受了包括國家在內的所有投資者和債權人的投資,就有責任按照其預定的發(fā)展目標和要求,合理利用資源,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接受考核和評價。正是由于其在企業(yè)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把會計學好,學透成為從事財經方面學習的人的不可逃避的任務。
會計的學習特別需要細心和專注,容不得半點馬虎和懈怠。核算過程中出點小差錯就會影響整個操作過程的進展和完美,所謂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有次在做資產負債表時,因為丁字型賬戶中有筆活動只有借方項目沒有相應的貸方項目,結果在最后填寫報表時沒法配平,又不得不回到丁字型賬戶中去檢查每個項目的變動和調整,而且還是檢查好幾次才查出來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錯。事后算了一筆賬,這個查漏就花了近一個小時的時間。但除去浪費時間不說,還影響了整個工作的進度,賠了夫人又折兵,不劃算。所以學習會計要踏踏實實,一絲不茍,還要考慮全面防止對一些問題的忽略。如果堅持下去,那么長此以往就會減少出差錯的次數,養(yǎng)成一個嚴謹的好習慣。這樣才會在學習工作上表現出色,受人賞識,才能夠被人信任去做重要的項目。
學習成本會計心得體會篇三
成本是商品經濟的產物,是商品經濟中的一個經濟范疇,是商品價值的主要組成部分。
成本的內容往往要服從于管理的需要。此外,由于從事經濟活動的內容不同,成本含義也不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企業(yè)管理要求的提高,成本概念和內涵都在不斷的發(fā)展、變化,人們所能感受到的成本范圍逐漸地擴大。
不同的經濟環(huán)境,不同的行業(yè)特點,對成本的內涵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成本的經濟內容歸納起來有兩點是共同的:一是成本的形成是以某種目標為對象的。目標可以是有形的產品或無形的產品,如新技術、新工藝;也可以是某種服務,如教育、衛(wèi)生系統(tǒng)的服務目標。二是成本是為實現一定的目標而發(fā)生的耗費,沒有目標的支出則是一種損失,不能叫作成本。
成本與費用是一組既有緊密聯系又有一定區(qū)別的概念。正確區(qū)分成本與費用成本會計的重要前提。
成本是指生產某種產品、完成某個項目或者說做成某件事情的代價,也即發(fā)生的耗費總和,是對象化的費用。費用是指企業(yè)在獲取當期收入的過程中,對企業(yè)所擁有或控制的資產的耗費,是會計期間與收入相配比的成本。成本代表經濟資源的犧牲,而費用是會計期間為獲得收益而發(fā)生的成本。
成本會計關注的是成本而不是費用。成本會計是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混合物,是計算及提供成本信息的會計方法。
財務會計要依據成本會計所提供的有關資料進行資產計價和收益確定,而成本的形成、歸集和結轉程序也要納入以復式記賬法為基礎的財務會計總框架中,因此,成本數據往往被企業(yè)外部信息使用者用于對企業(yè)管理當局業(yè)績的評價,并據此作出投資決策。同樣,成本會計所提供的成本數據,往往被企業(yè)管理當局作為決策的依據或用于對企業(yè)內部管理人員的業(yè)績評價。
成本會計的職能,是指成本會計作為一種管理經濟的活動,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所能發(fā)揮的作用。由于現代成本會計與管理緊密結合,因此,它實際上包括了成本管理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現代成本會計的主要職能有: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成本計劃、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
在成本會計的各個職能中,成本核算是最基本的職能,沒有成本核算就沒有成本會計。成本會計的各個職能是相互聯系,互為條件的,并貫穿于企業(yè)生產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在全過程中發(fā)揮作用。
一份細心+一份耐心+一份責任心=人生價值的詮釋
雖說學習的過程會有點累,但是真的希望學校能夠給學生更多的學習機會,尤其是會計專業(yè),畢竟會計吃的是經驗飯,只有多做帳,才能熟能生巧,才能游刃有余。
看了學習成本會計心得體會的讀者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