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文章
粽子是端午節(jié)的節(jié)日食品,傳說它是為保護投江的屈原發(fā)明的。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粽子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粽子文章:端午節(jié)的粽子
粽子是端午節(jié)的節(jié)日食品,傳說它是為保護投江的屈原發(fā)明的。屈原是戰(zhàn)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忠君愛國,卻因遭受奸臣陷害而被流放。后來秦軍攻破楚國國都,屈原抱著石頭跳進汨羅江,與楚國共亡。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去汨羅江邊憑吊屈原。因為打撈不到屈原的身體,大家就紛紛把飯團投到江中,說是讓魚蝦吃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了。人們怕引來貪吃的蛟龍,就用蛟龍害怕的楝樹葉包飯,彩色絲線捆扎,這樣逐漸演變成今天我們看到的粽子了。
今天是端午節(jié),在一片熱鬧和陣陣粽香中,我們?nèi)揖墼谝黄鹫勑︼L生。外婆和媽媽包起了粽子,我好奇地湊過去看看,只見外婆麻利地拿起幾張墨綠的蘆葉疊起來,捏住蘆葉的一頭往里一卷,形成一個圓錐體。外婆緊接著將事先準備好的糯米與肉調(diào)和的餡添進圓錐體中,牢固的錐體將餡封得滴水不漏,她再利落地封上口,接著拿起根線把粽子綁了起來,放到鍋里煮。就這樣,一個個玲瓏小巧的粽子出鍋了。
吃著口味濃郁的粽子,聞著粽子的陣陣飄香,眼前似乎浮現(xiàn)千年之前,一位滿懷愛國情,憂愁的詩人站在寬闊的大江前,向著天地傾訴著苦悶,大浪不斷拍擊著礁石,仿佛震天的鑼鼓作響著,伴隨著他跳入江中,為他譜寫著一曲壯烈的愛國樂曲。
小小的粽子中,蘊含著深厚的文化,也包含著一位偉大詩人的愛國情,讓我們記住每一個端午節(jié)吧!
粽子文章:端午節(jié)吃粽子
老人們說,端午節(jié)是門前懸掛的艾草,菖蒲,可以驅(qū)鬼辟邪,求得平安;青年們說,端午節(jié)是河上的一條條龍舟,可以盡情展示自己;小孩子們說,端午節(jié)是腰上掛著的一個個香袋,每一個都裝有一個童趣的心。只要擁有過她的人,哪怕只聽過她的故事,都會有刻骨銘心的感覺,我又豈能例外。
端午節(jié)是我們這塊神州大地上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到了那時,可熱鬧了!人人門前懸上艾草,掛上鐘馗,有的地方還有賽龍舟,但這些還是吸引不了我,我最喜歡吃粽子,爸爸對我說,端午節(jié)包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在遭到不公正待遇的時候,不愿離開生他養(yǎng)他的故土,為了祖國,為了民族,投江殉國。我想,愛國主義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是凝聚國家和民族團結(jié)支柱,屈原精神的偉大,在于他心憂天下,忠貞不渝的愛國主義精神。
包粽子首先要有箬葉。媽媽對我說,箬葉要到山上采,山上會有箬葉樹,我和伙伴們,大人們一塊兒去采箬葉,山上有人工栽種的箬葉樹,所以我們不用瞎瞄瞎撞,直接去采就行了。我每次都會與伙伴們競賽,看誰采的多。箬葉采回家后,還得用剪刀剪去箬葉的兩端,放在水里泡個一天半會兒的,才能包!有了箬葉還不行,還得有糯米和餡料,我家是吃葷的,所以當然是去買肉了!
肉買來后,一切都準備好了,只欠“媽媽”這陣東風了!媽媽包粽子前,當然要先把糯米攪勻,再依次放下三勺鹽,兩勺醬油,兩勺味精,一勺辣椒粉,接著,才可以包。媽媽把箬葉折成三角形,流下一個空洞,先放一半糯米,再放下餡兒,然后又把糯米添滿,再將箬葉包在糯米上,用線一綁,就形成了一個枕頭形。我看著媽媽做了許久,做得糯米沒了,餡料空了,才停下來。停下來后,我望著一個個粽子,真是直流口水呀!就催著媽媽快點煮幾個,可媽媽說,一時半會兒也煮不熟,叫我先出去,我看著都直流口水,又怎么肯出去呢但媽媽一定要我先出去玩會兒,我只得依依不舍地離去。來到街上,我見到許多伙伴也在街上,我一問才知道,他(她)們也和我一樣,都是被媽媽"趕"出來的。我們各自說著想象中自家的粽子應該是多么多么的好吃!
過了一會兒,我們各自懷著滿腔喜悅回家了。早就唾沫流了“三尺”的我飛一般跑回家,一到門前就聞到了一陣陣撲鼻而來的香味,馬上跑到廚房,早就把一路跑回家的疲勞拋到九霄云外了。我一看盤中正冒香氣和熱氣的粽子,也不管燙不燙,隨手抓起一個,還真燙,我一下子把粽子扔到這只手,一下子把粽子拋到那只手,一下子又這只手抓抓,一下子又那只手撓撓,可我畢竟是皮肉之軀,太燙了也受不了,就把粽子用衣服包起來,再用小刀將粽子切開,一下子香噴噴的氣味撲鼻而來,我饞的一下子禁不住咬了一口,啊,回味無窮!我馬上跑到街上,一會兒跑到這家,一會兒跑出那家,一會兒又蹦進了另一家,相互品嘗著,各自分享著自己的喜悅!
科技在發(fā)達,時光在飛逝,但端午節(jié)吃粽子習俗不會變。它將在神州大地上永遠流傳下去,越來越旺盛……
粽子文章:包粽子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到了,在我們北方家家戶戶都在包粽子。這一風俗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
吃完早飯,就見妻子忙著包粽子。她的動作非常利索,而且她包出來的粽子也很小巧玲瓏。我心里不由的生起一股敬佩之情。于是,我便搬了把椅子,坐在妻子的對面仔細地觀察起來。只見妻子先從菜盆里拿出三張?zhí)J葉,把它均勻地分攤在左手手掌上,接著用右手的指頭一夾,再一卷,蘆葉便圍成了一只“漏斗”,然后把米灌進“漏斗”,再用筷子戳幾下,扎上線,一起呵成。我看了,覺得很有趣,便問妻子:“米灌進“漏斗”里,為什么還要戳幾下呢?”妻子笑瞇瞇地說:“如果不這樣的話,粽子煮熟了后,你一剝外面的蘆葉,粽子便會散下來,也不好吃。”哦,原來如北。
我看著妻子包了幾只粽子,也想包幾只粽子,粽子我已吃過好多回,可包粽子我還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我學著妻子的樣子,拿出三張?zhí)J葉圍成“漏斗”,可我剛把米灌進去,米卻從“漏斗”底部小洞里流了出來。妻子見了,并沒有笑我,而是手把手教我,在妻子的指導下,我終于過了這一關(guān)。緊接著我把卷“漏斗”時多出來的葉子向上一裹,便想用線扎,可是,我手中的線還沒能碰上粽子,嘩啦一下,粽子就散架了。米呢,灑了一地。
我并不灰心。在妻子的耐心指導下,我終于包出了第一只不怎么像樣的粽子。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連同一種樸素的思想,一種純潔的情愫,全融入這濃濃的端午節(jié)粽子里。
看過“粽子文章”的人還看了:
1.包粽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