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范評論員文章
道德模范評論員文章
公民道德貴在養(yǎng)成,社會風尚重在培育,道德模范作為中華民族的道德脊梁,是社會道德的人格化,是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寶貴資源,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道德模范評論員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道德模范評論員文章一:全國教書育人模范劉佳芬事跡
2010年9月18日,特殊教育國際交流大會在日本長崎大學召開,一位來自中國的特殊教育工作者以“中國特殊教育社區(qū)化”為主題,給來自世界各地的2000多位特教專家作報告。她在特殊教育領域內的實踐和取得的成績贏得了專家們的熱烈掌聲,會議主辦方破例將她的發(fā)言時間由原定每人25分鐘延長至50分鐘。
這位把浙江寧波一個區(qū)屬學校的特殊教育創(chuàng)建成“中國樣本”并成功推向世界的中國代表,就是國家智障教育康復常務理事、浙江省智障教育專家成員、寧波市達敏學校校長劉佳芬。
在從事特殊教育工作的20年里,劉佳芬憑著女性特有的慈愛與溫柔,用愛澆灌遲開的花朵。在她的精心呵護下,聾啞學生實現(xiàn)了100%就業(yè),智障學生重新?lián)P起了生活的風帆。
“殘疾的孩子更需要愛的滋潤”
“殘缺的花朵需要雨露的澆灌,殘疾的孩子更需要愛的滋潤。”這是劉佳芬1991年8月來到象山縣聾啞學校擔任副校長時給自己的警示。20年來,她始終把每一個殘疾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手心里的寶。
2002年12月,劉佳芬偶然聽到海曙區(qū)還有最后一個適齡入學的智障兒童沒來報到。她和4個年輕教師去西郊的華家道地村找了兩天,終于找到了9歲智障女孩小君。小君一周歲時被確診為先天性腦癱,不能站立和走路,生活不能自理。之后,劉佳芬根據(jù)她家的實際情況,作出“將小君名冊掛到學校,將知識送到家里”的決定。“送教上門”作為特殊教育的一種補充形式被寫進了寧波特教歷史。
2004年的一個冬天,時任寧波市達敏學校校長的劉佳芬看到別的孩子都到食堂吃飯去了,唯有一個姓唐的學生拿著從家里帶來的飯盒,自顧自地吃了起來。這么冷的天,飯菜多涼啊!劉佳芬找到班主任周靜燕一問,才知道這個中度智障學生家里經(jīng)濟很困難,連食堂的伙食費也交不起。“不行,這對孩子正在成長發(fā)育的身體不利,以后她每月的伙食費就從我的工資里扣。”就這樣,劉佳芬的工資連續(xù)被扣了3年,直到這名學生畢業(yè)后,周靜燕才把實情告訴了她。
曾有人跟劉佳芬開玩笑說,他們都是智障孩子,你為他們做的這些,他們很多人不知道,以后也不會報恩。劉佳芬說:“他們能自立,能融入社會,就是對我最好的報答。”
達敏學校是寧波最早的一所全日制智障學生學校。平時,劉佳芬一有空,就會在學校里轉悠,看望學生、優(yōu)化學校管理。在她的督促下,水泥地的活動場地改成了塑膠地,樓梯上安裝上了安全扶手,校園里的墻壁上都繪上了各種彩色圖案……
在達敏學校,老師是和學生圍坐在一個圓桌上課。劉佳芬說,老師走到學生中間上課,可以讓學生沒有距離感,同時也可以隨時提醒上課精力不集中的學生。
作為市人大代表,劉佳芬多次向政府部門提議:殘疾兒童享受全免費教育。2002年,寧波市海曙區(qū)殘疾兒童享受到了全免費教育。接著,劉佳芬不斷呼吁寧波全大市殘疾學生都能減免教育費用。如今,這些建議全部得到了采納。
“給我時間,我一定讓你的孩子有變化”
劉佳芬到達敏學校的第3天,她看到很多孩子吃飯把飯噴得滿桌都是,還有一些孩子連洗臉擦嘴等最基本的生活技能都不能獨立完成。
衡量、評估弱智兒童的教育質量引起了劉佳芬的思考。為此,劉佳芬提出了“以生活為中心”的分層教學改革方案:重度學生要學會生活自理,中度學生要適應社會,輕度學生要自食其力。
改革方案一提出,立即引起軒然大波,一些重度、中度學生的家長擔心孩子學不到知識,紛紛表示反對。劉佳芬耐心地跟家長們說:“給我時間,我一定讓你的孩子有變化。”
接下來的日子里,劉佳芬和教師們一次次商討教學方法和策略,研究個案,隨堂聽課,對教學進行測試和評估。分層教學后,由于中、重度學生只有大綱沒有教材,劉佳芬感覺課堂教學效果不明顯。1999年3月,她決定組織老師自己編寫教材,從最初的手寫、油印,到現(xiàn)在的彩色印刷,從最初以實用生活為內容的18冊校本教材,到包括美工、勞技等九年義務教育段的24本教材?,F(xiàn)在,這些教材經(jīng)浙江省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審核通過成為地方教材,全國許多兄弟學校也據(jù)此范本開展教學活動。
智障學生畢業(yè)后,由于沒有一技之長,許多學生只能呆在家里,給家庭帶來了負擔。劉佳芬作出了一個大膽的嘗試:創(chuàng)辦初級職業(yè)班,并根據(jù)寧波小區(qū)的特點,開設了家政、園林兩個專業(yè)。面對一無師資二無實習基地等諸多困難,她依靠全體教師,將首屆職高班辦得有聲有色。劉佳芬還自己掏錢購買紙花材料,動員在鄉(xiāng)下的70多歲的父母上山砍柴做免費的花枝,一趟趟從老家象山運往寧波市區(qū)。畢業(yè)匯報中,當這些有智障的學生在展示出一盤盤美味佳肴、一盆盆五顏六色的鮮花、一束束精致的手工紙花時,家長們驚呆了。
“要讓更多的學生盡快融入社會”
從事特殊教育多年來,劉佳芬一直堅持這樣的教育理念:“一切為了學生的生存和發(fā)展,要讓更多的學生盡快融入社會,自食其力,提高生活質量。”
1994年,象山縣聾啞學校的首批學生就要畢業(yè)了,劉佳芬提出要為學生解決就業(yè)問題。于是,劉佳芬一有空就跑企業(yè),一家又一家,不知疲倦??善髽I(yè)一聽說是聾啞人,都搖搖頭不愿接收。劉佳芬執(zhí)著地一次次上門做工作。
有一次,劉佳芬聽縣教育局一位領導說,鎮(zhèn)海區(qū)有一個香港老板有意招幾個殘疾人,她就多次把這個香港老板請到學校,用真誠感動了他,后來,這個老板的裘皮廠一次招了10多個聾啞學生。之后,劉佳芬每個月都要去廠里看望學生,學生們一見她來,親熱得不得了,常常拉著她的手不讓她走。
來到寧波市達敏學校,為了讓智障學生走向社會、融入社會,劉佳芬還提出了突破圍墻、開門辦學的想法。“我們的教學內容要結合社區(qū)的內容,以便學生將來能夠生活于社區(qū)、服務于社會。”劉佳芬很有信心。
于是,學生們向物業(yè)的花木老師傅學習種植技術,向面包房師傅學習做面包,到超市體驗“消費”……社區(qū)和學校周邊的資源都變成了教學課堂,形成了學校課堂與社區(qū)課堂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學生的生活自理、社區(qū)適應能力提高很快。更令人欣慰的是,學校首屆職高班畢業(yè)生全部被寧波市金田銅業(yè)公司聘用,此后的職高畢業(yè)生也是100%就業(yè)。
道德模范評論員文章二:樸實光可鑒 誠信亮人生
題記:
有人說誠信是和煦的春風,帶給大地無盡的暖意;有人說誠信是夏日的雨水,帶給人們無限的涼意,我說誠信是一張不容背棄的人生契約。
——這是寫在xx小學xx工作筆記本扉頁上的一段話。
xx雖然沒有做過像林海燕那樣拒接私吞大款彩票,也沒做過拾到巨款再去尋找施主的大事件,但他卻時刻要求自己應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做誠實守信的一個人。
xx1991年9月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后,本來可以找一份收入可觀的工作,但是他卻毅然選擇了教師這個工作。很多人都勸他說:“你一個老師整天這么繁忙,就沒想換個工作?”他總是說:“既然選擇了就要堅持,他要對學生、學校負責,要講求誠信。”在xx教學的這21年里,哪里有需要他就調到哪里,從來沒有提出過意見,總是服從領導的安排,任勞任怨,踏踏實實工作。
參加工作之初,他在條件十分艱苦的謝灣村小學工作,親戚朋友都勸他離開那里,調回鎮(zhèn)小,但他卻沒有那樣做。他總是反勸大家說:“領導派我來這里是對我的信任,我不能不講原則,不講誠信,既來之則安之。”
在xx二十一年教育生涯中,時刻對學生報以誠信。只要是說過的話一定會向學生兌現(xiàn)。周波的轉變就是我眾多誠信教育案例中的一個真實的故事。周波,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父親因在老家交通肇事外逃到異地與他的媽媽重組了新家后,有了周波。十年后案發(fā),爸爸入獄。當時他才十歲,對于一個十歲的孩子,親眼看到自己的爸爸拷上冰冷的手銬,對他的內心會產(chǎn)生多大的影響,他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是否能夠站穩(wěn),并一路走好呢?時間證明了xx的擔心是有必要的。周波由原來一名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變成了偷拿媽媽和同學錢的孩子,面對這樣一個特殊的孩子,這樣一個可憐的孩子,他決定用誠信來打動周波。答應周波作業(yè)寫好就為他貼一顆紅星,他獎給了周波;要求周波在室外不打鬧就為他講一個故事,xx送給了他;教育他說話算數(shù),就和他一起做游戲,他滿足了周波。在用自己親身做法感染周波的同時,告訴周波也要像老師一樣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一學期下來,xx看到了他的轉變,但xx覺得還不夠。澆樹澆根,育人育心。于是,他找了一個合適的機會,在周波生日那天,給他買一個小生日蛋糕,中午放學后,xx和同學們一起給周波過了一個快樂的生日。在蠟燭點燃的那一刻,生日歌響起的瞬間,xx看到了,周波的眼睛濕潤了。許個愿吧,周波哽咽著說,“我明年還想過生日。”對于一個缺少父愛,家庭殘缺的他,xx知道這是他發(fā)自內心深處的想法。此時xx己經(jīng)感受到誠信給周波帶來的快樂,友情給周波帶來的決心。xx悄悄的對周波說:“如果你能從心里徹底的改掉拿錢的毛病,老師就請你到家中做客,為你過一個更加難以忘懷的生日。”周波不做聲,只是一個勁的點頭。在誠信的呵護下,周波也能和其他同學一樣健康的成長。
樸實光可鑒,誠信亮人生。xx說,他愿意像燈泡一樣,毫無保留的發(fā)光,給人照亮!他雖然過著知足者常樂的樸實生活,但是卻用“盡本分、守信用”的人生信念照亮著自己人生的道路,也溫暖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道德模范評論員文章三:無悔的奉獻 不懈的追求
xx,一個年輕組工干部,用行動詮釋了一名優(yōu)秀組工的深刻內涵。組織部門工作壓力大、強度高,為了較好地完成任務,他經(jīng)常主動加班加點,從未抱怨。
接任研究室主任后,面對任務量大、人手少的實際,起早貪黑、通宵達旦成了常事,但他始終默默地堅守在崗位上,沒有一件事在他手上拖拉。
從事信息后,他就把宣傳當愛好。短短三年從門外漢,變?yōu)榱?ldquo;業(yè)務通”、“多面手”。累計撰寫信息200多篇,在市級以上刊物發(fā)表64篇,起草的文字材料達60多萬字,工作匯報多次受到上級領導的好評。
在村官聯(lián)誼會籌備、村官刊物《青春印跡》創(chuàng)辦等工作中起到了骨干作用。干部考察考核中,他認真執(zhí)行《干部任用條例》、《考核工作細則》的各項規(guī)定,不跑風漏氣、不弄虛作假,用言行維護了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
工作中,他始終牢記和模范踐行公道正派的要求,以堅強的黨性,踐行了為組織工作負責、奉獻、爭光的要求!
以上就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道德模范評論員文章,希望對你有幫助!
看過“道德模范評論員文章”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