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必讀的經(jīng)典中華成語故事
一生必讀的經(jīng)典中華成語故事
中華歷史博大精深,精彩的故事在人類歷史上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絕倫的盛宴,下面是學習啦的小編為你們整理的內(nèi)容,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錦囊妙計
三國時,為聯(lián)合抵抗曹操,孫權(quán)將南郡借給了劉備。后來孫權(quán)要收回,可劉備不愿歸還。周瑜設下美人計,招劉備來東吳與孫權(quán)的妹妹結(jié)婚,然后扣住劉備,逼他歸還南郡。劉備按諸葛亮給他的藏在三個錦囊中的三條計策行事,結(jié)果在他的保護下,安全地回到了荊州。
[注釋]錦囊:封藏機密文件或詩稿的織錦口袋。
[提示]比喻能及時解決緊急問題的辦法。
開卷有益
宋太宗趙光義命令宰相李昉組織編寫了一部學術(shù)價值頗高的百科全書,叫《太平御覽》,總字數(shù)達四百七十八萬個。他規(guī)定自己每天要看三卷。大臣們勸他不要太勞累了,宋太宗回答說:“只要打開這部書閱讀,就能從中獲益,也就不感到勞累了?!?/p>
[注釋]開卷:打開書本,指讀書。
[提示]指讀書有很多好處。
開天辟地
據(jù)說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是合在一起的,一片混沌,像一只大雞蛋。而人類的祖先盤古,頂破了“蛋殼”。其中輕而清的物體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下沉,變成了地。盤古頭頂天,腳撐地,天升高一丈,地加厚一丈,盤古也高一丈,用了一萬八千年,盤古完成了開天辟地的任務。
[提示]現(xiàn)在常常比喻前所未有。
刻舟求劍
戰(zhàn)國時期,楚國有個人坐船過江,不慎將佩劍掉進江里,他立即在劍落水的船身上刻上記號。同船的人問他:“你刻這個記號有什么用?”楚國人說:“剛才我的劍是從這里掉下去的。一會兒我可以順著這個記號下去找。”等船靠了岸,楚國人就從做上記號的地方下水去找劍,結(jié)果自然找不到。
[提示]比喻辦事刻板拘泥不知變通。
空中樓閣
從前有一個財主,他看見別人的三層樓房,心里十分羨慕,決定也造一座。他要求找來的工匠只造第三層樓,第一層、第二層統(tǒng)統(tǒng)不要。工匠們聽了哭笑不得,說:“世界上哪有這樣的事,沒有第一層和第二層,怎么能蓋起第三層呢?”
[提示]比喻脫離實際的謬論或虛構(gòu)的事物。
如釋重負
春秋時,季孫、叔孫和孟孫三個家族掌握了魯國的軍政大權(quán)。魯昭公為奪回權(quán)利,派兵去攻打季孫氏。叔孫氏和孟孫氏知道后,立刻前來救援。三家聯(lián)合起來,把昭公的軍隊打得大敗, 7
昭公只得逃亡齊國。因為他原來已經(jīng)失去了民心,百姓反而感覺像放下沉重的負擔。
[注釋]釋:放下。負:負擔。
[提示]形容人們解除了負擔后的輕松心情。
如魚得水
東漢末年,劉備請到諸葛亮做軍師后,經(jīng)常得到諸葛亮的指點,對天下形勢的理解和認識有了很大的提高。他與諸葛亮的關(guān)系十分親密。開始時,關(guān)羽和張飛很不服氣。劉備說:“我得到諸葛亮,就像魚得到了水一樣,你們應該理解。”
[提示]比喻得到與自己很投合的人或很適合自己的環(huán)境。
千鈞一發(fā)
西漢著名的文學家枚乘,擅長寫辭賦。他在吳王劉濞那里做謀士時,反對吳王反叛朝廷。他勸吳王:“用一縷頭發(fā)系上千鈞之重的東西,下邊是深淵,頭發(fā)絲一斷,那東西你就別指望重新得到了。你謀反朝廷,危險的程度就像這頭發(fā)絲一樣?!眲㈠ú宦?,其兵反叛,最終被朝廷的大軍消滅。
[注釋]鈞:古代重量單位,三十斤(即十五千克)為一鈞。
[提示]比喻形勢或情況已極其危急。
手不釋卷
三國時,吳國大將呂蒙,善于領(lǐng)兵作戰(zhàn),立下不少戰(zhàn)功。但他有一個毛病:不愿讀書。吳王孫權(quán)對他說:“你掌管軍政大權(quán),應該多讀兵書和史書?!彼卮?“抽不出時間?!睂O權(quán)說:“光武帝領(lǐng)兵打仗時,手都從來不離開書,你比他還忙嗎?”從此,呂蒙努力學習,成了一個有學問的將領(lǐng)。
[注釋]釋:放開。卷:書本。
[提示]形容勤奮學習或看書入迷。
天衣無縫
古時候,有個年輕人名叫郭翰。盛夏的一個晚上,他在大樹底下乘涼。突然間,一個美麗的仙女從天上飄然而來。郭翰發(fā)現(xiàn)仙女的漂亮衣裙竟然連一條衣縫也沒有,他驚奇地問道:“你的衣服怎么沒有衣縫呢?”仙女笑道:“我穿的是天衣,天衣不是用針縫的,怎么會有衣縫呢?”
[提示]比喻事物非常自然完美,無任何紕漏破綻可尋。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