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歷史學習方法
有趣的歷史學習方法
歷史知識一般由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幾個基本要素構成,教學方法無外乎串聯、并列、分析、比較、列舉等,相對而言,較為枯躁,容易引起學習疲勞。在課堂教學之中穿插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或活動,可提高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分析綜合能力,拓寬學生獲得歷史知識的信息渠道,活躍氣氛,增加興趣。以下提供有趣的歷史學習方法。
說說身邊歷史
每節(jié)課的開始,安排5分鐘的主題自由講話?!按┰谏砩系臍v史”、“姓氏演變溯源”、“文字追根”等都是說的內容。例如“穿在身上的歷史”,學生可以談唐朝的裝束、清朝的服飾,也可以說說關于帽子的演變、鞋子的發(fā)展等。人類發(fā)展處處都留有歷史的影子,這樣的主題自由談論讓學生興趣盎然。根據教學進度每周設計一個談論主題,要求學生從網絡、圖書中尋找相關內容,提前作準備,然后帶到課堂上交流。學生親自參與、親身體驗,縮短了與史實的距離,對比較枯躁的歷史學習能產生親近感。這個活動能為教學內容作很好的鋪墊,導入新知順理成章。
猜猜歷史謎語
學習結束或在學習過程中,依據教學內容做做適當的文字游戲,既能復習鞏固歷史知識,熟悉歷史人物事件,又讓學生感到輕松愉快。如猜謎語:湘云筆錄(猜一中國古代史學名著)——《史記》;捷報(猜一農民起義)——陳勝;遙望南岳(猜一古代科學家)——張衡;點睛之后破壁飛(猜一歷史名圖)——龍圖騰;不愿短兵相接(猜一歷史戰(zhàn)爭)——寧遠之戰(zhàn);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猜一歷史軍隊名)——太平軍;始終不含糊(猜一歷史時間名詞)——明末清初。
猜謎語可以教師出謎,學生競猜,也可由學生個人、小組制謎,師生互相競猜。學生有了興趣,還可發(fā)展成為課外活動,大面積開展。
寫寫歷史對聯
教學中穿插一些有趣的聯話,學生既能獲得知識,又能親身感受人文情懷,體驗漢語言文字的無窮情趣。如:抗戰(zhàn)勝利后,在成都流傳著一副對聯,上聯由三個國家名組成,下聯由三個城市名組成。即“中國日本;南京成都”。此聯巧妙別致,反映了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中華大地歡喜若狂的氣氛。要求同學們把該對聯補寫完整(中國捷克日本,南京重慶成都)。學生有了胃口,課堂一下子熱鬧起來。
除了陳述錦聯妙對、讓學生補充對聯、求征下聯等活動形式外,也可根據學習內容指導學生嘗試有感而發(fā),寫出有自己獨到見解的歷史對聯,使歷史教學真正達到“史學”“文學”兩不誤,雙管齊下、一箭雙雕。
演演歷史角色
角色扮演法,是個非常有趣的方式,更應該適合中學學生這個年齡階段的好奇心理。針對某個歷史場景,讓學生扮演不同角色,從不同角度分析歷史問題,引導學生辯證地看待歷史,從而避免學生養(yǎng)成社會那種狹隘的民族主義、民粹主義價值觀。角色扮演法,還可以演化為歷史雙方的辯論,引導讓學生主動收集歷史背景資料,從而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能力。針對重大復雜的歷史問題或考點,引入角色扮演法,學生會產生深入其中的感覺,利于其理清復雜的人物關系和歷史背景,加深其記憶和理解。讓學生扮演敵對雙方,從各自利益和立場從發(fā),闡發(fā)不同歷史觀點,讓學生培養(yǎng)換位思考的能力,從而養(yǎng)成辯證看待問題的唯物歷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