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黄特色三级在线观看免费,看黄色片子免费,色综合久,欧美在线视频看看,高潮胡言乱语对白刺激国产,伊人网成人,中文字幕亚洲一碰就硬老熟妇

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通用學習方法 > 學習經驗 >

湘教版八年級地理知識點

時間: 維維20 分享

知識在人群的分布與構成,決定了這人群的進化級別與方向,人的生命只是人類知識構成,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湘教版八年級地理知識點,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湘教版八年級地理知識點

湘教版八年級地理知識點

 中國的疆域與人口

1、我國陸地面積 96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 三位,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大部分位于北溫帶,小部分位于 熱 帶。

2、我國最北端在 黑龍江省漠河縣北端的黑龍江主航道為中心線,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海南),最西端在 帕米爾高原 (新疆),最東端在 黑龍江 與 烏蘇里江 的匯合處(黑龍江)。

3、我國東臨海洋,從北向南依次為 渤海 、 黃海 、 東海 、 南海 。第一大島臺灣島,第二大島海南島。我國的內海是 渤海 和 瓊州海峽 ,管轄的海域面積約 300萬 平方千米。

4、我國陸上國界漫長,達2萬平方千米,接壤的國家共有14個。有六個隔海相望的國家(自北向南依次是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印度尼西亞)

5、我國現(xiàn)行的行政區(qū)劃基本上劃分為 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縣(自治縣、縣級市)、鎮(zhèn)(鄉(xiāng))三級。全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qū),4個直轄市和 香港 、 澳門 兩個特別行政區(qū)。北京是首都,稱為“祖國心臟”。臺灣是我國不可分割的神圣領土。

6、目前人口數(shù)為13.7億。東西人口分界線:黑河—騰沖線 以東南人口密集,以西北人口稀少。

中國人口分布特點是 東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沿海、沿河湖、平原、盆地區(qū)人口多,干旱荒漠、高原人口 少 ;經濟、交通、工業(yè)發(fā)達地區(qū)多城集區(qū),人口 多 ,經濟落后、交通閉塞、偏僻農牧區(qū)人口少;漢族地區(qū)人口 多 ,大部分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人口 少 。

7、我國實行 計劃生育 ,控制 人口數(shù)量 ,提高 人口質量 ,是一項長期基本國策。

8、我國共有56個民族,各民族中,漢族 人口最多,少數(shù)民族中,壯 族人口最多。我國各民族分布特點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漢族分布最廣,主要集中在東部 和 中部 ,少數(shù)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東北 部地區(qū)。

民族風情: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云南傣族的潑水節(jié);中華民族的端午節(jié)。

民族政策:平等、團結、互助、民族區(qū)域自治。

八年級地理知識點匯總

中國的自然環(huán)境

第一節(jié) 中國的地形

一、 山脈縱橫交織

1、 山脈構成地形的骨架

(1) 山脈縱橫交錯,把全國分成若干地形區(qū)

(2) 山脈成為地形區(qū)的界線P27的表格1

2、 我國主要山脈的走向和分布P21

(1) 東西走向的山脈 :最北一列:天山和陰山;中間是昆侖山和秦嶺;靠南的一列是南嶺。

(2) 南北向的山脈 :位于中國中部的賀蘭山、六盤山。橫斷山脈

(3) 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西側的一列: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間的一列:長白山-武夷山等;東側一列:臺灣山脈

臺灣山脈的主峰玉山是中國東部最高峰。

(4) 西北—東南向的山脈 :阿爾泰山、祁連山

(5) 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脈,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6) 省級行政區(qū)域單位分界線:

河北和山西(太行山) 福建和江西(武夷山) 湖北和重慶(巫山)

青海和甘肅(祁連山) 西藏和新疆(昆侖山) 廣東和湖南(南嶺)

3、 中華五岳:泰山(山東)、華山(陜西)、衡山(湖南)、恒山(山西)、嵩山(河南)

我國山脈兩側地形區(qū)名稱一覽表

一、 地形復雜多樣

1、 地形特點:地形復雜多樣: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和山地。

2、 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3、 主要地形區(qū)特征:

(1)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 ——世界屋脊,高山終年積雪,冰川縱橫。大江大河發(fā)源地;

(2) 內蒙古高原——開闊坦蕩,地面起伏和緩。

(3) 黃土高原——溝壑縱橫,黃土廣布;

(4) 云貴高原——石灰?guī)r廣布,地表崎嶇

(5)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最大的內陸盆地;內有我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和豐富的油氣資源

(6) 準噶爾盆地——綠洲和墾區(qū),受大西洋濕潤氣流影響。

(7) 柴達木盆地——內陸高原盆地和“聚寶盆”;平均海拔最高

(8) 四川盆地——紫色,紅色盆地,內有成都平原(天府之國)

(9) 三大丘陵: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林業(yè)和牧業(yè)

(10) 三大平原:東北平原——最大,黑土廣布;

華北平原——黃淮海平原,地勢低平

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低平,湖泊眾多,魚米之鄉(xiāng)

(11) 山地面積占全國陸地總面積的1/3.山地的優(yōu)缺點:p28

(12) 山區(qū):山地,丘陵和崎嶇的高原合稱山區(qū),占全國陸地總面積的2/3

(13) 山區(qū)常見的自然災害有: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一、 地勢西高東低

1、 我國地勢的突出特征: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2、 三級地勢階梯的概況:P20

1、 西高東低的地勢對氣候、河流、交通、經濟、水能的影響:

(1) 對氣候:使海洋濕潤氣流從東至西深入內地,形成降水;

(2) 對河流:許多大江大河自西向東流入海洋;

(3) 對交通:東西向的河流溝通了東西交通;

(4) 對經濟: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聯(lián)系;

(5) 對水能:在階梯的交界處,落差大,水能豐富,有利發(fā)電。

讀圖p30 三個階梯的分界線及地形區(qū)。

第一節(jié) 中國的氣候

我國氣候特征:①氣候復雜多樣;②季風氣候顯著;③多特殊天氣;④多旱澇災害。

一、 氣候復雜多樣

1、 氣候復雜多樣,是中國氣候的主要特征之一。

(1) 氣溫分布與溫度帶

?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特點:南北氣溫差異大。南方溫暖,而越往北氣溫就越低 成因:緯度位置、冬季風的影響。

?我國夏季氣溫分布特點: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氣溫都較高。成因:緯度位置

我國冬季氣溫最低處是黑龍江省北部的漠河地區(qū);氣溫最高處是海南省南部

夏季最熱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魯番。最冷的地方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夏季溫度低的原因是海拔高。

(2)我國習慣從北到南劃分為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等,這樣劃分是根據≥10℃的積溫來劃定。另外,青藏高原為高原氣候區(qū)。

溫度帶的劃分與分布:P35的表格,記圖2-22、23、24、25、26、27、28

(2) 我國降水的時空分布與干濕地區(qū)

?空間上分布即地區(qū)分布: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成因:受夏季風影響。

?時間上分布即季節(jié)變化與年際變化:降水集中在夏秋季,降水年際變化大。(由南往北降水的月數(shù)漸少,總量漸少,但集中在7、8月;降水年際變化漸大)

我國降水最多的地方在臺灣省的東北部的火燒寮(雨極),最少的地方是吐魯番盆地中的托克遜。

我國降水的分布規(guī)律

我國的干濕地區(qū):P37表格

科學家根據降水量和蒸發(fā)量的對比,將我國分為濕潤地區(qū)、半濕潤地區(qū)、半干旱地區(qū)和干旱地區(qū)四種干濕地區(qū)類型。

干濕地區(qū)的植被類型

1、 季風氣候顯著,是中國氣候的主要特征之二

(1) 什么是季風:夏季——偏南風(西南季風來自印度洋,東南季風來自太平洋;)冬季——偏北風

(2) 夏季風的影響是導致中國降水時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降水和時空分布(降水分配不均,集中于夏季,且年際變化大;年降水量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3) 夏季風影響雨帶推移及帶來的旱澇災害,P40第二段

(1) 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的劃分:大興安嶺—陰山山脈—賀蘭山——巴顏喀拉山脈——岡底斯山脈以東為界線

秦嶺淮河一線大致和我國的一月份( 0℃ ) 等溫線,(800mm)等降水量線,(暖溫帶)與(亞熱帶 ), ( 濕潤)與(半濕潤)地區(qū)的分界線一致。

我國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高山高原氣候(青藏高原)、西部高原山地表現(xiàn)出明顯的垂直氣候特征。我國是唯一一個擁有三種季風氣候的國家。

(5)季風區(qū)指的是受夏季風影響的地區(qū)。

(6)回答問題:我國為什么沒有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等氣候類型?

答:地中海氣候位于中低緯度地區(qū)大陸的西岸,而我國位于亞歐大陸的東岸;溫帶海洋性氣候位于中低緯度地區(qū)大陸的西岸,且終年受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的影響,而我國位于亞歐大陸的東岸,且僅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的影響。

一、 特殊天氣

多特殊天氣:主要有寒潮、梅雨、臺風、沙塵暴等。

多氣象災害:洪澇、干旱、寒潮、梅雨、臺風、沙塵暴。洪澇是我國發(fā)生頻繁、損失嚴重的自然災害。干旱是對我國農業(yè)生產影響最大、最常見且分布范圍最廣的一種氣候災害。

氣象災害發(fā)生的原因、危害及預防措施

一、 對我國影響最大的氣象災害——旱澇災害

1、 洪澇:夏秋季節(jié)

2、 干旱:影響最大、最常見、范圍最廣。

第一節(jié) 中國的河流

一、 外流區(qū)為主

地表和地下徑流最后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外流河分布區(qū)域,成為外流區(qū)。最終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即河水流入內陸湖泊或消失于荒漠之中的河流,叫做內流河。內流河分布的區(qū)域,叫做內流區(qū)。

1、 外流區(qū)

(1) 主要外流河及注入的海洋

注入太平洋:黑龍江、烏蘇里江、遼河、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閩江、珠江、瀾滄江

注入印度洋:雅魯藏布江、怒江。

注入北冰洋:額爾齊斯河

(2) 我國最長的內流河是塔里木河;我國汛期最長的河流是珠江;結冰期最長的河流是黑龍江

(3) 京杭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長度最長的運河。它北起北京,南到杭州,經過6個省,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等5大水系。

2、 內流區(qū)

(1) 主要內流河:塔里木河:我國最長的內流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

3、 內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對比

1、 我國的主要湖泊

(1) 青藏高原湖區(qū):青海湖是我國最大咸水湖,也是我國最大的湖泊。

(2) 東部平原湖區(qū):鄱陽湖(第一大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

一、滾滾長江

1、 長江的源流概況

1. (1)發(fā)源地:長江發(fā)源于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經青海省(青)、西藏自治區(qū)(藏)、云南省(云)、四川省(川)、重慶市(渝)、湖南省(湘)、湖北省(鄂)、江西省(贛)、安徽省(皖)、江蘇省(蘇)、上海市(滬)1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最終注入東海,全長6300千米,是我國第一長河,也是亞洲第一長河、世界第三長河。

2. (2)上、中、下游的劃分:宜昌(湖北省,上中游劃分地)、湖口(江西省,中下游劃分地)。

長江上游的特點是:多峽谷、多支流、水量大、富水力;

中游的特點是: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下游的特點是:江寬水深、江海相連、航運便利。

中游段荊江被稱為“九曲回腸”。這樣彎曲的河道對航運和水流有哪些影響:不利于航行,水流不暢,極易泛濫成災,因此有“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的說法。解決辦法:裁彎取直,建分洪工程,建水利樞紐工程等。

(3)長江干流流經的地形區(qū):青藏高原、橫斷山區(qū)、云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

(4)主要支流及湖泊:主要的支流和湖泊:雅礱江、岷江、嘉陵江、烏江、湘江、贛江、漢江(長江最長的支流)、鄱陽湖、洞庭湖、太湖

2、長江的水能開發(fā):“水能寶庫”

(1) 水能最集中的河段:集中在上游河段?源頭至宜賓段?三峽段;原因:落差大,降水豐富。

(2) 長江三峽:由矍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位于第二和第三階梯的交界處;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具有防洪、發(fā)電、航運、水產養(yǎng)殖、供水、灌溉、旅游等功能,世界最大的水電站。

(3) 葛洲壩

1、 黃金水道:航運價值高

(1) 有利條件:降水豐富,江闊水深,終年不凍,干支流通航里程長約7萬千米。

(2) 運輸價值:水運成本低;流域經濟發(fā)達,資歷源豐富;與南北向的鐵路線相交,聯(lián)系廣泛。

(3) 貨運量占全國的60%。

4、長江之害在于中下的洪澇災害:上游地區(qū)植樹造林;中下游地區(qū)興建分洪蓄洪工程,加固江防大堤。

二、滔滔黃河

1、 黃河的源概況

黃河發(fā)源于巴顏喀拉山,流經青海省(青)、四川省(川)、甘肅省(甘)、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寧)、內蒙古自治區(qū)(內蒙古)、山西省(晉)、陜西省(陜)、河南省(豫)、山東省(魯)9個省(自治區(qū))注入渤海,全長5500千米,流域面積75.24萬平方千米,是我國第二長河。

(1) 上、中、下游的劃分:河口(內蒙古,上中游劃分地)、桃花峪(河南,中下游劃分地)。

黃河上游的特點是:多峽谷、多支流、水量大、富水力;

中游的特點是:多支流、多泥沙;

下游的特點是:“地上河”。黃河“地上河”成因:黃土高原土層疏松,中游地區(qū)夏季降水集中導致泥沙的大量淤積使黃河下游的河床不斷抬高

(2) 主要支流:洮河,湟水(上游),汾河、渭河(中游)

2、 黃河的水能開發(fā)

(1) 水能集中在上游、中游

(2) 主要水電站:龍羊峽、三門峽、小浪底等

3. 黃河的治理:①在上、中游特別是在黃土高原地區(qū),大力開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減少泥沙下泄;②在下游修筑堤壩,加固黃河大堤。

4. 黃河的奉獻:①塑造了肥沃的華北平原;②提供大量的水能資源;③提供了水源進行灌溉。

長江與黃河的對比

八年級地理知識點梳理

中國的自然資源

第一節(jié) 自然資源概況

一、 什么是自然資源:存在與自然界、能為人類提供福利;

1、 主要類型:氣候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

2、 自然資源的特征

(1) 自然資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變的??茖W技術進步不斷拓展資源開發(fā)和保護的空間:空氣、風景

(2) 自然資源數(shù)量巨大,但又是有限的。

3、可再生資源:氣候資源,生物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應有計劃,有限制地加以開發(fā)利用。

4、非可再生資源: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煤炭,石油,天然氣。應綜合利用,注意節(jié)約,避免浪費和破壞。

5、新能源: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海洋能、核能、氫能等。特點:污染小、儲量大、分布廣等。低碳經濟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

第二節(jié) 中國的土地資源

一、 人多地少

1、 土地是人類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資源

2、 “人多地少”是我國的基本國情:不及世界的1/3。

一、 類型齊全

1、 各類土地資源齊全:耕地、林地、草地等(各類土地利用類型比例圖)

2、 草地面積較廣,所占比重大。居世界前列。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對偏小。

3、 中國難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分布在新疆、內蒙古的干旱荒漠,以及青藏高原上的高寒荒漠等。

二、 區(qū)域差異明顯:空間分布不平衡,土地生產力區(qū)域差異明顯

1、 耕地分布在東部季風區(qū)的平原和盆地以及低緩的丘陵地區(qū)

2、 林地分布在東北、西南(天然林)、和東南山區(qū)(人工林和次生林)。

3、 草地分布在北部、西部內陸地區(qū)。

4、 土地資源質量的區(qū)域差異

一、 珍惜每一寸土地

1、 耕地存在的問題:人均少,后備土地資源不足,工礦與建筑用地占用及亂占耕地,使耕地面積減少——對策:提高耕地的生產力;適當開墾荒地,提高利用率。

2、 林地存在的問題:管理不力,濫伐現(xiàn)象嚴重—對策:營林、護林、造林、采育結合,永續(xù)利用

3、 草地存在的問題:超載,管理不力,造成退化——確定合理的載畜量,劃區(qū)輪牧,防災。

4、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第一節(jié) 中國的水資源

一、“東多西少,南多北少”,中國水資源地區(qū)分布不均的特點。

1、 南方約占全國總面積的40%,卻占全國總流量80%以上。

2、 黃、淮、海流域面積占全國耕地的38%,以上但水資源只占6%。

3、 水資源空間分布的五個帶:P73;圖3-20

我國水資源供需情況對應地區(qū)

二、時間分配不均及其對生產的影響。

1、 中國水資源時間分配上: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際變化大。

2、 對生產的影響——易造成干旱和洪澇災害。

三、節(jié)約每一滴水

1、 地區(qū)分布不均——興建跨流域的調水工程。南水北調工程(最大規(guī)模)。把長江流域富余的水調入缺水的華北、西北地區(qū)。

2、 時間分布不均——興建水庫。(小浪底)(三峽水利樞紐)。

3、 小浪底水利樞紐是黃河干流上的最大水利樞紐工程;三峽水利樞紐是目前長江干流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

1. 我國各大水系中,水資源最豐富的水系是長江水系,其次是珠江水系。

6、污染和浪費——節(jié)約和防治

7、緩解缺水問題的根本途徑:節(jié)約用水,合理用水,保護水資源,防止水污染。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建立“節(jié)水型社會”。

8、南水北調工程:東、中、西三條路線:P76圖3-24.

第一節(jié) 中國的海洋資源

一、 多樣的生物資源

1、 優(yōu)越的海洋自然環(huán)境

(1) 地跨多個溫度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

(2) 大陸架面積寬廣。

(3) 海水溫度適中。

2、 四大海產:大黃魚、小黃魚、帶魚、烏賊

3、 四大漁場:黃渤海漁場、舟山漁場(最大)、南海沿岸漁場、北部灣漁場。

2. 我國海水養(yǎng)殖產量占海洋水產品產量的1/3以上。

3. 我國海水養(yǎng)殖品種有海帶、紫菜、蝦、扇貝、牡蠣、鮑魚等。

4. 我國沿海的大陸架上,蘊藏著相當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我國具有工業(yè)開采價值的海洋礦產資源有鋯石、鈦鐵礦、石英砂等

5. 我國開發(fā)利用的海洋化學資源主要是從海水中提取海鹽和鎂、溴、碘等化學元素。

二、巨量的化學資源

1、 長蘆鹽場(最大)、淮北鹽場、布袋鹽場、鶯歌海鹽場。

三、保護“藍色國土”

6. 海洋資源存在的問題:海洋災害頻繁、局部海域環(huán)境污染加劇、近海漁業(yè)資源衰竭,如過度捕撈、石油污染、赤潮。我國海洋總污染量的80%來自陸地。

成因:沿海工廠和城市向海洋排污、石油污染處于嚴重、赤潮的頻頻出現(xiàn)。

治理:加強海洋環(huán)境的保護力度,防止海洋污染,并對海洋資源進行合理開發(fā)和綜合利用。

湘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相關文章:

八年級上地理知識點湘教版

八年級湘教版上冊地理知識點

八年級地理湘教版知識點歸納

八年級上冊地理湘教版課本目錄

初二上冊地理課本目錄湘教版

初二地理學習方法指導與學習方法總結

湘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課本目錄

八年級地理學習方法指導

八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歸納湘教版

湘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教學計劃(2)

97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