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的知識點
《桃花源記》,在一部浪漫傳奇里,一個桃花盛開的地方,幾乎寄托了中國人所有的夢想,無都市之喧囂,無塵世之煩擾。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桃花源記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桃花源記的知識
一詞多義
出:
(1)不復出焉:出去。
(2)皆出酒食:拿出。
尋:
(1)尋向所志:動詞,尋找。
(2)尋病終:副詞“不久”。
舍:
(1)便舍(shě)船:離開。
(2)屋舍(shè)儼然:名詞,房屋,客舍。
中:
(1)中無雜樹:“中間”。
(2)晉太元中:“年間”。
(3)其中往來種作:“里面”。
志:
(1)處處志之:名詞活用為動詞,“做標志”。
(2)尋向所志:志,獨字譯為做標記。與所連用,譯為:所做的標記。
之:
(1)忘路之遠近:助詞,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可譯為“的”。
(2)聞之,欣然規(guī)往:代詞,“這件事”。
(3)處處志之:語氣助詞,不譯。
(4)漁人甚異之:代詞,“這種景況”。
(5)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這。
(6)具答之:代詞,代指桃花源人。
為:
(1)武陵人捕魚為(wéi)業(yè):動詞,作為。
(2)不足為(wèi)外人道也:介詞,對,向。
(3)此人一一為(wéi)具言所聞:讀wéi,介詞,對、向。
遂:
(1)遂與外人間隔:“于是”。
(2)遂迷:“終于”。
(3)后遂無問津者:“就”。
得:
(1)便得一山:得到,引申為看見。
(2)得其船:得到,引申為找到。
聞:
(1)雞犬相聞:聽見。
(2)聞有此人:聽說。
多詞一義
(1)緣溪行、便扶向路:沿著,順著
(2)便要(yāo)還家、延至其家:要通“邀”,邀請。
(3)悉如外人、咸來問訊、皆嘆惋、并怡然自樂:都
(4)此中人語(yù)云、不足為外人道也:說
(5)便扶向路、遂與外人間隔:于是,就
古今異義
窮(古義:窮盡;今義:貧窮)
從來(古義:從哪里來;今義:向來)
無論(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今義:多為連詞,表示條件不同而結果不變,不管)
妻子(古義:妻子和兒女;今義:成年男子的配偶)
絕境(古義:與外界隔絕的地方;今義:沒有出路的地方)
水源(古義:溪水發(fā)源的地方;今義:指人們飲用的水的來源)
鮮美(古義:鮮艷美麗;今義:指食物新鮮美味)
芳(古義:花;今義:氣味芬芳)
交通(古義:交錯相通;今義:運輸和郵電事業(yè)的總稱)
不足(古義:不值得; 今義:不夠)
間隔(古義:間離隔絕; 今義:空間或時間上的隔絕)
儼然(古義:整齊的樣子; 今義:形容很像)
緣(古義:沿著 ;今義:緣故,緣分)
津(古義:渡口,路,探訪。文中指訪求、探求的意思。今義:唾液)
外人(古義: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義:指沒有血緣關系的人)
如此(古義:像這樣;今義:這樣)
仿佛(古義:隱隱約約,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樣子;今義:似乎,好像)
開朗(古義:土地開闊;今義:樂觀,暢快 多形容性格)
扶(古義:沿、順著;今義:攙扶,用手按著或把持著)
志(古義:做標記;今義:志氣,志向)
延(古義:邀請;今義:延伸,延長)
悉(古義:全,都;今義:熟悉)
咸(古義:全,都;今義:一種味道)
既(古義:已經(jīng);今義:關系連詞,既然)
尋(古義:隨即,不久;今義:尋找)
向(古義:以前的,舊的;今義:方向,對…)
果(古義:實現(xiàn);今義:果實,結果)
要(古義:邀請;今義:表示意愿)
詞類活用
盡(林盡水源):形容詞用作動詞,消失。
異(漁人甚異之):形容詞用為動詞的意動用法,對……感到詫異。
前(復前行):方位名詞作狀語,向前。
窮(欲窮其林):形容詞用作動詞,(窮盡,走到盡頭。)
焉(不復出焉):兼詞,“于之”,即“從這里”。
志(處處志之):名詞作動詞,做標記。
果(未果):名詞作動詞,實現(xiàn)。
語(此中人語(yu第四聲)云):名詞作動詞,告訴
黃發(fā)(黃發(fā)垂髫):借代手法,代指所有的老人
垂髫(黃發(fā)垂髫):借代手法,代指所有小孩
通假字
要:通“邀”,邀請(不屬于150實詞范圍內(nèi))
具:通“俱”,完全、詳盡
古漢語句式
1)判斷句
例: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也”表判斷。句意:南陽劉子驥是高尚的名士。)
2)省略句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是“(村人)見漁人,乃大驚,問(漁人)所從來。(漁人)具答之。(村人)便要(漁人)還家,設酒殺雞作食”的省略。句意:(村人)看見了漁人,都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詳細地回答(村人),于是邀請他到自己家里去,擺了酒,殺了雞準備食物款待他。)
省主語:
例一: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是“〈小口〉仿佛若有光”的省略。句意:山上有一個小洞口,〈小口里面〉隱隱約約好像有些光亮。)
例二:便舍船,從口入。(是“〈漁人〉便舍船,從口入”的省略。句意:〈漁人〉就舍棄船,從洞口進去。)
本文省略主語有多處,如:“(小口)初極狹,才通人。”“(武陵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薄捌渲?,(人們)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薄?村中人)見漁人,乃大驚,問(漁人)所從來。(漁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漁人)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招待漁人)。”“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村中人)皆嘆惋?!狈g時一并補出。
省賓語:
例一:問所從來(是“問之所從來”的省略?!爸贝皾O人”。句意:問〈漁人〉從哪里來。)
省介詞:
例二:林盡水源(是"林盡于水源"的省略.)
9.四個“然”
①豁然開朗(豁然):開闊的樣子
②屋舍儼然(儼然):整齊的樣子
③怡然自樂(怡然):愉快的樣子
④欣然向往(欣然):高興的樣子
3)出自本文的詞語:(今義)
世外桃源:指環(huán)境幽靜或安逸的地方。
豁然開朗:比喻突然領悟了一個道理。
怡然自樂:形容高興而滿足。
與世隔絕:不與人來往,或已以局外人的身份看待事物。
無人問津:比喻沒有人來探問、嘗試或購買。
桃花源記讀后感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深深地將我吸引,陶淵明將桃花源寫成一個若真似幻的仙境,描繪了一幅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安居樂業(yè),彼此和睦相處的生活圖景。在當時那個能用“黑暗"形容的的社會,所有的人都會向往光明吧!
腦海里浮現(xiàn)了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畫面。公元405年秋天,陶淵明為了養(yǎng)家糊口,來到離家鄉(xiāng)不遠的彭澤當縣令。這年冬天,他的上司派來一名官員來視察,這位官員是一個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澤縣的地界,就派人叫縣令來拜見他。
陶淵明得到消息,雖然心里對這種假借上司名義發(fā)號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只得馬上動身。不料他的秘書攔住陶淵明說:“參見這位官員要十分注意小節(jié),衣服要穿得整齊,態(tài)度要謙恭,不然的話,他會在上司面前說你的壞話?!币幌蛘鼻甯叩奶諟Y明再也忍不住了,他長嘆一聲說:“我寧肯餓死,也不能因為五斗米的官餉,向這樣差勁的人折腰?!彼R上寫了一封辭職信,離開只當了八十多天的縣令職位,從此再也沒有做過官。
有骨氣,不趨炎附勢的陶淵明讓我震撼。陶淵明雖然放棄了官職,回到了家鄉(xiāng),但是他得到了心靈上的解脫。我想這應該就是真正的光明吧!在現(xiàn)實社會中多少人為了利益何止是不擇手段。他們也不想想難道有錢就快樂了嗎?如果金錢名利與快樂成正比的話,那陶淵明豈不是一個十足的大笨蛋?其實一切的一切都起源于你的心底。其實你在金錢名利中表現(xiàn)出來的,只是你眼中的貪婪。
有的人為民請命,鞠躬盡瘁,有的人追逐名利,勾心斗角;有的人信奉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有的人恪守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我們可以做一個資歷平凡,家庭平凡的人,但是我們決不能做平庸的事。
光明的人,會選擇平凡但是拒絕平庸!平凡的人,要做不平凡的事!
桃花源記的中心思想:
本文以武陵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寫出了一個和平、寧靜、平等、安樂的理想社會,表達了作者的愿望。
桃花源記的知識點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