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考試知識點教學原則
2022教師資格證考試知識點教學原則
教師資格證是教育行業(yè)從業(yè)教師的許可證。在我國,需要在社會上參加認證考試等一系列測試后才能申請教師資格證。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教師資格證考試知識點教學原則,歡迎大家前來參閱。
教師資格考試備考知識點——教學原則
1.直觀性原則
教師應該盡量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與已有經(jīng)驗,通過各種形式的感知,豐富學生的直接經(jīng)驗和感性認識,使學生獲得生動的表象,從而全面地掌握知識。
2.啟發(fā)性原則
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依據(jù)學習過程的客觀規(guī)律,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教學原則。
3.鞏固性原則
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時候,能夠準確無誤地呈現(xiàn)出來,以利于知識、技能的運用。
4.循序漸進原則
教師嚴格按照科學知識的內(nèi)在邏輯體系和學生認識能力發(fā)展的順序進行教學,使學生系統(tǒng)地掌握基礎知識、基礎技能,形成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
5.因材施教原則
教師要從課程計劃、學科課程標準的統(tǒng)一要求出發(fā),面向全體學生,同時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fā)展。
6.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
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是指教學要以學習基礎知識為主導,從理論與實際的聯(lián)系上去理解知識,注意運用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達到學懂學會、學以致用的目的。
7.量力性原則
又稱可接受性原則。指教學活動要適合學生的發(fā)展水平。這一原則是為了防止發(fā)生教學難度低于或高于學生實際程度而提出的。
8.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的原則
既要把現(xiàn)代先進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傳授給學生,同時要結合知識、技能中內(nèi)在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zhì)教育。
如何快速記住這八大原則,這里,為大家提供一個口訣:支(直)起(啟)弓(鞏),努力(力)尋(循)找一英(因)里(理)以外的鱈(科學)魚。
初中教師資格證考試備考攻略
一、抓住重點,提高效率
從考試科目上看,幼兒園兩科分別是綜合素質(zhì)和保教知識與能力;小學教師資格筆試兩科,分別為綜合素質(zhì)和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中學教師資格筆試三科,分別為綜合素質(zhì)、教育知識與能力和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筆試的考試內(nèi)容更加廣泛,尤其對于非師范類考生而言,更增加了考試負擔。以中學科目二為例,我們總結往年試題會發(fā)現(xiàn),這些知識點出題的概率是不同的,有些知識點幾乎每年都會以不同的考題形式出現(xiàn),有些知識點則較偏,不容易出題考察。所以考生在復習過程中,要抓重點,做到有詳有略,把主要精力分配在重點內(nèi)容上,節(jié)約時間,提高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理解難點,靈活運用
就科目來看,最難理解的當屬科目二。綜合素質(zhì)對考生記憶的要求較高,相應的,教育教學能力本身的內(nèi)容比較抽象,理論性比較強,很多理論都是建立在實驗的基礎上的。所以,科目二的內(nèi)容比較難以理解,考察的重點不是記憶,而是側(cè)重理解。回顧往年試題,我們會發(fā)現(xiàn)出題越來越靈活多樣,很多案例也都是來源于教學實踐,這些都對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做到靈活運用。
因此在復習的時候,一定不能僅僅停留于記憶的層面,要對這些難點進行理解,并能做到靈活運用。
三、形成系統(tǒng),便于提取
在復習階段,很多考生反映記不住,記不全。在復習階段,怎么能更有效的提高我們的記憶效果,幫助我們更好更迅速的提取知識呢?在復習的過程中,當感到知識已經(jīng)掌握的差不多的時候,可適當?shù)卮蚱平滩恼鹿?jié)的限制,按照全書的邏輯結構,編制一個比較簡明的邏輯關系圖,這對于知識系統(tǒng)化是一個很好的復習途徑,尤其是對論述、案例分析題目有幫助。在這里,建議大家采取思維導圖,它能幫助我們更好的掌握知識和提取知識。如果學生基礎掌握比較好的情況下,就可以根據(jù)章節(jié)默寫列出每一章節(jié)的思維導圖,然后根據(jù)思維導圖再進行強化復習。
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zhì)》重點知識
一、教育觀
(一)素質(zhì)教育觀
1. 素質(zhì)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zhì)為根本宗旨;
2. 素質(zhì)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
3. 素質(zhì)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育;
4. 素質(zhì)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的教育;
5. 素質(zhì)教育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
(二)新課改的教學觀
1. 教學從“教育者為中心”轉(zhuǎn)向“學習者為中心”;
2. 教學從“教會學生知識”轉(zhuǎn)向“教會學生學習”;
3. 教學從“重結論輕過程”轉(zhuǎn)向“重結論的同時更重過程”;
4. 教學從“關注學科”轉(zhuǎn)向“關注人”。
二、學生觀
(一)學生是發(fā)展中的人,要用發(fā)展的觀點認識學生
1. 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是有規(guī)律的;
2. 學生具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撃?
3. 學生是處于發(fā)展過程中的人;
4. 學生的發(fā)展是全面的發(fā)展。
(二)學生是獨特的人
1. 學生是完整的人;
2. 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
3. 學生與成人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三)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
1.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于教師的頭腦之外,不以教師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客觀存在;
2.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3. 學生是責權主體。
三、教師觀
(一)教師角色的轉(zhuǎn)變
1. 從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促進者;
2. 從教學與課程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fā)者;
3. 從教學與研究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4. 從學校與社區(qū)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社區(qū)型的開放教師。
(二)教師行為轉(zhuǎn)變
1. 在對待師生關系上,新課程強調(diào)尊重與贊賞;
2. 在對待教學上,新課程強調(diào)幫助、引導;
3. 在對待自我上,新課程強調(diào)反思;
4. 在對待與其他教育者的關系上,新課程強調(diào)合作。
四、教師職業(yè)道德
(一)愛國守法——教師職業(yè)的基本要求
1. 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
2. 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師法》等法律法規(guī),依法履行教師職責和義務。
3. 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二)愛崗敬業(yè)——教師職業(yè)的本質(zhì)要求
1. 忠誠人民教育事業(yè),志存高遠,對工作高度負責,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甘為人梯,樂于奉獻。
2. 認真?zhèn)湔n上課,認真批改作業(yè),認真輔導學生。
3. 不對工作敷衍塞責。
(三)關愛學生——師德的靈魂
1. 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
2. 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3. 保護學生安全,維護學生合法權益,促進學生全面、主動、健康發(fā)展。
4. 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四)教書育人——教師天職和道德核心
1. 實施素質(zhì)教育,遵循教育規(guī)律,勇于探索創(chuàng)新,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2. 培養(yǎng)學生良好品德,塑造學生健全人格,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
3. 不違規(guī)加重學生課業(yè)負擔,不以分數(shù)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
(五)為人師表——教師職業(yè)的內(nèi)在要求
1. 知榮明恥,嚴于律己,以身作則。
2. 衣著整潔得體,語言規(guī)范,舉止文明。
3. 謙虛謹慎,團結協(xié)作。平等對待學生家長,認真聽取意見和建議,不以粗魯言行對待家長。
4. 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責之便牟取私利。
(六)終身學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不竭動力
1. 樹立終身學習理念,遵守教師培訓制度,不斷學習,與時俱進。
2. 自覺更新教育觀念,完善知識結構,潛心鉆研教育教學業(yè)務,不斷提高教書育人的能力水平。
五、文化素養(yǎng)
1. 染色體是存在于細胞核中能被堿性染料染色的絲狀或棒狀體,由核酸和蛋白質(zhì)組成,是遺傳的主要物質(zhì)基礎。人體的體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為23對,其中22對為男女所共有,稱為常染色體(autosome);另外一對為決定性別的染色體,男女不同,稱為性染色體(se_ chromosome),男性為_Y,女性為__。
2. RNA,即Ribonucleic Acid,中文名稱為核糖核酸。RNA存在于生物細胞以及部分病毒、類病毒中的遺傳信息載體。一個核糖核苷酸分子由磷酸、核糖和堿基構成。RNA的堿基主要有4種,即A腺嘌呤、G鳥嘌呤、C胞嘧啶、U尿嘧啶,其中,U(尿嘧啶)取代了DNA中的T(胸腺嘧啶)。
3. 基因(gene)是生物體遺傳的基本單位,存在于細胞的染色體上,呈線狀排列。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4. 《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楚辭》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
5. 被譽為“法家先驅(qū)”“華夏第一相”的歷史人物是春秋時期的齊國政治家管仲。
6. 三家分晉:春秋末年,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在歷史上,“三家分晉”被視為春秋之終、戰(zhàn)國之始的分水嶺。司馬光將其列為《資治通鑒》的開篇之作。
7. 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嬴政統(tǒng)一中國。公元前 207 年,秦朝滅亡。
8. 東漢張衡發(fā)明了地動儀;蔡倫改進了造紙術;華佗發(fā)明了麻沸散,創(chuàng)編了“五禽戲”。
9.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指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huán)。其中,唯一沒有正史記載的是《三國演義》中的貂蟬。
10. 中國歷史上三大皇室爭權內(nèi)亂:西漢七國之亂;西晉八王之亂;明朝靖難之役。
11.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是秦始皇嬴政;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tǒng)的女皇帝是武則天。
12. 中國古代四大名著及其作者:施耐庵《水滸傳》、羅貫中《三國演義》、吳承恩《西游記》、曹雪芹《紅樓夢》。
13. “連中三元”是指在鄉(xiāng)、會、殿三試中連續(xù)獲得第一名。最早在科舉考試中連中“三元”的歷史人物是唐代的崔元翰。
14. 中國四大發(fā)明是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藥。
15. 蒴果是干果的一種,由兩個以上的心皮構成,內(nèi)含許多種子,成熟后裂開。紫薇、海桐、麻楝、藍花楹等植物的果實均為蒴果。
16. 陳橋兵變:960 年,趙匡胤發(fā)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宋朝。
17.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作品。
18. 女子十三四歲叫“豆蔻”,十五歲叫“及笄”。男子二十歲叫“加冠”(也稱“弱冠”)。三十歲叫“而立”;四十歲叫“不惑”;五十歲叫“知命”;六十歲叫花甲或耳順;七十歲叫古稀;一百歲叫期頤;垂髫指幼年;耄耋指老年。
19. “九州”指的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和雍州。
20. 中國電影: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中國第一部獲得國際榮譽的影片——《漁光曲》,20世紀30年代由蔡楚生導演,厲麟似等推介參加莫斯科國際電影節(jié),榮獲第九名。
21. 天子指國王或皇帝;皇帝的兒子叫皇子;帝王的兒子中已經(jīng)確定繼承帝位或王位的叫太子;已經(jīng)確定繼承皇位的皇子叫皇太子;古代帝王和諸侯的兒子中確定繼承王位或爵位的叫世子。
22. 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23. 北回歸線(北緯23°26′)自西向東依次穿過我國的云南、廣西、廣東、臺灣四省陸地。
24. 美國貝爾發(fā)明了有線電話;愛迪生發(fā)明了留聲機和白熾燈泡;萊特兄弟發(fā)明了飛機;卡羅瑟斯發(fā)明了尼龍(聚酰胺)。
25. 《拾穗者》是法國 19 世紀畫家米勒的代表作品。
26. 真菌:真菌屬于真核生物,分布非常廣泛,水中、陸地、空氣中幾乎無處不有。蘑菇、香菇、木耳、靈芝等均屬于真菌。制饅頭或面包用到的酵母菌是一種單細胞真菌。霉菌也是真菌的一類,用孢子繁殖,種類很多,如制造青霉素用的青霉,天氣濕熱時衣物上長的黑莓,手癬、腳癬等皮膚病的病原體。
27. 農(nóng)歷每月初一叫朔日,朔日的月相(人看不見)叫朔月(也叫新月);十五的月亮從東方升起。
28. 拉瓦錫提出了“元素”的定義;門捷列夫創(chuàng)造了元素周期表。
29. “元日”指正月初一;“人日”指正月初七;“除日”指農(nóng)歷一年的最后一天。
30. T細胞與B細胞的區(qū)別:T細胞的免疫作用叫“細胞免疫”,不產(chǎn)生抗體,而是直接起作用。B細胞的免疫作用叫作“體液免疫”,是通過產(chǎn)生抗體起作用??贵w存在于體液里。
31. 伽利略:意大利天文學家、物理學家,被稱為“觀測天文學之父”“近代力學之父”“現(xiàn)代物理學之父”,他發(fā)明了溫度計,論證了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提出了自由落體定律。
32. 長江三峽指的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
33. 國際單位制中共有七個基本量:長度(米)、質(zhì)量(千克)、時間(秒)、電流(安培)、熱力學溫度(開爾文)、物質(zhì)的量(摩爾)和發(fā)光強度(坎德拉)。
34. 核酸可分為核糖核酸(簡稱RNA)和脫氧核糖核酸(簡稱DNA)。DNA是儲存、復制和傳遞遺傳信息的主要物質(zhì)基礎。
35. 莫扎特,奧地利作曲家,被譽為“天才音樂家”,主要代表作有歌劇《費加羅的婚禮》《唐?璜》《魔笛》、交響曲《降E大調(diào)交響曲》《g小調(diào)交響曲》及鋼琴曲《土耳其進行曲》等大量作品。
36. 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40m/s;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0萬km/s(3億米/秒)。
37. 一個回歸年(又稱為太陽年)的長度為365.24219日。
38. 碳酸鈉 ,又叫純堿、洗滌堿、蘇打等,常溫下為白色無氣味的粉末或顆粒;碳酸氫鈉,俗稱小蘇打。
39. 黃金分割是指把一條線段分割為兩部分,使較大部分與全長的比值等于較小部分與較大的比值,其比值近似值為0.618。
40. 《蒙娜麗莎》是文藝復興時代意大利畫家達·芬奇的代表作。
41. 一般情況下,我國一年中最冷的節(jié)氣是大寒,最熱的節(jié)氣是大暑。
42. 地球的表面積5.1 億平方公里,其中71%為海洋,29%為陸地。地球赤道半徑為6378.137 千米,赤道周長大約為40076 千米。
43. 安徒生是丹麥童話作家,代表作有《丑小鴨》《皇帝的新裝》《賣火柴的小女孩》等。
43. 第一個被發(fā)現(xiàn)的放射性元素是鈾(yóu)。居里夫人發(fā)現(xiàn)了放射性元素鐳(léi)和釙(pō)。
44. 目前世界上學術聲望最高的國際大獎是諾貝爾獎。
45. 行(_íng)星:沿不同的橢圓形軌道繞太陽運行的天體,本身不發(fā)光,只能發(fā)射太陽光。太陽系內(nèi)有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Mercury、金星Venus、地球Earth、火星Mars、木星Jupiter、土星Saturn、天王星Uranus、海王星Neptune。太陽系內(nèi)肉眼可見的行星有5顆: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質(zhì)量比地球小的行星有3顆:水星、金星、火星。水星也叫辰星,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最小且最靠近太陽的行星。木星也叫歲星,是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行星。金星也叫太白星、啟明、長庚,是各大行星中離地球最近的一個?!对娊?jīng)·小雅·大東》: “東有啟明,西有長庚?!痹娭忻枋龅恼墙鹦恰?/p>
46. 中醫(yī):杏林是中醫(yī)學界的代稱,典出三國時期閩籍道醫(yī)董奉。自古醫(yī)家以位列“杏林中人”為榮,醫(yī)著以“杏林醫(yī)案”為藏,醫(yī)技以“杏林圣手”為贊,醫(yī)德以“杏林春暖”為譽,醫(yī)道以“杏林養(yǎng)生”為崇。
中醫(yī)四診:望、聞、問、切。《黃帝內(nèi)經(jīng)》是中國最早的醫(yī)學典籍。東漢末年張仲景被后人尊稱為“醫(yī)圣”,著有《傷寒雜病論》,發(fā)明了餃子。唐代孫思邈被后人尊稱為“藥王”,著有《千金要方》。明代李時珍被后世尊為“藥圣”,著有《本草綱目》。
47. 1973 年,袁隆平在世界首次培養(yǎng)成功雜交水稻,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
48. 鄧稼先,中國核武器研制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被稱為“兩彈元勛”。
49. 新中國的成立日期為1949 年 10 月 1 日;香港回歸日期為 1997 年 7 月 1 日;澳門回歸日期為 1999 年 12 月 20 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原名《義勇軍進行曲》,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
50. 細菌是原核生物的一大類,形狀有球形、桿形、螺旋形、弧形、線形等,一般都通過分裂繁殖。由細菌感染引起的常見疾病有肺結核、百日咳、白喉、破傷風、傷寒、霍亂、敗血癥、鼠疫等。
51. 古代書法家:“鐘王”指的是鐘繇和王羲之,他們樹立了楷書行書草書美的典范,此后歷代學習書法者都以“鐘王”為宗法。中國書法“四賢”是指張芝、鐘繇、王羲之和王獻之。東漢末年的“草圣”張芝,曹魏時期的隸、楷書家鐘繇,東晉末年的王氏父子,可堪稱“古之特絕”。東漢張芝最早被稱為“草圣”,而在古代書法史上,被公認為“草圣”的代表人物是唐代張旭和懷素,他們的存世墨跡十分罕見,被譽為國寶級的稀世珍品!“楷書四大家”指的是唐朝歐陽詢(歐體)、唐朝顏真卿(顏體)、唐朝柳公權(柳體)、元代趙孟頫(趙體)。
52. “北斗七星”指的是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
53. 五音不全的“五音”指的是“宮、商、角、徵、羽”。
54. 中國領土“四端”: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53°N);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最東端在黑龍江省的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E);最西端在新疆帕米爾高原(73°E)。
55.《周易》是中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兑捉?jīng)》為群經(jīng)之首,設教之書。《漢書·藝文志》在描述《周易》的成書過程時,稱“人更三圣,世歷三古”。三圣,即伏羲、文王和孔子。
56. 八卦是我國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義的符號。由代表陽的符號“?”和代表陰的符號“?”組成。八卦的名稱是乾(?)、坤(?)、震(?)、巽(?)、坎(?)、離(?)、艮(?)、兌(?)。用來象征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xiàn)象。以天地為“父母”,其余為“六子”,說明世界的生成根源。以乾與坤、震與巽、坎與離、艮與兌之間的相互對立和剛?cè)峄ヒ?,表示事物的相互轉(zhuǎn)化和發(fā)展變化,具有樸素的辯證法因素。
57. 三姑六婆:三姑指尼姑、道姑、卦姑(占卦的),六婆指牙婆(以介紹人口買賣為業(yè)從中取利的婦女)、媒婆、師婆(女巫)、虔婆(鴇母)、藥婆(給人治病的婦女)、穩(wěn)婆(以接生為業(yè)的婦女)(見于元代陶宗儀《輟耕錄》卷十)。舊社會里三姑六婆往往借著這類身份干壞事,因此通常用“三姑六婆”比喻不務正業(yè)的婦女。
58. 古稱喜事:中國古代把生下男孩子稱為“弄璋之喜”,而把生下女孩子稱為“弄瓦之喜”;女子出嫁之喜叫“于歸之喜”;賀人遷居或賀人官職升遷叫“喬遷之喜”。
59. PVC的中文名稱為聚氯乙烯;PE的中文名稱叫聚乙烯;PC的中文名稱叫聚碳酸酯;PP的中文名稱叫聚丙烯。
60. 農(nóng)歷一月叫柳月(端月),二月叫杏月,三月叫桃月,四月叫槐月,五月叫榴月;六月叫荷月,七月叫蘭月,八月叫桂月,九月叫菊月,十月叫陽月,十一月叫葭月(冬月);十二月叫臘月。
六、教育類寫作素材
1. 教學相長
《禮記·學記》:“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教和學是相互促進的,在教學的過程中,不但學生得到進步,老師的水平也能得到提高。
2. 啟發(fā)教學
《學記》中提到:“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笨鬃右苍f:“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這充分體現(xiàn)了啟發(fā)教學的重要性。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因勢利導,不斷促進學生思考。
3. 因材施教
教育家陳鶴琴曾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充分點明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老師應當根據(jù)學生的情況有針對性地實施教學。
4. 終身學習
子曰:“學而不已,闔棺乃止。”這句話充分體現(xiàn)了終身學習的重要性。《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最后一條也提到要終身學習。這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不竭的動力。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跟上新時代發(fā)展的步伐。
5. 舉一反三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只是單純地傳授知識,更重要的要教會學生思考。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授方法遠遠勝過教授知識。
6. 有關贊美老師的名言名句
蘇聯(lián)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加里寧曾說過這樣一句名言:“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