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暑的一般處理方式有哪些
2023中暑的一般處理方式有哪些-中暑處理方式
2023中暑的一般處理方式有哪些推薦大家進行瀏覽。中暑是在暑熱季節(jié)、高溫、高濕環(huán)境下,由于體溫調節(jié)中樞功能障礙、汗腺功能衰竭和水電解質丟失過多而引起的以中樞神經、心血管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xiàn)的急性疾病。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3中暑的一般處理方式有哪些,歡迎查閱。
2023中暑的一般處理方式有哪些
1、物理降溫:可在頭部、腋下、腹股溝等處安放冰袋,并用50%酒精擦浴。
2、藥物降溫:氯丙嗪、非那根各25毫克,加生理鹽水500毫升,靜脈滴注。1~2小時滴完,3小時后可重復使用。如效果不好,可加用10毫克地塞米松。
3、補充水分和電解質:每日入水量需達3000毫升。
4、有循環(huán)衰竭時,應早期加用毛地黃藥物。
5、有腦水腫時,及時應用脫水劑。重要的是加強宣傳,大力提倡以預防為主的方針,避免發(fā)生中暑。
對于中暑患者如何現(xiàn)場急救
首先將病人搬到陰涼通風的地方平臥(頭部不要墊高),解開衣領,同時用浸濕的冷毛巾敷在頭部,并快速扇風。輕者一般經過上述處理會逐漸好轉,再服一些人丹或十滴水。重者,除上述降溫方法外,還可用冰塊或冰棒敷其頭部、腋下和大腿腹股溝處,同時用井水或涼水反復擦身、扇風進行降溫。
中暑的癥狀按輕重可分為
1、先兆中暑:在高溫或日曬下,出現(xiàn)頭昏、耳鳴、胸悶、出汗、口渴、惡心等癥狀,這時只要改善環(huán)境,充分休息,癥狀很快會改善。
2、輕度中暑:體溫高于38.5℃時,除先兆中暑癥狀外,可有呼吸及循環(huán)衰竭早期癥狀。經及時處理,也會很快好轉。
3、重癥中暑:除上述癥狀,體溫可高達40℃,并有昏迷、痙攣及呼吸、循環(huán)衰竭,還可以出現(xiàn)熱痙攣,導致低血鈉、低血氯、低血鈣及維生素缺乏。
中暑有什么表現(xiàn)?
發(fā)熱、乏力、皮膚灼熱、頭暈、惡心、嘔吐、胸悶。
煩躁不安、脈搏細速、血壓下降。
重癥病例可有頭痛劇烈、昏厥、昏迷、痙攣中暑高熱:體溫調節(jié)中樞功能失調,散熱困難,體內積熱過多所致。開始有先兆中暑癥狀,以后出現(xiàn)頭痛、不安、嗜睡、甚至昏迷。面色潮紅,皮膚干熱。血壓下降,呼吸急促,心率快。體溫在 40℃以上。
夏季中暑有哪些原因
主要原因有:環(huán)境溫度過高、人體產熱增加、散熱功能障礙、汗腺功能障礙等。
為什么一般情況不會中暑?
人類是恒溫動物,當外界溫度過低或過高時,人體的溫調節(jié)中樞下丘腦就開始工作,通過皮膚血管擴張、體內血液流速加快、排汗、呼吸、大小便等散發(fā)體內熱量,達到產熱與散熱的平衡,并適應相對高溫的環(huán)境,從而使人體的體溫達到基本恒定。